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陕西中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陕西中医
陕西省中医药学会
陕西中医

陕西省中医药学会

杨世兴

月刊

1000-7369

shanxizhongyixue@sohu.com

029-87257807

710003

西安市西华门2号

陕西中医/Journal Shaan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医药学专业刊物。刊登中医药学理论研究论文,介绍历代名家学说及历史文献。主要栏目有:临床报道、学术探讨、老中医经验、治验集锦、针灸经验、古方今用、医籍研读等。适合中医药工作者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药熏蒸治疗腰椎内固定术后腰痛血瘀证疗效研究

    刘波王向阳唐远山胡兴律...
    320-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疗法治疗腰椎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腰椎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腰痛患者66例,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3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熏蒸疗法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内服治疗,在首次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分别记录和观察患者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Roland-Morris(RMDQ)腰椎功能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疗效、腰椎活动曲度及总有效率.结果:3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VAS、RMDQ腰椎功能评分、ODI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RMDQ与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腰椎活动曲度较治疗前增大,且治疗组的曲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3个疗程后的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8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法治疗内固定术后腰痛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腰痛腰椎内固定术后血瘀证中药熏蒸辨证论治腰椎功能

    润眼明目方熏蒸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干眼症临床研究

    常彩霞王新军王开琦王登廷...
    324-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润眼明目方熏蒸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对干眼症患者睑板腺功能的影响.方法:124例(248眼)干眼症患者采用单双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124眼).对照组给予睑板腺按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润眼明目方熏蒸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角膜稳定性、睑板腺功能评分、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OL DVI),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角膜荧光染色评分(FL)、睑板腺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基础分泌测试(SIT)及SQOL DV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润眼明目方熏蒸联合睑板腺按摩可以改善干眼症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角膜稳定性,改善患者睑板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干眼症润眼明目方睑板腺按摩熏蒸睑板腺功能角膜稳定性

    从肠道菌群角度探讨金郁小柴胡汤治疗慢性胆囊炎机制

    惠荣杨龙唐远山李环娜...
    328-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从肠道菌群角度探讨金郁小柴胡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慢性胆囊炎患者30例,给予金郁小柴胡汤口服治疗,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粪便标本及症状量表信息;另选取30例健康者为健康组,收集粪便标本,将标本送检.分析慢性胆囊炎患者治疗前后症状量表、粪便标本菌群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慢性胆囊炎患者胆囊壁增厚缓解,各项症状评分降低.慢性胆囊炎患者肠道菌群属水平排名前10的OTU分为拟杆菌属、普氏栖粪杆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属、普雷沃氏菌、双歧杆菌、布劳特氏菌属、小杆菌属、罗斯氏菌属、Subdoligranu-lum、毛螺菌属.健康组排名前10的属水平OTU分别为拟杆菌属、普氏栖粪杆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属、巨单胞菌属、Subdoligranulum、Agathobacter、罗斯氏菌属、小杆菌属、双歧杆菌、毛螺菌属.治疗前后慢性胆囊炎患者粪便标本中Patescibacteria超门、硝化螺旋菌门的菌群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胆囊炎患者治疗后菌属降低可能与硝化螺菌属、Saccharimonadales目比例降低有关.治疗前后慢性胆囊炎患者奇异菌科、伊格尔兹氏菌科的菌群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郁小柴胡汤可能通过增加慢性胆囊炎患者肠道有益菌、减少有害菌的相对丰度来影响炎症因子水平,缓解炎症反应.通过改变肠道细菌数量,减少胆汁酸含量,缓解胆汁淤积,减小胆囊壁厚度,缓解临床症状.

    慢性胆囊炎金郁小柴胡汤肠道菌群炎症因子有益菌和法

    大承气汤联合清热通腑灌肠方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研究

    唐莉李丹丹
    33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大承气汤联合清热通腑灌肠方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已经确诊为急性胰腺炎的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给予奥曲肽治疗,而观察组在奥曲肽基础上给予大承气汤口服联合清热通腑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胰腺体部血流指标、中医证候积分、Baltha-zar CT 重症度指数分级及血淀粉酶的差异,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Balthazar CT重症度指数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主证和次证积分在治疗后均下降,且观察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Balthazar CT重症度指数分级中Ⅰ级占比增加,Ⅲ级占比减少.治疗前,两组患者胰腺体部血流指标、血淀粉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胰腺体部血流量(BF)、血容量(BV)均高于治疗前,血淀粉酶及胰腺体部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胰腺体部BF、BV高于对照组,胰腺体部PS、血淀粉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44/48)高于对照组的75.00%(3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承气汤联合清热通腑灌肠方治疗急性胰腺炎可有效减轻胰腺影像学改变,改善胰腺体部血流动力学,提高疗效.

