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检验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检验医学
检验医学

吕元

月刊

1673-8640

shjyyxzz@126.com

021-68316211;021-68316300-1102

200126

上海市浦东新区洪山路528号

检验医学/Journal Laboratory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上海市卫生局主管、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杂志。坚持以实用为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检验与临床三结合,报道本专业领域中的最新科研成果、实用技术的新进展、各种检验的方法与试剂、仪器的性能和特点内容。既体现了上海检验医学界的学术水平,也为全国各级临床检验人员提供了他们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新理论、新技术。 本刊自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启用远程网络采编系统。进入网站,点击左侧“作者中心”中的“投稿(注册或登录)”栏,首次投稿时需要登记作者信息并注册,注册成功后即可在线投稿。注意请作者以实名、实际电子邮箱登记,否则无法进一步联系。投稿成功后,我们的系统会自动发送邮件和手机短信通知您稿件的进展程度,您也可以随时登录系统,自主查询稿件处理情况,完全实现在线的稿件处理过程。网上投稿不方便者仍需使用纸质稿件,请电话或E-mail通知本刊(电话:021-68316211,021-68315766;E-mail:shjyyxzz@126.com),但2种投稿方式只选其一,请勿重复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脑胶质瘤组织lncRNA SOX21-AS1、miR-875-5p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方丹东程岗黄伟刘晓楠...
    209-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患者癌组织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RY-box转录因子21反义RNA 1(SOX21-AS1)、miR-875-5p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8年8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脑胶质瘤患者77例(胶质瘤组),以颅脑损伤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2个组经手术切除的脑胶质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测定组织中lncRNA SOX21-AS1、miR-875-5p相对表达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lncRNA SOX21-AS1和miR-875-5p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情况.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估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胶质瘤组lncRNA SOX21-AS1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01),miR-875-5p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01).不同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的脑胶质瘤患者lncRNA SOX21-AS1、miR-875-5p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脑胶质瘤组织中lncRNA SOX21-AS1相对表达量与miR-875-5p相对表达量呈负相关(r=-0.554,P<0.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SOX21-AS1低表达组、miR-875-5p高表达组累积生存率分别高于lncRNA SOX21-AS1高表达组、miR-875-5p低表达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WHO分级和lncRNA SOX21-AS1均是脑胶质瘤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HR)值分别为2.266、2.390,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1.452~3.536、1.496~3.818,P<0.001].结论 lncRNA SOX21-AS1和miR-875-5p均与脑胶质瘤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或可作为评估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长链非编码RNASRY-box转录因子21反义RNA1miR-875-5p脑胶质瘤预后

    GDM患者分娩前血糖变异性参数对巨大儿的预测价值

    刘梦竹顾金云朱霞陈霞...
    215-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GDM)患者分娩前血糖变异性参数与子代出生体重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2月连云港市东方医院GDM患者100例,以各项指标均正常的孕妇261例作为对照.根据GDM患者和正常孕妇分娩的新生儿是否为巨大儿(体重≥4 000 g)分为GDM巨大儿组、GDM健康儿组、巨大儿对照组、健康儿对照组.收集所有孕妇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并检测血糖变异性参数[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GDM患者子代巨大儿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评价.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新生儿体重与产妇血糖变异性参数之间的相关性.通过曲线拟合和阈值效应分析确定MAGE、MODD和PPGE的阈值效应.结果 GDM巨大儿组新生儿出生30 min的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巨大儿对照组(P<0.05).GDM巨大儿组孕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bA1c、MAGE、PPGE、MODD、载脂蛋白B(apo B)显著高于其他3组孕妇(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apo A)显著低于其他3组孕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AGE、PPGE、MODD和HbA1c均是GDM患者子代巨大儿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值分别为1.116、1.169、1.072、1.061,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1.021~1.246、1.051~1.301、1.012~1.134、1.004~1.121,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体重与MAGE、PPGE、MODD和HbA1c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7、0.68、0.72、0.75,P<0.05).曲线拟合和阈值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当MAGE、PPGE、MODD分别高于2.75、2.06、3.27 mmol·L-1时,GDM患者子代巨大儿的发生率随3项指标的升高而呈上升趋势.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87,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87,校正曲线与理想曲线拟合度良好.结论 血糖变异性参数可作为GDM患者分娩巨大儿的预测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血糖变异性参数妊娠糖尿病巨大儿

