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建筑
山西建筑

毕兴锁

旬刊

1009-6825

zgtysxjz@263.net

0351-2023214;4133298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山右巷10号

山西建筑/Journal Shanxi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山西省建设行业唯一的一份国家级刊物,本刊为旬刊,适合广大科研、勘察、设计、施工、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科技人员以及大中专院校师生发表论文或阅读参考。本刊的办刊宗旨是,为广大科技人员、院校师生提供最广阔的学术交流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逐级加压启动时机对电动硅化法加固软黏土影响

    范勇飞曾芳金袁国辉符洪涛...
    97-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逐级加压法可以有效提高电渗后期处理效果,降低能耗.本实验采用逐级加压的方式对电动硅化法进行优化,以解决电动硅化法中实验后期排水速率低、实验能耗大、电极腐蚀严重等问题.设置4 组不同逐级加压启动时间实验研究最佳的逐级加压启动时机,对实验过程中电流、排水量进行监测,分析实验结束后土体的沉降量、含水率、抗剪强度,并计算各实验过程中的能耗系数,深入探究不同加压启动时机对电渗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逐级加压的通电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电渗处理效果,并且逐级加压存在最佳的加压时机,当电流下降至峰值电流的60%时加压可以有效提高电渗的排水量,增大土体整体抗剪强度,土体均匀性较好,降低实验后期能耗系数.

    电渗法电动硅化法逐级加压启动时机地基处理

    高强度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及性能优化

    宫钦寿
    104-106,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工程案例,介绍了高强度混凝土材料的特性表现,从强度提升、收缩变形、抗渗性能、抗裂性能等方面论述了高强度混凝土结构的优化策略,从配合设计、搅拌工艺、浇筑及养护技术等方面探讨了施工技术的改进措施,从而保证高强度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能和施工质量.

    高强度混凝土性能优化配合比复合养护

    大直径长距离曲线顶管施工测量关键技术及应用

    丁东强
    107-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顶管施工测量是顶管施工技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实时测量顶管机的空间位置,指导顶管机沿设计轴线开挖,直至顺利贯通.以上海某污水排管工程为背景,结合项目大直径、长距离曲线顶管的特点,从地面控制测量、顶管施工导墙测量等方面阐述了顶管施工测量关键技术,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保证了顶管施工质量.

    施工测量曲线顶管大直径长距离

    镇江苏南储备粮浅圆仓滑模施工技术研究

    王鹏慧
    112-11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镇江丹阳市苏南储备粮项目10 个浅圆仓滑模施工技术进行研究.项目采用 54 个提升支架、54 个 6t千斤顶的滑模系统,研究表明水灰质量比 0.43、重量 2 300 kg/m3 的混凝土配合比能确保出模强度控制在 0.2 MPa~0.4 MPa.通过优化施工工序,实现两个专业班组28d完成10 个浅圆仓滑模施工.采用 300 mm分层浇筑、2h滑升间隔的施工工艺,有效保证了混凝土质量.结合实际工程验证,该技术方案可确保浅圆仓滑模施工的平整度、垂直度等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浅圆仓滑模施工混凝土配合比脱模剂

    大盂产业新城供水系统研究及净水处理工艺设计

    魏媛媛
    115-119,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盂产业新城作为规划拓展的北部新区,处于城市公共供水盲区.为实现安全可靠的供水体系保障,着重对供水系统的整体布局、水源选取进行了分析,从水量预测、方案优选、厂站选址、处理工艺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多水源、大高差、统一管网下分区、分压运行模式的设计思路,达到了多水源并网、压力平衡的效果,解决了新城城市公共供水体系建设的难题.

