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社会科学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家
社会科学家

黄晓伟

月刊

1002-3240

glkxj@163.com;glkxj@sina.com

0773-2898540

541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西山路6号

社会科学家/Journal Social Scientist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社会科学刊物。以发表社会科学各学科学术研究成果为主,特别重视发表社科研究成果,以促进社会科学研究的繁荣和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保卫人道主义:乌托邦与马克思主义——凯文·安德森教授访谈

    凯文·安德森王杰冯芙蓉
    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乌托邦被凯文·安德森视为理解马克思的一个重要关键词,在他看来,马克思是从超越资本主义的视角来展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这一过程包含着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想象,这已经具有了乌托邦的色彩.乌托邦在马克思那里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课题,相反,它具有切实的实践含义并在当代积极地塑造着社会的面貌.在《马克思在边缘》一书中,安德森指出马克思克服了欧洲中心主义,逐渐对社会发展形成一种多线性的思维方式.以此为方法论,安德森对十月革命、爱尔兰革命和中国的革命运动展开了深入研究.

    保卫人道主义乌托邦马克思主义多线性文学方法论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之后的马克思主义人文主义

    凯文·安德森王进
    9-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伴随着西方激进行动主义的产生,建立在激进甚至革命基础上的人文主义思想实现了复苏.这一时期的西方学界存在着左派在理论上排斥人文主义的倾向.根源于当今哲学困境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文主义应运而生,并积极地重塑着当代社会,弗洛姆社会主义人文主义、科希克资本主义伪具象化世界观念、法农非洲新人文主义、杜娜叶夫斯卡娅革命马克思主义人文主义等相继出现.文章反思由萨特、弗洛姆、东欧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全球化解放的思想观念,梳理由杜娜叶夫斯卡娅、法农和科希克提出的社会主义人文主义话语,总结和探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文主义对全球化资本主义的理论批判.

    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人文主义哲学困境

    艺术史研究中的认知神经科学观念、路径及其限度

    马修·兰普利孟凡君高晓芳
    19-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代,神经艺术史研究受益于认知神经科学的高速发展,涌现出许多重要的、崭新的理论观念.在艺术起源、艺术发展、艺术本质等方面,功能脑区、心智模块、现代心智、镜像神经元、原初知觉这些新观点、新概念既为经典艺术问题和范畴提供了新的阐释空间,同时也面对着证明困难、类比引申、深层意蕴缺失、直感经验缺位方面的质疑与挑战.如果神经艺术史无法有效介入、融入艺术史研究的具体环境、历史文化、生产制度等传统维度,形成相互参照的研究格局,那么交叉研究则仍然停留在单纯的共同性研究追求中.在致力于将共时性科学目标与历时性人文价值相互融合的研究者面前,仍然展现出一条漫漫长途.但这并不否定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可通约性,而需要研究者在更广阔的知识背景下予以讨论.

    现代心智认知进化认知模块模仿与移情原初知觉

    新时代训诂学研究审思——以2022年训诂学研究为例

    张玉梅
    28-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训诂学研究(以 2022 年为例),在理论方法上,学者们从厚重的文献典籍中分析训诂方法,提炼训诂条例,提升理论高度,并对前辈大家训诂特点进行总结,这些工作为梳理训诂学发展史、建设训诂学学科做了基础理论的储备工作.在训释内容上,无论宏观还是微观,既涉及传世文献也涵盖出土文献的字词研究,呈现出积极活跃的态势.尽管语法修辞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但亦颇具代表性.此外,文献的注译笺释、版本校勘等训诂实践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经佛道医域外汉籍等专科训诂、辞书释义订误等亦极大丰富了训诂学研究成果,为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学者深入思考学科内涵与外延,做出整体性思考和长远规划,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建设.

    训诂理论训诂内容字词训释古籍整理训诂科普

    以新质生产力驱动数实融合

    夏杰长
    3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数字经济的加持下,数字技术直接介入实体经济的趋势逐渐凸显,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边界变得日益模糊,数实融合的特征愈发显著.因此,驱动数实融合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无论是数实融合还是高质量发展,都需要生产力发挥作用.而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质的跃迁,一方面匹配了数字经济的发展需求、提升了数字经济的有效供给,同时也能促进实体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通过产业融合和技术融合,形成了驱动数实融合的根本动力.

