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检验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检验医学
检验医学

吕元

月刊

1673-8640

shjyyxzz@126.com

021-68316211;021-68316300-1102

200126

上海市浦东新区洪山路528号

检验医学/Journal Laboratory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上海市卫生局主管、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杂志。坚持以实用为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检验与临床三结合,报道本专业领域中的最新科研成果、实用技术的新进展、各种检验的方法与试剂、仪器的性能和特点内容。既体现了上海检验医学界的学术水平,也为全国各级临床检验人员提供了他们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新理论、新技术。 本刊自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启用远程网络采编系统。进入网站,点击左侧“作者中心”中的“投稿(注册或登录)”栏,首次投稿时需要登记作者信息并注册,注册成功后即可在线投稿。注意请作者以实名、实际电子邮箱登记,否则无法进一步联系。投稿成功后,我们的系统会自动发送邮件和手机短信通知您稿件的进展程度,您也可以随时登录系统,自主查询稿件处理情况,完全实现在线的稿件处理过程。网上投稿不方便者仍需使用纸质稿件,请电话或E-mail通知本刊(电话:021-68316211,021-68315766;E-mail:shjyyxzz@126.com),但2种投稿方式只选其一,请勿重复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孕妇阴道B族链球菌检测联合胎儿脐带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预测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的价值

    谭海燕蒋玉蓉
    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孕妇阴道B族链球菌(GBS)检测联合胎儿脐带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对胎膜早破(PROM)新生儿感染的预测价值,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3-12月湖南省妇幼保健院170例足月分娩PROM新生儿作为观察组,根据新生儿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48例)和未感染组(122例).比较新生儿一般资料,分析PROM新生儿感染与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PROM新生儿感染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GBS阳性、CD64指数判断新生儿感染的效能.结果 感染组和未感染组PROM到分娩时间、绒毛膜羊膜炎、GBS阳性、阴道指检次数、产前使用抗菌药物、5 min Apgar评分<7分、羊水污染、CD64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M到分娩时间、绒毛膜羊膜炎、GBS阳性、阴道指检次数、CD64指数是PROM新生儿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这5项指标在列线图预测模型中的总分为294分,对应的感染风险为73.15%.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CD64指数、GBS阳性对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具有正相加交互作用(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D64指数和GBS阳性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判断PROM新生儿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3、0.807和0.847.结论 孕妇阴道GBS检测联合胎儿脐带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对PROM新生儿感染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PROM到分娩时间、绒毛膜羊膜炎、阴道检查次数是导致PROM新生儿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重点关注,以降低感染风险.

    B族链球菌中性粒细胞CD64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

    THR mRNA、ALCAT1在甲亢性心脏病中的协同诊断作用

    张晓玲金瑶李素芳彭海英...
    6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激素受体(THR)mRNA、心磷脂酰基转移酶1(ALCAT1)在甲亢性心脏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3月张家口市妇幼保健院甲亢性心脏病患者69例(甲亢性心脏病组)、单纯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69例(单纯甲亢组)、非甲亢性心脏病患者69例(非甲亢性心脏病组)和健康体检者69名(正常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并检测THRα1 mRNA、THRβ1 mRNA和ALCAT1.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甲亢性心脏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相对超危险度比(RERI)、归因比(AP)和交互作用指数(SI)分析THR mRNA、ALCAT1在甲亢性心脏病发生中的交互作用.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THR mRNA、ALCAT1诊断甲亢性心脏病的效能.结果 甲亢性心脏病组THRβ1 mRNA相对表达量和ALCAT1水平高于单纯甲亢组(P<0.001),THRα1 mRNA、THRβ1 mRNA相对表达量和ALCAT1水平高于非甲亢性心脏病组、正常对照组(P<0.001).单纯甲亢组THRα1 mRNA、THRβ1 mRNA相对表达量和ALCAT1水平高于非甲亢性心脏病组、正常对照组(P<0.05),非甲亢性心脏病组THRα1 mRNA、THRβ1 mRNA相对表达量和ALCAT1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甲状腺功能亢进病程、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后,THRβ1 mRNA相对表达量和ALCAT1水平升高是甲亢性心脏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值分别为3.185、3.712,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1.524~6.658、1.967~7.006,P<0.001].THRβ1 mRNA与ALCAT1对甲亢性心脏病的发生存在正向交互作用,二者均高表达时甲亢性心脏病风险是二者均低表达时的9.000倍;二者同时高表达时甲亢性心脏病风险是其他未知因子(其OR=1)的3.148倍(RERI=3.148);协同效应是二者单独存在产生效应之和的1.855倍(SI=1.855);在二者共存的甲亢性心脏病风险中,有34.98%(AP=34.98%)由二者交互作用引起.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HRβ1 mRNA、ALCAT1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诊断甲亢性心脏病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8、0.726、0.872.结论 THRβ1 mRNA、ALCAT1是甲亢性心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甲亢性心脏病的发生具有协同促进作用,二者联合检测可提升对甲亢性心脏病的诊断效能.

