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时代经贸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时代经贸
时代经贸

赵建锁

半月刊

1672-2949

wtosdjm@163.comzgsdjm@vip.163.com

010-51655879,52456693 62869357

100091

北京市海淀区91-81信箱

时代经贸/Journal Economic & Trade Update
查看更多>>《时代经贸》是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北京WTO事务中心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财经类杂志,自2003年创刊以来,由于其权威性、系统性和前瞻性,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深受各级政府财经主管部门、国内外财经界、社会中介、理论研究和教学人员等各界人士的欢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耦合协调理论的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杨子一王乐张岩松李思瑾...
    147-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辽宁省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进而加强辽宁省综合实力以及提高国民经济的增长水平,本文以辽宁省制造业与物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熵权法和耦合协调理论,构建辽宁省两业协同发展的耦合协调模型.分别选取制造业9个指标和物流业8个指标构建两业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研究2013-2021年辽宁省制造业和物流业协同发展水平,同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对"两业"各指标关联度进行测算,最终得出两业协同发展水平由最初的良好协调过渡到初级协调阶段,并且总体上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呈现下降趋势.

    制造业与物流业耦合协调辽宁省熵权法灰色关联

    企业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产业内涵和发展动因视角

    王梦川冯国莉洪子鑫杨菲...
    152-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推动技术创新变革、培育经济发展动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保障.企业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的主体.如何在诸多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选择既具有前瞻性、又能结合企业实际的细分产业予以培育,成为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首要任务.本文归纳总结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即战略引领是内在特征、技术创新是核心动力、产业集群是有效途径、政策支持是坚实保障;从企业构筑竞争优势过程中面临降低成本、开拓市场的压力出发,提出企业选择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两大动因,即寻求效率、深度融合和多元发展、开辟市场;基于内涵和动因,建立企业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以C企业为例,借助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模糊评价法将定性问题定量化分析,运用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与C企业核心主业相关的海上风电工程、氢能工程、可燃冰工程等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领域的发展顺序,为其他企业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一定的理论遵循和参考.

    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产业内涵发展动因层次分析法综合模糊评价法

    数字经济背景下新媒体产业发展分析

    袁浩洲
    161-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互联网技术已成为推动新媒介产业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然而,在数字化变革中,新媒介产业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和变革需求.目前,我国新媒介产业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期,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行业成熟度不均、企业收益波动大、市场竞争激烈、社会责任缺失、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内容同质化严重以及缺乏专业培训等.为了深入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对其成因进行了详细剖析,并探讨了可能的解决方案,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数字经济新媒体产业人才培养

    中国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伏凤琴陈秉谱
    164-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国内各省(市、区)新型城镇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关系为研究对象,建立耦合模型以评价两者之间的协调性,并采用泰尔指数对新型城镇化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进行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与农村经济的综合得分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区域间分布呈现出东部高、西部低的格局,且两者的发展存在显著的两极分化现象.在耦合协调水平方面,虽然逐年有所增强,已达到中级协调阶段,但整体水平仍有待提高,且表现出从东部到中部、东北、西部递减的非均衡性特征.此外,新型城镇化的区域总体差异正在减少,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差异在扩大,区域内差异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

    新型城镇化农村经济耦合协调度协调关系泰尔指数

    环境规制视角下FDI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门槛效应研究

    刘慧娟费苏岩
    169-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可持续、高质量经济发展目标的提出,过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我国经济发展.本文基于2004-2020年中国30个省际面板数据(不包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运用DEA对各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进行测度,运用动态GMM模型对FDI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进行探讨.分析显示,FDI显著抑制了中国GTFP的发展,且存在区域差异性,中西部地区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在环境规制项下,FDI对GTFP的影响有且只有一个"阈值".

    FDI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环境规制GMM模型阈值模型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李麦收刘丽娟李宗梅
    173-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且呈现逐渐加深的趋势.本文以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研究主题,基于2011-2022年中国31个省、市、区(港澳台地区除外)的面板数据,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各省的经济增长有显著的阻碍作用;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人口老龄化会通过工业化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两个变量抑制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此抑制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在我国中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此抑制作用在对西部地区的回归中不显著.因此,我国应当制定合理的生育政策、努力提高人口生育率、加快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以应对人口老龄化产生的不利影响.

    经济增长城乡收入差距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人口老龄化

    工业产业转移对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省份面板数据的分析

    景翠珠
    179-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工业产业转移对中国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利用2004-2021年中国31个省份(不包含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通过非期望产出的非径向非角度SBM效率测度模型测算绿色发展效率,并构建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分析工业产业转移对绿色发展效率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工业产业转移对整体区域绿色发展效率有积极影响;工业产业转入对承接地的绿色发展效率有促进作用,但对于转出地有负向作用;中度污染产业转入承接地对当地绿色发展效率有积极作用.

    工业产业转移绿色发展效率非期望产出中度污染产业承接地

    公共服务外包管理"失灵":内在机理与消解路径——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视角

    刘瑛
    187-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我国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工具,公共服务外包有效提升了我国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与供给效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视角,近年来在公共服务外包规模明显增长的同时,逐渐显现出一些管理失灵的问题:委托方存在政府官员寻租和监管缺位的可能,代理方存在公共品负担增加、机会主义行为产生及负外部性溢出的可能.对此,可通过事前完成进入激励机制设计、事中尊重契约精神、事后加强公共服务监管机制方面实现管理失灵消解路径.

    公共服务外包管理失灵寻租激励机制

    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赋予中国式现代化强大引擎

    姜楚雄
    190-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是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以关键性、颠覆性的技术,突破以往的生产力模式,从而形成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型生产力.本文旨在探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及其实施路径.通过分析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特征,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以期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提供有力支撑.

    新质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创新产业升级

    《时代经贸》投稿须知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