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着重分析与比较当前西方儒学研究中新思辨主义的转向,审思那些有争议甚至令人困惑的焦点论题各自的某种合理性.如同分析哲学,没有任何论题能把所有思辨哲学家统一起来.几乎所有杰出的思辨哲学家都是某类形而上学(玄学)者.由于形而上学在最基本层面上研究"本体"与"实在",而思辨哲学对所有哲学分支体系都感兴趣,因此,思辨思想家首先将自己视为形而上学者,其次才是伦理学家、认识论者或逻辑学家.思辨思想家往往不把价值论、知识和真理的问题看作是相互排斥的,因而他们对分析法的简单性持保留态度.进入 21世纪后,思辨主义有所复兴,一种表现为新形而上学(新玄学)的新思辨主义悄然发展,如对被忽视的形而上学经典作品的翻译比从前较为开放等.近年来,有关思辨现实主义和面向对象的本体论的大量讨论,使分析形而上学的许多核心问题日益凸显,尽管这些问题都是由欧洲大陆传统如批判理论、德国唯心主义、现象学和后结构主义等所决定的.这一"形而上学转向(Metaphysical Turn)"为跨越鸿沟开辟了广阔的新视野.西方古典哲学学者对非西方哲学传统中形而上学的存在通常持怀疑态度,这是由于东西方文化特定的思想或标准,即有关形而上学的界定与阐释,或似乎又出自人们普遍缺乏对不同哲学传统方法的认知.南乐山等西方学者试图将西方古典思辨哲学传统与中国儒家传统相结合,而为人类探索一条更理智的出路.有多位学者进行了以下探究:1.对中国形而上学进行重构,并认识到了中国世界观的独特特征,同时也探讨中国哲学中主要伦理问题背后的思辨思维.2.寻求中国哲学的历史思想中是否存在一种方法,通过它,可以理解量子系统与其观察者之间的关系,这项努力可能会使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中的自然与人的基本概念重新焕发活力,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量子理论中的深层形而上学问题.3.探究新儒家从宇宙论到本体论的形而上学;从虚无到无穷;周敦颐宇宙学的起源;事物的基本构成;张载的一元论气;程朱学派的宇宙原理等.4.将阴阳气等重要概念作为切入点,从先秦到现代,深入讨论中国哲学广泛的形而上学主题.5.创意性地用分析哲学的方法来分析形而上学的问题,从而造成某种"新思辨的转向".儒学新思辨主义趋向的意义是多重的:它为当代西方儒学的发展开辟了新阶段,并可使孔子思想更广泛而深入地为西方知识界的其他人文领域甚至普通民众所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