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龚瑶琴

月刊

1671-7554

xbyxb@sdu.edu.cn

0531-88395367

250061

济南市经十路17923号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护理学及相关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槲皮素在羊卵巢组织玻璃化冻存中的卵泡保护及抗氧化作用

    杨璐恺蒋利刚崔妍婷刘金...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冷冻保护剂中添加槲皮素对羊卵巢组织冷冻复苏后卵泡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36只性成熟母羊的卵巢皮质组织块随机分配到新鲜对照组(CON组),玻璃化冷冻组(VIT组),添加低、中、高浓度(1、5、10μmol/L)槲皮素的玻璃化冷冻组(VWQ1组、VWQ2组、VWQ3组),将卵巢组织玻璃化冷冻后复苏、培养,测定各组雌激素水平,分析各组的卵泡计数及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分析,采用TUNEL法进行组织凋亡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可见光比色法进行组织抗氧化能力检测.结果 CON组原始卵泡形态正常比例最高、凋亡细胞计数最少(84.1%,P<0.001;13.92±3.88,P<0.001);VWQ1组的原始卵泡正常形态率高于VIT组(76.5%vs 71.7%,P=0.035),凋亡细胞数少于VIT组(50.96±24.28 vs 73.44±35.47,P=0.017),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蛋白表达量、过氧化氢酶(CAT)含量均高于VIT组[0.54(0.53,0.55)vs 0.32(0.29,0.51),P<0.001;5.60±1.49 vs 3.48±1.21,P=0.008];VWQ3组的原始卵泡正常形态率最低(61.2%,P<0.001),凋亡细胞计数最多(127.12±42.46,P<0.001).结论 低浓度槲皮素可以减轻卵巢组织氧化损伤进而保存卵泡活性,但过高浓度的槲皮素对卵泡活性有害.

    卵巢组织冷冻保护剂抗氧化作用玻璃化冷冻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对24例肥胖症患者米色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

    李涵付婷婷张磊延冰...
    8-1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肥胖症患者皮下白色脂肪组织的米色化的影响,为治疗肥胖症提供新的途径.方法 选取择期手术的24例肥胖症患者皮下白色脂肪组织,分离脂肪组织基质细胞并进行成脂诱导分化,在诱导分化后期加入不同浓度的罗格列酮干预,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Rosi-1组(加入1μmol/L罗格列酮)和Rosi-2组(加入2μmol/L罗格列酮).通过实时定量PCR法以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脂肪细胞中解偶联蛋白(UCP1)及米色脂肪细胞特异性产热基因的表达.通过比色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甘油释放浓度来评估干预对脂肪细胞脂解功能的影响.结果 加入罗格列酮干预后,Rosi-1组和Rosi-2组成熟脂肪细胞表现多脂滴外形,UCP1蛋白(t=23.12,P<0.01;t=7.35,P<0.01)和米色脂肪细胞特异性产热基因UCP1(t=2.63,P=0.03;t=9.86,P<0.01)、PPARγ(t=2.8,P=0.02;t=11.06,P<0.01)和PR16结构(PRDM16)基因(t=2.65,P=0.02;t=12.85,P<0.01)表达水平在Rosi-1组和Rosi-2组中均较对照组上调,且Rosi-1组(t=2.76,P=0.02)和Rosi-2组(t=5.83,P<0.01)的脂解能力较对照组增强.结论 PPARγ激动剂可提高肥胖症患者白色脂肪组织的米色脂肪细胞的分化,从而促进白色脂肪组织的棕色化,选择性作用于脂肪组织的PPARγ激动剂的研发可以为肥胖症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肥胖症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白色脂肪组织米色化皮下脂肪组织

    303例甲状旁腺切除术围术期观察及术后严重低钙血症危险因素分析

    张洪彬赵寒辉王素霞周鹏...
    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切除术(PTX)治疗难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围手术期安全性、有效性及发生术后严重低钙血症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行PTX的难治性SHPT患者303例.收集患者术前、术后血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术后并发症及预后.对严重低钙血症患者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确定术后发生严重低钙血症危险因素.结果 303例共切除甲状旁腺1216枚.手术治愈率及成功率均为99%,284例手术当天骨痛及瘙痒缓解,19例1周左右缓解.术后第1天iPTH[25.65(16.00,43.20)pg/mL]、血清磷[1.43(1.01,1.94)mmol/L]、血清钙[2.04(1.76,2.29)mmol/L]均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出现低钙血症171例(56.44%),严重低钙血症106例(34.98%),皮下出血及血肿10例(3.3%),低血压休克2例(0.6%),皮下气肿1例(0.3%),急性脑梗死1例(0.3%),均经对症处理后恢复.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及术前血钙、碱性磷酸酶、iPT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术前血钙、术前iPTH为术后严重低钙血症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TX对尿毒症难治性SHP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前血钙偏低、年龄较小、iPTH较高的患者术后容易发生严重低钙血症.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切除术严重低钙血症

