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社会科学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家
社会科学家

黄晓伟

月刊

1002-3240

glkxj@163.com;glkxj@sina.com

0773-2898540

541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西山路6号

社会科学家/Journal Social Scientist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社会科学刊物。以发表社会科学各学科学术研究成果为主,特别重视发表社科研究成果,以促进社会科学研究的繁荣和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智能向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法治意识培养

    牛翔
    154-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催生了智能向善的价值取向,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法学院落实"立德树人"的战略举措,也是深化法学教学改革的重要部署,要求坚持"专业思政课程"与"法学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并必须充分利用数字手段.实践中,法学教育的"专业性"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度,数字化浪潮叠加"内卷"趋势,可能会进一步消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增强法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必须将培养法治意识作为切入点和落脚点.以此为基础,一方面应当以强化法治意识为目标优化思政课程,更加突出立德树人的指导意义,不断挖掘法学领域思政课程中有关法治意识的新内容,并注重通过具体的法治实践案例培养法治意识;另一方面则必须将法治意识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元素,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牵引课程思政改革,坚持法学理论讲授与法律实践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虚拟与实体课堂配合的技术载体,最终形成具有可复制性的法学课程思政改革"方法论".

    思想政治课程思政智能向善法治意识法治人才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与传播路径——以中苏文化协会新疆分会为中心

    邹赞梁鑫鑫
    160-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新疆译介和传播的重要路径之一,中苏文化协会新疆分会聚焦中国现实问题,以《新疆日报》为载体,构筑起新疆地区传播马列主义的重要阵地.协会虽然存在对原著的译介选择较少、文艺泛政治化和哲学化等问题,但其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经典原著的译介和传播,不仅为当时的新疆文艺创作实践提供了思想指导和理论资源,推动中苏两国在文化和学术思想上的交往交流,而且在维护边疆社会稳定,助推新疆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了文艺思想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回顾与梳理协会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及其发挥的现实作用,有助于全面深入阐释马克思主义文论在新疆的传播接受状况,以期为"文化润疆"工作贡献文艺力量提供参考借鉴.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译介与传播中苏文化协会新疆分会交往交流

    多元文化再现与家园追寻:论扎迪·史密斯文学书写

    杜兴雨
    171-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扎迪·史密斯在文学创作中因复现当代英国社会的多元文化现实、塑造具有多重文化身份的人物而赋予了作品独特的魅力.其处女作《白牙》以诙谐幽默的笔调和漫长的时空跨度,全景式地展示了伦敦西北郊威尔斯登的多元文化图景,因而被学界誉为"当代英国多元文化的代言书".但是,当史密斯将《西北》的故事背景再次置于威尔斯登时,却并未延续《白牙》中对于多元文化主义的乐观态度.该小说以"过客""主人""十字路口"为章节标题,暗示主人公面临着"何处是家园"的迷茫.他们在情感缺失的多元文化社区中无所适从,渴望逃离又频频受限于英国社会无处不在的文化边界,只能在进退两难的非家之境中漫游彷徨.这一家园书写的嬗变指向多元文化主义在追求文化平等的同时,无形中加深了文化界限和人际情感隔阂.对此,探赜小说中有机的人际情感联结、呼唤跨越文化藩篱的情感共同体可以为流散群体建构有归属感的家园提供积极的文学思路.

    扎迪·史密斯流散文学多元文化主义家园情感共同体

    人民至上: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根本遵循

    旷爱梅
    17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民至上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坚持人民至上是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章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着重从准确把握基层治理面临的市场参与力量不足,导致市场竞争和创新激励缺乏;社会参与力量不够,影响基层治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公民有效参与欠缺,致使政策执行难度增加;基层治理体制不顺畅,难以形成治理合力等方面,深入分析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文章尝试从激发市场活力,优化治理资源配置效率;强化基层社会组织建设,壮大社会参与力量;增强公民参与,凝聚基层治理合力;完善基层治理体制,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等方面,审慎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设性思考,以期对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有所裨益.

    人民至上基层治理现代化治理效能社会参与治理合力

    新时代中国之于东盟话语体系的建构

    张才圣艾子林
    186-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化是国家话语体系的重要内容,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历程决定了我国对东盟的话语演进历史.冷战后中国东盟话语主要以经济互利合作为基础,以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为合作模式,推动了中国与东盟关系良性发展.随着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发展与完善,中国东盟的话语由睦邻伙伴朝着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演进.新时代地缘政治剧变,"反全球化""逆全球化""有限全球化"抬头,中国与东盟需以利益共同体话语为基础,夯实话语体系的物质基础;需以唇齿相依、共建家园大众话语为纽带,扎牢话语体系的社会根基;需以包容互鉴、相互尊重时代话语为潮流,提升话语体系的政治互信;需以"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目标,指明建构中国东盟话语体系的努力方向.

    中国东盟话语体系建构中国式现代化区域合作

    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导向、基本逻辑与实践路径

    邓双霜
    192-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新兴数字技术在出版行业的广泛应用,学术期刊成为文化产业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然而,受诸多因素影响,我国学术期刊虽然在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其转型升级成效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数实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能够获得更多的创新手段、更广阔的传播渠道,采取更高效的交流方式、更智能的服务模式,从而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为此,学术期刊应坚持"内容为王,质量至上""读者为本,服务优先""科技赋能,智慧出版""多元协同,生态共建"的价值导向,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数据驱动,智能化管理""开放合作,共建共享""持续创新,灵活应变"的基本逻辑,不断加强内容质量监控,拓展期刊品牌价值,激励编辑多元化转型,以持续获得高质量发展.

    学术期刊数实融合价值导向高质量发展

    本刊声明

    《社会科学家》杂志社
    196页

    人物介绍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