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东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欧一平

周刊

1002-266X

0531-88957404

250014

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山东医药/Journal Shandong Medical Journ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山东卫生报刊社主办的医学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省、我国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主要报道临床疾病的防治经验及研究进展,以及医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脓毒症相关危险因素与发病风险及预后关系的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研究进展

    袁彬珂鲁俊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脓毒症是一种由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特点。脓毒症的发病机制复杂,至今仍尚未明确。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使用与暴露因素相关的遗传变异作为工具变量,将基因组数据纳入流行病学研究设计中,能够更为准确地推断暴露因素与健康结局之间的因果关系。近年来,随着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大样本数据的发布,MR分析在脓毒症相关危险因素与发病风险及预后的关系方面取得一定进展。MR分析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在脓毒症领域可明确相关危险因素对脓毒症发病风险或预后是否起到诱导作用,有助于识别高危人群、及时制定干预措施并进一步探索针对脓毒症的潜在防治策略,以避免或延缓疾病发生发展及改善患者预后。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脓毒症危险因素发病风险预后

    神经调控技术在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蔡水灵陈丽戴燕琼王瑜...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潜在的神经发育障碍,通常在儿童早期被发现,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和沟通缺陷,具有重复、不寻常的感觉运动行为,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会适应障碍。近年来,神经调控技术如经颅直流电刺激、经颅磁刺激、虚拟现实技术等被尝试用于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治疗,旨在通过神经刺激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促进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大脑功能的恢复和重建,从而改善患者大脑功能,促进康复。神经调控技术在独症谱系障碍康复中的应用具有广阔前景,有望在传统康复疗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社会功能恢复。

    神经调控技术孤独症谱系障碍经颅直流电刺激经颅磁刺激虚拟现实技术

    循环肿瘤DNA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治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林哲申梁蓉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亚型,其异质性高,目前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进行诊断,通过影像学检查及临床特征判定疗效及预后,尚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循环肿瘤DNA(ctDNA)是患者循环中的肿瘤DNA游离片段,作为新兴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在疾病辅助诊断、疗效评价、预后评估、治疗指导等方面展现出易全程获取、携带全面信息、可动态实时监测等诸多优势,尤其在与机器学习方法结合后,可实现更为经济高效的动态监测,从而改善DLBCL的全程管理。通过监测疾病全程中的ctDNA水平可指导临床调整治疗方案,实现DLBCL患者个体化精准治疗管理。ctDNA有望在未来成为一种可靠且广泛适用的生物标志物。

    循环肿瘤DNA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辅助诊断预后评估疗效评价

    抗凝药物在脑出血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董宁胡福英袁华兵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脑出血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其治疗方案包括控制血压以降低血肿扩大风险、止血、降低颅内压、手术减少颅内血肿等。多数脑出血患者发病后需要长期卧床休息,且需使用小剂量脱水剂以降低颅内压,因此常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对于VTE而言,抗凝治疗是最基本且最重要的治疗方案。脑出血治疗要求止血以减少脑部损伤,而VTE治疗则依赖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当这两种情况同时出现时,治疗策略相互抵触,给临床决策带来挑战。目前已有部分研究表明,使用小剂量的低分子肝素治疗脑出血合并VTE是安全有效的,所带来的益处远大于风险,但对于不同的患者应根据实际情况个体化治疗。深入研究抗凝药物在预防及治疗脑出血并发VTE中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最佳时机、剂量,或可为改善脑出血患者预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脑出血静脉血栓栓塞症抗凝药物抗凝治疗

    小胶质细胞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夏聪韩红彦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常见的免疫效应细胞,具有免疫监视、调控炎症反应、维持神经系统稳态等多种功能,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防御和神经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发现,小胶质细胞在心脑连接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作为调节神经免疫反应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潜在靶点,通过调控神经炎症的方式参与高血压、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深入研究小胶质细胞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并开发有效的干预措施,可能会成为未来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策略。

    小胶质细胞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神经炎症

    长链非编码RNA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宋孟婷刘兴贵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胰腺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目前对于胰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临床缺乏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案。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且不具有编码蛋白质能力的R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具有很强的组织特异性。lncRNA在细胞生长、分化、代谢等生物学过程中起关键作用,lncRNA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肿瘤诊断和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lncRNA参与了胰腺癌的增殖、转移、侵袭、血管生成、干细胞性和化疗耐药过程,可通过诱导上皮间充质转化、调节血管生成、调控干细胞性促进胰腺癌发生发展,还可通过调控肿瘤微环境和化疗耐药参与胰腺癌的进展。lncRNA有潜力作为胰腺癌诊断和治疗、预测预后和复发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长链非编码RNA胰腺肿瘤上皮—间充质转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干细胞肿瘤微环境耐药性

    人体微生态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研究进展

    程鑫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学是有机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科学,可分为宏观生态(简称宏生态)及微观生态(简称微生态)。生态健康是人类健康的重要保障,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宏生态和微生态的改变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微生态健康指有机体内微生物群落、基因、分子、细胞、体液、组织和器官等所共同构成的微生态圈的健康状态,这种状态是维持有机体内环境稳态的内在保障,胃肠道微生态、皮肤微生态、泌尿道微生态、呼吸道微生态等均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人体微生态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可将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和疾病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视角和策略。

    生态学微观生态生态健康胃肠道微生态皮肤微生态泌尿道微生态呼吸道微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