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社会科学动态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动态
社会科学动态
社会科学动态/Journal She Hui Ke Xue Dong Tai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完善党内问责机制建设的路径——以诸葛亮治政为切入点

    张晟炜段莉
    8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内问责机制在当今中国法治化进程中占据着关键地位,且极具本土特色.欲对之加以完善,可从与之相似的古代治理中获得镜鉴.其中,诸葛亮治政作为中国古代良法善治的典型代表,其最大的法史价值在于其不仅充分凝结了中国古人治理国家的智慧,而且在问责机制建设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前瞻性、统驭性和科学性特征,这些特征是中华法系为问责机制建设提供的改进方向.总结诸葛亮治政期间的历史实践,对诸葛亮治政成效进行客观评述,以党内问责机制建设为中心,可发现诸葛亮治政经验对当代党内问责机制建设仍具有价值与启示:以党章为根本强化中央政治权威与集中统一领导;以意识形态为主体构建"一体两翼"的政治信仰发展体系;以人民满意为导向探索严而有度的执纪问责方式.

    中华法系党内问责机制诸葛亮治政政治信仰

    文化旅行与大德五身妈祖之形成

    石中华胡碟
    9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传统的妈祖文化研究中,妈祖是一位有着真人事迹名叫林默娘的女性,以保佑沿海地区渔民而著名,但在部分地区,妈祖却有着其他名字或者被其他有着同样文化概念的传奇女性替换,汕尾大德妈祖宫的"五身妈祖"石像便是其中极为特殊的雕像."五身妈祖"石像由五位传奇女性组成,除大妈祖林默娘外,其余四位中的三位都是在当地民间传说中真实存在的人物,与大妈祖经历极为相似.这与妈祖文化自福建莆田湄洲岛发源后,在其文化旅行和传播中,显示出强大的适应性和变通性,积极融入当地文化并作出了创造性转化有关.此外,妈祖文化旅行还在推动国内外文化交流、发展地方特色文旅、充当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使者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妈祖五身妈祖文化旅行文化传播

    沈从文湘西书写的发生与变迁——以"乡下人"身份的形成为中心

    谌丽平
    100-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沈从文湘西书写使他从早期的文学探索中脱颖而出,这是与批评界密切互动的结果,其内容多与沈从文的行伍见闻相关.随着文学自觉与 自信的增强,沈从文发现湘西的眼光也逐渐从"小兵"变成"乡下人","湘西"则从一种独特的文学风景转变为对抗都市文明的桃花源,正是这一转变成就了沈从文.沈从文的"乡下人"身份是"五四"新文学启蒙传统的产物,它以理想人性和完美世界为目的,无论是所构建的"湘西"与崩坏中的湘西之间,还是"乡下人"身份与湘西人的现实处境之间,都有无法弥合的裂缝,这也正是沈从文的隐忧,因而在他的湘西书写中始终有悲哀的音符相伴随.当沈从文返乡并正面遭遇湘西的沉沦后,这种冲突开始动摇沈从文的湘西想象,并直接导致他的湘西书写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的式微.

    沈从文湘西书写"乡下人"新文学

    伦理选择与文化身份认同——《汉尼拔》小说与影视的文本对比研究

    陈芊含汪云霞
    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影《沉默的羔羊》改编自托马斯·哈里斯同名悬疑小说,并成为世界电影经典之作.NBC犯罪电视剧《汉尼拔》则是这部小说的二次影像化改编.在两次改编过程中,呈现出20多年时间里的受众审美变化、跨媒介的叙事策略变化和食人犯罪问题探讨的变化,也体现了影视作品处理伦理问题的变迁.文学伦理学的视角下,小说、电影、电视剧三种媒介中的食人行为的伦理禁忌、汉尼拔的伦理身份和大众文化对艺术作品的伦理选择的影响,可以揭露现代人类生存与身份的挑战和重构.

    《汉尼拔》《沉默的羔羊》文学伦理学伦理身份

    从"白色失明"管窥萨拉马戈《失明症漫记》中的隐喻

    丁子仪张海燕
    115-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199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葡萄牙作家若泽·萨拉马戈,在小说《失明症漫记》中,通过对精神病院内外不同空间的描写,借用细节的真实模糊了虚构与现实的界线."白色失明"成为整部作品反讽与寓言性的前提,作者以人类的盲目、理智的盲目、狂妄的盲目、蒙昧的盲目、自以为掌握一切的盲目,深刻隐喻了人类文明的真实境况.小说不仅讽刺了人性的脆弱和政治的不力,续写了艾略特笔下的现代荒原,也彰显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与人类发展的深刻思考.

    萨拉马戈《失明症漫记》隐喻

    中国式现代化与政治学理论创新——湖北省政治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述评

    冯雯肖青
    120-123页

    新人文:面向生态、新媒体、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挑战——首届"新人文"学术论坛综述

    王振滔
    124-126页

    日益开放的中国艺术史研究——读翟进《天真与自由——漫步中国古代艺术》

    刘成纪
    127-1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