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欧一平

周刊

1002-266X

0531-88957404

250014

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山东医药/Journal Shandong Medical Journ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山东卫生报刊社主办的医学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省、我国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主要报道临床疾病的防治经验及研究进展,以及医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生儿肺泡灌洗液KL-6、ET-1、SP-A水平变化及意义

    丁杰张冰邹芙蓉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新生儿肺泡灌洗液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KL-6)、内皮素1(ET-1)、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BPD新生儿88例(其中轻症46例、中重症42例)和同期出生需行肺泡灌洗液采集的无BPD患儿46例。采集新生儿肺泡灌洗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检测肺泡灌洗液KL-6、ET-1、SP-A;采用小儿肺功能仪检测患儿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吸气时间(Ti)和达峰时间(Tpef)等肺功能指标。比较有无BPD新生儿、不同病情严重程度BPD新生儿肺泡灌洗液KL-6、ET-1、SP-A水平以及肺功能指标VT、RR、Ti、Tpef的差异,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肺泡灌洗液KL-6、SP-A水平与肺功能的关系。结果 与无BPD新生儿比较,BPD新生儿肺泡灌洗液KL-6、ET-1水平升高,SP-A水平降低;中重症BPD患儿肺泡灌洗液KL-6、ET-1水平高于轻症患儿,SP-A水平低于轻症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无BPD新生儿比较,BPD新生儿VT增大、RR加快、Ti延长、Tpef缩短;与轻症BPD患儿比较,中重症患儿VT增大、RR加快、Ti延长、Tpef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PD患儿肺泡灌洗液KL-6水平与VT、RR、Ti呈正相关,与Tpef呈负相关(r分别为0。589、0。741、0。561、-0。630,P均<0。05);BPD患儿肺泡灌洗液SP-A水平与VT、RR、Ti呈负相关,与Tpef呈正相关(r分别为-0。485、-0。534、-0。679、0。752,P均<0。05)。结论 BPD患儿肺泡灌洗液KL-6、ET-1水平升高,SP-A水平降低,且SP-A、KL-6水平与BPD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生儿肺泡灌洗液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内皮素1肺表面活性蛋白A

    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疗效及患儿免疫功能变化

    赵静常秀侯召权程娜...
    89-91,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rhIFNα2b)喷雾剂联合炎琥宁注射液对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治疗效果及患儿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选取病毒性肺炎住院患儿250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5例,两组性别、年龄构成以及治疗前血液免疫细胞、血清免疫球蛋白及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予rhIFNα2b喷雾剂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 d。治疗过程中记录患儿完全退热时间,记录咳嗽、喘息、湿啰音等症状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程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液免疫细胞、血清免疫球蛋白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250例患儿剔除不配合治疗及外院治疗者,最终入组有效病例244例,其中观察组124例,对照组120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32%)高于对照组(76。67%),观察组完全退热时间以及喘憋、咳嗽、肺部啰音等症状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血液CD3+、CD8+细胞比例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升高,CD4+细胞比例、CD4+/CD8+及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IL-8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rhIFNα2b喷雾剂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良好,其机制与改善患儿机体免疫功能及减轻炎症反应程度有关。

    小儿病毒性肺炎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炎琥宁注射液临床疗效免疫功能

    溶血三项试验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邹蓓冯钊赞邝慧玲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溶血三项试验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溶血三项试验诊断新生儿溶血病85例(观察组)及同期未发生溶血病健康新生儿105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性别、胎龄、身长、体质量、血清间接胆红素水平以及两组产妇年龄、孕次、分娩方式、血清IgG抗体效价。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溶血三项试验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因素,利用R软件构建新生儿溶血病发生风险Nornogram预测模型列线图,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风险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两组新生儿血清间接胆红素水平及产妇孕次、血清IgG抗体效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妇孕次、血清IgG抗体效价及新生儿血清间接胆红素水平是溶血三项试验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影响因素(P均<0。05)。成功构建新生儿溶血病发生风险Nornogram预测模型,模型区分度C-index为0。857。绘制风险模型评估新生儿溶血病的标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51(95%CI:0。780~0。923,P<0。05)。结论 溶血三项试验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影响因素为新生儿血清间接胆红素水平以及产妇孕次、血清IgG抗体效价,基于以上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有良好预测价值。

    新生儿溶血病溶血三项试验血清间接胆红素产妇孕次血清IgG抗体风险预测模型

    剖宫产应用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及其对新生儿Apgar评分、脐带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

