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绥化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绥化学院学报
绥化学院学报

田军

月刊

2095-0438

shxyxb@vip.126.com

0455-8301079

152061

黑龙江省绥化市黄河南路18号

绥化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为社科类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的办刊宗旨概括为:追寻科学理念,探索学术真知,传播先进文化,塑造大学精神。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当代宣传画中儿童形象的文化建构

    徐东慧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图像时代的到来,宣传画图像因文化的植入,脱离早期宣传画物质条件的限制与单一的表现形式,成为视觉文化的探索的一种方式.当代宣传画将"艺术"融进了公共文化空间,以多种艺术形式增添了公共空间文化价值.在观念文化与图像的结合中,当代宣传画展现其时间性与主题性的当代特征.当代宣传画中的儿童形象更是以一种独特的图像符号语言包装中国文化国粹,构建儿童文化空间与社会文化空间.同时,当代宣传画发挥了宣传画的社会功能,在文化语境的建构中弘扬当下社会文化价值.

    当代宣传画宣传画图像当代艺术儿童

    老上海月份牌女性形象的审美及新女性观

    徐姝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月份牌画是诞生于20世纪初期的商业广告形式,它集艺术表现与商业价值于一体,表征了当时上海人文社会的核心特征,尤其在女性文化领域,月份牌画将女性形象作为重要的语言主体,通过中西绘画技艺的结合生动地刻画了民国时期优雅精致、风姿绰约的女性人物,它是借女性形象来承载商品信息,具有一定的物质化和商业化特征,同时它又独立于纯粹的商业活动,见证了一个时代中上海女性的蜕变与成长.文章对月份牌画的女性形象刻画展开了研究,从画者、绘画技巧、人物形象呈现方式、女性身体美学以及都市新女性观等多个层面阐述和解构月份牌画女性人物设计,以期借月份牌画再现上海女性形象的演进与变迁.

    上海女性月份牌画审美文化新女性观

    徽州传统民居空间的适宜性改造 ——以凹字型民居为例

    金乃玲陆婷婷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代生活空间模式的变化以及人们行为活动方式的变更,传统建筑空间已经不适宜人们居住生活.文章主要以徽州传统凹字型民居为例,分析徽州传统民居现存的居住问题,探讨在现代居住空间环境的影响之下传统民居空间的空间组织方式以及改造手法,并提出相关的改造对策.

    徽派民居空间组织改造更新传承活化

    以师资建设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探索

    雷源
    104-10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师资建设饱受实用主义侵害,教师队伍专业素质良莠不齐,师风师德有待提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发展.要进行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发展,要进行供给侧改革,师资建设是促进供给侧改革最关键的路径,思政课师资建设应当优化选拔机制把握思政课师资源头.重视过程培养提升思政课队伍专业素质,坚定教师队伍的理想信念,以党的理论武装头脑,并从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同时出发,加强对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人文关怀.

    高校思政教育供给侧改革师资建设

    创新创业: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升的路径

    朱晓晨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及内在关联入手,通过提出社会责任的发展,在更深层面上阐明了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创新创业教育为推动社会责任提供了新的时代内容,拓展了其实践途径、完善了其培育过程.高校应当有效利用创业教育,充分挖掘创新教育中的社会责任感培育内容,优化提升社会责任感的方法,丰富实践环节,拓展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升路径,为培养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升

    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探析

    时超岚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分析,发现主要存在思想信念不坚定、选拔标准不合理、发展程序不规范、教育监督不健全等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与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新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文章根据当前现状和存在问题,从严把"标准关""发展关""培训关""责任制""监督关"等五个关口提出了优化提升路径,全面破解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难题,对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全局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全面从严治党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

    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融合发展探微

    徐建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廉洁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融合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颖命题,两者无论基于历史经验、归于立德树人还是立足服务复兴伟业,都具有独特且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新的教育思路必然会对当下的大学生思政格局带来种种冲击挑战,认为两者关系并非密切、融合发展没有必要;融合发展是新任务,必将增加师生负担;融合发展处于探索阶段,缺乏参考借鉴等.但冲击挑战并非不可应对和解决,可以从认知上搭起互促共进的桥梁纽带,从组织上汇聚协同发展的强大合力,从途径上多点开花、发挥优势提升整体效应等方面加以探索完善,达到孜孜以求的教育效果.

    大学生廉洁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融合发展冲击回应

    基于语料库的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话语分析与研究

    郑双双闵璇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技术2.0背景下,教育教学资源逐渐实现大资源共享.在数量庞大的资源面前,教师需要选取适用的资源以利于自己的教学,其中,语料库的作用非常突出.高中英语教学缺乏相应语料库的建立,对语料库的认识也不足.文章以2021年安徽省高中英语新课程新教材优质课中4位高中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采集4位老师的课堂录像,建立小型的语料库,并对高中260位学生开展问卷调查,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英语课堂中教师课堂提问话语的情况,以期为优质的课堂教学提供更高质量的指示语范式.

    信息技术语料库高中英语课堂提问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语教学"及"外语教育"主题期刊文献比较研究

    邹更新
    11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信息可视化工具CiteSpace,分别对国内近20年"外语教学""外语教育"两个主题期刊文献进行内容挖掘与数据分析,再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加以呈现,探讨两个主题关键词、关键词聚类、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等问题,以期发现两个概念的异同.研究发现,"外语教学"主要研究外语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工具、教学背景等领域;"外语教育"主要研究教育活动主体、教育背景、教育政策、教育对象等领域;今后应在注重外语教育方法研究的同时,重视其社会价值研究,并实现从外语教学向外语教育的转轨.

    知识图谱外语教学外语教育

    民族声乐教育与民族艺术的"割裂性危机" ——基于哈贝马斯理论的反思

    许艳玲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声乐教育中教学与艺术文化相脱节的现象愈发普遍.民族艺术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是我国音乐教育发展所根植的土壤,也是音乐教育者的根本使命所在,面对教育与艺术之间存在的"割裂性危机",深入改革声乐教育势在必行.哈贝马斯理论呼吁人们回归生活世界,重视主体间交往行为的合理性,对于我们重新反思和审视当前民族声乐教育模式有着重要帮助.结合哈贝马斯理论,还原和解读民族声乐教育的本质,改变技术化倾向下的教学法制约,突出声乐艺术的民族特色,加大艺术实践活动教学占比,并课程设置中充分体现声乐艺术与文化的密切联系,构建起教师与学生平等交往的新型民族声乐教学模式.

    民族声乐教育民族艺术哈贝马斯理论交往行为理论声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