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山西中医学院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山西中医学院

冯前进

双月刊

1671-0258

sxzyxyxb@126.com

0351-2272176 6336638

030024

太原市晋祠路一段89号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anx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由山西省卫生厅主管,山西中医学院主办的学术性期刊,为双月刊,逢双月末出版,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刊物(国内刊号:CN14-1265/R,国际刊号:ISSN1671-0258),全国各地邮局(社)均可订阅,也可以直接向本刊编辑部订阅。辟有中医药科学前沿问题、医史文献、实验中医药学、临床研究、临证经验、生物医学、中药制剂工程与技术、中医药知识产权论坛、中医药产业化论坛、专家访谈、文献综述等20多个栏目,本刊遵循"用新视角透视中医药科技发展,反映高水平中医药研究成果,及时提供临床经验精华,积极促进中西医学术交流,努力培养中医药科技名家"的办刊宗旨,以独特的栏目设计,为广大作者和读者提供更广阔和更具有弹性的思维创意及学习空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药治疗风湿病相关骨质疏松症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

    张国磊刘健忻凌万磊...
    79-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研究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治疗风湿病相关骨质疏松症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2012年6月1日-2018年6月1日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数据挖掘研究.应用SPSS 22.0及SPSS Modeler 14.2对患者的中药处方中药物的性味归经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结果:①药性频率排名前3的是寒性(123味)、温性(117味)及平性(86味),药味频率排名前3的是苦味(174味)、甘味(163味)及辛味(132味),归经频率排名前3的是肝经(188味)、脾经(117味)、胃经(113味).②常用药物为健脾化湿药、活血化瘀药、补益药、祛风湿药和清热解毒药5类.③核心处方为:陈皮、姜半夏、茯苓、薏苡仁、泽泻、山药、白术、杜仲、麦芽、甘草、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威灵仙、豨莶草、丹参、桃仁、红花、鸡血藤.④药物两项关联规则分析结果:红花与桃仁、蒲公英与白花蛇舌草、陈皮与姜半夏为关联度较高且具有代表性的3个药对.结论: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治疗风湿病相关骨质疏松症主张以健脾化湿为主,配伍活血化瘀、补益肝肾、祛风除湿和清热解毒之法.肝脾胃肾同治,先后天互资,寒温并用,辛开苦降,甘平同补,攻补兼施.中药处方契合病机,配伍严谨,善用药对,效验俱佳.

    风湿病骨质疏松症住院病例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方临床研究类文献常见问题分析

    梁葆朱赵子苇穆俊霞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在知网检索2010-2019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基金资助的论文,从中筛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方临床研究的文献,对其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常见问题包括文中诊断标准、中医辨证标准、疗效标准缺失,或不清晰,或不统一;标引参考文献不规范等等.提示中医临床工作者对临床研究设计方法学相关知识的了解不足,对中医药标准化的认同感与紧迫感较为缺乏.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方临床研究标准

    中医养生理论对于降低心理压力的指导作用

    刘铭闫敬来
    87-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养生理论历史悠久,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就提出调节情志、注重养生的观念.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加.遵循中医养生理论,只有顺应四时阴阳变化,适应自然环境,使身体与自然相协调,才能达到身心健康;把握"少欲""守中"原则,保持健康平稳的心态,当产生不良情绪时要学会自我调节,不要过悲过喜过怒;适度用神,避免过度熬夜劳作,方能使神气充足,精神内守而提升自身应对能力;合理饮食,适当进行体育运动,形神兼养,达到形充神养的健康状态.

    黄帝内经中医养生心理压力

    论"天地合气"嬗变为"肺脾合化"在人体气血生成中的作用

    郭文娟任思思张红珍李俊莲...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人生存于天地之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用取象比类的中医思维,将人体"天地"嬗变为肺、脾,"天地合气"嬗变为"肺脾合化".通过梳理《内经》气血生成的理论,认识"肺脾合化"在人体气血生成过程中的重要性,对于丰富中医气血理论内涵,指导中医气血辨证,拓宽相关疾病的治疗思路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天地合气肺脾合化取象比类气血生成守正创新

    《重订王孟英医案》19则泄泻医案的证素与辨证研究

    郭亚鹏李琳荣
    92-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重订王孟英医案》中泄泻病医案展开研究.提取规范共性证素,病位证素8项,分别为肝、脾、胃、大肠、心、肺、肾和厥阴;病性证素14项,分别为气虚、气滞、火、热、阴虚、阳亢、动风、暑、湿、痰、饮、津(液)伤、血虚和阳虚.由证素组合基本证型30项,并由基本证型或证素组合成反映医案机理的复合证型.在研究医案和指导临床辨证过程中运用证素分析方法能阐明病证的要点,揭示疾病各要素间的病机关系,明晰医家的临证思路.

