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唐克轩

双月刊

1671-9964

xuebao@sjtu.edu.cn

021-64789728

201101

上海市七莘路2678号36号信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Agricultural Scienc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主要刊登生物学、植物科学、园林科学、动物科学、食品科学、农业水利与农业机械工程、农业化学与农业物理学、农业环境生态、乡镇规划与建设等学科的基础理论或应用研究的学术论文、研究简报、文献综述或快报。凡是上述范围内的稿件,无论校内、校外欢迎赐稿。其宗旨主要是反映农业最新科研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服务。读者对象是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血清IgG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涂光岚奉竹桑益旸李思思...
    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制备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中和抗原S1D(1 μg/mL)每孔100 μL进行包被,利用HRP-兔抗猪IgG(1∶20 000)建立了检测猪血清中抗PEDV IgG的间接ELISA方法.阴性判断临界值(M+2SD)为0.632,批内和批间检测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3%和3.1%,该方法与商品化的PEDV抗体间接ELISA检测试剂盒同时检测50份临床血清样品,均为阳性,上述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PEDV血清IgG的临床检测.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IgG中和抗原间接ELISA

    干旱胁迫对不同品种大花萱草光合特性的影响

    陈羡德陈珺付佩琦贾乐...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大花萱草(Hemerocallis hybridus)进行干旱胁迫处理,利用LI-6400XT型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其叶片的光合特性.结果 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9个品种的大花萱草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总体上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叶片的总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总体上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综合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下降程度,9个品种大花萱草的抗旱能力表现为:‘世界’>‘西罗亚恩典’>‘静脉’>‘白珍珠’>‘花边桌巾’>‘冰淇淋’>‘迷你斯特拉’>‘余烬’>‘罗斯维塔’.该研究结果对大花萱草的良种选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大花萱草干旱胁迫光合作用

    蔬菜专业合作社产销管理平台建立及其应用评价

    顾明飞孙巍薛广涛
    10-1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蔬菜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特点,从需求调查出发对其产销管理系统进行平台化应用开发.所建立的PMMS系统具有可拓展性,也较好地解决了社员使用门槛低的问题,分别集成了种植专家系统、质量管控追溯系统、产品订单管理系统和物流配送监管系统等多种系统.在上海恒孚蔬菜专业合作社应用的结果表明,全面导入PMMS平台并稳定运行后,社内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均有较大幅度提升;部分生产环节的成本有所降低,其年度平均新增收益率达到22.92%.

    蔬菜专业合作社产销管理系统产品配送信息化农业推广

    收获期和收割留茬高度对高羊茅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龚振德李俊袁晓君李彩霞...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于2016年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种子生产田实施了4个收获期和2个收割高度的两因素随机完全区组试验,以研究收获期和收割留茬高度对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收获期从花后15 d至花后36 d,有籽粒脱落的穗子和有籽粒脱落的小穗的百分率和千粒重逐渐提高,而每小穗粒数逐渐下降,致使种子产量先增加后降低;在4个收获期处理中,最高籽粒产量出现在第2期,即花后22 d,其显著高于第1期(花后15 d)和第4期(花后36 d)的种子产量,而与第3期(花后29 d)收获的种子产量间没有显著差异;第2期收获的种子千粒重、种子发芽率和种子萌发苗株高与第3、4期收获的优质种子间没有显著差异;籽粒产量和质量在留茬高度16 cm(收割全株)和留茬高度58 cm(割穗)间差异不显著,该效应不随收获期的不同而异.据此推断:上海地区高产优质高羊茅种子的适宜收获期为首批开花穗的花后22~29 d,于全田尚有12%的嫩穗和59%的小穗顶部有1~3粒籽粒脱落时开始尽快收获;可以根据不同收获方式的需要在高于地面16 cm至穗颈节间(割穗留茬高度)范围内灵活确定植株收割高度.

    高羊茅种子生产收获期收割留茬高度

    基于SEM法的城市型风景名胜地游憩吸引机制研究——以上海佘山地区为例

    余诗萌汤晓敏
    22-29,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域旅游”政策全覆盖的背景下,为寻求城市型风景名胜地游憩资源与游憩吸引力之间的科学性关联,提升其游憩生态体系的综合效能,以上海佘山地区为例,基于城市居民的游憩需求导向,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城市型风景名胜地游憩吸引力评价指标结构层次,筛选出6个维度的影响因子,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法(Structure Equation Modeling,SEM)构建游憩吸引机制模型;同时,针对模型测度和指标评价的结果,归纳出城市型风景名胜地规划与资源保育的重点建设方向,以期为城市近郊游憩资源及场所的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的引导与借鉴.

