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期刊导航
|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
期刊信息
/
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
出版周期:
月刊
国际刊号:
2096-2630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
/
Journal World Socialism Studie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01 期
02 期
03 期
04 期
05 期
06 期
07 期
08 期
10 期
11 期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坚持、运用和发展
辛向阳
4-12页
查看更多>>
摘要: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坚持、运用和发展,是毛泽东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重要原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坚持和运用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形态的理论,深刻阐明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基本国情;坚持和运用唯物史观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深刻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阶级和阶层的基本状况.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坚持和运用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既把握了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又划分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真正学透、用好.
关键词: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
世界观
方法论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鲜明旗帜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郭业洲
13-16页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鲜明旗帜
李毅
16-19页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李殿仁
19-24页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未来
何塞·路易斯·森特利亚
楼宇
24-27页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罗莎娜·康布隆
雷晓欢
27-30页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越携手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作出贡献
武文福
黄姝敏
30-32页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重读列宁的《怎么办?》——基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问题
何萍
33-46页
查看更多>>
摘要:
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以"怎么办?"的提问,对第二国际内部马克思主义派和修正主义派争论的重大问题进行了辨析,指出革命理论和革命运动及其关系问题、建立革命家的组织问题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亟待解决的中心问题.在思考和解决革命理论和革命运动及其关系的问题中,列宁提出了"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的论断,批判了 自发论在工人运动上的机会主义观点,强调工人阶级需要的是革命的运动;革命的理论是工人运动中的批判力量,它能防止工人运动滑入机会主义的陷阱,引导工人运动走上科学社会主义的道路.在思考和解决建立革命家组织的问题中,列宁分别从思想、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阐述了革命家组织的品格以及它所承载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使命、思想使命和新文化培育的使命.列宁的这些思想奠定了十月革命的理论基础,并在十月革命的伟大实践中昭示了它的世界历史意义,是我们今天思考世界历史变革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精神的重要思想资源.
关键词:
列宁
社会主义文化观
第二国际
《怎么办?》
自发论
自觉论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符号样本——列宁对巴黎公社的认知与运用
单程秀
47-60页
查看更多>>
摘要:
巴黎公社既作为历史事件而存在,又以象征符号续存.列宁广泛征引并积极化用公社符号,将巴黎公社视为革命策略和政权建设的双重范例,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和国家的学说,回答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应采取何种革命策略以及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国家等重大理论问题.在列宁看来,无产阶级应效仿1871年巴黎公社,利用战争危机加速资本主义的崩溃,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以"公社体制"为参照的新型国家——"公社国家".列宁对公社符号的运用,不仅结合俄国现实形势的发展,尝试融入苏维埃国家建设的实践,还将其置于理论斗争的复杂语境之中,与机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进行论战.在列宁的阐发下,公社符号的意涵得到新的扩展,苏维埃与巴黎公社之间构建起跨时空的社会主义赓续关系.
关键词:
巴黎公社
列宁
苏俄
公社国家
公社符号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列宁对如何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考
弗拉迪米洛·贾凯
李凯旋
61-68页
查看更多>>
摘要:
在俄共(布)十一大和共产国际四大上,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经验教训进行了分析和思考:俄共(布)学会了如何将新经济与农民经济结合,认识到要"从头学起"如何管理企业,如何在无产阶级国家中发展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资本主义".与此同时,列宁清醒地认识到,苏联虽然克服了严重的内部政治危机,但经济上仍是落后的国家,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列宁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在内忧外患情况下如何推动国家机关转型、加强文化工作,以及如何在战略战术的平衡中建设社会主义给出了指示与思考.列宁的这些思考,至今仍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
列宁
社会主义
新经济政策
国家资本主义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