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社会科学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家
社会科学家

黄晓伟

月刊

1002-3240

glkxj@163.com;glkxj@sina.com

0773-2898540

541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西山路6号

社会科学家/Journal Social Scientist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社会科学刊物。以发表社会科学各学科学术研究成果为主,特别重视发表社科研究成果,以促进社会科学研究的繁荣和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我国旅游的理论建构与实践研究——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戴斌教授访谈

    戴斌阳玉平
    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在新质生产力视域下促进旅游理论建构与实践创新是访谈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戴斌教授从我国旅游发展的实践出发,依据其几十年的旅游治学经验,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旅游经济体系建构、文旅融合理论与实践、"网红城市"与可持续发展、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现状与未来,以及旅游新质生产力的培育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我国旅游业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和实践特征,并对旅游理论和学术研究提出相应的要求.任何时候,旅游理论和实践创新都要回答实践之问,面向国家战略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及时调整关注点与着力点,进而构建旅游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对外讲好中国旅游故事.

    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旅游经济文旅融合"网红城市"

    繁荣阶段的旅游投资与创生逻辑

    戴斌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需求、消费和市场热度起来了,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确定了,旅游投资机构和市场主体就成为繁荣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力量.市场主体在传统中涅槃,在现代化创新中重生,典型业态景气上升,企业盈利得以修复;技术应用与研发创新、政策合力、旅游治理现代化等不断提升行业效率和消费环境.纵观旅游业发展趋势,各地消费促进政策,国内外供应链修复进展,以及宏观经济整体转向温和通胀的趋势,旅游消费预期保持增长,高涨的旅游需求也为"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新质生产力的发育提供了厚实的土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和旅游系统的重点任务和工作重点是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两会精神为指导,关注上游企业进入、传统旅游业态和市场主体扩展及旅游消费新场景和旅游市场新主体,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繁荣时代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旅游投资创生逻辑新质生产力旅游高质量发展成长战略

    新思辨主义与当代西方儒学的趋向

    丁子江
    16-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着重分析与比较当前西方儒学研究中新思辨主义的转向,审思那些有争议甚至令人困惑的焦点论题各自的某种合理性.如同分析哲学,没有任何论题能把所有思辨哲学家统一起来.几乎所有杰出的思辨哲学家都是某类形而上学(玄学)者.由于形而上学在最基本层面上研究"本体"与"实在",而思辨哲学对所有哲学分支体系都感兴趣,因此,思辨思想家首先将自己视为形而上学者,其次才是伦理学家、认识论者或逻辑学家.思辨思想家往往不把价值论、知识和真理的问题看作是相互排斥的,因而他们对分析法的简单性持保留态度.进入 21世纪后,思辨主义有所复兴,一种表现为新形而上学(新玄学)的新思辨主义悄然发展,如对被忽视的形而上学经典作品的翻译比从前较为开放等.近年来,有关思辨现实主义和面向对象的本体论的大量讨论,使分析形而上学的许多核心问题日益凸显,尽管这些问题都是由欧洲大陆传统如批判理论、德国唯心主义、现象学和后结构主义等所决定的.这一"形而上学转向(Metaphysical Turn)"为跨越鸿沟开辟了广阔的新视野.西方古典哲学学者对非西方哲学传统中形而上学的存在通常持怀疑态度,这是由于东西方文化特定的思想或标准,即有关形而上学的界定与阐释,或似乎又出自人们普遍缺乏对不同哲学传统方法的认知.南乐山等西方学者试图将西方古典思辨哲学传统与中国儒家传统相结合,而为人类探索一条更理智的出路.有多位学者进行了以下探究:1.对中国形而上学进行重构,并认识到了中国世界观的独特特征,同时也探讨中国哲学中主要伦理问题背后的思辨思维.2.寻求中国哲学的历史思想中是否存在一种方法,通过它,可以理解量子系统与其观察者之间的关系,这项努力可能会使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中的自然与人的基本概念重新焕发活力,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量子理论中的深层形而上学问题.3.探究新儒家从宇宙论到本体论的形而上学;从虚无到无穷;周敦颐宇宙学的起源;事物的基本构成;张载的一元论气;程朱学派的宇宙原理等.4.将阴阳气等重要概念作为切入点,从先秦到现代,深入讨论中国哲学广泛的形而上学主题.5.创意性地用分析哲学的方法来分析形而上学的问题,从而造成某种"新思辨的转向".儒学新思辨主义趋向的意义是多重的:它为当代西方儒学的发展开辟了新阶段,并可使孔子思想更广泛而深入地为西方知识界的其他人文领域甚至普通民众所理解.

    思辨主义反思辨主义新思辨主义新思辨转向新形而上学(新玄学)儒学新思辨主义

    赛博符号美学:当代艺术的复杂性原理探析

    胡易容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代艺术本身的复杂性构成了当代艺术唯一被确认的共同性,且当代艺术展现的层级嵌套性、不确定性以及涌现性等特征与复杂性理论具有高度契合性.以符号学为桥梁,构建起的"赛博符号美学",试图对当代艺术重要问题提出了自身的回应:在方法论与本体论上,其以艺术的意义为目标,探究其符号文本形式规律;在外延范畴上,引入复杂性系统观应对当代艺术难以归纳的现象;在价值观层面,其契合科学人文主义主张,在当今科学的重大变革基础上思考当代艺术的意义指向.

