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商

张成刚

半月刊

1006-0510

sckzazhi@126.com

028-86962127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11号省科技6楼

/Journal BUSINESS
查看更多>>郑重声明  由于近期读者频繁反映,以罗清为首的部分人员以我编辑部名义对外征稿,并承诺全文被中国知网、万方、龙源数据库收录。  现公开我编辑部掌握的部分人员名单和汇款账号:人员名单:余晓凤、杨果、罗清、王小培、邱晓玲、李溢汇款账号:6217 0038 1000 2242 579 户主:李溢 开户行地址:中国建设银行成都市顺江路支行本编辑部郑重声明:以上人员与我编辑部并无任何关联,该汇款账户并非我编辑部指定汇款账户,请广大读者提高警惕、仔细分辨,投稿请通过本编辑部唯一公开电话028-86962127联系本刊编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如何培养辩论型法律人才

    刁文静李宏华
    243-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权观念、公平公正理念的深入人心,法庭辩论在庭审过程中越来越重要,当事人对辩论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就目前中国的法学教育来看,其更加注重对法科学生的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辩论能力,从而导致法学毕业生不能更好的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我们认为培养辩论型法律人才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辩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面对法庭上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能够有效弥补传统的法律人“重理论,轻实践”的缺点,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为以后的法学本科教育提供指引;有助于迎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填补职业能力强的法律人才的空缺,增加法律本科学子的就业率。因此,培养辩论型法律人才具有现实的可行性。

    辩论能力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案例教学

    浅析扰乱法庭秩序罪

    曹书瑞
    24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扰乱法庭秩序罪,是我国1997年《刑法》中设立的一项罪名,2015年11月1日生效的《刑法修正案(九)》中,在原刑法规定的基础上,将殴打诉讼参与人、侮辱、诽谤、威胁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不听法庭制止,严重扰乱法庭秩序以及毁坏法庭设施,抢夺、损毁诉讼文书、证据等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均纳入到扰乱法庭秩序罪的构成范畴中。自此,新中国的司法系统终于在建国后首次有了比较全面的对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进行制裁的法律规定。

    扰乱法庭秩序法律

    人寿保险合同自杀条款新探

    龙晓莉
    245-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杀条款是人寿保险合同的重要条款,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历史上也曾出现各种不同的学说。对此作者从新的角度出发并结合实践中的特殊案例,对《保险法》第44条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民事行为能力的有无与自杀后是否给付保险金并没有必然联系,是否具有自杀及骗保意识才是给付保险金的关键的观点。

    人寿保险自杀条款保险金民事行为能力

    论教唆犯的若干问题

    张茉董昕玥
    247-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唆犯不论是在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都是古老而又传统的问题,是历来学者们关注和争论的话题。本文试图从教唆犯的性质、成立要件、教唆的未完成形态等几个方面入手,探究教唆犯罪中独特的责任承担的理论基点,以及讨论对教唆犯罪的处罚适用,以此重新审视对教唆犯的处罚根据。

    教唆犯共同犯罪教唆犯的性质刑法根据

    我国品格证据的完善

    柯婷
    248-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品格证据是源自英美法系的一项特色法律制度,其诸多理论实践与此息息相关,但是我国品格证据仅于个别法条中有模糊规定,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品格证据的比较研究,合理的吸取品格证据的精华,借此构建我国品格证据制度,完善我国证据规则制度体系。

    品格品格证据发展完善

    限期治理存废问题研究

    王晓倩
    249-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限期治理制度对于督促和推动企业污染减排,强化政府部门的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实中多数被限期治理单位在治理期间更加大肆超标排污,引发了限期治理制度的存废问题的争论。本文认为,在现行环境法律体系中,暂不摒弃限期治理制度,而是最大可能的填补制度漏洞、完善限期治理制度,对制度设计进行有力的法律规制和动态监管。

    限期治理存废问题制度完善

    论股权众筹风险的法律规制

    田丽苑孔秋廉周厚强
    250-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或缺乏的情况下,股权众筹却已开始运行并逐渐普遍化。在我国,股权众筹存在着巨大的法律风险,主要有触碰公开发行证券或“非法集资”的红线,投资合同的欺诈,缺乏有效的监管等方面。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法律风险,我国法律必须明确股权众筹的合法性、强制规定信息披露制度、明确证监会的监管职责。

    股权众筹法律风险风险规制

    论环境法中区域限批制度的适用限制

    黄亮亮
    252-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07年1月,国家环保总局(现为国家环境保护部)首次启用“区域限批”,停止审批河北省唐山市等四个行政区域和大唐国际等四大电力集团的部分建设项目。作为非常规手段,区域限批要收长久之效,还需规范化、制度化。因此,本文从区域限批的法定化入手,对其立法效力、实施主体、实施对象等方面进行法律规制。

    环境法区域限批法律规制

    Uber在中国面临的法律风险分析--以深圳为例

    刘康
    254-254页

    从引渡原则看我国引渡制度的发展

    曹文哲
    25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法上的引渡制度一直以来都是国家间合作的重要话题。引渡国与被引渡国由于存在经济、文化等差异,因此在引渡制度上也存在一定争议。在国际人道主义运动兴起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引渡合作也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但是另一方面,各国之间也在不断寻找引渡合作的新模式,在国内立法的框架内探索合作的更多可能性。从如今的国际引渡来看,死刑犯和政治犯成为被引渡请求国的考虑因素之一,随着引渡条约的不断完善,各国对国内引渡立法的不断探索,在我国引渡法改革进程中,国际法上的引渡原则必然会发挥重要作用,甚至可以左右国家在引渡问题上的决策。

    引渡合作引渡制度引渡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