    甲状腺激素受体心磷脂酰基转移酶1甲亢性心脏病交互作用

    单标本气动传输系统对血细胞形态和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影响

    董旭才李斌苏怡叶先梅...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单标本气动传输系统(PTS)对血细胞形态和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西安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员工30名,采集每位员工3份乙二胺四乙酸抗凝全血标本.分别通过人工转运、PTS 8 m·s-1、PTS 15 m·s-1转运标本,然后进行血细胞分析和血细胞形态检测.以人工转运后检测结果为标准,比较不同PTS转运速度条件下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与人工转运比较,PTS 8 m·s-1和15 m·s-1转运标本后,血细胞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细胞形态无显著差异.结论 单标本PTS可用于转运血细胞分析标本.

    气动传输系统单标本血细胞分析形态学

    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前后人乳头瘤病毒阳性检出率分析

    张鹏吴雯婷荣婷婷陈惠...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前和疫情期间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检出率的差异.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体检中心和妇科门急诊48 264名女性生殖道分泌物样本,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15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分型测定.以2019年12月31日为时间节点分组,比较该时间节点前后15种HR-HPV亚型阳性检出率差异.结果 48 264例样本中,HPV阳性9 628例(19.95%).阳性检出率居前4位的亚型分别为HPV52[2 721例(5.64%)]、HPV58[1 508例(3.12%)]、HPV16[1 418例(2.94%)]、HPV51[997例(2.07%)].2018-2019年(疫情前)与2020-2022年(疫情期间)比较,有13种HR-HPV亚型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疫情前比较,有10种HPV亚型阳性检出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9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8-2019年(疫情前)HPV整体阳性检出率为29.86%,高于2020-2022年(疫情期间)的24.82%(P<0.05).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上海地区15种HR-HPV亚型阳性检出率有一定的影响.

    人乳头瘤病毒分子分型宫颈癌

    医学检验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方差检验值远小于1的问题探讨

    郭晓俊赵晓君蒋玲丽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单因子方差检验分析医学检验能力验证时样品均匀性时常出现检验值远小于1,且与1有显著性差异的问题.文章基于2021年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特殊蛋白检测能力验证计划的均匀性检验数据,发现产生此类问题的原因一般为:一是运用全自动血浆蛋白分析系统等大型精密仪器进行检测时,检测周期较长,检测系统易随时间发生基线波动,仪器准确度发生波动;二是在进样过程中,只采用了简单的正向和反向进样的方式,使仪器产生的偏移所带来的误差常会超过方法本身的精密度.此种情况下,不能简单地判定样品是均匀的,需要查找原因并加以改进.如果均匀性检验工作量较大,应避免系统的时间偏差,确保重复测量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果是进样过程或方式导致的,应满足测定随机化的要求.必要时,也可以采用其他统计方法进行评价.

    能力验证医学检验样品均匀性单因子方差检验

    欢迎加入《检验医学》特约审稿人队伍

    《检验医学》编辑部
    78页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磁微粒化学发光法的建立和初步临床应用评估

    徐海娈马冰靳增明赵艳芳...
    7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检测人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的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并进行初步临床应用评估.方法 采用竞争法原理,建立基于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抗FITC系统的检测血清TRAb的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并对方法的空白限、检出限、线性区间、精密度、抗干扰能力进行评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该方法的临床诊断效能.比较磁微粒化学发光法与电化学发光法和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刺激性抗体(TSI)化学发光法的一致性.了解郑州地区健康成人血清TRAb的分布情况.结果 建立的磁微粒化学发光法的空白限为0.3 IU·L-1,检出限为0.7 IU·L-1,线性区间为1.0~50.0 IU·L-1;低、中、高水平样本的重复性分别为5.36%、2.54%和2.12%,中间精密度分别为8.13%、3.92%和3.50%.胆红素≤250 mg·L-1、血红蛋白(Hb)≤1.0 g·L-1、三酰甘油(TG)≤10.0 g·L-1、FITC-Na≤500 ng·mL-1对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TRAb无干扰,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激素(TSH)、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TRAb无交叉反应.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TRAb诊断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D)的曲线下面积为0.998,最佳临界值为1.92 IU·L-1,敏感性为99.07%,特异性为95.00%.磁微粒化学发光法与电化学发光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2=0.941,P<0.000 1),2种方法的偏差为0.090 IU·L-1,总符合率为96.24%,一致性好(kappa=0.925);与TSI化学发光法的相关性一般(r2=0.671,P<0.000 1),2种方法的偏差为-2.613 IU·L-1,总符合率为88.15%,一致性较好(kappa=0.763).采用百分位数法初步建立TRAb的参考区间为≤1.60 IU·L-1.结论 成功建立了检测血清TRAb的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性能较好,可满足临床需求.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异硫氰酸荧光素化学发光法

