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陆九渊以"医国手"自许,但"医国"与"医人""医病"不无关系,且"医国"原是从"医人""医病"而来的.《陆九渊年谱》中记载其"吾有四物汤"之语,"四物汤"者乃是治疗"血疾"之良剂,盖为陆九渊所熟谙.象山且善于补肾养肾,故其肾精充足,甚至能够做到"终日不倦,夜亦不困","劳而早起,精神愈觉炯然".其对各种疑难杂症持审慎的态度,对养生之道也是黜虚求实,脚踏实地,尤其反对服食求仙.陆九渊还认为对于"养心"危害最大者就是"心病",其云:"莫教心病最难医."因此强调对于"良心"的呵护、调养和及时的疗治等环节,防止出现"戕贼放失"等祸患,从而使之"畅茂条达",呈现出一派繁茂景象,"心病"随即就会消踪匿迹.陆九渊还认为治理道德与治理血气二者不可分割,但其又强调讲道德之后才能够治血气.当然,所谓"医国手"与一般的"医人""医病"者具有很大的不同.作为一名良吏,陆九渊忠于自身的责任与使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象山更强调"身或不寿,此心实寿",指出"心"具有恒久性,亦即是说精神生命的不朽性."心"之所以具有恒久性,因其与宇宙同体,其云:"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即说心既是人的主体意识,同时也是宇宙万物的本原.这样,就为其整个中医哲学思想奠定了"心学"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