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海金融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海金融
上海金融

李安定

月刊

1006-1428

shjrm@126.com

021-58658624

200120

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东路181号

上海金融/Journal Shanghai Financ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政策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的办刊宗旨,始终站在金融改革开放的前沿,探索金融理论,服务金融改革,反映金融实践、理论紧密联系实践是《上海金融》的最鲜明的办刊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分红能力与分红水平的"错位"关系——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姚芊胡佳利
    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2004-2022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公司盈余和自由现金的双重标准衡量企业分红能力,实证检验了分红能力与分红水平的"错位"关系,研究发现:经营杠杆高、融资约束大、投资需求高时,企业更倾向于分红不足;对投资者和监管政策的双重迎合动机,是企业"庞氏分红"的重要驱动因素.进一步分析发现,分红不足和"庞氏分红"均不利于企业未来发展;资本市场开放政策有助于纠正"错位"关系;管理者在"错位"关系中发挥"协调者角色",可以抑制企业"庞氏分红"行为.

    现金股利分红能力庞氏分红公司治理

    代际差异视角下子女性别对家庭资产结构的影响

    周华东林蔓
    17-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研究了子女性别对家庭资产结构的影响及其代际差异.整体来看,子女性别对家庭资产结构产生显著影响并存在代际差异.男孩家庭具有较高的住房资产比和较低的金融资产占比,同时风险规避意识提高,风险资产占比较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男女趋于平等,子女性别对于家庭资产结构的影响减弱.机制分析表明,子女性别通过偏向男孩的"婚姻支付"以及"养老保险"影响家庭资产结构及其代际差异.

    子女性别家庭资产结构代际差异

    控制权结构、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

    陈健吕永泉
    2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我国2016-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控制权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发挥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当公司无实际控制人时,会计信息质量更差;有效的内部控制提高了无实际控制人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公司高管具有金融背景时,无实际控制人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更高;当公司审计由"四大"事务所承担时,无实际控制人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更高.

    控制权结构无实际控制人会计信息质量内部控制

    论前置程序取消后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诉讼的程序修正

    赵丹阳
    40-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大投资者权益保护是发展和繁荣证券市场的根本要求.为了充分保护投资者及时提起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诉讼的权益,取消前置程序已由预见变为现实.然而,前置程序取消后,衍生了诉讼时效起算认定混乱、管辖权冲突与滥用加剧、投资者证明负担加重以及行民程序协调混乱等程序性问题,亟待解决和回应.为了强化投资者权益保护,充分实现取消前置程序的制度目标,其程序修正路径可以从明确诉讼时效起算点、疏通管辖权争议、补强投资者证明能力并制定行民程序协调规则四方面展开.

    证券纠纷虚假陈述前置程序特别代表人诉讼中小投资者

    人民币与东亚主要货币汇率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程正涛
    50-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Diebold和Yilmaz溢出指数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选取在岸人民币、离岸人民币、日元和韩元为研究对象,从汇率关联性的角度来评估在岸和离岸人民币的区域影响力以及识别溢出效用的影响因素.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岸和离岸人民币与日韩国家货币的关联性总体上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在系统中均为净溢出者,日元为净溢入者,而韩元则是在净溢出者和溢入者之间转换;第二,相比于在岸人民币,离岸人民币与日韩货币关联性更强,并且影响力更胜一筹,但仍与美元在东亚区域的影响力有较大差距;第三,贸易规模、金融市场规模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在岸人民币的净溢出效应有着重要影响,而货币稳定性、金融市场规模、经济增速和地缘政治风险指数则对离岸人民币的净溢出效应有着重要作用.其他变量如大宗商品价格等因素影响有限,仅在危机或其他特定时期发挥作用.

    在岸人民币离岸人民币溢出效应中日韩货币合作动态模型平均

    侵权法中部分连带责任制度的体系化——从证券虚假陈述的视角出发

    李涛
    69-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部分连带责任的理论基础在于原因力理论以及公平比例的伦理精神.从证券虚假陈述领域的视角出发可知,部分连带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已呈扩张之势,其在"半叠加的分别侵权行为"和"部分共同侵权行为"中均有适用空间.面对实践现况,应关注部分连带责任制度的体系化与请求权基础问题.目前,较为可取路径是先通过对民法典第1168条和第1171条进行法律解释,再结合原因力理论,推导出部分连带责任规则更为适宜.最后,应明确部分连带责任的成立要件、责任衡量因素以及追偿权规则等,从而避免部分连带责任被滥用或误用,使部分连带责任成为一种规则之治.

    部分连带责任原因力理论证券虚假陈述半叠加的分别侵权行为部分共同侵权

    上海金融动态(2024.04)

    张若雪
    80页

    投稿须知

    《上海金融》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