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孙晋良

双月刊

1007-2861

xuebao@mail.shu.edu.cn

021-66135508

200444

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126信箱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以下简称本刊),是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上海大学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本刊1995年创办,由原《上海科技大学学报》(1978~1994年)和原《上海工业大学学报》(1979~1994年)合并而成。本刊为双月刊,标准刊号:ISSN 1007-2861,CN 31-1718/N。主编:鲍家善(1995~2003年)、周邦新(2004~),执行编辑:刘志强。由《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委员会编辑,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上大印刷有限公司印刷,上海大学期刊社发行。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作为办刊的指导思想,以推动科学技术研究、培育科学技术人才、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办刊宗旨。本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执行国家科技政策和出版法规,提倡学术争鸣。本刊主要刊登本校师生(包括海内外校友)在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适量刊登校外作者的优秀科技论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863高科技计划等项目产出的科技论文)。内容主要包括:通信与信息工程、机电与自动化、冶金与材料、建筑科学、生命科学、数理化科学和管理科学等方面。读者对象为高校师生、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1995年至今一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0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入“中国期刊方阵”。2004年被 “200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组评选为核心期刊,编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学报还被以下10余种检索性文摘和数据库收录:美国《数学评论》(MR)、《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德国《数学文摘》(ZM),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我国的《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电子科技文摘》、《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E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电子期刊服务》(CEPS)等。本刊1996年获得第二届上海市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9年获得上海市高等学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1999年获得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2000年获得《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2004年获得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本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年一次性征订。欲订购者,可通过天津联合征订部、中国版本图书店(北京)、人天书店(北京)征订,也可直接向上海大学期刊社直接征订。编辑部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126信箱;邮编:200444;电话:021-66135508;E-mail: xuebao@mail.shu.edu.cn或sujournal@sina.co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考虑宏观碳排放阈值的快速路入口匝道控制

    姬杨蓓蓓童少成刘静雯董继昌...
    565-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缓解日益严重的快速路交通拥堵及交通污染问题,在经典ALINEA匝道控制算法基础上考虑碳排放的影响,通过宏观基本图将实时碳排放测度指标与占有率指标相结合提出宏观碳排放阈值指标,构建兼顾主线与匝道碳减排以及路网运行效率提升的CE-ALINEA(carbon emission-ALINEA)分级控制算法,并通过VISSIM仿真实验比较不同控制算法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相比ALINEA控制,CE-ALINEA控制不仅能有效减少主线排放量并提升主线运行效率,还能明显减少因匝道控制而增加的匝道碳排放;CE-ALINEA控制在改变检测器布设下能有效测度主线碳排放并对主线交通具有稳定的控制效果;随着电动汽车渗透率增加,CE-ALINEA减排效果有所减弱,但与ALINEA相比对匝道碳排放仍有较好的减排效果.

    交通工程交通碳减排宏观基本图匝道控制VISSIM

    双挂汽车列车横向稳定性控制策略

    赵侃屈怀琨全煜坤宋云龙...
    581-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挂汽车列车相较于传统半挂车具有更高的运输效率和较低的运输成本,更适合未来公路运输绿色、便捷、高效的发展趋势,但较长的车身总长度和组成单元个数必然会对双挂汽车列车的整车稳定性产生影响.为研究并验证控制策略对双挂汽车列车横向稳定性的改善情况,基于Trucksim仿真平台搭建双挂汽车列车(B型双挂车)动力学模型,依据运动力学定律建立Simulink双挂汽车列车简化参考模型,分别以动力学和参考模型中各个单元的横摆角速度偏差、横向载荷转移率偏差为输入,结合模糊推理和PID(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 control,PID)控制理论构建整车横摆和侧倾稳定性主动控制策略,并根据车辆状态识别结果对控制策略的介入时机进行调整.模拟结果显示:主动控制策略使双挂汽车列车横向稳定性评价参数的波动幅度均有明显减小;各个单元的质心侧偏角峰值降低5.7%~53%,横摆角速度峰值降低4.9%~23.8%,侧倾角峰值降低0.5%~24.9%,质心侧偏角峰值降低0.3%~32.9%.表明本工作所设计的控制策略对双挂汽车列车的横向稳定性有改善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未来双挂汽车列车的横向稳定性研究提供参考.