    CT静脉造影在诊治复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应用

    吴梦涛吴鹏杨燕菲唐佃俊...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T静脉造影(CTV)在复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应用.方法 分析山东大学第二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复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91例(91条肢体)临床资料,采集患者下肢CTV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根据横断面影像和三维模型分析复发原因,并进行可视化手术预演,准确定位引起复发的罪犯血管.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术后疗效和随访结果,评价CTV技术在诊治复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应用价值.结果 91例患者下肢CTV横断面影像和三维模型可明确复发原因,罪犯血管和毗邻组织清晰显示.依据患者不同病因行个体化手术治疗,术后下肢曲张静脉消失,溃疡愈合时间21(13.5~31.0)d;随访5~60个月,平均18(11~27)个月,无静脉曲张和溃疡复发.通过CTV测量髂静脉直径和瓣膜数量显著小于彩色多普勒超声(P<0.001),穿通静脉数量显著高于彩超(P<0.001).结论 CTV技术有助于清晰判断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原因,准确定位引起复发的罪犯血管,提供术中路图信息,具有彩色多普勒超声无法替代的临床价值.

    CT静脉造影静脉曲张复发血流动力学彩色多普勒超声

    92例哮喘患者血清瘦素与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的关系

    刘晓菲梁瀛张丛溪王娟...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哮喘患者血清瘦素与气道和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相关性.方法 对124例受试者进行横断面研究,包括92例哮喘患者(46名超重患者,46名非超重患者)和32例健康对照,分别作为哮喘组(包括超重哮喘组和非超重哮喘组)、正常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测定血清瘦素水平,其中57例哮喘患者测定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3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相关分析及有序多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哮喘组的血清瘦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重哮喘组瘦素水平高于非超重哮喘组,17.7(11.1,27.4)vs 10.2(7.8,14.9)ng/mL,z=3.577,P<0.001.哮喘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呈低度正相关(r=0.285,P=0.031),与诱导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无关.调整血嗜酸性粒细胞、血清IgE、过敏性鼻炎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瘦素水平与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OR=1.091,95%CI:1.004~1.186,P=0.039).非超重哮喘组血清瘦素水平与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呈中度正相关(r=0.496,P=0.005),而超重哮喘组血清瘦素水平与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无相关性(r=0.094,P=0.640).结论 超重哮喘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非超重哮喘患者.哮喘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气道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呈正相关.

    哮喘瘦素嗜酸性粒细胞体质量指数

    CPLX2在30例肝癌组织的表达及其对体外细胞增殖与侵袭的影响

    孙薏丰高玉梁永媛高杨...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测人复合素2(CPLX2)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对肝癌细胞增殖与侵袭的影响.方法 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30例配对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PLX2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利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两条CPLX2小分子干扰RNA(siRNA)至肝癌Huh7细胞,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验证转染后的干扰效率.细胞实验分4组:空白组、对照siRNA组,CPLX2 siRNA1组和CPLX2 siRNA2组.噻唑蓝(MTT)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采用成组t检验分析siRNA干扰效果和细胞侵袭能力的差异,双因素方差分析法两两多重比较各组细胞增殖能力的差异.结果 CPLX2在肝癌组织(22.69±14.78)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4.03±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41,P<0.001).CPLX2 mRNA在两siRNA干扰组的表达量分别为0.34±0.02和0.48±0.01,均低于对照siRNA组(0.88±0.02)和空白组(1.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示siRNA干扰效果较好.MTT实验证实CPLX2两siRNA干扰组的细胞增殖能力低于对照siRNA组(P<0.001)和空白组(P<0.001).Transwell migration实验显示每个检测视野CPLX2 siRNA1组细胞的穿膜细胞数(37.0±2.0)和CPLX2 siRNA2组细胞的穿膜细胞数(46.3±2.5)低于空白组(88.0±2.0)和对照siRNA组(77.0±4.4).Transwell invasion实验结果显示,每个检测视野CPLX2 siRNA1组细胞的穿膜细胞数(29.7±2.5)和CPLX2 siRNA2组细胞的穿膜细胞数(41.0±2.6)低于与空白组(74.7±3.1)和对照siRNA组(68.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CPLX2在肝癌组织中表达升高,下调其表达可抑制肝癌细胞Huh7的增殖和侵袭,CPLX2可能在促进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发挥重要作用.