    风景园林城市型风景名胜地游憩吸引机制SEM法

    酶解-回流萃取法制备红茶提取物工艺优化及组分分析

    李旭娇王凡夏永军高昊峰...
    3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以红茶叶末为原料,对红茶提取物的复合酶解-回流萃取法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红茶提取物进行成分分析.优化结果表明,60℃酶解温度,2h酶解时间,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3∶2∶5(m/m/m)的复合酶配比,0.4%复合酶添加量,75%乙醇浓度,90℃回流萃取温度,1∶15 (m/V)固液比以及2h回流萃取时间为复合酶解-回流萃取法的最佳条件,且在此条件下红茶提取物提取率比直接回流萃取法提高33.4%.另外,GC-MS分析表明,红茶提取物主要含有咖啡因、α-亚麻酸和棕榈酸等活性成分以及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和苯乙醛等风味成分,且复合酶解-回流萃取法与直接回流萃取法分别制备的红茶提取物组分存在差异.

    红茶提取物酶解法回流萃取气质联用

    短时冷热刺激对夏季和早春甜瓜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姚琪牛蕴华高杏王利康...
    38-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网纹甜瓜(Cucumis melo.L)品种‘网路’为试材,研究了以冷、温水灌溉和冷、热空气处理对夏季和早春甜瓜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夏季育苗时,短时的冷空气和冷水灌溉可以降低甜瓜幼苗株高,提高幼苗茎粗、根冠比和壮苗指数,其中经15℃冷空气处理3次(10 min/次)和10℃冷水处理9次的甜瓜苗壮苗指数分别比对照高373%和105%.而在早春育苗时,短时的热空气和热水灌溉可有效提高幼苗的茎粗、根冠比和壮苗指数,且可提高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其中经30℃热空气处理6次(30 min/次)、35℃热水处理6次、35℃热水处理9次和40℃热水处理9次的甜瓜苗壮苗指数分别比对照高140%、82.3%、82.3%和73.9%.

    甜瓜幼苗冷热刺激生长抗氧化酶

    二十四节气与气传致敏花粉及呼吸道过敏相关性研究

    苏恺程甜甜田露芳郑青...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上海西南部气传致敏花粉的全年变化规律和它与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发病之间的关系,全年共收集58科各类花粉(3 605个/cm2);以及对应日期门诊就诊的过敏性疾病患者(4 482人);以二十四节气为时间划分节点,对13个空气中有花粉漂浮的节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表明:在春季的清明和谷雨花粉数量达到高峰,而在秋季花粉自白露后显著增加;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数量与一定范围内的花粉数量呈现明显的相关性(r=0.410,P=0.033);花粉数量与不同性别的过敏性鼻炎患者数量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花粉数量与过敏性鼻炎患者年龄间有显著性差异.总之,在清明、谷雨和白露等节气中,空气中飘散的气传致敏花粉数量较多,门诊过敏性鼻炎就诊患者数也相应增多,并且以中青年为主.

    气传致敏花粉二十四节气变态反应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

    5个月季品种高温处理后生理指标变化及其耐热性评价

    彭勇政刘智媛朱晓非杜习武...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验以5个月季(Rosa chinensis)品种带叶枝条为实验材料,将其放置于25、35和45℃人工气候箱内处理24 h,测定不同品种叶片的丙二醛、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并结合露地生长形态观察综合比较.结果 表明‘白柯斯特’综合耐热指数为30.5且夏季露地生长状态良好,具有较强的耐热性,‘北京红’和‘绯扇’耐热性稍弱于‘白柯斯特’,‘蓝斯带’和‘小香槟’的综合耐热指数最低,分别为21和22.5,具有较差的耐热性.实验结果可为月季品种的耐热性筛选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月季耐热性生理指标

    杜洛克猪70~115kg体重阶段饲料转化效率的遗传参数估计

    李秋梦张向喆马裴裴王起山...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单性状混合模型和多性状混合模型估计了568头体重为70~115 kg的杜洛克猪的饲料转化效率的遗传力及其与生长性状的遗传相关.结果 表明,料重比(feed conversation ratio,FCR)和剩余采食量(residual feed intake,RFI)的遗传力分别为0.38和0.20.饲料转化效率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较高(0.90).FCR与各生长性状间表型相关及遗传相关都高于RFI与生长性状间的相关,尤其是FCR与日增重之间的相关为-0.47.RFI与所有生长性状的表型相关都接近于0,与背膘厚(back fat,BF)呈一定的正遗传相关(0.15),与眼肌面积(loin eye area,LEA)和瘦肉量(lean meat content,LMC)呈较高的负相关(-0.37和-0.48),与日增重之间的相关则接近于0.综上,杜洛克猪70~115 kg体重饲料转化效率指标具有中高等遗传力,与生长性状有一定的遗传相关,尤其是FCR,因此使用该阶段测定数据计算FCR或RFI是合理可行的.

    饲料转化效率半程测定策略参数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