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社会科学战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社会科学战线
社会科学战线

邵汉明

月刊

0257-0246

0431-84612431 84638362

130033

长春市自由大路5399号

社会科学战线/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内容以反映国内外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主,涉及文、史、哲、政、经、法等基础学科,也注重应用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中国古代形而上学思想

    康中乾张维娜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追求形而上学是人类的本性,特别是一个有文化的民族的本性和自信的表现.古老的中华民族能历久弥新地延续至今,就是有其思想深层的形而上学思想的演化.中国古代的形而上学思想哺育了中华民族精神并维系了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提起中国古代的形而上学,人们习惯于将其视为那种唯物、唯心的观念和思想,并用一般西方哲学的思想和方法将其对象化、标签化、公式化,这严重影响了它应有的思想意义和价值.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有一以贯之的形而上学思想传统.先秦诸子中的儒、道各自摊出了一个形而上学;汉代经学中孕育成熟的是宇宙生成论,这是宇宙本体论这一形而上学的准备形式;魏晋玄学是宇宙本体论的形而上学;隋唐佛学是心性本体论的形而上学;至宋明理学建构完成了一个伦理学本体论的形而上学.中国古代的形而上学思想至近代受到了西方哲学思想的强劲冲击.

    先秦诸子宇宙发生论宇宙本体论心性本体论伦理学本体论

    《马氏文通》与中国近代语言哲学的开新

    彭传华
    1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氏文通》以其在中国文法研究上的开创性贡献为世人倍加推崇.由于语言学与语言哲学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马氏文通》在语言学上的探索决定了其在中国近代语言哲学研究上所具有的筚路蓝缕的开创性贡献.要言之,《马氏文通》的开创性贡献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将"因所同以同夫所不同"的中西比较方法作为语言哲学研究的方法,从而开拓了中国近代语言哲学研究的新方法;第二,将清儒未能关注的语言文字的起源与本质问题纳入到语言哲学研究的内容中,从而拓展了中国近代语言哲学研究的新内容;第三,以语言与世界的关系作为语言哲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从而确立了界说作为中国近代语言哲学研究的新重点;第四,以句法为主旨构建了中国文法体系,开创了完整的汉语语法学,从而开辟了中国近代语言哲学研究的新道路.马建忠是中国近代语言哲学研究的开山鼻祖,其名著《马氏文通》对后世的语言哲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马建忠《马氏文通》语言哲学,文法,界说

    "君子"人格的政治哲学意涵及其时代转换

    郭萍黄玉顺
    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君子不仅仅是道德人格,而首先是政治人格,即便在道德人格方面,也首先是政治道德.因此,儒家"君子"概念首先是一个政治哲学的概念."君子"概念的这种政治哲学意涵是伴随着社会历史形态的时代转换而转换的,可借用黑格尔辩证法"正-反-合"三段式来描述,就是王权时代的"君子"有权无德;皇权时代的"君子"有德无权;民权时代的"君子"应当德权合一.

    君子人格政治意涵时代转换

    君子文化涵育高校师德师风的理论与实践

    迟海波杨立敏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君子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携带着民族文化基因,滋养着民族文化血脉,历经数千年传承至今.君子文化以其蕴含的独特理想人格、精神追求和普世价值深刻影响和涵育着中华民族世代子孙.发挥君子文化的"以文教化"功能,对促进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具有战略性意义.将实践理路设计为文化传承的具体指向,师德师风建设规划的重点嵌入,文化建设的互动融入,师德特质群像的文化辐射,教育教学研究体系的重要视域,-以实现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探索.