    当代艺术赛博符号美学复杂性理论

    人的解放视域下的共同富裕

    刘贤峰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共同富裕是对脱贫攻坚成果的全面巩固,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衔接,根植于社会主义制度之中,展现了"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发展,有利于推动人的解放,并呈现出立体、多元、整体、全面的特征.然而,有些人把共同富裕当作是"均贫富",错误地认为共同富裕就是平均主义、劫富济贫、消灭差别,从而曲解了共同富裕的价值与内涵.由此,要从人的解放和整体性的视角阐述共同富裕的科学价值内涵,统筹和处理好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经济中心与人民至上、追求效率与保证公平、内生动力与社会保障、乡村振兴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五对矛盾,从政党领导、制度支撑、经济为本、理念建设、法治保障方面共同发力,优化人的解放视域下共同富裕的实践发展,进一步展现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发展逻辑.

    人的解放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社会主义制度

    新时代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变化特征与实现路径

    刘惠刘银喜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是人的需要在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进入新时代以来,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满足而愈加彰显.文章从唯物史观视域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论证了美好生态环境需要的多维内涵、价值和意义.新时代以来,生态环境需要由片面性向全面性发展、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晋升、由本能需要向权利需要演变、从个体需要向群体需要发展、从潜在需要向迫切需要转变,由此提出重视和满足人民的生态需要,优化调整生态需要结构,全方位维护生态正义,关注人类共同的生态需要等路径,全力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中实现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全方位满足,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唯物史观生态需要生态文化新质生产力人类命运共同体

    红色文化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价值与路径

    高雅静颜吾佴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全过程.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创造和形成的精神文化样态,时间跨度大、内容范围广、价值意义深,具有深刻的精神内涵与历史文化内核.红色文化与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具有内在一致性,为人民精神世界的构建保障方向、提供精神牵引、增强精神定力,推动社会成员共同体的心理状态、审美取向、道德品格以及信仰世界的积极健康发展,对于满足人民的精神世界需求、化解精神世界矛盾冲突、缩小精神世界贫富差距具有重要价值.培育积极向上、理性平和的心理状态,引领高雅文明、自尊自信的审美取向,涵养崇德向善、和谐有序的道德境界,筑牢崇高笃行、丰盈充实的信仰世界,构成了以红色文化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基本形态.为此,要在维护红色文化价值、扩大红色文化辐射、拓展红色文化产业上着力,为新时代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提供行动路径.

    中国现代化红色文化精神世界价值考量

    边境旅游地文化安全影响及评价——基于PSR模型的研究

    黄爱莲
    5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安全已逐渐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文化繁荣以及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支撑.文章以东兴市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边境旅游地文化安全指标权重,构建了边境旅游地文化安全的PSR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东兴边境旅游地文化安全综合得分进行测算.研究发现:(1)边境旅游地文化安全响应和文化安全状态是总体文化安全水平的关键支撑,文化安全压力的威胁较小.(2)就整体而言,东兴市文化安全状况处于Ⅲ级(文化安全)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3)就不同指标层次而言,东兴市文化安全水平压力内外部影响较小,主要威胁来自社会环境和文化压力;文化安全状态处于安全水平,其中民族文化的保护和意识形态的建设程度较好;文化安全响应程度最好,其中政府和社会组织对文化安全的保护措施最为有效.

    旅游治理边境旅游地文化安全PSR模型

    中国海洋旅游政策变迁研究(1995-2022年)——一个三维分析框架

    刘佳刘贤明纪晓萌
    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完善的政策体系是助推海洋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文章系统梳理了中国海洋旅游政策的演进脉络与变迁规律,对海洋强国建设背景下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海洋旅游发展政策体系具有重要价值.文章以1995-2022年中央颁布实施的178件海洋旅游政策文件为研究样本,构建"政策演进历程-政策外部结构-政策工具选择"三维一体的政策分析框架,运用政策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法,探索和揭示中国海洋旅游政策变迁的阶段特征、内在逻辑与发展规律.研究表明:(1)中国海洋旅游政策变迁历程经历了起步发展与政策孕育期、探索引导与政策蓄势期、全面推进与政策红利期、提质升级与政策深化期四个阶段,反映了政策重点由"重视资源开发与保护"向"积极促进产业发展""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目的地""打造世界顶级的产业集群"发展的时代转向.(2)海洋旅游政策文件数量逐年波动递增,政策类型更加多样化,政策发布主体呈现以国务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及自然资源部为主导,多部门、金融机构等组织机构介入的多元化特征,但政策体系建设仍然不健全,政策联合决策程度和政策效力还有待提升.(3)海洋旅游三大政策工具间呈现"环重、需中、供弱"的结构失衡特征,尚存在协同配合度不佳及内部结构分布失衡的状况.未来应进一步合理规划政策目标、配套完善海洋旅游政策体系,加强政策顶层设计、推进海洋旅游发展体制改革,优化政策工具组合、提升工具间协同性与适配性.

    海洋强国建设海洋旅游旅游政策高质量发展

    基于"模糊-冲突"模型的旅游发展策略——以山东省民俗体育为例

    丛晨何劲鹏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俗旅游文化内容丰富,彰显出"以人为本"特质和广泛的受众吸引力.民俗体育旅游核心议题在于借助民俗体育发展力量,聚焦可持续发展观、产业链延伸、平台搭建等方面,旨在盘活文化资源、创新文化产品、健全文化制度、完善文化治理.事实上,民俗体育赋能民俗旅游,完善了旅游产品供给体系,激活了旅游市场内生动力,加速了内需潜力的有效释放,畅通了双循环经济的发展路径.山东历史悠久,民俗体育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富,打造民俗体育资源竞争力优势明显.为推进民俗体育旅游落地,需明确民俗旅游标准及优化建设环境,重塑实践性行动逻辑;嵌入民俗旅游"时间-结构-关系"维度,完善适当性行动逻辑;基于民俗旅游"标准+特色"的弹性考评,优化结果性行动逻辑.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文旅融合民俗旅游民俗体育"模糊-冲突"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