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陕西水利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陕西水利
陕西省城乡供水管理办公室
陕西水利

陕西省城乡供水管理办公室

王辛石

双月刊

1673-9000

sxwmr2008@126.com

029-87463221

710004

陕西省西安市尚德路150号

陕西水利/Journal Shaanxi Water Resources
查看更多>>陕西水利杂志是由陕西省水利厅主管、陕西水利系统唯一公开发行的水利行业综合指导杂志。杂志创刊于1932年,由我国近代水利先驱李仪祉先生亲手创办,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杂志全国公开发行,覆盖各级党政机关、水利系统管理、灌溉、供水、河库、水保、发电各级各单位和涉水施工、设计、监理、销售等企业,在开展水利科技交流、报道水利建设成就、指导行业工作、引导水利市场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国家A类刊物和陕西省优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湿地旅游景观资源的开发与生态保护策略研究

    张秀春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在国家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绿色发展已成为必经之路。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在气候调节、旅游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是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然而,目前我国对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还面临着诸多问题,极易造成生态灾害。基于湿地及湿地景观资源的概念及类型,对天汉湿地公园在湿地旅游景观资源开发、生态保护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从多个方面对开发和保护的策略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湿地旅游景观资源开发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湿地开发旅游景观资源生态保护

    泵站过渡过程计算及水锤防护措施研究

    杨建军高旭亮
    10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介绍了水锤的基本概念、泵站水锤的危害、水锤防护研究的目的及意义。通过HAMMER软件对实际工程的供水系统进行数字建模,并对事故停泵时水力过渡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对不同防护措施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最终提出更适合工程的预防水锤发生的防护措施,从而保证供水系统安全运行,可为类似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泵站水锤过渡过程HAMMER防护措施

    榆林市横山区供水工程水力过渡分析

    尚凤羽
    106-107,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榆林市横山区供水工程属于典型的高扬程系统,断电引起的负压比较严重。根据计算分析及类似工程防护经验,单向调压井对这种几乎整段管线都处于汽化状态的工程作用并不大。增加机组转动惯量能从根本上解决负压问题,但会增大厂房尺寸,且增加了机组启动扭矩。注气微排阀可以有效地解决正负压问题。通过对多种防护措施组合分析,确定防护方案,可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参考。

    供水工程水力过渡防护方案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广东省水土保持K因子提取分析

    陈晓翠李可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K因子是RUSLE模型中土壤可蚀性参数,对评估土壤侵蚀程度具有重要意义。以广东省为例,基于实地采样获取的84个土壤样本数据,通过多源遥感数据和数字制图技术,提取省域K因子精细分布。结果表明,基于 scorpan 土壤景观模型,从气候、土壤、生物等。

    K因子广东省支持向量机制图

    西安市临潼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回顾与思考

    韩非非宋红阳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安市临潼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做到了守护青山绿色、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和建设美好生活相结合,项目验收合格后加强管理,保障了水土保持措施持续发挥效益。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治理水平低下、管护措施及资金难以落实和新的水土流失不断发生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临潼区在今后的水土流失治理中应大力开展沟道整治、完善管护保障制度、推进责权利统一、发展水保科普教育、提高水保"科技"含量,全面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进而优化一方生态、发展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群众。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小流域回顾临潼区西安市

    常益长铁路(益阳南至长沙西段)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与效果分析

    吕仁猛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铁路水土流失与防治问题,以常益长铁路(益阳南至长沙西段)为例,结合铁路建设的水土流失特点以及气候特征,提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并从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拦渣率、土壤流失控制比、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土保持工程质量基本符合要求,防护效果明显。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效果分析

    高店水库大坝建基面可利用岩体选择及地质缺陷处理

    张运勋张和平
    118-119,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拱坝对建基面的要求较高,大坝建基面的选择受地形、地质条件和大坝规模等众多因素影响,大坝建基面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大坝的安全和经济效益。以坝基岩体工程地质特性为基础,结合室内试验及原位试验等,提出坝基岩体质量分级表。对高店水库大坝建基面岩体进行质量划分,中高坝段以Ⅱ类岩体为主,中低坝段以Ⅲ1类岩体为主,对坝基局部地质缺陷及风化岩体进行工程措施处理后,可满足大坝建基面要求。

    可利用岩体大坝建基面岩体质量分级地质缺陷处理

    数字孪生在我国干旱内陆河流域的高效节水应用探究

    赵一君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旨在探究数字孪生在我国干旱的西北内陆河流域——疏勒河的高效节水应用。以疏勒河为典型,利用数字孪生技术的智能应用实现全流域水资源的全新管理,通过对流域内全要素全过程的数字映射、智能模拟、前瞻预演、优化迭代,从而为流域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与调配和数字孪生灌区精准配水提供科学依据,直观揭示数字孪生在干旱的西北内陆地区的节水应用场景。研究发现,该技术能够精准地预测和模拟水旱灾情,并形成了"蓄、调、引、灌、排"为手段的水资源管理与调配的节水措施,达到水量均衡,资源节约的效果。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孪生灌区通过数字孪生技术的支持,渠道闸群自动控制和田间管网水肥一体滴灌功能能够达到精准配水的目的,从而显著减少水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

    数字孪生干旱内陆河精准配水水量均衡高效节水

    水利信息化数据资源整合设计与实现

    曹海峰
    124-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大数据技术开展水利信息化数据资源整合系统设计工作,可以大大提高水利系统的综合管理水平。通过分析数据资源整合的重要性,对水利信息化数据资源整合设计与实现过程展开探讨。科学地把握水利信息化数据资源整合平台的设计要点,并通过不同手段促进该平台功能实现,可为水利信息管理部门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水利信息化数据资源整合系统设计

    兰州新区供水智慧化实践研究

    赵玺李建成王道明毛力...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兰州新区供水系统信息化、智慧化实际,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手段,通过改造站点及管网监测设备,建立供水智慧化管理平台将兰州新区水源取水、水厂制水、终端供水以及所有站点相关的数据、视频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实现从源头到龙头的全过程、智能化、可视化管理。同时开发营业收费系统,抄表系统以及智慧水务微信小程序等提升供水业务主动化服务水平。最终实现平台数据资源共享、资源整合与业务协同,深度挖掘数据资源,可为供水业务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保障该地区居民用水安全。

    兰州新区供水智慧化平台建设效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