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社会科学辑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辑刊
社会科学辑刊

双月刊

1001-6198

024-86120485

110031

沈阳市皇姑区泰山路86号

社会科学辑刊/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发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政策对我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姚战琪
    16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系统研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政策对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对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政策对我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具有正向影响,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政策对我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城市、产业结构发展水平高的城市、入选"宽带中国"试点的城市相对更大,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政策对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在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直辖市相对更大,数字产业化、产业结构升级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政策对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因此,应大力发挥产业结构升级对我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大力发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政策对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促进作用.

    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数字产业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场景驱动:面向新质生产力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新机制

    尹西明陈劲王冠
    178-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数据已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培育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新型生产要素.然而,数据要素与应用场景尚未有效融合成为制约其市场化配置的主要瓶颈.通过探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理论逻辑、共创生态与过程机制,提出了通过超越传统线性思维,运用场景思维实现多元主体共建生态、提升数据要素市场化和价值化效能,从而赋能各行各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结合国家政策背景和实践案例,基于场景驱动创新理论,提出了场景驱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理论内涵、典型特征和共创生态构建原则.进一步地,以深圳数据交易所的实践探索为例,提炼了场景驱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CDM(Context—Data—Match)新机制,通过多维场景驱动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新模式,加快数据要素的市场化流通、场景化应用和乘数效应释放,为推动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理论与实践启示.

    场景驱动创新数据要素CDM机制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

    内隐与外显态度对消费者言行差异的影响——基于转基因食用油的调查研究

    钟甫宁王琳刘华
    189-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消费者言行差异对于陈述性偏好的预测效率具有重大影响,是重要的前沿学术问题.本文基于双重态度理论,以转基因食用油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度消费者的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重点分析了不同类型态度的消费者与即期、长期购买行为的关系,考察了态度差异对消费者言行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50%以上的消费者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存在差异,在反对转基因食用油的态度上,消费者内隐态度明显低于外显态度,外显态度对即期、长期购买行为均有显著影响,但内隐态度仅对长期购买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消费者内隐、外显态度差异显著地影响消费者言行,对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无差异的消费者而言,其言行存在差异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建议在对消费者调查过程中增加对内隐态度的测度,重点关注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无差异的消费者,以规避消费者言行差异对调查结果的影响,提高陈述性偏好的预测效率.

    内隐态度外显态度购买行为消费者言行差异转基因食用油

    土壤健康:提升生态农产品供给能力的根本

    于法稳代明慧
    203-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生态产品消费也日益成为新时尚、新趋势.生态农产品消费需求与供给能力不足的矛盾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在农业领域的突出表现.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是提升生态农产品供给能力的有效途径,其核心之一是耕地土壤健康.土壤健康的内涵特征体现在土壤微生态系统充满活力、富有营养、具有韧性和功能完善等方面.实现土壤健康需要全面提升全社会对土壤健康重要性的认知水平、全面开展土壤健康状况的摸底普查、激发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的积极性、确保技术的区域适宜性及有效性以及构建政策制度体系.为此,需要从加强顶层设计、实施普查评价、依靠机制创新、推动技术创新和完善制度体系等方面,寻找实现土壤健康的推进策略.

    土壤健康生态农产品供给能力农业绿色发展

    明清时期沿运地区的生态衰变与婴幼儿际遇

    马俊亚
    212-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清时,为了维持东移的运河,朝廷将黄河整体南移,并在不适合建立水库的平原和高地修、扩洪泽湖、微山湖等巨型水体,造成江北沿运和淮、黄之间乃至海河流域年年被淹,生存资源严重匮乏.在家庭内部面临食物不足以存活全部人口时,强势的成人往往牺牲弱势的婴幼.沿运地区的灾荒不是人口增长、土地偏少造成的马尔萨斯困境,而是生存环境被人为破坏所致,环境危机及其异化的婴幼观念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存续.当近代关爱婴幼实践在某些地区开展时,抱持崇老轻幼观念的国人存在着怀疑甚至仇视这种基本的人道行为的现象,这不是中外文化的冲突,而是晚清国人自身新旧观念的差异所致.

    沿运地区水患婴幼鬻儿马尔萨斯理论

    东北解放区农村题材话剧的历史蕴含与当代流脉

    逄增玉
    221-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农村题材话剧,尤其是农村话剧"三部曲"作品,在吸纳了延安戏剧传统和东北地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以阶级斗争、翻身解放、建立与巩固政权、物质生产、人的改造与"生产"等为主题,构制戏剧冲突与塑造人物,紧密配合和服务于革命夺权的政治与意识形态诉求,属于历史和认识价值大于审美艺术价值的革命性与政治性乃至政策性话剧.但其表达的主题与揭示的问题及其叙事却具有超越历史阶段的元典性、原创性和类神话原型的结构与母题意义,在当代文学叙事与结构中被不同程度地赓续与传承,留下余脉与印痕,甚至内化于某些红色经典的型构中,成为历史记忆和文化记忆的一部分.

    东北解放区农村题材话剧

    胡适与中国现代传记的发生与初期发展——兼及"传记文学"的概念

    张立群
    229-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胡适是中国现代传记史上最重要的理论家、倡导者和写作者之一,在传统传记现代转型和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胡适对于现代传记的贡献主要集中在20世纪20-30年代即现代传记的发生和初期发展阶段,通过为他者立传、自传倡导与书写、现代传记的类型划分等系列活动,胡适不仅留下大量的传记作品和文论、形成了 自己的现代传记理论,还留下了"传记文学"这一重要的命题.全面考察胡适这一阶段的实践与文论主张,可以深入认知胡适在中国现代传记史上的地位,并在和现代传记历史发展结合的过程中,与当今的传记写作和研究联系起来.

    胡适现代传记他传自传传记文学新文化运动

    Abstracts

    237-239页

    人物介绍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