    急性胰腺炎大承气汤清热通腑灌肠方奥曲肽血流动力学血淀粉酶

    基于聚散理论从形与气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治疗机制

    张真刘俊王慧林婷婷...
    337-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散运动是气化的重要形式之一,形气互化是聚散运动的外在表现,聚散失衡将导致气散、气聚、形不足与形变四种病理状态.通过分析慢性肺心病中形与气的聚散运动,认为形与气的散势变化贯彻疾病全程,"形变"与"气聚"的增减变化起伏于正邪之间.治疗应首辨分期,急性期重在"聚者散之",调气、治水、化瘀,平治于权衡.缓解期重在"散者聚之",温阳填精完补形,消癥散结化形变,久久为功,物化形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聚散理论形气互化气散气聚形不足形变

    基于调控小胶质细胞探讨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机制

    任炜霞刘毅武前福王雨青...
    341-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帕金森病(PD)是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在65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7%.该病是由黑质致密部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慢性和进行性丧失引起的,病理表现以产生路易小体为主要标志,后者的主要成分为α-突触核蛋白(α-syn).但是目前对该病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了解.大量证据表明,小胶质细胞具有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并且在PD患者的大脑中存在受损和过度激活的小胶质细胞表型.对小胶质细胞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PD的发病机制以及寻求新的治疗方式.中医药在PD的治疗方面有着独特作用,并且已有不少学者深入探讨其在PD发病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其中部分研究基于中医药对小胶质细胞的调控作用.

    帕金森病小胶质细胞神经炎症方剂学针灸学

    脐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机制探讨

    李颖文陈璐胡学军齐永...
    345-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脐针疗法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理论与思路.脐针疗法是齐永教授发明,以易经理论和中医思维为指导,以脐部为全息,在脐壁实施针术,通过调动人体先天之气从而达到平衡阴阳、祛除疾病的目的.脐针疗法对消化系统疾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为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脐针治病遵循先取症状,次取系统,再取疾病的基础治疗顺序.讲究"下针必有方向,进针需含补泻",脐针没有手法补泻,只有方位补泻,所以方位的确定非常关键.本文主要从"以症状落脏为首""确定脐针方位""以疾病对应八卦卦象""确定脐针方位""以中医辨证论治,确定脐针方位""根据气机升降理论,确定脐针方位""根据发病时间,确定脐针方位""根据脐诊,确定脐针方位"等方面阐明脐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思路.每个思路可独立成为治疗疾病的方案,也可以根据病情及辨证等方面进行综合运用.

    消化系统疾病脐针疗法八卦卦象辨证论治时间医学齐永

    基于"心部于表"理论探析银屑病

    吴迪李文彬闫小宁黄雪英...
    348-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银屑病是皮肤科常见病之一,以临证为契机,基于《黄帝内经》"心部于表"理论,探析"心"与银屑病的关系.病机方面,心主神明功能失常,可致神失内守,统率失常而发病,且心神失常可贯穿整个病程;心主血脉功能失常,心血不足,无力推动血运,可致血瘀而发病;心为阳脏,火邪炎上太过可致血热而发病;心阳不足,气化无力,体表失于濡润可致血燥而发病.治疗方面,心主血脉可化生心阳、滋养心神、充养皮肤,治疗总以四物汤为底方,分治以清热之凉血四物汤、祛瘀之桃红四物汤、滋阴之当归饮子,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银屑病黄帝内经心部于表心主血脉从心论治四物汤

    雷瑗琳基于"阳微阴弦"治疗心系疾病用药经验

    师瑞瑞张靖琨雷瑗琳韩茹...
    352-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雷瑗琳主任医师基于"阳微阴弦"理论治疗心系疾病经验,特别是其应用桂枝助阳通络的用药特点.雷瑗琳认为,正气虚损是心系疾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阳虚络瘀是心系疾病慢性过程的主要病机特点,基于"助阳通络"的治疗理念,在辨证施治的前提下,发挥桂枝入心肝经,助阳气生化,辛散通络的功效.

    胸痹心痛慢性心力衰竭阳微阴弦桂枝药对雷瑗琳

    许建秦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经验

    刘月梅张晓凤刘厚利秦登...
    356-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许建秦主任医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经验.许建秦主任医师认为消渴病痹病是因消渴日久,耗气伤阴,气血运行不畅而引发,病机以脾不散精、三焦气化功能失常为主,辨证以气阴两虚为本,瘀血阻络、湿邪痹阻为标,"痰、瘀、毒"贯穿疾病始终,发病以"麻、凉、痛、痿"为特点,治疗以顾护中、下二焦为基础,融合活血化瘀、健脾利湿之品以疏通脉络,自创糖康方,临床疗效较好.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消渴痹证气阴两虚瘀血阻络标本兼治糖康方许建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