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地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地质
世界地质

孙革

季刊

1004-5589

sjdz@jlu.edu.cn

0431-88502274,88502587

130026

长春市西民主大街938号

世界地质/Journal Global GeologyC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于1982年由原中国长春地质学院创刊,现由中国吉林大学东北亚国际地学研究与教学中心主办,是一有影响的地学学术刊物。主要报导地球科学领域里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成果。同时刊载综述性文章和学术动态等。本刊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鼓励创新和开拓进取精神;优先刊登前沿性、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成果,至2004年底已出版了23卷(总96期)。办刊宗旨是跟踪地学前沿,及时反映全球地学领域里的新发现、新理论和新成果,为中国和东北亚区域培养高水平的地学科技人才,促进地球科学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内蒙巴彦敖包萤石矿采空区探测方法优选与应用

    郭庆林栾金鹏
    109-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矿山隐蔽采空区安全隐患问题,笔者采用地质雷达法、高密度电阻率法、瞬变电磁法、地震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和音频大地电磁法等探测手段,对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巴彦敖包萤石矿进行了采空区探测方法优选研究.综合该萤石矿床的地质-物性特征与物探结果,采用地质雷达和高密度电阻率法联合探测的技术组合可以有效探测其中隐蔽采空区的分布,并成功查明了研究区90 m深度范围内隐蔽采空区的空间分布情况,钻孔验证和3D激光扫描也充分证明该探测方法组合准确可行.

    物探方法优选地质雷达高密度电阻率法巴彦敖包内蒙古自治区

    岩溶管道构造影响下浅部地层温度数值模拟研究

    邱俊豪张延军张庆张通...
    118-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含水岩溶构造体存在时,浅部地层温度场会产生变化.浅层测温法可以简单快速地获得浅层地温数据,通过温度差异反演出岩溶构造的分布.为了研究以贵州省盘州市某场地及其周围场地为对象时,浅层测温技术探测岩溶管道构造体的可行性,笔者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结果表明:构造体不同的埋深会显著改变浅部地层的温度,对于单个岩溶构造体(等效直径为0.5 m,水温12 ℃),可探测深度极限约为66 m;在管道内流体的温度为12℃时,岩溶管道构造体有效流动截面积的增大会降低浅部地层温度,等效直径在0.1~1.0 m区间内改变时,2.0 m处地层温度的变化在0.02℃以内,这使得利用浅层测温法识别岩溶构造体的有效流动截面积变得困难;流体温度在一定范围内(12~18℃)的变化会改变浅部地层温度,尤其是低温流体的影响更为明显.

    浅层测温法岩溶管道构造数值模型地层温度场变化

    基于海口EGS场地的微震分析及震级预测

    钱永胜张延军孙少游
    128-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随着地热能和增强型地热系统(EGS)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诱发微震事件也由此产生.为探讨地震活动的机制及查明实际工程中潜在的诱发微地震风险,笔者将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的水力压裂场地作为研究区,通过收集相关地质和重磁勘探资料,建立二维地质模型,并模拟分析了断层面孔隙压力和孔隙弹性效应的时空演化过程,进行了诱发地震风险性评估和震级预测.结果表明:在研究区的流体注入会导致附近断层的应力发生改变,致使可能引起微小的断层活化现象,但由此产生的地震震级较小,工程风险较低.

    增强型地热系统地震活动率震级预测海口

    新型单组分喷涂聚氨酯对改进蓄水大坝工程止水性的试验研究

    孙乙庭孟昕李永林刘传军...
    136-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抽水蓄能电站大坝工程混凝土面板为例,采用新型单组分喷涂聚氨酯防水涂料对改进大坝工程止水性进行试验研究,分析涂料本身性能、涂层抗渗能力、涂层附着力以及耐候性能.结果表明,该新型单组分喷涂聚氨酯防水涂料具有优异的拉伸性能、良好的耐久性能和优异的黏结性能,可有效改进蓄水大坝工程的止水性.

    蓄水大坝工程混凝土面板单组分聚氨酯止水性

    中山市地下水饮用水源地及其周边水化学特征及形成机制

    胡启智曾经文丘锦荣林晓君...
    143-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质现状,运用数理统计、piper图、Gibbs图、环境背景值统计等方法研究中山市地下水饮用水源地及其周边水化学特征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下水呈现弱酸性和低矿化度,Na+和HC03-是地下水中主要离子,水化学类型以HC03-Na·Ca型为主.水化学组成受大气降雨-岩石风化联合作用,阳离子交换作用较为强烈.长期大量的酸雨、包气带土壤及含水层对酸沉降的缓冲能力较差和碱土金属、CO2以及碳酸盐的水解是造成地下水pH值降低的主要原因.

    地下水水源地水化学特征水文地球化学过程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