    miR-155-5p靶向ARID2对口腔鳞状细胞癌有促进作用

    戴宏建崔海宁李艳凤崔红梅...
    8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miR-155-5p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调控作用和机制.方法 收集人口腔癌细胞系CAL-27、HN4、HN6、SCC4、TCA8113和正常口腔上皮角质细胞系HOK,检测miR-155-5p表达.根据转染质粒的不同分为miR-NC组(转染miR-155-5p模拟物阴性对照)和miR-155-5p组(转染miR-155-5p模拟物)、anti-NC组(转染miR-155-5p抑制物阴性对照)、anti-miR-155-5p组(转染miR-155-5p抑制物)、Vector组(转染空质粒载体)、pc-ARID2组(转染ARID2过表达质粒)、miR-NC+Vector组(共转染阴性对照和空质粒载体)、miR-155-5p+Vector组(共转染miR-155-5p模拟物和空质粒载体)和miR-155-5p+pc-ARID2组(共转染miR-155-5p模拟物和ARID2过表达质粒).采用CCK-8实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分别采用划痕实验和侵袭实验检测CAL-27细胞、HN4细胞的迁移、侵袭情况,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ARID2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55-5p与ARID2的靶向关系.结果 与正常口腔上皮角质细胞系HOK比较,OSCC细胞系(SCC4、HN6、HN4、CAL-27、TCA8113)miR-155-5p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与anti-NC组比较,anti-miR-155-5p组miR-155-5p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增殖活性、克隆形成数、划痕闭合率和侵袭细胞数均显著降低(P<0.01).与miR-NC组比较,miR-155-5p组ARID2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增殖活性、克隆形成数、划痕闭合率和侵袭细胞数均显著升高(P<0.01);anti-miR-155-5p组ARID2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增殖活性、克隆形成数、划痕闭合率和侵袭细胞数均显著降低(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与共转染miR-NC和pmiR-ARID2野生型质粒(pmiR-ARID2-wt)比较,共转染miR-155-5p mimic和pmiR-ARID2突变型质粒(pmiR-ARID2-wt)后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P<0.01).与Vector组比较,pc-ARID2组ARID2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增殖活性、克隆形成数、划痕闭合率和侵袭细胞数均显著降低(P<0.01).与miR-NC+Vector组比较,miR-155-5p+Vector组增殖活性、克隆形成数、侵袭细胞数和划痕闭合率均显著升高(P<0.01);与miR-155-5p+Vector组比较,miR-155-5p+pc-ARID2组增殖活性、克隆形成数、侵袭细胞数和划痕闭合率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OSCC细胞中miR-155-5p表达上调,并可通过靶向抑制ARID2表达促进O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进而发挥致癌基因作用.

    微小RNA-155-5pAT富集作用域2口腔鳞状细胞癌增殖迁移侵袭

    临床血液体液检验同质化管理和实践

    蒋浩琴徐倩倩徐黎明关明...
    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学检验结果同质化管理是实现检验结果互认的基础,也是促进医疗服务共享机制、增强医疗机构协同性的重要举措.疾病变化的复杂性和时效性,检测设备性能和检测流程质量管理的差异性,形态学检验的难点等问题使同质化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一系列医疗风险.通过对检测前、中、后各阶段中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可降低或消除影响血液体液检验同质化的风险.文章结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基于专业特色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对不同医疗机构和同一医疗机构多院区同质化管理的实践进行阐述和分析.

    形态学检验人工智能同质化结果互认临床实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进展为急性双系列白血病罕见病例报道和临床特征分析

    王丽霞陈仪潘园园任方刚...
    100-102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双系列白血病WT1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