    供水系统多水源水量预测净水处理工艺

    基于自适应变异粒子群算法的风光储微网调度

    聂文龙李再冉吴彩霞王远...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克服传统粒子群算法在求解时容易形成局部最优,求解精度低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变异粒子群优化的微电网调度求解方法.惯性权重采用自适应正态分布递减,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更新粒子位置的移动策略,并且在算法后期引入变异环节.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文章与其他算法进行收敛性能对比,并对两种典型天气情况下的微网运行成本模型仿真求解,得到最优调度.算例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够对粒子全局最优搜索优化,效果优于其他算法,可合理调配分布式电源出力时段,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微电网调度粒子群算法自适应变异

    复杂岩溶高承压水下深埋地铁车站设计及施工方案研究

    袁丛军
    12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十多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大量建设并投入运营,区间地下隧道与地下车站的顺利建设、安全运营均与地下地质条件密切相关.在各种地质条件中,以复杂岩溶及岩溶水对地下工程的影响最为不利,特别是复杂岩溶发育叠加岩溶高承压水条件下修建地下深埋车站工程最为罕见,难度与风险最大.因此有必要对此类地质条件下地下车站设计方案、施工工艺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总结.研究结论:赋存于隔水层下的灰岩溶洞和溶隙中的地下水,具有明显的承压性与不均一性,在岩性交界面因溶蚀作用显著增强,往往具有承压管道流特征;复杂岩溶及岩溶承压水条件下地下车站设计采用"外截内排、分区实施、设置注浆截水帷幕+坑底处理+减压泄水井的综合设计方案可行有效;根据钻孔情况,采取化学注浆可以显著提高支护桩的成桩率;地下深埋车站的选址应当尽量避开岩溶发育条带与碎屑岩的富水与溶蚀发育交界带,以避免受复杂岩溶及高承压水的不利影响大幅增加工程投资;文中所述的设计方案与施工措施,确保了工程的按期顺利建成,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其成功的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经验可供其他类似工点参考利用.

    深埋车站复杂岩溶高承压水外截内排围护结构

    沥青路面裂缝高聚物注浆效果试验评价研究

    祁敏曾辉
    12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开挖式注浆技术采用高聚物双组分材料注浆,能有效填充沥青路面裂缝处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层间脱空,排出结构层水分,密封裂缝,达到补强路面结构层效果.为了评价注浆技术应用效果,通过施工过程注浆孔检测、注浆前后探地雷达图谱测试、弯沉测试以及取芯等方式来评判,结果显示注浆后裂缝处弯沉能降低20%,两侧弯沉差明显减小,三维探地雷达检测显示裂缝注浆后灰度图内部未出现异常信号,无振幅加强现象,证明裂缝处浆液被填充.

    非开挖注浆高聚物半刚性基层三维探地雷达横向裂缝

    宝中增建二线引入中卫铁路枢纽方案研究

    刘可敬
    13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卫铁路枢纽现状分析和规划线路研究的基础上,为实现宁夏自治区"五市同城化"动力集中型列车直通的功能需求,结合近、远期运量及相关线路建设时机,统筹考虑中卫枢纽点线能力协调,研究宝中二线引入中卫铁路枢纽方案.将宝中线、太中银线以及包兰线作为整体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宝中增建二线利用既有通道和新建通道两类四个方案,推荐运输组织顺畅、投资较省的利用太中银铁路黄河桥方案;围绕宝中增建二线的运输组织,研究了双线运输及双单线运输方式,推荐运输能力适应性强、运输组织顺畅的新建线路按下行方向运行方案,最后对潘营至余丁联络线于既有太中银黄河桥出岔及施工方案进行研究,提出可实施性强、投资节省的建设方案.结合工程建设条件,对新建线路从通道选择、运输组织、工程技术等方面进行多方案研究比选,为整合枢纽内线路设备资源、优化枢纽布局及运输组织提供参考.

    中卫铁路枢纽宝中增建二线包兰增建二线五市同城化铁路运输

    装配式临时预制混凝土板路面优化计算及应用研究

    韩成毅钱鑫杨奇贾文龙...
    140-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板作为临时道路路面,具有经济环保的优点.以不产生疲劳断裂作为设计标准和不产生极限断裂作为验算标准,针对路面板的厚度、配筋和混凝土标号等主要参数进行优化计算分析,获得满足临时道路路面条件下最优的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板尺寸及材料参数.阐述了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板路面在施工道路建设及维护中的优点,并基于现场实际工程应用,介绍了具体的施工技术要点和工艺,实现了施工效率、施工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达到安全可靠、经济适用和绿色环保的目的.

    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板临时路面路面板配筋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