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湿地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湿地科学
湿地科学

陈宜瑜

季刊

1672-5948

wetlands@neigae.ac.cn

0431-85542212

130012

长春市蔚山路3195号

湿地科学/Journal Wetland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湿地科学》是在我国出版的第一份湿地专业性学术期刊。发表国内外有关研究湿地形成与演化规律、湿地发生发展规律,湿地演化过程,湿地环境、湿地生态、湿地保护与管理、湿地开发、湿地工程建设,湿地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等创新性、前沿性和探索性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我刊的办刊宗旨是将《湿地科学》办成同国际接轨的湿地学科的学术类精品期刊,发表有关研究湿地形成与演化规律、湿地发生发展规律,湿地演化过程,湿地环境、湿地生态、湿地保护与管理、湿地工程建设,湿地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等创新性成果。我刊的读者对象为从事地理、水利、生物、环境、湿地研究、教学的科研人员、大学教师及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各级政府从事湿地管理人员,湿地保护区的科研管理人员;国际湿地科学家学会会员,国际泥炭学会会员、国际沼泽保护学会会员等。我刊已经办理邮政发行业务,广大读者可通过全国各地邮局办理订阅,我们的邮发代号为12-364。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洪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稳态转换及其影响因子

    谢高华陈燕飞周元董玉茹...
    264-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洪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稳态转换及其主要影响因子,2010-2019年,在洪湖设置5个采样点,每月进行浮游植物样品采集.采用STARS(Sequential t-test analysis of regime shifts)方法,研究洪湖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在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的稳态转换规律.结果表明,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洪湖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均在2016年发生稳态转换,主要因为在长期围网养殖过程中,过量营养元素的投放导致洪湖水体富营养化、底泥恶化,加之2016年大洪水对洪湖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破坏,导致洪湖藻类大量繁殖,从而使得洪湖藻种数量在2016年发生稳态转换;冗余分析表明,在不同阶段影响洪湖浮游植物的主要驱动因子不同,其中在丰水期稳态转换前影响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的显著因子为透明度、水温和pH,稳态转换后为透明度、水温、溶解氧浓度、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浓度和氨氮浓度;在平水期稳态转换前为水温、pH、溶解氧浓度、透明度、氨氮浓度和高锰酸盐指数,稳态转换后为高锰酸盐指数和溶解氧浓度;枯水期稳态转换前为pH、溶解氧浓度、总氮浓度和高锰酸盐指数,稳态转换后为透明度、pH、总磷浓度、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浓度和氨氮浓度.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稳态转换STARS方法洪湖

    敬信湿地周边社区居民候鸟保护意愿及保护地友好产品参与意愿评估

    李希王春丽程鲲宗诚...
    273-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然保护地是生态-社会-经济的综合体,社区生计与物种保护有着密切联系.保护地友好产品是兼顾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社区居民的保护意愿及参与意愿对保护地友好产品的发展至关重要.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分析了吉林省珲春市敬信湿地周边社区居民对候鸟保护的认知、支付意愿以及对保护地友好产品"大雁米"的认知、接受度和参与意愿.研究结果表明,村民对候鸟保护具有较好的认知,候鸟保护支付意愿平均值为(850.63±44.34)元/(年·人);当初始支付金额为300元以下时,支付意愿较高;有巡护经历的男性村民的候鸟保护支付意愿较高;家庭劳动力数量和耕地面积对候鸟保护的支付意愿有正向影响;受访村民对"大雁米"有良好的认知和较高的接受度;若村民有6.67 hm2耕地,参与种植"大雁米"的耕地面积平均值为(4.46±0.12)hm2;当初始参与面积超过2hm2时,参与意愿显著下降;村民对"大雁米"能增加收入、提供健康食物产品的认同度越高,越愿意参与"大雁米"种植.

