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董乃斌

双月刊

1007-6522

su66135506@sina.com

021-66135506

200444

上海市上大路99号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办刊宗旨:传承文明展示科研成果,创新理论,交流学术观点。联系实际,重视应用研究,结合实际,追踪社会思潮,立足学校,面向世界,服务社会,具有上海地方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据资产市场定价机制的局限性及其法治构想

    邓刚宏刘乐
    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资产定价机制及其法治化是构建数字经济的基础性制度.数据资产市场化定价是主流的学术观点,也是数据资产交易实践的通行做法,但这既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构建的定价机制,也不利于实现对数据资产交易的监管.造成这种局限性的原因,是数据资产市场定价与数据资产的权利属性定位具有冲突,对数据资产的特殊性认识不足,不具备生产要素定价的法治化基础.我国应当构建"以市场定价为主、政府干预定价为辅"的数据交易定价机制,并实现其法治化.有必要从数据资产定价市场化与法治化的关系、政府干预数据资产定价的逻辑基础以及数据资产定价目录清单管理制度三个层面,揭示数据资产定价机制的逻辑,以其逻辑为基础,提出数据资产定价的具体制度,以规范政府干预数据资产定价的方式.

    数据资产法治化类型化定价机制目录清单管理制度

    网络账号市场交易的规范逻辑与制度进路

    商希雪
    1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财产权益属性强的互联网用户账号,鉴于其旺盛的市场需求和潜在的市场开发价值,理应进入市场中进行交易流通.在考察当前市场交易乱象和司法实践处理难题的基础上,可对网络账号的市场交易必要性和可行性、规范现状、司法争议、践行机制等问题作出深入剖析,并据此总结规范层面的制度完善进路,以及司法层面的机制建设路径,以此回应当前各方主体关于网络账号市场交易规范化的制度诉求.由此,法治建设工作为网络账号的适度市场化提供更为完善的法律保障,进而助力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的发展进程.

    网络账号财产权益市场交易交易规则制度构建

    以要素流通为导向的数据权利理论及规范架构

    鲍坤
    3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能够适应数据要素市场发展需求的数据权利理论基础和制度规范势在必行.以国内外文献为基础的数据权利知识图谱呈现出数据治理技术与权利规范相融合的趋势,数据权利"关系理论"内核更能适应数据要素市场的激励性、合作性特征.关系型权利具有自创生性,权利的内容必然有一部分掌握在事实层面的关系主体之间,因此,有必要考量数据被实际控制者占有的事实状态,避免控制者总是获益的"丛林法则",将权利中的一部分内容以分权配置的实体制度模式向市场进行开放,达成制度促进数据要素流通的"锚定效应".更需要以体系化的程序规范,为市场自发承认的权利内容预留空间,解决实体配置制度难以触及的"剩余控制权"问题,其中包括以权利主体的商谈、数据要素对象的指涉、数据权利的价值实现、数据权利的风险影响、技术标准的软法规范等程序要素来形成数据要素市场的自发权利承认机制,促成数据要素流通的良性权利规范生态.

    数据权利生产要素权利理论程序规范技术标准

    场景与银幕之间:早期罗马尼亚电影与重新发现"消失的"女性电影先驱

    安娜·葛雷吉克冯芃芃吕睿
    5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虽然具有创新精神的女性人物对一些早期电影的制作与放映有所贡献,但很少有女性的名字出现在巴尔干电影史中.原始档案与当时的报刊重现了罗马尼亚女性戏剧导演兼演员马里奥拉·沃伊库列斯库的电影制作活动,沃伊库列斯库的明星形象和戏剧经验对里昂·M.波佩斯库艺术电影公司早期故事片的制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沃伊库列斯库一生成就斐然,有丰富多彩的舞台生涯,并在1912年成立了自己的剧团,在早期电影的制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以沃伊库列斯库对罗马尼亚早期电影的贡献为切入点,可以充分阐释罗马尼亚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女性在大众文化中所占据的空间和扮演的角色.

    早期电影女性电影先驱罗马尼亚电影电影文化妇女运动

    20世纪60年代的罗马尼亚电影:社会主义现代性与电影现代主义

    拉杜·托德里奇宋雨萌
    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就20世纪60年代上映的罗马尼亚剧情电影而言,它们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强调休闲和适度消费,热衷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并反映出一个能给公民带来体面生活条件的社会主义社会.简言之,它们强调了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多个方面.事实上,对于社会主义罗马尼亚而言,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繁荣且对西方影响相对开放的时期,西方的现代电影就是此类影响之一.20世纪60年代的罗马尼亚现代电影自带价值冲突.西方电影反映出西方现代化项目中存在的普遍焦虑,而罗马尼亚现代电影在这种焦虑情绪的影响下呈现出模棱两可且自我批判的社会主义现代性.在某些情况下,这种社会主义现代性会受到罗马尼亚电影官员和国家政要的严厉制裁.