    双挂汽车列车横向稳定性控制模糊推理PID控制差动制动

    远场和近场地震下核电隔震结构的摇摆响应分析

    何文福吉敏任逸飞许浩...
    595-6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远场和近场地震动作用对核电隔震结构的不同影响,研究了核电隔震结构在远场和近场地震动作用下的摇摆响应和支座状态,主要讨论了地震特性对结构摇摆响应的影响,包括上部结构的摇摆角、隔震支座的拉压应力、隔震支座的剪切变形等.分析发现:上部结构的摇摆角随地震动加速度幅值线性增加,其中近场地震动作用下上部结构的摇摆角明显大于远场地震动作用,且具有更大的离散性;当地震动加速度幅值为1.2 g时,近场地震动作用下上部结构摇摆角均值和标准差可达远场地震动作用下的2.88倍和3.90倍;近场地震动作用下,支座更容易进入非安定变形状态,也更容易出现支座受拉现象.该成果可为核电厂结构的隔震设计提供工程参考价值.

    远场和近场地震橡胶支座摇摆效应动力响应核电结构

    曲面摩擦滑移隔震结构的随机地震可靠度分析

    王长虹胡世韬胡宝琳
    608-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曲面摩擦滑移隔震结构(curved surface sliding isolated structure,CSSIS)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潜力的新技术.但在工程实践中,地震波的选取会显著影响CSSIS的抗震设计和风险评估结果.针对缺乏强震记录的情况,提出一个能够反映特定地区地震特征的随机地震动模型,并通过Monte-Carlo模拟算法,评估CSSIS的抗震可靠指标.通过振动台试验和理论分析确定CSSIS力学模型的关键结构参数,采用随机地震动模型生成地震波,以天津宁河地区为例,基于首次超越概率理论,计算了 CSSIS的失稳概率Pf.结果表明,地震震级M和震中距D对CSSIS的抗震性能具有显著影响.随着震中距D的增加,上部结构的失稳概率Pf迅速下降;相反,地震震级M的增加会导致Pf升高.所得研究结果将为CSSIS的广泛应用提供重要的设计参考依据.

    曲面摩擦滑移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随机地震动模型敏感性分析可靠度分析

    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低碳设计

    汪欣欣朱杰江
    622-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确立物化阶段碳排放计算模型,完成基于定额的综合碳排放因子库的建立.以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物化阶段碳排放量最低为目标函数,梁的截面尺寸、墙的厚度、墙的长度、墙混凝土强度为变量,考虑构件强度、建筑条件、位移约束,利用优化软件Lingo建立优化模型并求解构件最优尺寸及混凝土强度.以实际案例验证了该优化方法的可行性,为进一步推动装配式建筑在设计阶段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碳排放装配式建筑剪力墙结构优化

    压实黏性土固结排水多级直剪试验

    高宇张一鸣董毅
    635-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剪强度是决定岩土工程中地基、边坡等土体和结构稳定性的重要力学参数,一般通过直剪或三轴试验获取.这类试验常采用3~4个试样测定土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但多个试样的差异性会影响结果准确性.基于此,在常规直剪仪器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其可针对一个试样反复剪切,获取样品的抗剪强度参数,由Mohr-Coulomb包络线得到土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并将压实土的固结排水多级直剪试验与常规直剪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多级直剪试验抗剪强度略小于常规直剪,内摩擦角误差在±2.5°.该固结排水多级直剪方案可以用来评估压实黏性土抗剪强度.