    王芷怡刘仁齐周民高琴...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对剖宫产分娩的麻醉效果及其对新生儿Apgar评分、脐带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剖宫产产妇80例,根据不同麻醉方案分为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40例(对照组)和舒芬太尼联合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40例(观察组)。观察两组产妇麻醉效果、新生儿Apgar评分、脐带动脉血气指标以及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腰-硬联合麻醉起效时间、达完全无痛时间、感觉阻滞达最高平面时间均缩短,持续镇痛时间长,术中血压、心率水平稳定,两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新生儿产后1、5、10 min的Apgar评分及脐带动脉血气pH、PaO2、Pa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恶心呕吐、头痛以及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0。00%vs 42。50%,P<0。05)。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麻醉效果好、安全性高,对新生儿Apgar评分、脐带动脉血气指标无影响。

    麻醉剖宫产舒芬太尼罗哌卡因疼痛母婴结局

    自由体位联合延迟屏气用力对硬膜外分娩镇痛孕妇母婴结局的影响

    王静邱婷韩晴郑琪...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自由体位联合延迟屏气用力对硬膜外分娩镇痛孕妇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孕妇153例,分娩过程选择自由体位联合延迟屏气用力产妇79例(观察组),分娩过程予以屏气用力指导产妇74例(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初产妇52例、经产妇27例,对照组初产妇40例、经产妇34例。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和母婴结局。结果 所有产妇经阴分娩,无中转剖宫产,无产后出血,无新生儿窒息。两组初产妇年龄、孕周、孕次、流产次数、孕前BMI、孕期体质量增加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初产妇比较,观察组初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延长,新生儿体质量高,住院时间增加(P均<0。05);而两组初产妇分娩方式、会阴裂伤和会阴侧切情况,第一、三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产时出血量以及产后尿潴留例数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经产妇年龄、孕周、孕次、流产次数、孕前BMI、孕期体质量增加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经产妇比较,观察组经产妇第一、二产程总时间延长(P均<0。05);而两组经产妇分娩方式、会阴裂伤情况、第三产程时间、新生儿体质量和Apgar评分、产时出血量、产后尿潴留例数以及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无论初产妇还是经产妇,自由体位联合延迟屏气用力均会延长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的产程时间,但不会增加母婴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分娩延迟屏气用力自由体位硬膜外分娩镇痛

    缺血性肠病的危险因素及其诊治研究进展

    胡崇晖姜泊蒋绚任渝棠...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缺血性肠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壁局部动脉供血不足或静脉回流受阻而导致肠道结构破坏和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以缺血性结肠炎最为常见,其常见症状为腹痛和便血。缺血性肠病的危险因素较多,任何引起肠壁血供减少的因素或疾病都可能导致缺血性肠病发生。缺血性肠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应尽可能完善CT血管造影检查,必要时可进一步行结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缺血性肠病明确诊断后,应及时给予补充氧气和液体复苏治疗,以恢复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如存在急性肠系膜缺血或肠缺血进一步加重,可引起肠道坏疽穿孔、腹膜炎、脓毒症等一系列致命后果,此时需考虑外科手术;而慢性肠系膜缺血则可采取外科手术或腔内治疗进行血运重建,如不及时干预则易进展为急性肠系膜缺血,从而增加死亡风险。

    缺血性肠病危险因素诊断治疗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损伤解剖单束重建骨隧道的研究进展

    梁玉贺李天谢荣刘东光...
    10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量膝关节损伤患者中,前交叉韧带损伤较常见,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是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主要方法。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分为解剖双束重建和解剖单束重建。解剖单束重建相较于解剖双束重建需要的移植物少、对股骨骨质破坏少、手术时间短,是目前运动医学界的更多选择。在解剖单束重建手术过程中,骨隧道如何钻取以及骨隧道钻取角度的选取尤为重要。但是,选择何种骨隧道钻取方式以及定位后以何种角度创建理想的股骨和胫骨隧道目前学者们仍未达成共识。

    前交叉韧带损伤膝关节镜股骨隧道胫骨隧道隧道定位钻孔角度

    肾乳头钙化斑病变检查方法的研究进展

    王云汉董才韬廖文彪杨嗣星...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关肾结石的发病机制仍未有明确结论。RANDALL最先提出肾乳头钙化斑病变是肾结石的起源,推测结石在斑块上生长并脱落,最终变成有症状的尿路结石。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多种研究方法深化了对肾乳头钙化斑病变的理解,如肾组织病理学、影像学技术、内窥镜等,但其起源和发展仍待进一步探索。

    肾结石肾乳头钙化斑病变检查方法

    影像技术在膀胱癌术前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李文红华
    11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影像技术如超声多模态、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影像组学等可显示膀胱癌病理类型、是否存在固有肌层浸润、TNM分期及组织学分级等特征。根据以上影像技术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可使膀胱癌诊断更加准确,治疗方案切实有效,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膀胱肿瘤影像学检查技术影像组学术前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