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陈凯先

双月刊

1674-3849

wst@casipm.ac.cn

010-62616352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号思源楼12层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Journal 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是在科技部社会发展司、中科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司指导下创办的,集战略性、政策性、指导性和学术性为一体的先导性科技期刊,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是目前国内中医药界最活跃、影响最大、对社会贡献最大的期刊之一。2005年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本刊面向全国中医药管理、科研、生产、流通、教学、临床、 出口等有关部门和人员。其宗旨是弘扬中医药,宣传中医药发展战略,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和知识产权保护,使中药产业成为21世纪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进而造福全人类。   主要刊登内容:国家有关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部署、进展及 相关政策:从药材种子选育、栽培、饮片炮制直至中药新药研究开发过程中的基础性研究成果、方法、标准等:从药材直至成药的产业化发展趋势与实践;中药系列标准规范的研究、制定与实践;中医药国际市场需求、前景,国际化的战略、政策、措施及范例,中药进入各国的途径、申报程序等;国内外有关部门中药、植物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法规、现状、措施及典型实例;利用信息技术加速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其它有关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等。   主要栏目:中药现代化专论、战略决策与法规、思路与方法、高技术应用、药学前言、中药资源保护、药品分析与鉴定、基础研究 与临床应用、市场评述与展望、知识产权保护、中药材生产与基地建设、产业经济研究等。  本刊作为唯一一本国家级中医药现代化杂志,为科研、教学部门 等医疗单位和产业部门介绍最新成果、促进中医药成果转化、宣传临床经验、展示新技术、新工艺,促进中药规范化、规模化。   本刊现己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药学文摘》、《中国药学文献数据库》列为收录源期刊。  本杂志为双月刊,全年6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适用于电针及灌胃干预的大鼠动眼神经损伤模型

    魏鑫甜苏畅范义飞周凌云...
    1593-16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复制现有大鼠颅内动眼神经损伤模型,并提出了一种新的眶腔内钳夹动眼神经的方法,评价两种模型各自的优势。方法 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动物,对2种不同动眼神经损伤模型制备方法进行术后不同干预对照研究。蝶腭孔入路组:自眼眶上缘开口,钳夹动眼神经入眶起始段10 s。颅底入路组:咬除颞骨,钳夹动眼神经幕下段10 s。以模型大鼠成功率、存活率、生存状态为观察指标,评价大鼠模型对灌胃及眶内电针干预的适用性。结果 成功率:造模24 h后蝶腭孔入路组成功12只,成功率92。31%(12/13);颅底入路组成功12只,成功率34。29%(12/35)。存活率:灌胃7天后:蝶腭孔入路组存活6只,存活率100。00%(6/6);颅底入路组存活4只,存活率66。67%(4/6)。眶内电针7天后:蝶腭孔入路组存活5只,存活率83。33%(5/6);颅底入路组存活3只,存活率50。00%(3/6)。大鼠生存状态(0-20分,分值越小状态越好):造模24 h后蝶腭孔入路组状态评分4。11±0。90,颅底入路组状态评分12。39±1。378;灌胃7天后蝶腭孔入路组状态评分2。50±1。05,颅底入路组状态评分14。50±0。58。眶内电针干预7天后蝶腭孔入路组状态评分2。00±1。22,颅底入路组状态评分15。33±0。58。造模24 h后蝶腭孔入路组模型鼠成功率、存活率和大鼠生存状态均优于颅底入路组(P<0。05);灌胃及眶内电针干预7天后蝶腭孔入路组大鼠存活率和生存状态优于颅底入路组大鼠(P<0。05)。结论 经蝶腭孔入路制备的动眼神经损伤模型鼠更适用于灌胃及眶内电针干预后动眼神经损伤后神经修复基础研究,颅底入路制备的动眼神经损伤模型鼠更适用于动眼神经颅内段损伤后的基础研究。

    动眼神经损伤模型大鼠模型神经修复眶内电针

    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肌细胞PKA/CaMKⅡ信号通路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曾垂义王振涛黑炫鼎王冰...
    1601-16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抗纤益心方干预扩张型心肌病大鼠,探讨该药在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细胞PKA/CaMKⅡ信号通路及线粒体膜电位方面的作用。方法 扩张型心肌病大鼠通过饮用呋喃唑酮复制,连续10周后通过心脏彩超确定模型复制成功,随机分为抗纤益心方低剂量组、抗纤益心方中剂量组、抗纤益心方高剂量组、卡托普利组和模型组,另设正常组。药物干预4周后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心肌细胞ATP、Ca2+-Mg2+-ATP酶活力;心肌细胞CaMKⅡ、PKA、UCP2 mRNA表达。用去甲肾上腺素诱导H9c2心肌细胞肥大模型,药物干预24 h后检测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各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受损,心肌细胞ATP、Ca2+-Mg2+-ATP酶活力明显降低,UCP2 mRNA、CaMKⅡ mRNA均明显升高,PKA mRNA明显降低,心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明显下降(P<0。05或P<0。01)。各药物干预组对心肌细胞线粒体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对所测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尤其以抗纤益心方高剂量组更为明显(P<0。05或P<0。01)。结论 抗纤益心方可以减轻DCM模型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改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及舒缩功能,改善心肌细胞PKA/CaMKⅡ信号通路及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是其机制之一。

