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建筑
世界建筑

王路

月刊

1002-4832

010-62785799 62781318

100084

北京清华大学建筑馆

世界建筑/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专业技术性刊物。报道国内外建筑科学的最新成果,刊登世界各国城乡规划和园林建筑实例,介绍各种建筑流派及世界著名建筑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极地建筑发展综述与思考——以南极科考站为例

    杜少紫任飞
    8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系统回顾了 19世纪初至今南极科考站的发展历程,梳理了地缘政治、科技水平和设计理念的变化对其建设目标、建筑功能、建筑结构与形式演变的影响,总结以南极科考站为代表的极地建筑在环境可持续性、极端气候适应性和室内环境宜居性3个方面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低碳化、可变化、智能化的新一代极地建筑设计原型.在人类向外拓展生存空间、向内面临能源与环境双重危机的挑战下,借鉴极地建筑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将为未来介质中的人居环境营建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极地建筑南极科考站极端环境未来人居技术范式

    运动人因视角下体育馆光环境评价预测模型研究

    史立刚邱靖涵李思盈
    94-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馆光环境设计直接影响运动者的舒适水平.为探究运动者对天然光环境的舒适需求反馈,本文基于主观调查与客观生理测量的互证方法,确定运动者光环境评价影响因素,利用神经网络算法构建以运动人因健康为导向的体育馆光环境评价预测模型,并结合遗传算法优化迭代得出适宜全民健身的体育馆天然光环境视觉舒适亮度阈值.

    体育馆天然光环境视觉舒适生理反馈神经网络

    城市人因视角下公众灾害感知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范雅婷郑竹茵李越凡范悦...
    101-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公众作为城市承灾的主体之一,通过微博等社交媒体表达的对灾害进程的主观感知,深刻反应并影响着应急响应和灾情发展,因此,通过城市人因的视角和方法进行公众灾害感知研究,对城市韧性提升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深圳2018年9月台风"山竹"期间的微博数据为例,分别利用LDA模型文本聚类和SnowNLP模型情感训练得到公众灾害主题感知和公众灾害情绪感知,基于DBSCAN空间聚类,归纳公众灾害感知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从物理建成环境和公众社会属性两方面探究影响公众灾害感知特征的因素.揭示极端天气下公众的灾害感知特征,及其与建成环境及社会属性之间的影响关联,为城市韧性规划设计提供指引.

    城市人因公众灾害感知情绪感知建成环境社会属性

    空间共享理念下日常与纪念的调和——以"象山书院"更新设计为例

    孙昊德李浩宇李欣蔚
    108-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间共享理念旨在服务不同使用者在有限空间内实现和谐、高效的共存,以激发更大的社会价值.设计实践中,日常性和纪念性需求往往同时存在,需要平衡使用模式的并置和复杂性,避免纪念性塑造导致的空间空置.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引入对"象山书院"设计的再思考,探讨通过调和日常和纪念,以校园更新服务红色文化教育,延展师生居民的日常使用,实现空间共享.

    空间共享校园更新设计日常性纪念性象山书院

    简讯

    114-115页

    "城市·功能·记忆"的平衡——安康火车站更新改造

    张伟徐婧
    1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