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湿地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湿地科学
湿地科学

陈宜瑜

季刊

1672-5948

wetlands@neigae.ac.cn

0431-85542212

130012

长春市蔚山路3195号

湿地科学/Journal Wetland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湿地科学》是在我国出版的第一份湿地专业性学术期刊。发表国内外有关研究湿地形成与演化规律、湿地发生发展规律,湿地演化过程,湿地环境、湿地生态、湿地保护与管理、湿地开发、湿地工程建设,湿地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等创新性、前沿性和探索性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我刊的办刊宗旨是将《湿地科学》办成同国际接轨的湿地学科的学术类精品期刊,发表有关研究湿地形成与演化规律、湿地发生发展规律,湿地演化过程,湿地环境、湿地生态、湿地保护与管理、湿地工程建设,湿地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等创新性成果。我刊的读者对象为从事地理、水利、生物、环境、湿地研究、教学的科研人员、大学教师及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各级政府从事湿地管理人员,湿地保护区的科研管理人员;国际湿地科学家学会会员,国际泥炭学会会员、国际沼泽保护学会会员等。我刊已经办理邮政发行业务,广大读者可通过全国各地邮局办理订阅,我们的邮发代号为12-364。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多维度遥感影像的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沼泽湿地分类方法研究

    解淑毓付波霖李颖刘兆礼...
    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选取了多时相的Sentinel-1B和Sentinel-2A影像为数据源,制定出9种多时相主被动遥感数据组合方案,用于沼泽湿地遥感分类;分别对根据9种方案整合的多维数据集,进行基于尺度继承的多尺度分割,得到面向对象的分割影像,建立与不同方案对应的特征数据集;采用随机森林机器学习算法,对多维特征数据集进行特征优化,并进行参数调优,构建沼泽植物的最优遥感识别模型,实现对沼泽湿地中地物的识别与分类.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递归特征消除(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RFE)算法的变量优选和采样随机森林的参数调优,可以优化随机森林模型,显著减少数据冗余,整合多时相主被动遥感数据方案九的随机森林模型的最佳参数mtry和ntree分别为4和1 500,模型训练精度为93.06%,Kappa系数为0.916,其模型训练精度在所有方案中最高;经过变量优选得到最佳特征变量组合,交叉极化方式的后向散射系数(Mean_VH)对于沼泽分类的重要性比同向极化方式的后向散射系数(Mean_VV)高;光谱特征是遥感图像分类的最主要特征,其中,红光和绿光波段(Mean_R和Mean_G)、多光谱红边波段(Mean_REGl和Mean_REG2)、近红外波段1(Mean_NIR1)、红边植被指数(CIgreen和CIreg)都对分类具有较高的重要性;纹理特征熵(GLCM_Entro、GLCM_Ent_2)和位置特征像元坐标(X_Min_Pxl和Y_Max_Pxl)对沼泽湿地分类也起到重要作用,相对于其它特征,形状特征对分类的贡献性较小;利用方案九的数据得到的分类结果的总体分类精度为94.42%,主被动遥感数据的特征变量和不同时相的特征变量都对分类做出重要贡献,其中,6月的多光谱特征变量的贡献大于9月的变量;9月的SAR特征变量的贡献大于6月的变量;对分类贡献最大的9月的特征变量为多光谱红边波段2(Mean_REG2),对分类贡献最大的6月的特征变量为绿光波段(Mean_G);融合多时相主被动遥感数据源,可以将不同数据源、不同时相对分类具有较大贡献的特征变量集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光谱信息和雷达数据反映的结构信息,构建多维度最佳特征变量组合方案,有效提高沼泽湿地分类精度.

    植物沼泽多尺度继承分割特征优化随机森林主被动遥感影像

    基于无人机遥感的黄河下游河南段河滩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朱红雷黄艳伟李英臣于飞...
    1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周期性的农业活动和水沙变化已经显著改变了黄河下游河滩地的植物群落结构,快速、准确地获取河滩地的植物群落多样性信息,可以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恢复提供参考依据.以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朱贵村南部的黄河下游河滩地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最大似然、人工神经网络、面向对象和随机森林分类方法,利用无人机多光谱遥感影像数据,对河滩地上的植物进行分类,计算出各种植物的相对盖度、相对频度、重要值和植物群落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无人机多光谱遥感影像数据,可以较为准确地获取黄河下游河滩地上无遮盖植物的物种信息,优选的遥感分类方法是人工神经网络分类方法,其分类结果的总体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61.42%和0.52;其对河滩地上植物物种的分类结果与实地调查结果基本一致.无人机多光谱遥感方法是研究湿地中植物群落多样性的有效方法.