    君子文化师德师风应然逻辑实践理路

    关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经济稳增长的理论分析

    郭克莎宋杰
    36-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建立了一个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经济稳增长关系的分析框架,在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围绕中国经济减速和稳增长的主要问题,分析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于稳增长的作用机制.这些作用主要表现在推进制造业自主创新、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企业品牌建设、促进产业绿色发展等方面.同时,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也需要一个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它与稳增长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研究表明,在中国经济发展阶段转变的条件下,仅依靠宏观经济政策实现稳增长的效率不高且难以持续,而依靠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来助力稳增长,将有更好的效果并具有长期性.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稳增长经济下滑

    全球视角的高质量城市化及中国的公共政策取向

    付敏杰
    4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化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载体,文章在全球视角下研究新时代中国城市化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政策导向.通过回顾和总结城市经济学中关于城市化研究的最新文献,文章将高质量城市化的基本空间特征归结为密度、速度和连通性.从历史经验和中国城市化的基本情况看,高质量城市化应当以提高人口和人力资本集聚程度为核心,以提高生产率、创新能力和宜居性为政策目标,不断增强密度、速度和连通性,推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生产功能和消费功能平衡发展;重塑空间效率、减少空间错配,建设紧凑城市;改革土地制度,控制生产生活成本;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和社会流动性.

    高质量城市化密度速度连通性消费城市空间效率城市治理社会流动性

    市场分割、创新要素流动与自主创新能力

    范欣
    59-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理论上说,市场分割将影响创新要素的跨区域流动,进而影响地区自主创新能力.文章尝试构建创新要素流动的空间权重矩阵,采用1994-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验证市场分割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发现,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实施市场分割并不会以牺牲本地自主创新能力为代价,地方政府为创新而竞争存在时空异质性,区域内相邻地区的协同创新效应明显强于区域间相邻地区.研究结论有助于各级政府找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着力点,推动区域创新协调发展.

    市场分割创新要素流动自主创新能力空间杜宾模型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的国际化区位选择

    杜婕张墨竹
    7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选取"一带一路"沿线69个国家2015-2019年政治、经济、金融、贸易、营商五方面数据,搭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合作评估体系,通过SVM支持向量机模型给出最佳区位选择建议.研究发现:43个国家适合中资银行开办分支机构或进一步发展国际化业务,实验准确率较高;从实证结果分析来看,东盟、中欧、东欧三个区域最适合中资银行开拓业务;中资银行可以综合考虑贸易投资、税收法律、国家主权评级等附加因素,进一步优化区位选择结果.

    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支持向量机"一带一路"倡议

    变革型领导与员工的团队认同——领导团队原型典型性和程序公平的调节作用

    于桂兰张立越孟莹
    7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社会认同理论,从员工的视角,检验了领导团队原型和程序公平对变革型领导和团队认同的联合调节作用.通过对4个城市59个团队375名员工的问卷调查发现,变革型领导正向影响团队认同;领导团队原型和程序公平在变革型领导与团队认同的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因此,领导者应该与团队契合并且积极推动程序公平,激发员工的团队认同.

    变革型领导团队认同领导团队原型程序公平

    中国历史学的空间取向

    鲁西奇
    8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下、封疆与郡邑,是中国传统历史叙述的主要空间取向,其本质是以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导向的空间划分;与之相对应的历史叙述,可分别称为"天下史""王朝史"以及"郡邑史".近代的中国历史叙述与历史学研究,则立足于科学的、历史主义的区域分划,以世界、"历史中国"与区域作为主要的空间取向,世界历史、中国历史、区域历史构成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叙述与史学研究的主要部分.地域(及地方)、现代中国、全球的空间取向,分别对应着地域社会(地方社会)、领土国家主导的经济政治与社会文化实体以及一体化的人类社会(人类共同体),并形成了地域史(及地方史)、"讲好中国故事"与"全球史"的历史叙述与研究.天下、封疆、郡邑,世界、历史中国、区域,全球、现代中国、地域(以及地方),三组空间取向,虽然分别对应着中国传统历史叙述、近代与现当代历史叙述和研究,但又并存于当今中国历史学的叙述与研究领域.

    空间取向天下封疆世界地域历史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