    扩张型心肌病抗纤益心方PKA/CaMKⅡ信号通路线粒体膜电位

    基于频繁模式挖掘算法的中医问诊策略研究

    李瑞珍夏春明王忆勤许朝霞...
    1608-1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中医问诊策略,实现快速捕捉患者的关键病情信息,推进中医问诊客观化的发展。方法 采用基于关联分析中频繁模式挖掘算法的症状提问模型,并使用交叉合并的方法建立中医单系统症状提问与多系统综合症状提问的中医症状问诊策略,达到通过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来获取到患者关键病情信息。结果 实现了从单系统问诊到五系统综合问诊的突破,通过单系统与五系统两种症状提问模式实现了高效获取患者病情信息的过程,且对比传统量表提问方式,系统减少了65%的提问次数就可获取到患者92%的症状信息,大大提高了对患者症状信息获取的效率。结论 在两种不同的症状提问模式下,打破了中医基于量表来询问患者的传统问诊模式,缩短了对患者症状获取的时间,简化了问诊流程,减少了由于经验不足或人为主观造成的差异,能够用于中医临床辅助诊断中。

    中医问诊频繁模式挖掘算法症状关联性问诊策略

    移动终端中医舌象辅助诊断系统关键技术及整体架构

    张世祺杨珺涵孙宇衡尹妮...
    1618-1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舌诊是中医诊疗的重要方法。舌象辅助诊断的关键环节是对舌象特征的提取和处理,也是中医舌诊智能化的瓶颈问题。采用人工智能图像处理技术对舌象中医特征进行量化并识别,寻找既符合中医原创思维,又能对中医舌象准确诊断的方法,已成为中医和计算机领域共同关注的问题。文章从移动终端中医舌象辅助诊断系统舌象采集基本属性、舌诊图像信息构建、舌象特征精准提取等方面所需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并搭建整体架构,以期为舌象智能诊断提供技术参考,促进中医舌诊技术现代化发展。

    舌象数字化分析关键技术舌诊特征提取

    数码舌诊仪在中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田鸽张月林王可仪孟令坤...
    1638-1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医舌诊的现代化研究不断推进,舌诊仪对推动舌诊客观化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传统的中医舌诊只是临床医生对于舌色、舌苔等的肉眼主观判断,而数码舌诊仪以及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能够将舌色、苔色等通过数字直观地表现出来,得到舌体的颜色分布,舌色的饱和度、亮度等参数值,客观地反映机体生理和病理变化。文章简要介绍了数码舌诊仪的主要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图像分割处理方法和舌象分析技术,重点综述了数码舌诊仪在推进中医舌诊客观化的过程中应用于某些常见疾病中的研究现状,并对数码舌诊仪的未来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数码舌诊仪舌象舌诊客观化研究现状

    中医智能推理辨证模型探索

    江启煜孙晓生谢波罗广波...
    1644-1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虽然中医人工智能辨证诊断技术不断发展,但现有的智能辨证模型只能输出辨证诊断结果,无法展现辨证推理过程,不具有中医诊断学知识的可解释性,难以真正体现中医的辨证思维过程,这可能是困惑已久的难题。本文阐述了中医智能辨证诊断的发展历程与技术特点,探讨了当前中医智能辨证诊断研究在中医辨证思维推理解析问题上遇到的关键技术及瓶颈,提出了一种可推理解释中医辨证思维过程的新型智能辨证诊断模型架构,并阐述了模型与算法的实现过程,以及进行了详细的数据实例分析。本文将为中医的智能辨证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为中医临床辅助决策打开了新的研究思路。

    人工智能辨证中医诊断推理ChatGPT深度学习语言大模型

    融合先验知识和信息化技术的望诊客观化研究现状与思路探析

    孙晨格李玉坤赵志伟汪麟双...
    1654-1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望诊客观化主要采用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方法,以解决望诊主观性强和难以量化的问题。而先验知识的获取与处理是进行望诊客观化的关键环节,也是对客观化研究中将主观判断和宏观表现进行量化展示的重要阐述,但目前仍缺乏对先验知识的深入总结及参数化处理,本文在分析望诊客观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将中医望诊经验进行整理归纳,并通过自然语言处理、表示学习法将望诊观察的信息转化为可量化的数字特征,同时深度学习的应用可实现对望诊图像的自动化诊断和分析,以提高准确性和效率,促进中医现代化的进程。

    望诊望诊客观化先验知识深度学习参数化

    基于共识法的湿证诊断标准研究

    李倩吴文珍艾芷萱周砾磊...
    1660-1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建立湿证诊断标准。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运用结构化工具全面集成湿证辨证依据,并通过问卷调查及共识会议法就湿证内涵及外延、判定依据以及标准构建等开展深入调查,达成共识。结果 经过文献研究获得湿证辨证依据36项。通过问卷调查有专家建议应探索更贴近临床实际的湿证诊断模式,据此本研究就"如何确立诊断"这一关键问题深入思考。分析发现,湿证存在特异性/敏感性指标;经深入调查,在文献研究基础上确定了11项特异性及19项敏感性指标,并根据专家建议将特异性指标以湿性特征分为3类。同时,本研究系统梳理了证候标准的诊断属性并相应归纳为4种模式,据此经调查决定湿证标准宜采用特异性模式和相似度/一致性模式,并进一步明确了符合湿证诊断属性的判定形式。结论 本标准可为湿证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同时,本研究探索了证候的诊断属性,可为其他证候标准的研制提供参考。

    湿证诊断标准共识法文献研究自填问卷法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刊载文章入选2012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力的国内论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编辑部
    后插1页

    征稿启事

    前插1,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