    社会主义现代性现代主义电影现代主义西方影响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信用利差视角下绿色债券发行的行业溢出效应

    倪中新吴相龙巫景飞
    79-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金融对推动社会生产绿色化、低碳化,充分发挥金融市场的宏观和微观调节作用意义重大.基于2015-2019年公司信用债的样本数据,通过交错双重差分法,可对行业首次发行绿色债券对二级市场中普通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经验分析.研究发现,行业首次发行绿色债券使得二级市场中同行业公司普通债券的信用利差降低,存在行业溢出效应,且信用利差降低程度在机构持仓比例较高、资本密集度较高、地区环境规制较高、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的债券样本中表现更高.机制检验显示,行业首次发行绿色债券通过降低同行业公司的债务成本对同行业公司普通债券信用利差产生影响,而通过促进同行业公司发行绿色债券进而对同行业公司普通债券信用利差的间接作用不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行业首次发行绿色债券使得同行业公司普通债券在十五个交易日的事件窗口期内产生了超额回报率,引起了债券市场的即时响应和滞后响应.从信用利差视角识别行业首次发行绿色债券在二级市场产生的溢出效应,对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和建设高质量债券市场具有参考意义.

    信用利差绿色债券溢出效应债务成本

    现代文化商品价值规律的迷思与澄清——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

    杨毅贺浩浩
    10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文化商品的价值规律是文化经济学者首先面临的却也是长期以来被误解的问题,诸如文化商品的价值量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价格不取决于价值量等流行观点,使文化商品的价值与价格笼罩着"不可知论"的迷雾,故亟须以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石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作为逻辑起点,沿着"生产方式—价值内容—价格机制"的唯物主义研究理路廓清与重释这一议题.具体而言,第一,考察文化商品的价值与劳动的关系时,应彻底地将具体劳动转化为抽象劳动、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个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第二,将文化蓝本视作类似于土地的知识性客体从而考察文化商品生产过程;第三,计算文化商品的价值量时应以发生交换时生产特定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准,且实物型商品与服务型商品的价值形成原理有所差异;第四,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可拓展为决定某类文化商品乃至整个文化生产部门所得利润率与劳动量的约束条件.

    文化商品价值规律文化生产文化经济学劳动价值论

    公共文化场馆经营的观念禁锢与市场突破

    丛晓煜
    115-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公共文化场馆的经营过程中,虽然中国国家政策并不排斥市场元素的介入,但配套经济制度与有效激励措施的不足,导致社会上较为普遍地对市场元素介入公共文化服务的合理性存在疑问,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公共文化场馆开展创新性服务的积极性.通过对国内外类似现象的理论分析,以及对典型案例的对比研究,可以发现,这些困境都是在观念的禁锢与实践的因循中逐渐形成的,也必然需要在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基础上,通过观念的更新与实践的突破来实现问题的解决和制度的完善.

    公共文化场馆经营理念观念禁锢市场突破

    莫莱蒂的文学地图学与"远读"

    陆扬
    124-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莫莱蒂近年倡导以"远读"的方法,来推行他的"世界文学"构想.在《欧洲小说地图:1800-1900》中,他提出走向一种文学地理学,确切地说,应该是文学地图学.莫莱蒂认为地图可将地理与文学之间的隐藏脉络彰显出来,使读者在文学中见前所之未见.这一凭借地图给文学作微观量化分析的使命感,受皮尔士和布罗代尔的影响明显.依据查尔斯·布斯的伦敦地图来读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依据罗伯特·帕克的巴黎地图来读巴尔扎克的《幻灭》,是其中两例.在《远读》中,莫莱蒂提出"远读"可让读者聚焦较文本小得多或大得多的单元,诸如方法、主体、修辞手法,或文类和体系.这是针对英美文学批评的细读传统,通过量化分析的方法,来解释庞大文本体系中的类别因素和各式各样形式元素的相互作用,进而建构一种"数字人文".很大程度上,毋宁说它也是后结构主义鼓吹主体消失之后的另一种遗产.

    莫莱蒂地图吕西安远读现代小说

    西方绘画现代性的三重路径——兼论绘画现代性的中国路径

    李梦蝶刘剑
    135-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方绘画的现代性问题由主体性、本体性和语言性三重路径交汇而成:首先,画家的主体地位需得到确认,西方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解决了大写的人和画家自身的主体性问题,体现为天才为艺术立法.其次,绘画的本体自觉才能保证绘画自身的现代性,从夏尔·巴托到塞尚解决的是大写的艺术和绘画自身的本体自律问题.最后,绘画的现代性要落实到绘画语言上,从印象派开始的现代主义绘画运动是形式语言不断演进和张扬的过程.以这三者作为基本框架,可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绘画问题带来启示.

    西方绘画现代性主体性本体性语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