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社会科学动态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动态
社会科学动态
社会科学动态/Journal She Hui Ke Xue Dong Tai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立法草案说明"名称之辨正

    姜明坤
    8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涉立法活动的法规范要求提交的"法律草案的说明"所代表的一类立法文书,已在立法活动、司法活动、法学教育、法学研究中得到 日益广泛的运用.但是,作为对话基础的指称术语较为混乱.辨正指称术语,益于明晰立法过程中"草案说明"的定位且利于促成良性交流对话、指引立法制度运行,亟待展开相应作业.剔除立法草案解读、立法论证、立法资料等可能的误指术语后,宜从法律草案说明、立法说明、立法草案说明等术语中择"立法草案说明"作为学理统称.立法草案说明作为统称术语与立法过程中"草案说明"文书的高频性、公开性、辅助性、说理性特征高度契合,可以之作为接点联结法律释义、立法资料等术语构建概念群.

    立法过程草案说明立法论证立法资料法律释义

    中国故事的一种讲法——论海男长篇小说《青云街四号》

    梁小娟尹伊达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无论是在诗歌还是小说当中,海男一直坚守先锋的姿态,用纯粹的、狂欢化的语言营造了一系列独特意象,以迷离梦幻的文本叙事给读者带来精神上的满足.海男在《青云街四号》中糅入诗歌、散文、绘画的元素,寻求文体的突破,探索文体的实验,为当代作家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一种新的写作经验.

    先锋《青云街四号》文体实验中国故事

    《一生彩排》:个人、时代、理想的当代寓言

    杨梦慈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湖北作家刘诗伟的长篇小说《一生彩排》展现了一则关乎个人、时代、理想的当代寓言.其作为当代寓言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从人物设置上,是人物的命名和身份在表象和深层结构上的相似性;在情节安排上,是以先在哲理引导故事走向,以人物行为体现价值取向;在叙事手法上,则是集体共有和个人私有两大类叙事视角的交替使用,以及"我们""我"和"你"三种叙事人称的精妙转换,迫使读者与小说人物保持距离,审视人物的同时也进行自我反思.作者借由对现实材料的重组塑造了丰富的文本层次,以寓言逻辑冲击和消解真实世界的逻辑,从而建构了一个意蕴丰富的当代寓言.

    刘诗伟《一生彩排》寓言叙事手法

    "悬案"制造的文体实验——《一生彩排》的多视角叙事

    史婉莹
    100-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刘诗伟长篇小说《一生彩排》围绕叙事焦点刘虹女设置了赵春、钱夏、孙秋、李冬等多个人物视角,讲述与刘虹女消失相关的三个"悬案".通过多视角叙事,审美欲望的复杂与隐秘、时代缺失的好奇与激情、生活本身的模糊与悖论,在人物探寻"悬案"真相的过程中被揭示出来,因而小说成为关于生活与时代的寓言.从刘诗伟的写作实践中可以看出,其文体建构实验是与他的创作思想、人生哲学契合统一、相得益彰的.

    刘诗伟《一生彩排》多视角叙事悬疑叙事

    "今年"还是"明年"?——"大事所纪之年"探微

    吕传益
    106-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事纪年法是使用重大事件标记时间"年"的方法,常见于楚地出土文献,备受学者关注.其中,"大事所纪之年"是哪一年,目前在学界存在较大分歧.比较传世文献中的大事纪年和出土文献中的大事纪年,能够判断二者应当是同一种纪年法.对传世文献进行整理研究,得到多条大事纪年记录.以《左传》为例,分析这些记录中"大事"的绝对年代,可以发现大事所纪之年即为大事发生之年.检讨"大事所纪之年为大事发生的下一年"的观点,很可能是前人将大事纪年当成了后世颁历那样每年都需要提前颁布而产生的误会,以及使用了可能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历表.

    大事纪年法左传历法历表

    北宋元祐水运仪象台昼夜机轮有几重?——《金史·历志》"浑象"篇的史料价值

    邱靖嘉
    113-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今本《金史·历志》附载"浑象"篇,有学者认为乃是元朝史官主要抄取苏颂《新仪象法要》而成.但若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其实这篇"浑象"的生成过程颇为复杂:它最初可能是出于金朝司天台官员研究复原北宋元祐水运仪象台时参据苏颂《新仪象法要》等书而撰成的说明记录,后被金章宗朝司天台长行张翼收入《天象传》,元初此书被献入史馆,最终为元末修《金史》所采用,其中的"浑象"内容被抄取出来,增以金事,稍加编纂,最终呈现出《历志》"浑象"篇的面貌.其所记北宋元祐水运仪象台昼夜机轮五重,与苏颂原书所载八重机轮明显不同,可能反映的是元祐所制铜仪象减去三重夜间报时装置的事实,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

    《金史·历志》浑象水运仪象台文本生成

    并进与脱节:康熙后期"制历"与"制图"关系浅析

    杨帆
    120-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康熙后期,国家几乎同时组织进行了两个大规模的科学活动——《皇舆全览图》的测绘和《历象考成》的编纂,二者都测量了地理经纬度.将出于地图测绘目的和天文历法目的的经纬度测量放在同一个时间轴下,对二者关系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康熙后期的大地测量与历法改革是交织在一起的,相互影响,但制图和制历两项活动又存在"脱节":经纬度测量的精度在提高,两个活动却未完全共享一套测量数据;当时可能有两个独立的测绘团队,并且在测量后期,边疆的敏感区域由中国人主导测量.

    经纬度测量大地测量编订历法测量人员

    一幅瑰玮奇谲的楚艺术画卷——《楚艺术全集·绘画与纹饰卷》评介

    刘玉堂赵越
    126-1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