    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实体经济数实融合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改革赋能新质生产力:理论内涵、动力机制、关键主体及提升路径

    郭栋尤帅刘云
    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等特征,代表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重大跃升.文章按照"理论分析-现实情境分析-对策研究"的思路,基于数字化改革对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和提升的重大意义,系统总结了数字化改革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及理论框架,结合通用人工智能领域数字化改革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前沿实践,分析了数字化改革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机制,明确了各关键创新主体在数字化改革赋能新质生产力过程中的功能和定位,提出了数字化改革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提升路径及对策建议,为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形成更新起点、更高水平、更加系统、更高质量的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决策参考,对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更好发挥数字化改革对新质生产力的赋能作用具有重大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新质生产力数字化改革科技创新通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

    科技金融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与挑战:理论框架与对策研究

    张壹帆陆岷峰
    5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 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强国战略目标,并强调科技金融等五大领域的统筹发展.当前,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科技金融的角色亦日益凸显.文章深入探讨科技金融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核心作用,通过经典理论梳理和文献回顾,构建科技金融支撑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框架.文章指出,尽管科技金融在促进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仍面临融资难、成本高、监管滞后等挑战.基于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原则,提出完善服务体系、强化政策激励、优化监管等对策,旨在推动科技金融生态优化,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旨在为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科技金融新质生产力经济结构优化融资难题监管框架

    旅游助力双碳目标:旅游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

    白冰张英刘建和
    60-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双碳目标,必须要强制减碳,这可能降低人民的生活质量吗?文章探究了兼顾"减碳增汇"与"保障民生"的以人为本的双碳目标实现路径.文章使用2009-2019年的年鉴数据、碳排放数据和旅游数据,研究发现旅游发展是兼顾"减碳增汇"与"保障民生"达成双碳目标的有效措施.通过理论推导识别旅游经济部门的碳减排效率,通过跨数据库的变量整理,PCSE模型、FGLS模型、LSDV模型、系统GMM模型、差分GMM模型、60 个重点旅游城市模型的选用得到旅游对碳排放强度的稳健效应.机制分析验证了旅游对碳排放强度产生作用的生态机制,以及验证了旅游提供"低碳GDP"和挤出"高碳GDP"对碳排放强度产生影响的潜在假设.

    碳排放强度生态碳汇民生保障双碳目标旅游减排

    旅游经济系统韧性的冲击传导机制研究

    刘逸肖文杰纪捷韩
    69-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旅游经济系统的韧性是当前全球经济动荡趋势下的重要研究议题,但是现有研究聚焦在韧性属性和影响因素,倾向于将经济韧性作为一个系统黑箱来研究其变动情况,缺乏研究外来冲击对旅游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影响过程与传导机制.因此,文章拟测度经济冲击对旅游系统韧性的冲击传导机制.具体而言,文章以中国香港 2013年至 2019年的月度数据以及珠三角 9 市 2009 年至 2019 年的年度数据为例,分别构建了向量自回归模型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从长期和短期两方面探讨旅游人次增长率、餐饮业收入增长率以及住宿业收入增长率之间的动态传导机制.研究发现:(1)旅游市场(人次)并不是长期冲击传导的起点,餐饮业是短期冲击传导的起点.从长期看,旅游市场(人次)的变动不是旅游收入、住宿业收入和餐饮业收入变动等三个指标的格兰杰原因,并不会触发冲击传导.从短期看,餐饮业冲击分别与住宿业和旅游市场(人次)两者存在单向的、正向传导关系.(2)旅游市场(人次)与住宿业之间形成双向传导效应,餐饮业与两者呈现单向传导效应.旅游市场(人次)与住宿业的冲击不会传导到餐饮业,但是餐饮业冲击却能影响到它们.(3)单向传导效应的影响强度强于双向传导.从短期看,单向传导效应的影响强度位居前列,其中餐饮业对住宿业的影响最大,对旅游市场(人次)的影响次之;而双向传导效应的影响强度位居末位,其中旅游市场变动(人次)对住宿业的影响一般,反之则仅有微弱的影响.从长期来看,双向传导效应消失,只有餐饮业对旅游市场(人次)单向传导表现为一般的影响程度.(4)旅游系统冲击传导普遍呈现短周期特性.对住宿业的冲击传导周期都较短,只有餐饮业对旅游人次的冲击既有长期影响也有短期影响.文章证实了旅游系统中存在传导关系,以及初步发现了关键变量和半产业化特征对韧性的影响,积极推进了经济韧性理论进展,同时也揭示了以旅游为代表的服务业,在韧性上与制造业的显著区别.

    旅游系统韧性冲击传导旅游半产业化传导周期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民俗文化旅游赋能乡村振兴

    何梁
    7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乡村振兴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现实基础,民俗文化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民俗文化旅游作为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具有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独特优势,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分析民俗文化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和实践挑战,提出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构建民俗文化景观、发展绿色新质生产力等实践进路,有助于促进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的全面振兴.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乡村振兴新质生产力民俗文化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