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社会科学动态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动态
社会科学动态
社会科学动态/Journal She Hui Ke Xue Dong Tai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文化有机体思想的实质与现实意义

    张晶晶
    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作为一个有机体,有着成长衰亡的生命周期,并遵循自身发展的内在机理.文化塑造了民族独特的精神品格,深刻影响着民族发展道路的选择.文化有机体思想深入挖掘了文化的内在结构,主张还历史以文化本性,体现了作为历史观文化的整体性价值,从而开辟了以文化解读历史的思维范式.但这一思想过分夸大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错误地将文化衰亡等同于历史终结,根本上背离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要辩证看待文化有机体思想,汲取其思想精华,为构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和实现道德世界的充盈提供合理借鉴.

    文化有机体内在结构发展机理精神家园

    从游民到忠臣:民间忠义文化浸润下的吴用之智今解

    李晓通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浒传》是一部影响深远的经典文学作品,"智多星"吴用是小说中的灵魂人物之一,吴用之"智"一直是后世读者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结合吴用的军师角色和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可以从谋人、谋事、谋局三个视角对其"智"进行分析.吴用的谋事之智体现为他善于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弘扬民间忠义思想,确立团队共赴富贵的宏大目标,同时也为其谋人之智的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吴用的谋人之智主要体现在通过召集多方好汉组建强大团队,并构建相对合理的用人机制,使团队和谐、人尽其用;吴用的谋局之智实为民间忠义思想浸润下的大智,他将锄奸报国作为梁山的最终使命,可理解为是对其谋事、谋人之智的升华.今天看来,吴用算得上是一个德才兼备的爱国知识分子,他忠于国家、忠于集体,也展现出过人的才华,他参与确立和弘扬梁山"忠义"价值观,他的"智"一直深刻影响着后世知识分子.

    《水浒传》民间忠义文化吴用

    "文明及其不满"——再解读吴组缃《菉竹山房》

    邢少轩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新文学史观作为主导话语与研究范式的现当代文学学界,在对20世纪30年代青年小说家吴组缃作品的主流评价里,《菉竹山房》只是他批判"封建礼教与家族制度吃人"的阶段性成果,优点是在其创作序列中最具诗性.本文试图从小说技法、叙事意图、讽刺力度等不同层面,追究作者对自身创作的不满情绪与作品审美肌理之间的隐秘关联,以窥探30年代典型作家之非典型纠缠面相,发觉或被遮蔽的真正文学价值.

    吴组缃《菉竹山房》叙事技法审美传统讽刺性

    《乔厂长上任记》重读的空间及其可能性

    徐燕来
    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被视为改革文学的开山之作,无论是作为改革寓言探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还是作为改革者典范而分析乔厂长的强大吸粉能力,小说自发表之日起一直在被重读.作为改革寓言,小说讲述了一个现代化发展水平几乎还处于前工业状态的中国社会如何努力向工业社会转型并尽力向后工业社会奋进的故事.作家积极进取的态度、贯穿小说的昂扬之气至今仍给读者以信心和力量.作为具有革命英雄气质的改革者、被时代呼唤的主角和内含"清官""铁腕"特质的强者形象,即便是在发表40多年后的今天,乔厂长这一形象仍然能激励身处变革时代的中国人齐心协力、披荆斩棘,为开拓理想新世界而奋斗.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改革寓言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法治思想对地方立法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创新

    罗师
    3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严谨的体系结构和深邃的逻辑表达.习近平法治思想符合中国的法治现状和立法客观规律要求,开创了我国立法法治新局面,直接推动了立法理论和立法实践的发展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完善立法体制机制、提高立法质量和加强重点领域学习领域立法,对地方立法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完善地方立法体制机制,主要包括处理好党领导立法与人大主导立法、人大与人大常委会、人大与政府等关系;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应当对坚持科学立法、推进民主立法和恪守依法立法有更为具体的作为;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地方立法实践,需要打破"部门法思维"的禁锢,引入"领域法思维",更为全面地审视立法需求.

    习近平法治思想地方立法理论实践

    协商民主的"共同缔造":出场逻辑、价值指向与根本遵循

    许栩
    4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缔造"作为一种治理理念在基层实践中逐渐发展成熟,内涵日益丰富,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目标构想."共同缔造"有着与我国协商民主一致的出场逻辑、价值指向与根本遵循.一方面,二者都扎根于我国的现实土壤,以自身独特的价值在实践中为自己开辟着前进道路;另一方面,"共同缔造"有着鲜明的协商民主底色,可以将其看作我国协商民主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中的一个环节.协商民主的"共同缔造"进路,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以来中国人民齐心协力、共襄伟业的历史逻辑的前后接续,也是我国政治协商与社会协商的上下贯通.通过民主协商进行共同建设的过程,也是共同建设协商民主的过程,探究"共同缔造"所具有的协商意涵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领导协商民主共同缔造基层治理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特色与路径选择——基于云南省弥渡县的案例分析

    丁士军黄龙俊江
    5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促进小农组织化的有效载体和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也是农村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困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视角出发,通过对云南省弥渡县不同发展模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调研,分析不同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特征与发展水平.研究发现,当前弥渡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水平参差不齐、政策扶持力度不足、人才支撑不足和金融服务体系滞后以及精英把持现象等问题,需要采取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带动能力和管理水平、因地制宜探索发展模式、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和支持小规模农业生产创业者等政策措施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困境发展特色路径选择

    技术、资源与政策:城乡融合发展的"结构洞"要素与功能实现

    赵普兵
    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乡融合的实现以城乡要素对流为前提.当前,我国处于城乡融合发展的初级阶段,这是促进城乡要素均衡配置的阶段.受长期城市偏向的城乡二元管理制度的影响,城乡之间要素对流的直接连接缺失,需要中介牵线搭桥提供要素互动渠道.技术、资源、政策等占据"结构洞"位置的中介具有较强的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是推动城乡要素有序跨界配置的重要载体,对推动城乡要素融合渗透、重塑全面融合的新型城乡关系具有重要价值.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要厘清技术、资源、政策在构建均衡城乡关系中的角色、地位及互动机理,构建激励相容的城乡融合发展机制.

    结构洞理论城乡融合技术资源农业现代化

    恩格斯"两种生产"理论研究述评

    黄旭
    6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恩格斯"两种生产"理论提出后,受到学界普遍关注,国内学者主要从理论内涵、发展历程、历史定位及当代价值等方面展开讨论,国外学者主要以其对唯物史观的理解为基础,来探讨"两种生产"理论的科学性.然而,尽管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存在诸如概念不清、脱离文本、较少联系实际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讨论.

    恩格斯"两种生产"理论唯物史观社会关系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研究综述

    傅智能肖丽文
    7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是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农业农村现代化内涵、发展水平测度、评价方法以及省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等四个方面.从研究现状来看,关于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以及权重的确定,从赋权法为主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可能存在指标权重以及研究量化目标不明确或与实际不切合的问题.因此如何形成完整的且符合地区发展现状的指标体系是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同时,由于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不同,构建指标体系与农业农村现代化标准值的设定需要因地制宜,对于客观明确地评价不同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农业强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