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商

张成刚

半月刊

1006-0510

sckzazhi@126.com

028-86962127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11号省科技6楼

/Journal BUSINESS
查看更多>>郑重声明  由于近期读者频繁反映,以罗清为首的部分人员以我编辑部名义对外征稿,并承诺全文被中国知网、万方、龙源数据库收录。  现公开我编辑部掌握的部分人员名单和汇款账号:人员名单:余晓凤、杨果、罗清、王小培、邱晓玲、李溢汇款账号:6217 0038 1000 2242 579 户主:李溢 开户行地址:中国建设银行成都市顺江路支行本编辑部郑重声明:以上人员与我编辑部并无任何关联,该汇款账户并非我编辑部指定汇款账户,请广大读者提高警惕、仔细分辨,投稿请通过本编辑部唯一公开电话028-86962127联系本刊编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农村信息化建设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刘伟
    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信息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已提出了实施各种促进信息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对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而言,只有加强农村机械化信息化建设,才能够大力解放发展农业生产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农村信息化机械化农业经济增长

    数字媒体环境下民族文化的发展

    魏丽君俞舒楠
    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化技术在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民族文化的继承和传播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开始在传播方式上进行创新,逐渐融合数字媒体技术并成为当下比较受欢迎的传播途径.在当今数字媒体传播方式的冲击和欧美等国文化的冲击下,民族文化博大精深需细细品味与数字化世界变化多端节奏快的性质所背离.我们应树立危机意识,在数字媒体环境下加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数字媒体民族文化传播方式

    档案信息传播技术研究

    雷苗苗
    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近几年来档案信息传播技术方面的相关论文进行归纳研究,分析了其研究的内容重点,并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档案传播信息传播技术研究

    浅析香港与内地电视新闻节目的差异化

    范佳宁
    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行使得对于中国内地与香港的新闻媒介的生存状况与互动的研究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电视新闻节目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最直接的体现了广播电视机构的制作水准和风格特点,本文试图通过在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下对于内地与香港电视新闻差异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对电视新闻理念和传媒管理机制的思考.

    内地与香港电视新闻节目新闻价值差异

    境外务工人员基本人权之国际法保护

    陈怡灵
    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境外劳工的权利保护诉求也愈来愈强,人权应是每个人可享有的,本文通过分析各学派对人权的观点,探讨国际法上对境外劳工人权的保护,致力于通过梳理、 阐述,使得境外劳工人权得到更完善的保护.

    人权境外劳工保护国际法制

    技术创新语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难点分析——以我国"互联网+"新商业模式为视角分析

    朱俏俏谢潇罗蓉
    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成为社会发展动力,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就以保护技术成果、 促进技术创新为设计目的.在当前的技术创新环境下,知识产权的保护有难以克服的问题,本文试图以我国互联网行业的新商业模式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缺失为视角,分析当今技术创新语境下知识产权保护难点问题.

    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专利保护互联网

    从分期付款买卖合同谈所有权保留的性质

    孙瀚之
    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所有权保常见于在分期付款买卖中,但是其法律性质却颇受争议.学者们的视角集中在三个角度:所有权转移的角度、 债的担保角度以及新出现的综合两种角度的中间理论.本文通过对三类观点的比较,认为通说附停止条件的理论与我国的实际情况较为协调.

    所有权保留所有权转移债的担保

    从法律政策匹配性问题看中国公共行政中的形式主义

    陈曦
    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里格斯提出过渡社会公共行政的重叠性和异质性特点必然导致其整个行政系统的"形式主义".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人治逐渐向法治过渡.但是,在法律的执行上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主要体现在法律和政策匹配性不够.通过具体事例,指出了法律和政策的衔接问题的现状.

    法律政策匹配性形式主义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傅明
    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虽然现行制度下宅基地使用权是严格限制流转的,但放开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是未来农村土地改革的趋势.笔者认为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是符合宪法和法律精神的,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制度创新的必然结果.放开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不会让农民失去社会保障,与土地资源流失也没有必然联系,反而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宅基地使用权土地资源农村住房流转

    乡村社会的法律选择

    赵俊峰杨远慧刘媛
    257,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社会是社会组成的一个重要单元,之所以称其为乡村社会意在突出其对内的传统特点与对外的乡土气息.长期以来,乡村社会似乎被视为是落后的、 保守的、 不先进的.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与社会法治建设的推进,原本相对封闭的乡村社会逐渐被打破,一种新型的社会秩序力图把乡村也纳入其范畴之内.但事与愿违,对于乡村社会的法律选择更青睐于本土的、 内部的、 传统的规范,往往表现出对国家法的抵触和规避.基于这一现象,探析乡村社会的法律选择是看清乡村治理结构的良好契机,也是法治建设的必要思考.

    乡村社会法律选择不知法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