    候鸟保护保护地友好产品敬信湿地支付意愿条件价值评估法

    洪泛湿地潜流带水动力过程研究综述

    崔庚佟守正吕宪国刘言...
    282-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洪泛湿地是洪水周期作用下形成的水陆交错关键带.水体的补给、径流、排泄等水动力过程驱动着湿地元素循环和生物演化,从而实现洪泛湿地的生态功能.洪水的周期性淹没造成湿地潜流带结构和渗透性的时空异质性,导致量化洪泛湿地水动力过程的不确定性.综述了洪泛湿地潜流带水动力过程的研究进展,从洪泛湿地沉积物-水界面动态变化的角度提出了未来洪泛湿地水动力过程的研究方向,旨在揭示洪泛湿地潜流带水动力过程对洪水脉冲的响应机制,丰富和完善湿地系统多环境要素耦合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为洪涝灾害导致的退化湿地生态功能恢复、洪水资源化利用及湿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洪泛湿地洪水脉冲潜流带水动力过程

    湿地食物网研究中基线物种及分馏因子的可变性对营养级评估的影响

    严淋露庞博查穆哈陈星瑶...
    291-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湿地食物网研究是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种营养级反映了物种间的营养关系以及物种在食物网中的相对位置,营养级的变化可以间接反映湿地生态系统的变化.稳定同位素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湿地食物网研究中,在利用氮稳定同位素核算物种营养级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基线物种和分馏因子以确保营养级核算的准确性.以营养级核算过程中基线物种和分馏因子两个关键点为核心,介绍了在湿地食物网研究中常用的4种基线物种和2种分馏因子;系统分析了基线物种和分馏因子的影响因素及其对营养级评估的影响;对未来湿地食物网研究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基线物种和分馏因子进行了总结,旨在为进一步开展湿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生态研究提供参考.

    湿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稳定同位素营养级基线物种分馏因子

    半干旱区湿地固沙屏障功能及其区域作用案例分析

    刘蕤高传宇韩冬雪李晓...
    303-3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下,土壤沙化和土地沙漠化的程度不断加剧.天然及人造屏障对于固定流沙、防止沙漠化具有正面效应,但是目前对湿地固沙屏障功能的研究尚且较少.论述了湿地的固沙屏障功能,湿地植被、水体和土壤以及三者之间的耦合作用对迁移搬运来的沙尘拦截沉降,并对周围未移动的沙丘进行固定,从而捕获沙尘,避免土地沙漠化成为新的沙源.以松嫩平原西部湿地为例,分析了湿地固沙屏障功能对于区域生态安全的作用:松嫩平原西部地区土壤含砂量高于东部地区,湿地明水面与茂密的湿地植被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有效的沙阱,印证了镶嵌分布的湿地群产生的固沙屏障功能对于防止沙漠化扩张具有重要作用.

    沙漠化湿地固沙屏障功能半干旱区

    人类活动对黄河三角洲湿地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进展

    王子豪徐鑫溢陈庆锋李昆...
    310-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是两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全球大气CO2和CH4浓度已达80万年来新高.滨海湿地具有极大的碳捕获和埋藏潜力,被认为是地球上重要的"蓝色碳汇",同时,滨海湿地也是大气中CO2和CH4的重要自然来源.黄河三角洲湿地作为中国受强烈海陆相互作用的重要湿地生态系统之一,为湿地碳排放研究提供了理想场所,其碳排放过程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是当前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利用CiteSpace软件,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已发表的2013-2023年的相关文章作为数据源,总结了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碳排放过程对不同人类活动(盐渍化、过度施肥、重金属输入和微塑料污染)的响应特征与机制的研究前沿和最新研究进展.结果表明,不同人类活动对滨海湿地碳排放均具有重要影响,其中,盐渍化与过量氮输入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碳排放的影响十分显著,重金属与微塑料污染的潜在影响也不容忽视.提出了滨海湿地碳排放的未来研究方向,为黄河三角洲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温室气体减排以及推进中国碳中和事业提供了微生物生态学视角和科学指导.

    黄河三角洲湿地碳循环CO2CH4人类活动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