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社会科学动态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动态
社会科学动态
社会科学动态/Journal She Hui Ke Xue Dong Tai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文质相炳焕 学向勤中得——访著名城市史专家涂文学教授

    张卫东
    5-19页

    《资本论》的财富观及其现实启示

    张存刚吕向丽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资本论》中的财富思想指明,财富是满足人们使用价值需要的有用物,而价值增殖于资本家而言便是财富,因此商品财富的价值增殖、交换和分配本质上而言有利于资本家.基于此,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对我国当代财富形式展开论述,认为虚拟经济不能直接创造财富,任由其过度发展将会带来"泡沫危机",应从价值和使用价值层面阐明我国财富的基本属性.建议从发展生产力、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经济体制三方面优化财富的实现路径.

    资本论商品财富价值财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卡尔·波兰尼的市场经济观:演变与启示

    黄思宇张灿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波兰尼漫长的学术生涯中,其市场经济观经历了渐进而又巨大的变动.早年的波兰尼以奥地利经济学的视角理解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认同者.在了解了基尔特社会主义和职能民主等思想后,波兰尼开始注意到市场经济的缺陷,并提出了一种职能民主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经历了"红色维也纳"和法西斯运动后,波兰尼彻底转变成了市场经济的批判者,这种批判在《大转型》中有着重要体现.在研究了前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史之后,波兰尼想要用一个以再分配原则为主、市场为辅的经济体系将市场经济取代.波兰尼的经济思想虽有其历史局限性,但依然能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重要启示.

    卡尔·波兰尼市场经济观大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人的现代化":研究述评与展望

    张峰栾淳钰
    3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的现代化"是指在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人在素质、行为、观念等方面的现代化过程.近几十年来围绕着"人的现代化"的研究论域,学者在纵向发展中研究进路、在中西对比中研究特色、在厘清概念中研究意蕴,从理论依据、文化底蕴、历史生成的角度探究了"人的现代化"生成机制,在"人的现代化"交互延伸和价值意境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为推进"人的现代化"建设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见解.但由于"人的现代化"领域内涵丰富,且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在不同时期呈现出对个体的不同要求和与外界的横向延伸,因此需要对"人的现代化"的理论体系、理论资源、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深入拓展,以进一步推进"人的现代化"进程,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国家治理教育现代化

    深邃与恢宏:荆楚文化的内涵、成就与特征

    李咏秋
    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荆楚文化史》以其在荆楚文化研究与阐释、展示与表达上的突出贡献与显著特色呈现出思想之深邃、气度之恢宏.荆楚文化的核心概念与基本内涵得以阐明,近万年的历史发展脉络和演进轨迹得到明晰勾勒,其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得到有力证实.荆楚思想与学术群星璀璨、文学与艺术色彩斑斓、科学与技术承前启后、宗教与风俗别具一格,其重大成就与主要特征得以生动展现.荆楚文化研究的系列史料和最新成果得到充分利用,湖北地区在各时代最为突出的历史事相集中呈现,文化发展的内在演变规律及其与其他社会因素的互动关联被深入揭示,提供了区域文化的研究标本与表达范式.

    荆楚文化荆楚科学与技术宗教与风俗表达范式

    地理标志商标正当使用认定研究

    秦艺嘉宋昕哲
    5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地理标志正当使用的认定存在着同案不同判的问题,其原因在于地理标志正当使用认定标准模糊、认定参考因素混乱.当前,理论界与实务界尚未就地理标志正当使用的认定标准达成一致意见,也没有相关法律对此进行规定.此外,现有的认定参考因素较"片面",实践中存在法院单一参考主观因素或者客观因素判断是否构成正当使用的情况.由此,现阶段应明确正当使用认定的统一标准,将行为人主观善意和产品产地及品质作为应参考的主客观因素,最终解决同案不同判问题,以提升我国地理标志保护水平,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地理标志正当使用同案异判

    论生态安全法益及其刑法保护

    刘昊
    6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安全法益是人们在开展"必要且基本"的生产生活活动中所享有的不受人为生态风险干扰的安全保障利益,其生成过程历经了社会公众诉求、国家政策认同和刑法规范确认三个递进阶段.作为生态法益的核心组成部分,生态安全法益具体包括环境类生态安全法益与资源类生态安全法益.《刑法修正案(十一)》有关生态安全法益保护的规定虽在"聚合+分散"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了"重刑化"和"前置化"特征,但仍存在类罪体系建构系统性欠缺、责任形式偏离治理趋势以及刑事制裁预防性不足等弊端.应以"聚合"模式替换"聚合+分散"模式、"严格责任"替代"故意责任"以及健全与善用生态安全刑事职业禁止制度等方式进一步强化生态安全法益的刑法保护,实现筑牢国家生态安全防线的目标.

    生态安全法益生成谱系构造体系化

    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综述

    张颖
    7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目前,学界主要就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逻辑、内涵和特征、重大意义和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但现有研究也存在不足,尚待进一步深化,可以从挖掘理论内涵、拓宽研究视域、优化研究方法等维度,更加系统全面地深化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研究.

    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列宁时代观研究综述

    张万杰高雨铮
    8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列宁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在领导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深刻意识到时代问题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前途至关重要.他对时代主题、时代特征、时代性质等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了科学系统的时代观.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对列宁时代观的研究持续深化,在列宁时代观的形成发展、基本原理、内容阐释、价值启示等领域形成了一系列丰硕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面临时代变迁和重大历史性变局,梳理和评介学界关于列宁时代观的研究成果,对于我们认清时代本质、把握时代脉搏、回应时代挑战等都大有助益.

    列宁时代观帝国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革命

    国内外关于列宁现代文明发展道路思想的研究综述

    田辉
    90-9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后期,国内学者一度热衷研究列宁关于现代文明发展道路思想,他们从多视角对列宁关于现代文明发展道路思想的内涵、特征、意义进行了探究,国外则形成了对列宁思想以否定为主的西方"列宁学"派.总的来说,这一时期国内外关于列宁现代文明发展道路思想的分支研究成果较为丰硕.随着世界历史的变化,进入21世纪以后,学术界对列宁关于现代文明发展道路思想研究的热潮有所减弱,但仍有部分学者在持续地关注和研究,近年有所兴起.了解国内外学术界对列宁关于俄国现代文明发展道路思想研究所提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将有助于我们客观、全面地分析列宁现代文明发展道路思想的深刻内涵、历史贡献和启示意义.

    列宁现代文明发展道路思想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