    河滩地植物群落多样性无人机多光谱遥感黄河下游河南段

    基于DInSAR的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沼泽水位相对变化量监测研究

    付波霖蓝斐芜邓腾芳李颖...
    2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文是沼泽形成、发育和演化的决定性因素.目前,沼泽水位的监测仍然以实地观测为主,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利用2007年6〜10月星载相控阵L波段合成孔径雷达(phase array type L-ban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L-band PALSAR)数据和2015年6〜11 月C波段Sentinel-1A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数据,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DInSAR)技术,提取出研究区沼泽的地表形变相位,计算出研究区沼泽水位相对变化量,构建了研究区沼泽水位相对变化量遥感监测经验估算公式,实现了对研究区沼泽年内水位变化量的遥感监测,研究了不同时相浅水沼泽区和深水沼泽区干涉相干性的差异;采用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在水位观测站、浅水沼泽区和深水沼泽区3种尺度上,分别对利用两种数据计算出的沼泽水位相对变化量,进行了精度验证和显著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生长期和植物空间格局都对沼泽干涉相干性产生影响,8〜10月研究区干涉相干性要好于6~7月,浅水沼泽区干涉相干性要高于深水沼泽区,前者的干涉相干系数比后者的大10%〜35%;计算出的沼泽水位相对变化量与地面实测的水位变化量的变化趋势吻合度较高,2007年6〜7月和9〜10月浅水沼泽区的水位波动幅度较大,水位变化量超过了0.70 m.

    水位变化量沼泽差分干涉测量技术干涉相干系数精度验证

    河南省原阳县引黄灌区水稻田信息提取研究

    郭群佐邓荣鑫魏义长许正然...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稻田是一种人工湿地.快速、准确地获取水稻的种植和生长信息,对于加强水稻田管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以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引黄灌区的水稻田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利用2020年8月26日和9月11日的Landsat 8 OLI影像数据,提取研究区的地表水分指数(land surface water index,LSWI)、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和比值植被指数(ratio vegetation index,RVI),实现了研究区水稻田分布信息的遥感识别,并对提取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分类结果的总体分类精度为96.8%,Kappa系数为0.952.

    水稻田遥感分类信息提取随机森林算法引黄灌区原阳县

    达里诺尔湿地水环境和鱼类多样性调查Ⅲ.达里湖水体中的氮和磷含量及分布

    杨富亿文波龙李晓宇杨艳丽...
    4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达里湖是达里诺尔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对达里湖开展了野外调查并采集了水样,测定了水样的氮、磷含量和非离子氨含量与水体pH的关系,并将研究结果与以往的达里湖相对应的调查资料进行比较,探讨了达里湖水体中氮、磷含量特征的形成及其对达里湖鱼类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9年7月,达里湖水体中的CODCr和CODMn质量浓度分别为125.10mg/L和19.18mg/L,1975〜2019年明水期CODMn含量平均每年增加0.67%;水体中的总氮和总磷质量浓度分别为1.964 mg/L和1.870 mg/L,1994〜2019年明水期其平均每年分别减少4.51%和增加1.90%;水体中的氨氮和总有效氮质量浓度分别为0.168 mg/L和0.490 mg/L,1975〜2019年明水期其平均每年分别增加2.25%和4.59%;水体中的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为0.166 mg/L,2004~2019年明水期其平均每年增加24.78%;水体中的活性磷酸盐质量浓度和总有效氮含量与活性磷酸盐含量的比值分别为5.729 mg/L和0.086,1975〜2019年明水期其平均每年分别增加1.23%和减少0.82%;水体中的非离子氨含量占总氨含量的比例为19.23%;水体中的非离子氨质量浓度为0.031 mg/L,1975〜2019年明水期其平均每年减少0.28%.1975年以来,达里湖水体中的活性磷酸盐含量持续高于总有效氮含量,水体中的氮、磷组成极不平衡;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和非离子氨含量持续超标,达里湖水体处于中度或重度富营养化状态,其对湖中原有鱼类的多样性尚无负面影响,但是对未来鱼类多样性健康发展构成了潜在威胁.

    水体化学需氧量达里湖

    评估滨海湿地应对海平面上升的脆弱性的研究范式

    王国栋赵延彤赵美玲刘鑫宇...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滨海湿地是海陆交界的生态过渡带,也是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的、脆弱的生态系统,海平面上升对全球滨海湿地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精确预测未来海平面加速上升背景下滨海湿地的变化趋势,有必要深入开展滨海湿地应对海平面上升的脆弱性评估研究.概述了评估滨海湿地应对海平面上升的脆弱性的研究范式,评估过程包括4个步骤:确定滨海湿地的高程资本;分析滨海湿地高程相对海平面上升的变化趋势;揭示控制高程变化的地表和地下过程;使用前3个步骤中的数据校准和验证模型,预测未来滨海湿地对海平面上升的响应.相关研究将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湿地适应性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海平面上升滨海湿地脆弱性地面高程变化模型评估

