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社会福利(理论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社会福利(理论版)
社会福利(理论版)

月刊

社会福利(理论版)/Journal Social Welfare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养老助餐服务研究述评

    马冬梅王佳慧顾悦梁勇...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对我国养老助餐服务的供给主体、服务对象、服务需求、服务模式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相关文献的归纳与梳理,认为目前我国养老助餐服务研究存在研究方法单一,理论研究薄弱,缺乏实证分析等不足.提出后续研究应当拓展研究思路、丰富研究内容、加强多学科和跨学科方法的综合运用.并加强对老年助餐服务重要性的认识和对老年助餐服务的安全管理,以及因地制宜地拓展养老助餐服务模式等方面的研究,以规范和促进养老助餐服务的健康发展,积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人口老龄化养老助餐服务述评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模式探究

    蒋佳欣
    6-10,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老年人群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身体机能衰退和老年疾病的高发,失能老人群体比重渐渐增长.老年人的照护需求问题引起社会各界讨论,长期护理制度设计及模式选择问题成为讨论的焦点.基于各种需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于2016年印发《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在全国共选取了15个城市作为试点城市.文章在总结各试点地区的长期护理保险模式,将他们的做法进行归类,并为建立长期护理保险模式提供合适的建议供大家探讨.

    失能老人长期护理保险模式制度

    社会支持网络视角下农村老年社会福利实践研究

    王君昌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时期中国社会不断变迁,城乡二元的区隔也在逐步加深,伴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人群外出务工,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停滞不前甚至逐步衰败的态势,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日益突出.文章以社会支持网络为视角,试图从正式支持社会网络和非正式支持社会网络分析当前农村养老过程中福利政策实践的困境,并且了解其中的强弱关系,从而为相应的制度实践和工作实践提供依据.

    社会支持网络农村老人社会福利

    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发展现状与趋势

    穆有帅
    15-1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大社会服务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养老服务领域,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健康化需求不断增长,需要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的综合性保障.目前,“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两个不平衡”和“两个不充分”的困境,既存在医疗卫生资源的缺乏,也存在医养结合型的养老服务人才不足,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未来我国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养老服务领域供给侧改革,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调动社会量积极参与,转变养老观念,推进医养结合,实现健康老龄化.

    医养结合老龄化养老服务人才培养

    社会服务评估模式综述

    余璐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服务评估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回应公众问责的必然要求.国际社会目前发展比较成熟的三种社会服务评估模式中,平衡计分卡侧重于公共部门和组织机构评估,通过发现部门或机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高其服务能力;逻辑框架法注重收集项目运行过程中的数据信息,监控和评估项目的运作情况,及时调整服务策略;结果导向的评估方法关注社会服务产生的结果,测量服务给个人、群体、社会等带来的改变.我国的社会服务评估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模式的优势缺点、适用情境,根据实际慎重选择并加以创新性改造.

    社会服务评估模式平衡计分卡逻辑框架法结果导向的评估方法

    英国的拟收养人寄养类型研究

    王雪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国的家庭寄养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至今已经形成相当完善的体系,但是,在儿童安置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确定性和挑战,影响着儿童安置的连续性和持久性,为解决该问题,英国发展了“拟收养人寄养”这一寄养类型.通过介绍英国拟收养人寄养这一寄养类型,不难发现,英国在儿童早期持久性安置方面的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拟收养人寄养早期持久性安置英国

    我国港台地区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卢磊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社会工作在我国大陆地区尚处发展初期,推动其发展不仅要结合我国企业管理和社会工作发展的实际情况,也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尤其我国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的先行经验.文章梳理了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与演进脉络,探讨了其对我国大陆地区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的启示.

    港台地区企业社会工作发展历程启示

    品牌内化视角下的社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顾丽娟
    34-3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力资源是影响组织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当前,我国社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面临人员认知偏差,人才总量不足和流失严重等现实困境,与营利组织不同,社会组织公益使命至上和弱货币化的激励特性,对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更新社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优化社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从而改善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起源于营利领域的品牌内化理论强调组织品牌价值文化协同下的员工承诺和行动,在内部品牌化理论的指导下,可以将品牌内化理念融入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出改进社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基本策略.内部品牌化不仅给社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也给未来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提供思路与启示.

    社会组织品牌内化人力资源管理

    校企合作模式下假肢矫形器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践探析

    熊宝林徐静周大伟方新...
    39-4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高校主导的创新创业培养模式存在弊端;假肢矫形器专业探索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途径,进一步丰富高职人才培养内涵.

    假肢矫形器专业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外籍常住人口社会融合指标体系研究

    邹湘江邹林杰
    43-4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已经成为外籍人口移民的重要目标国.近些年,我国外籍常住人口规模快速增长,且外籍人口向更多的地区和城市“扩散”“能见度”越来越高.外籍常住人口社会融合也成为重要课题.结合各地实施的政策及相关理论,外籍常住人口的社会融合指标体系构建应该包括语言与文化融合、经济融合、社会结构融合和心理融合四个维度.未来推进外籍人口的融合需要加强外籍人口的调查、统计与研究,政府行政管理部门需要转变外籍人口管理服务理念.

    外籍常住人口融合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