    欢迎阅览《检验医学》掌上期刊

    《检验医学》编辑部
    221页

    不同感染指标在细菌性血流感染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孙康德虞中敏严育忠
    22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6(IL-6)和CD64指数对细菌性血流感染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380例,以血培养阴性的住院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NLR、CRP、PCT、SAA、IL-6和CD64指数.根据病原菌的类型分为革兰阳性(G+)菌组(105例)和革兰阴性(G-)菌组(275例).380例患者中有210例并发脓毒症,依据其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40例)和生存组(170例).结果 G+菌血流感染患者主要来自急诊科、普外科和普外重症监护病房,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G-菌血流感染患者主要来自普外重症监护病房、普外科和血液内科,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G+菌组和G-菌组NLR、CRP、PCT、SAA、IL-6和CD64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菌组PCT、IL-6和CD64指数均高于G+菌组(P<0.05),2个组之间NLR、CRP、SA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NLR、PCT、CRP、SAA、IL-6、CD64指数均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结论 NLR、CRP、PCT、SAA、IL-6和CD64指数在细菌性血流感染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均有较高的价值.PCT、IL-6和CD64指数有助于区分血流感染的细菌类型.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清淀粉样蛋白A白细胞介素-6CD64指数血流感染细菌

    CD14反向辅助设门法在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中的应用

    景蓝汀朱梦婷杨振坤罗园园...
    227-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CD14反向辅助设门法(简称CD14反向法),并探讨其在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在常规6色流式细胞术检测方案(常规法)中加入CD14-BV421抗体,建立CD14反向法.采用常规法和CD14反向法分别检测质控品、不同放置时间(4、24、48、72 h)的样本和不同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毒性肺炎和肾移植术后)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比较2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和偏移情况.结果 CD14反向法检测细胞低值质控品的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和自然杀伤(NK)细胞百分比(NK%)低于常规法(P<0.05);细胞中值质控品2种方法之间所有项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放置4 h比较,CD14+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的区分度随样本放置时间的延长而变小.与全血样本室温放置4 h比较,放置24 h后CD14反向法和常规法各项目的相对偏移均<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48 h,CD14反向法各项指标相对偏移均<5%,常规法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CD3+CD8+)、B细胞(CD3-CD19+)百分比及其绝对数的相对偏移均>5%;放置72 h,2种方法所有项目的相对偏移均>10%,为临床不可接受.采用CD14反向法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毒性肺炎、肾移植术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可较好地区分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同时减少非典型单核细胞对NK%和NK细胞绝对数的影响.结论 CD14反向法可减少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淋巴细胞门的误圈,有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CD14反向辅助设门淋巴细胞亚群流式细胞术

    血清MyD88和TRAF-6联合检测在儿童重度急性呼吸道感染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杨静刘华朋柳旎
    237-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髓系分化初级反应蛋白88(MyD88)、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在儿童重度急性呼吸道感染辅助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8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组).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分为非细菌感染组(42例)和细菌感染组(38例).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28例)、中度组(20例)、重度组(32例).根据患儿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58例)和预后不良组(22例).以同期80名体检健康儿童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诊断儿童重度急性呼吸道感染和评估预后的效能.结果 急性呼吸道感染组血清MyD88、TRAF-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细菌感染组血清MyD88、TRAF-6水平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01).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MyD88、TRAF-6水平依次升高(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yD88、TRAF-6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诊断重度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2、0.734、0.876.预后不良组细菌感染、下呼吸道感染、重度病情所占比例和白细胞(WBC)计数、反应蛋白(CRP)、MyD88、TRAF-6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重度病情、CRP升高、MyD88升高、TRAF-6升高均是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值分别为1.693、1.864、3.218、2.869,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1.142~2.510、1.228~2.830、1.561~6.633、1.511~5.446,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yD88、TRAF-6、CRP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判断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预后的AUC分别为0.848、0.900、0.817、0.951.结论 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MyD88、TRAF-6水平显著升高,联合检测对儿童重度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辅助诊断和预后评估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髓系分化初级反应蛋白88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C反应蛋白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

    血培养阳性样本快速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性分析

    李安琪张澍雅何珊娜陈巧巧...
    243-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分离胶离心富集和5 h培养2种前处理方法在血培养阳性样本快速菌种鉴定和快速药物敏感性分析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报阳的血培养样本211例,分别采用分离胶离心富集和5 h培养(快速方法),以及12 h培养(标准方法)3种方法进行前处理.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简称MS)对3种方法处理的血培养阳性样本进行快速菌种鉴定.采用自动化鉴定药敏仪对156例需氧瓶报阳血培养样本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常规培养(18~24 h)+MS鉴定结果为标准,比较5 h培养+MS和分离胶离心富集+MS 2种快速方法菌株鉴定准确率.以培养24 h后仪器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为标准,判断5 h培养和分离胶离心富集后仪器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与标准方法的一致率.结果 2种快速方法鉴定准确率最高的菌种为粪肠球菌,分别为100.00%、87.50%;5 h培养+MS对链球菌属的鉴定准确率较低(33.33%).2种快速方法对肠杆菌科和非发酵菌的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与标准培养+MS的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一致性分别超过73.00%和85.00%;对葡萄球菌属和肠球菌属部分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一致性达100.00%;对万古霉素的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一致性最低,为70.73%.结论 5 h培养+MS和分离胶离心富集+MS可快速判断血培养阳性样本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准确率较高,适合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推广.

