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欧一平

周刊

1002-266X

0531-88957404

250014

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山东医药/Journal Shandong Medical Journ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山东卫生报刊社主办的医学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省、我国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主要报道临床疾病的防治经验及研究进展,以及医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肋间神经阻滞复合全麻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对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后镇痛效果及恢复情况的影响

    黄兵冯英同朱建福李森...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中应用肋间神经阻滞复合全麻联合静脉自控镇痛的术后镇痛效果及患者恢复情况。方法 选取行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患者80例,依据简单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全麻联合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复合肋间神经阻滞,比较两组入室时(T0)、麻醉诱导时(T1)、气管插管时(T2)、手术结束时(T3)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术前、术后12、24 h测定CD4+、CD8+百分比及CD4+/CD8+。术后24、48 h镇痛泵按压次数和输注总量;术毕到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两组肺不张、慢性咳嗽、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T0时比,T1~T3时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先降低后升高,且观察组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但观察组整体变化幅度更小(P均<0。05)。与术前比,术后12、24 h两组的CD4+、CD4+/CD8+均先降低后升高,且观察组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CD8+均先升高后降低,且观察组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24、48 h,观察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和输注镇痛药物总量比对照组少(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毕到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在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中应用肋间神经阻滞复合全麻联合静脉自控镇痛,镇痛效果较好,不仅能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还能减轻机体的免疫抑制,同时可降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肺大疱肋间神经阻滞全麻联合静脉自控镇痛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镇痛效果

    纳米材料在大肠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胡明超戴小磊张博文顾建春...
    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肠癌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治疗以传统的手术、化疗及放疗为主,但效果不佳。近年来,随着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深入研究及大肠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诸多基于纳米材料搭载特定药物的新兴疗法用于大肠癌的治疗,包括光热疗法、磁热疗法、光动力疗法、声动力疗法以及化学动力疗法的应用,均取得较好效果。

    大肠癌纳米材料药物递送精准治疗

    超声影像组学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任静严翔袁红梅
    9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超声是乳腺影像学检查中基本诊断工具之一。但超声具有依赖操作医师经验的特点,尤其是面对一些良恶性表现模糊的乳腺结节,需寻找能更加准确诊断乳腺疾病的检查工具。超声影像组学可提取出大量肉眼无法识别的高通量特征,提高影像诊断准确性,为临床诊疗提供及时有效的参考。

    乳腺肿瘤超声影像组学

    肝性脊髓病的发病机制及诊治研究进展

    李旭李坤王小宁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肝病患者通常合并神经系统并发症,肝性脑病最常见,脊髓受累相对罕见,如肝性脊髓病,通常与广泛的门静脉系统分流有关,因此也称为分流性脊髓病,这种分流可能是手术引起的,也可能是自发的,或两者兼有。肝性脊髓病的主要症状是对称性下肢无力,并逐渐向痉挛性瘫痪转变,很少累及上肢。体征主要有双下肢肌张力增高和反射亢进,通常无感觉或括约肌功能损害。起病多隐匿,诊断标准以排除性诊断为主,在高度怀疑的临床背景下,需排除各种结构性和原发性神经系统疾病。降血氨及其他药物保守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肝移植治疗对早期患者可完全逆转,因此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其他治疗方法还包括脾动脉栓塞、分流阻断术、分流限制术和粪便菌群移植等。其中粪便菌群移植(FMT)有望成为一种新的可行方法,但局限性于没有更多FMT试验,尚无法确定这一方法能否取得更确切的疗效。

    肝性脊髓病脊髓脱髓鞘经颈静脉门体分流术肝移植粪便菌群移植

    造影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发病机制及诊断相关标志物研究进展

    李敏馨唐利龙张小荣张莲珠...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造影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CI-AKI)与血管造影后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预后较差有关。由于造影剂的广泛使用,CI-AKI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该疾病目前诊断标准不一、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临床表现不典型、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导致总体死亡数增多、住院时间延长和治疗总成本增加,因而其早期诊断和病情发展预测成为临床医师研究的方向。常规血液和尿液标志物,如细胞因子、趋化因子、代谢产物、肾小球滤过率相关标志物、肾小管损伤标志物有助于该病的诊断,新兴生物标志物如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和微生物组学标志物近年来逐渐用于CI-AKI的临床诊断,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

    造影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造影剂发病机制标志物基因组学

    膜联蛋白A家族在子痫前期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李圣仙潘玉静曹德恣霍琰...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子痫前期是一种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导致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研究发现该病始于胎盘异常,继而引起胎盘释放各种应激因子及纤溶系统失衡,最终导致母体血管内皮损伤、全身炎症反应。膜联蛋白A家族是钙离子依赖的磷脂结合蛋白,与炎症、抗凝与细胞信号转导等过程密切相关,在子痫前期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子痫前期膜联蛋白炎症因子纤溶系统

    ATP4B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诊治研究进展

    马秀雯闫丹措王学红
    11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长期居高不下。H+-K+-ATP酶β亚基(ATP4B)的主要功能是维持H+-K+-ATP酶活性,发挥泌酸作用。近年研究发现,ATP4B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表达下调,并与胃黏膜的恶性转化与胃癌的不良预后显著相关,通过参与细胞能量代谢、细胞凋亡、基因调控等过程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研究ATP4B与胃癌发生的相关性及其在胃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可为胃癌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胃癌H+-K+-ATP酶β亚基表观遗传修饰能量代谢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