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三晋基层治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三晋基层治理
三晋基层治理
三晋基层治理/Journal Grassroots Governance In Sanji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论述

    张雷吴冠儒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对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更加重视.习近平多次作出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供了行动指南.就理论维度而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论述与马克思、恩格斯及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对外宣传思想一脉相承.就价值维度而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论述具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立与中国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彰显全人类共同价值等重要意义.就实践维度而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论述包括一个根本前提、两大传播效果、三项核心内容、五点传播要求.

    国际传播工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以自我革命不断增强党组织的组织功能

    赵祝涛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增强党组织的组织功能是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新征程上,以自我革命增强党组织的组织功能,更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不仅是推动党的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而且是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重要保证.坚持以自我革命增强党组织的组织功能,必须努力构建严密的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着力打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大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从而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保障.

    党的建设自我革命党组织组织功能

    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经验、贡献与时代价值

    谭鹏乔涵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治建设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效果.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明确了政治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必然要求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依靠力量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实践路径是塑造良好党内政治生态.这一时期的探索,在理论层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在实践层面,促进了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在价值层面,为无产阶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新时代新征程,要继承延安时期思想建党的历史经验,坚定不移强化党员政治信仰;继承延安时期维护党的领导核心的历史经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继承延安时期选人用人的历史经验,提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继承延安时期塑造良好政治环境的历史经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延安时期政治建设基本经验历史贡献时代价值

    新时代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的三重思考

    米丰毅程晓田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年是《劳动保障监察条例》颁布施行20周年.20年中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持续发挥民生领域"维权利剑"作用,在增进民生福祉、助推经济发展、弘扬劳动精神等方面体现了巨大的现实价值.进入新时代,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促使劳动关系出现新的特点,用工模式的复杂变化和劳动者利益诉求的增加,促使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必须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和敏锐性,结合区域发展实际适时调整执法重点,在规范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规章制度、规范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女职工与未成年特殊从业人员保护、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保障工资按时支付和社会保险安全等五个方面重点发力.同时,在机构改革实践中要不断创新劳动监察执法方式,主动适应行政执法新特点、推动执法触角前伸下移、加快信息化执法手段的应用、深化劳动监察执法能力建设,以有效提升执法服务的综合效能.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劳动维权执法改革

    有效发挥乡规民约治理功能需要把握的重要原则

    刘素仙丰存斌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乡规民约具有行政嵌入性的内生规则,是完备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治理体系的重要实践形式,对于拓展村民自治、完备治理规则、推进乡风文明等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有效发挥乡规民约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功能,必须把握整体系统原则、多元参与原则、平等协商原则、法治规范原则、动态调适原则、个性多样原则和文化浸润原则.这些重要原则既体现了乡规民约治理功能发挥的目标指向,同时也是衡量评估其治理功效的重要标准.

    乡规民约治理功能农村基层治理系统原则平等协商原则

    "三生融合"视域下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及启示——以江苏省江阴市"全国文明村"山泉村为例

    薛丁辉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江苏省江阴市"全国文明村"山泉村致力于构建乡村生产、生态、生活"三生系统"的行动体系框架,成功走出了一条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从现实意义分析,"三生融合"发展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也是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内在客观需要."三生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经济生产系统致力于把促进产业高质高效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最硬资本,自然生态系统致力于把建设宜居宜业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最大福祉,聚居生活系统致力于把打造富裕富足生活作为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三生融合"的成功经验对探寻乡村共同富裕提供了有益启示:发挥规划引领作用,运用大历史观精准把握乡村振兴的方向;合理配置要素系统,把握"三生融合"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突出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至上统揽乡村振兴全过程.

    "三生融合""三生系统"乡村振兴

    基层党建引领乡村共富的实践进路——以浙江省温州市实践创新为视角

    赵娅倩
    37-4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党建创新引领乡村共富,充分释放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力,是解决乡村经济发展难题,实现乡村物质精神共富的重要路径.温州各地在探索党建引领乡村共富的过程中,以党建纵向引领、组织联建横向关联,紧密结合当地特色,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但仍存在部分基层党组织党建引领力发挥不充分、乡村治理体系不够完善、资源整合与开发存在困难等问题.亟需从固本强基入手,强化党建引领"硬核力";优化乡村治理,打好精准优服"主动仗";统筹整合资源,下好共联共富"一盘棋";强化数字赋能,打造共建共享"新场景".从而在确保基层党建工作取得实效的前提下,推动乡村资源禀赋优势向共同富裕胜势转变、共同富裕局部推进向整体提升转化.

    基层党建党建引领乡村共富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思考——基于四川省W市村集体经济实践的观察

    鲁成吴晓燕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新时代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行动方案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但受主客观多维度的因素影响,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仍然面临着认识不到位、制度不规范、人才不充足和地域不平衡等诸多现实困境,需要从更新观念、强化主体带富能力,完善机制、优化引才用才方式,健全制度、完善监督管理体制,创新模式、拓宽产业发展思路四个层面寻求破解之道.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乡村振兴集体所有制

    新时代新乡贤身份认同危机与重构

    黄小彤陈静宜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乡贤在乡村治理过程中扮演着"奉献者""本土者""新兴力量""乡土精英"等角色,对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目标起到了重要作用.新乡贤的身份认同关系着乡村治理的高质量发展.但在实际治村中,新乡贤的身份认同出现了危机,主要表现为新乡贤身份缺乏制度保障、村民对新乡贤存在认知偏差、新乡贤治村行为失范、新乡贤自我认知模糊.新时代,重构新乡贤身份认同需要保障合法性和权威性身份,赋予新乡贤治村底气;打造新型乡村场域,重塑乡贤文化;构建新乡贤监督管理机制,优化乡村共治环境;提升新乡贤治村能力,铸牢治村初心.

    新乡贤身份认同身份重构

    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治理探究

    张杰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治理越来越受到关注.网络舆情呈现出舆情数据来源的多样性、舆情数据规模的庞大性、舆情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和舆情信息的可操纵性四个特征,网络舆情治理正面临着信息溢出与噪音干扰、情绪化与极端化倾向、隐私保护与信息安全等一系列挑战.然而,技术的迅猛进步也促进了预测预警能力、智能决策能力和协同治理水平的提升,这为网络舆情治理带来了新的机遇.为应对挑战、抓住机遇,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和作用,从科学构建相关法规与政策体系、增强舆情监测与预警能力、创新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优化多方合作与协同机制四个方面着手,提升网络舆情治理现代化水平.

    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协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