    泄泻医案证素辨证

    近10年来针药结合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Meta分析

    贺煜竣张亚兰宋伯骐杨凌毓...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针药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型的有效率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近10年来针药结合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进行筛选,然后使用RevMan 5.3软件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RCTs,包括519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4.36,95%CI(2.57,7.39),Z=5.47,P<0.00001].结论:Meta结果分析表明,采用针药结合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效率优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针药结合肝胃不和证Meta分析

    健脾类中药方剂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Meta分析

    阮婷婷麦炜彬朱昱霖苗建英...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健脾类中药方剂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搜集2009年1月-2019年1月国内发表的健脾类方剂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制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相关信息,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评价,用Revman 5.3软件从临床综合疗效、胃排空时间、复发率等方面进行分析,并行敏感性分析,检验其稳定性.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共计962名患者,结果显示健脾类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总有效率:OR=4.46,Z=7.38,95%CI:(3.04,6.53),P<0.00001;缩短胃排空时间:Z=3.18,MD=-31.04,95%CI:(-50.17,-11.91),P=0.001;减少复发率:Z=4.41,OR=0.18,95%CI:(0.09,0.39),P<0.0001.结论:健脾类中药方剂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在增加临床总有效率、缩短胃排空时间、减少复发率等方面比运用促胃动力剂更有优势.

    糖尿病胃轻瘫健脾促胃动力剂随机对照Meta分析

    马钱子碱对人肾癌细胞ACHN抑制作用的研究

    康建英芮丽何清伟赵怡蕊...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马钱子碱对人肾癌细胞ACHN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以人肾癌细胞ACHN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4 h、48 h、72 h用不同浓度(0μg/mL、100μg/mL、200μg/mL、400μg/mL)的马钱子碱处理,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马钱子碱可抑制人肾癌细胞ACHN增殖,在一定时间、一定浓度范围内呈时间、浓度依赖性;马钱子碱可促进人肾癌细胞ACHN凋亡,在一定时间、一定浓度范围内呈时间、浓度依赖性;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人肾癌细胞ACHN内DKK1蛋白表达量逐渐增加,β-catenin、MMP-7和C-myc蛋白表达量逐渐降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钱子碱可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诱导人肾癌细胞ACHN凋亡,从而抑制肾癌细胞的增殖.

    肾细胞癌马钱子碱增殖凋亡

    不同处方配比及提取工艺对银柴退热汤解热镇痛抗菌抗炎作用的影响

    谭丽媛翟康欣遆安航陈瑾...
    107-109,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考察不同处方配比(金银花:柴胡分别为1:1、2:1、1:2)及不同提取工艺(水煎煮法、双提法)对银柴退热汤解热、镇痛、抗菌、抗炎作用的影响.方法:考察银柴退热汤供试品1-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鸡蛋清致大鼠足肿胀模型及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结果:各实验中供试品1~6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处方配比、不同提取工艺的银柴退热汤流浸膏均有一定的抗菌、解热、抗炎、镇痛作用,金银花:柴胡配比为1:1、提取工艺为双提法时,其抗菌、解热、抗炎、镇痛作用更明显.结论:不同提取工艺对药理作用影响更大,为后期的工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银柴退热汤抗菌解热抗炎镇痛

    民族理筋手法对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血清标志物影响的研究

    李彦双马惠昇穆静史欢...
    110-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大鼠骨骼肌损伤血清标志物的研究,探索回族理筋手法对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63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9只、空白组18只、自然恢复组18只、治疗组1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在跑台上进行一次性持续下坡跑运动,造模4周结束后,治疗组给予回族理筋手法治疗.治疗结束后分别对各组大鼠股四头肌处应用红外线热成像仪进行损伤局部温度测定,同时对损伤标志物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M)、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及肌红蛋白(Myoglobin,Mb)进行检测.结果:造模4周结束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局部温度、血清CK-MM、LDH、Mb指标均增高(P<0.01);治疗1周组血清CK-MM、LDH水平较自然恢复1周组下降明显(P<0.05),治疗2周后各项指标均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回族理筋手法可能通过对血清标志物的调节,从而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理筋手法红外线热成像仪CK-MMLDH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