    血培养病原菌鉴定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短时培养法

    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基因分布和临床分子特征

    俞凤胡龙华肖艳萍杨军平...
    249-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毒力基因分布和临床分子特征.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3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58株肺炎克雷伯菌非重复临床分离株.采用自动化鉴定药敏仪进行菌种鉴定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拉丝试验筛选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基因、耐药基因和5种常见荚膜血清型.对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同源性分析.收集感染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比较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和常用抗菌药物敏感肺炎克雷伯菌(SKP)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158株肺炎克雷伯菌中,CRKP 22株(13.9%),SKP 29株(18.4%).CRKP菌株均为多重耐药菌,全部表达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blaKPC-2,其中1株同时携带金属酶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blaIMP-4.拉丝试验结果显示,51株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中,有13株为hvKP,其中CRKP 2株、SKP 11株.SKP菌株uge、iutA、mrkD、alls、aerobactin基因检出率高于CRKP菌株,ybtA基因检出率高于CRKP菌株(P<0.05).荚膜血清分型结果显示,51株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中,K1和K2各4株,K57有1株,均为SKP菌株;CRKP未检出常见荚膜血清型.MLST分型结果显示,51株CRKP和SKP以ST11型为主(24/51),22株CRKP均为ST11型,SKP中ST23型、ST11型、ST65型分别为4、2、2株.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51株CRKP和SKP中,有21株同源性>70%,其中A型(5株)、B型(9株)、C型(3株)均为ST11型CRKP,4株ST23型SKP均为D型.CRKP和SKP感染患者接受侵入性操作、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和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和科室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基因ybtA、uge、mrkD、alls、iutA和aerobactin可作为hvKP的毒力标记物.CRKP菌株耐药基因复杂多样,感染患者预后差,建议临床尽早进行CRKP筛查.

    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毒力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临床特征

    慢性泪囊炎微生物分布及其耐药性

    陈宇赵雅王林
    256-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慢性泪囊炎微生物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经验性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2年6月—2023年6月西安市第一医院104例慢性泪囊炎患者泪囊分泌物样本.采用自动化微生物鉴定药敏仪进行菌株鉴定.分别采用仪器法和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2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慢性泪囊炎患者细菌培养阳性率为74.04%(77/104),共分离出109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菌75株(68.81%)、革兰阴性菌23株(21.10%)、厌氧菌10株(9.17%)、真菌1株(0.92%).葡萄球菌对莫西沙星、利福平和万古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80.00%、97.50%和100.00%.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S);MRS和MSS对左氧氟沙星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仪器法与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性试验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832,P<0.05).结论 葡萄球菌是慢性泪囊炎的主要致病菌,莫西沙星、利福平和万古霉素可作为治疗慢性泪囊炎的首选抗菌药物.

    慢性泪囊炎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耐药性

    儿童侵袭性无乳链球菌血清型和耐药性分析

    陈寰董方吕志勇甄景慧...
    260-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侵袭性无乳链球菌(B组链球菌,GBS)血清型和耐药性,为减少GBS感染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分离自139例患儿无菌部位临床样本的GBS,进行血清分型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139例患儿以新生儿为主(61.2%),其次为婴儿期患儿(38.8%).共分离出185株侵袭性GBS,其中46.0%(64/139)分离自血液样本,20.9%(29/139)分离自脑脊液样本,33.1%(46/139)同时分离自血液和脑脊液样本.共检出5种血清型,以Ⅲ型检出率最高,占54.6%(76/139),以下依次为Ⅰb型(28.1%,39/139)、Ⅰa型(12.9%,18/139)、Ⅱ型和Ⅴ型(2.2%,3/139).139株GBS对红霉素的耐药率最高(89.9%),其次为克林霉素(74.1%),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31.7%.未检测出对青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利奈唑胺、万古霉素不敏感的菌株.不同血清型GBS耐药性有一定差异.结论 GBS引起的儿童侵袭性感染主要为血流感染和脑膜炎,掌握其血清型和耐药特征,对儿童临床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无乳链球菌儿童侵袭性感染血清型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