    肝癌人复合素2增殖侵袭

    腹腔镜辅助经脐小切口治疗小儿美克尔憩室的临床分析

    刘超闫动李香张蕾...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经脐小切口治疗小儿美克尔憩室的临床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9年6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32例小儿美克尔憩室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32例患儿中男21例,女11例,平均(4.2±2.9)岁;其中以消化道便血症状就诊20例,憩室炎4例,消化道梗阻8例.所有患儿均行腹腔镜辅助经脐小切口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为(42.8±11.3)min,平均住院日为(7.8±1.9)d.所有病例术后病理诊断为美克尔憩室,术后长期随访,无切口感染、切口疝等并发症,手术切口隐匿、美观.结论 小儿美克尔憩室临床表现多样,对于可疑病例应积极手术探查;腹腔镜辅助下经脐小切口手术用于小儿美克尔憩室的治疗安全有效,手术切口隐匿、美观.

    腹腔镜经脐小切口美克尔憩室

    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肾透明细胞癌中FKBP11的表达

    栗英林宋道庆徐忠华
    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FK506结合蛋白11(FKBP11)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的表达,并分析FKBP11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Ualcan、GEPIA数据库和HPA数据库分析FKBP11在ccRCC组织中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FKBP11表达与ccRCC临床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通过这几个维度分析FKBP11在ccRCC中的作用.结果 FKBP11在ccRCC中mRNA的表达较正常肾组织升高,通过Ualcan数据库检测发现FKBP11在ccRCC病理分级中正常肾组织与Grade1、Grade2、Grade3、Grade4中表达差异分别为P=5.78E-05、P=1.62E-12、P=1.11E-16、P=1.63E-12,在ccRCC亚型(ccA和ccB)中正常与ccA及ccB中表达差异均为P=1.62E-12,TNM分期中正常与N0及N1分期各亚组之间的表达有差异(P<1E-12、P=8.26E-05),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ccRCC病理分级的升高,FKBP11的表达存在上调趋势,其表达水平与ccRCC的进展相关,而FKBP11的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人种各亚组之间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KBP11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率较低表达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检索分析数据库信息发现FKBP11在ccRCC中呈高表达,其在ccRCC的不同分期、病理分级及亚型各亚组之间存在表达差异,较差的病理分级及分期FKBP11的表达较高,且高表达的FKBP11的ccRCC患者预后较差.

    FK506结合蛋白11肾透明细胞癌生物信息学预后

    CT三维重建改良R.E.N.A.L.评分系统在50例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高沛毛昌琳陈峰何维...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CT三维重建技术改良R.E.N.A.L.评分系统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立医院泌尿外科2018年9月至2019年11月间进行的T1期肾细胞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50例,所有纳入患者术前均行CT三维重建,并分别按照传统R.E.N.A.L.评分系统以及CT三维重建改良R.E.N.A.L评分系统进行术前评分,结果与手术实际难度进行比较,并利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改良R.E.N.A.L.评分系统与患者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中热缺血时间(WIT)、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术后血肌酐及术后血尿素氮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T三维重建改良R.E.N.A.L评分与患者的手术时间、WIT以及术后血红蛋白下降程度之间呈正相关(rs分别为0.570、0.802、0.903,P<0.001),并且改良R.E.N.A.L评分系统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约登指数均明显优于传统R.E.N.A.L.评分系统.结论 CT三维重建改良R.E.N.A.L.评分系统对患者的手术难度的评估较传统R.E.N.A.L.评分系统更加准确,同时对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有预测作用.

    CT三维重建R.E.N.A.L.评分系统CT三维重建改良R.E.N.A.L.评分系统瘤径比肾部分切除术

    白细胞介素18单核苷酸多态性与73例喉鳞状细胞癌易感性的关联性

    孟朝暾李钦孙卉邬信芳...
    58-6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启动子位点-137G/C和-607C/A基因多态性与山东地区汉族人群喉鳞状细胞癌(LSC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临沂市人民医院的喉鳞状细胞癌患者73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期查体的健康志愿者73人为健康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一般临床资料及外周静脉血2 mL,提取全血DNA,采用sanger测序法进行基因测序及SNP分型.所有定量资料采用Student's-t检验分析,定性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应用卡方拟合优度检验分析健康对照组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两种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以及各风险因素(年龄、吸烟、饮酒)与LSCC发病风险的关联性.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病例组中-137G/C位点变异基因型GC的基因型频率升高(34.2%vs 19.2%,P=0.040),而-607C/A位点各基因型频率的分布在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及饮酒均会升高LSCC的发病风险(OR分别为5.710和3.116).对基因型、年龄组、吸烟史及饮酒史4种风险因素进行调整后,吸烟者与-137G/C基因型携带者LSCC发病风险的OR值分别为4.967(95%CI=2.185~11.289,P<0.001)和2.971(95%CI=1.243~7.101,P=0.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L-18启动子位点-137G/C而非-607C/A的多态性与LSCC的患病风险升高有关联性.

    喉鳞状细胞癌单核苷酸多态性白细胞介素18易感性风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