    多级直剪试验常规直剪试验抗剪强度Mohr-Coulomb包络线黏聚力内摩擦角

    废弃烟叶可溶性蛋白的提取工艺

    沙云菲杜淮清熊骏威汪阳忠...
    644-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集合超声波、超滤、弱碱性等电点沉淀技术,开发了一种从废弃烟叶中提取可溶性蛋白的新工艺,并构建了一套物理、化学、生物参数评价体系.经优化后的工艺路线如下:在0.085 mol/L磷酸缓冲液(pH=7.85)条件下,以1∶8料液比进行超声波提取,经分级离心、过滤/超滤,并通过0.11 mol/L[H+]溶液调节等电点pH=5.5,成功提取了分子量约为55 kDa及大于200 kDa的混合蛋白,其氨基酸组成分析能满足成人必需氨基酸需求.红外光谱分析未见明显果胶、多糖特征.采用温和弱碱-等电点提取技术结合物理提取方法,有效解决了传统提取方法存在的问题,展现了良好的通用性,为废弃烟叶的资源化利用及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

    烟叶蛋白磷酸缓冲体系超滤尼古丁等电点

    融合专业知识的意图抽取联合模型

    程锋万卫兵王雨萱胡继米...
    655-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融合专业知识的意图抽取联合模型.该方法融合了垂直领域的知识图谱,可以在理解用户原本意图的基础上,识别出隐含的其他信息;可以对意图识别与槽填充之间的关系进行显式建模,将二者联合训练,提高模型的整体性能.在公共数据集——航空公司旅行信息系统(Airline Travel Information System,ATIS)及个人语音助手数据集(The Snips Voice Platform,SNIPS)上进行实验,发现该模型结果优于多种意图识别模型.在构建的工业领域质量溯源(quality traceability questions,QTQ)数据集与生产维修(product repair,PR)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发现该模型取得了最优的效果,其中在QTQ数据集上的意图识别准确率为87.2%,槽填充F1值为86.7%,全句准确率为75.6%;在PR数据集上的意图识别准确率为92.5%,槽填充F1值为90.1%,全句准确率为88.5%,与其他主流模型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实验证明,该模型在工业领域下的意图识别任务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及泛化能力.

    知识图谱意图识别槽填充工业领域

    基于多特征融合和几何感知网络的光场图像编码

    刘发国白晓琦张倩王斌...
    669-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克服基于单一视差合成的光场图像编码方法在遮挡区域无法恢复纹理细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和几何感知网络的光场图像编码方法,以进一步提升遮挡场景下光场图像的压缩性能.首先,对密集光场稀疏采样,使用通用视频编码器(versatile video coding,VVC)对稀疏光场进行压缩;然后,在解码端使用2个关键分支模块,即视差估计模块和空间角度联合卷积模块,以获取光场图像全局的几何信息,确保在密集纹理和遮挡区域能够更充分地恢复特征;最后,为了挖掘2个分支融合特征的结构信息,构建了双向视图的堆栈结构,并运用几何感知的细化网络以重建高质量的密集光场.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国际上流行的光场图像编码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具有显著优势.

    光场图像编码遮挡区域多特征融合几何感知

    基于可重构四值逻辑运算器构建数字文件的配置加密技术

    王宏健韩屹晨陈迅雷金翊...
    682-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8年问世的可重构四值逻辑运算器通配电路为配置加密技术提供了核心器件,大约在千分之1.6 mm2的微芯片上就能构造出一个32位配置加密器件的加密器、解密器和密钥派生器,在250 MB的只读存储器中就能预置1013个广义密钥源数据,每个源数据配置出一个加密系统,因此加密系统数量很多,百年内不会重复使用.预存于配置加密器件内的广义密钥源数据结合预约码技术实现了广义密钥自动更换,免除了记忆密钥的烦恼.由于每个广义密钥只使用一次,故配置加密技术的安全性很高;加密和解密过程都使用硬件,故配置加密的工作速度很快;核心微电路体积很小,存储器也只有数百兆字节,故配置加密器件可以制作成如U盘般小巧.实验测试结果表明,配置加密技术能对常见的多种数字文件实施分组加密,理论推测其密文能抵御常见的各种攻击.因此,配置加密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可重构四值逻辑运算器通配电路配置加密技术广义密钥数据文件加/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