    游憩环境、游憩体验对游客满意度和行为意向的影响——以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旅游区为例

    吴娜陈海鹰傅安国
    6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往对于旅游地的研究多关注"游憩体验-游客满意度-游客行为意向"的因果关系,却忽视了旅游地的游憩环境因素与其它变量间的关联机制,对于环境服务功能显著的生态旅游地尤为如此.以海南省东寨港红树林旅游区为案例地,从游客感知的视角,探讨游憩环境、游憩体验、游客满意度及其行为意向等多维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了以游憩环境和游憩体验为前因变量、游客满意度和游客行为意向分别为中介变量和结果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检验这些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及其影响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游憩环境-游憩体验-游客满意度-游客行为意向"的因果关系模型成立,它们构成游憩历程中具有递进性逻辑关联的多维变量;游憩环境作为首要前因变量,对游憩体验、游客满意度都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气候条件"和"景观资源"是游憩环境形成正向影响的两个关键因素,其中,"舒适宜人的气候"是气候条件需求中的核心要素,"富有生态环境教育功能"是景观资源中受游客关注程度较高的因素;以游憩环境为背景条件的另一个前因变量——游憩体验对游客满意度形成了显著的正向影响,"环境获得"与"服务水平"是形成良好体验效果、提升游客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其中,"可以开展多样化体验活动"是影响"环境获得"的关键要素;"导览解说生动有趣"是影响游客对"服务水平"感知的核心要素.

    游憩环境游憩体验游客满意度游客行为意向红树林东寨港

    哈尔滨阿勒锦岛国家湿地公园野生种子植物多样性

    史传奇于少鹏李艳胡宝忠...
    78-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哈尔滨市阿勒锦岛国家湿地公园,采用样线和样方调查法,对野生种子植物进行了野外调查,研究该湿地公园野生种子植物的多样性和区系特征.在该湿地公园共记录野生种子植物58科170属272种(包括2亚种和2变种),都为被子植物.其中,物种数较多的科有禾本科(Gramineae)(48种)、菊科(Compositae)(37种)和莎草科(Cyperaceae)(21种);物种数较多的属有薹草属(Carex)(12种)、蓼属(Polygonum)(8种)和委陵菜属(Potentilla)(6种).在该湿地公园分布着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灌丛、草甸、草本沼泽和水生植被共5种植被类型,分布的植物区系主要为榆树群系(Form.Ulmuspumila)、柳属群系(Form.Salix)和芦苇群系(Form.Phragmites australis)等,与草本植物群系相比,木本植物群系的多样性水平相对较高.该湿地公园内野生种子植物区系与世界分布类型具有普遍联系,特有程度较低,在科、属、种水平上都表现为典型的温带属性,同时在种的水平上有热带、亚寒带一寒带类型植物物种的渗透.

    野生种子植物多样性植物区系植物群系哈尔滨阿勒锦岛国家湿地公园

    互花米草入侵和持续扩张下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潮沟的形态特征及其变化

    李昱蓉武海涛张森卢霞...
    88-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入侵下滨海湿地潮沟的发育特征及其变化,采用随机森林分类技术和统计学分析方法,研究了2004〜2020年黄河三角洲湿地互花米草的入侵过程,揭示了互花米草持续扩张下潮沟的形态特征及其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现行黄河入海口两侧区域的互花米草群落扩张迅速,截至2020年7月,研究区互花米草群落面积已经达到4 406.95 hm2;2012〜2016年期间,互花米草群落的扩张速度和扩张动态度都相对最大,分别为490.2 hm2/a和45.9%;在互花米草入侵和持续扩张的条件下,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潮沟的分支增多,平均面积减小,总长度变长,平均长度缩短,平均宽度变窄,景观连通度变差;互花米草的入侵使潮沟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在互花米草入侵区,潮沟的分支增多,平均长度缩短,平均宽度变窄.

    黄河三角洲互花米草潮沟形态特征遥感滨海湿地

    湿地生态水文过程及其模拟研究进展

    严思睿刘强孙涛梁丽乔...
    98-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明确生态水文学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概述了湿地生态水文的研究历程和目前的研究热点.总结和分析相关文献发现,湿地关键水文过程在不同时空尺度的变化规律、湿地生态过程和水文过程的耦合作用机制、多尺度湿地生态水文过程的模拟与调控是目前湿地生态水文学的热点研究内容.总体而言,湿地生态水文研究已经由关注单一类型湿地水文过程向研究多类型湿地之间的水文连通维持机制转变,重点在于揭示不同时空尺度湿地水文与湿地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阐明水文情势与生物群落、生态系统之间的作用与动态反馈原理;发展多维时空尺度的水文情势与湿地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交互作用的生态水文模型,旨在为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修复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湿地水文连通生态水文过程生态水文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