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有色金属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有色金属
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
世界有色金属

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

陈维胜

月刊

1002-5065

010-62229159 62229162

100035

北京市西直门内大街西章胡同9号

世界有色金属/Journal World Nonferrous Metal
查看更多>>有色金属工业刊物。旨在提供涉及有色金属工业所有领域的综合性、战略性和消息性的技术、经济情报,以促进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在深部难探矿区的应用研究

    陆可善梁睿麟
    162-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先进矿产勘查法中的一种,在运用地球化学勘探技术时,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获得与矿产资源相关的重要信息.随着矿产勘查工作持续开展,运用地球化学勘探技术辅助找矿工作顺利实施,既能够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促进找矿效率的提升.对于地球化学勘探技术的应用,通常需要将化学元素测量结果作为参考基础,明确掌握地质中的化学元素分布规律,在判断其特征之后,分析地球化学的异常情况,能够为找矿作业的开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以深部难探矿区找矿工作为背景,分析对地球化学勘探技术的相关应用,保证勘查方式的有效性,形成对矿产资源的有效勘测,便于样品采集、研究、异常判断、评价分析等工作的顺利展开,以供参考.

    深部难探矿区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应用

    工程物探技术在矿山岩土工程勘查中的应用研究

    李昶
    165-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矿产资源勘探深入,传统矿山岩土工程勘查方法逐渐暴露出信息获取难、准确性低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矿山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迫切需要引入先进的工程物探技术,以满足对地下结构详细信息的需求.工程物探技术因其非侵入性、高效、全面的特点,被认为是解决传统勘查难题的有效手段.因此,本文旨在验证工程物探技术在矿山岩土工程中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工程物探技术能有效揭示矿山地质结构,提高了勘查效率.其在矿山岩土工程勘查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为提升矿山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工程物探技术矿山工程岩土勘查

    大数据时代的矿山地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探究

    刘娜
    168-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在进步,促使信息技术也在更新换代,逐步产生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对各个行业带来深远影响.而矿山地质勘探工作中,也需要使用到大数据技术,将其与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融合,能够产生很强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勘探工作效率和质量.而且,在传统矿山地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使用中,往往并不重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但是勘探人员对数据资料整理、分析、处理等过程,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容易降低勘探结果质量,影响到矿山开发利用.基于此,在矿山地质勘探工作中,应当认识到大数据技术的优势,结合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使用过程,制定与大数据技术融合的方案,有利于提升矿山地质勘探工作水平.本文通过在矿山地质勘探工作中,正确认识大数据技术的优势,结合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使用过程,制定与大数据技术融合的方案,希望能有效提升矿山地质勘探工作水平.

    大数据时代矿山地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广西靖西新圩-三合矿区铝土矿探采对比研究

    姚双秋
    171-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对广西靖西县新圩-三合矿区的堆积铝土矿体,通过矿区勘探阶段和生产勘探阶段数据,从面积重合率、形态歪曲误差、矿石资源量误差、矿厚误差、含矿率误差、品位误差等主要参数进行对比,探讨勘查网度的合理性并对同类矿床后续勘查网度提出合理的建议.通过对6个矿体的勘探与生产勘探主要参数对比,发现勘探阶段详细查明了主要矿体的矿体参数,但因勘探阶段对各矿体的工程控制程度不同,建议在生产阶段进行生产勘探.对于资源量的可靠程度对比表明,矿区总体矿石量相对误差在合理范围内,证明了勘查类型及勘查网度基本是合理的,研究结果为本矿区后续生存勘探提出了合理建议,为同类矿床的勘查和生产勘探勘查网度提供参考对比依据.

    广西靖西新圩-三合矿区铝土矿探采对比

    创新视角下的生态保护修复探讨

    刘鹏
    174-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推动生态保护修复,融合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借助数字科学技术与智能监测,动态追踪环境变化,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全面开展项目环境影响评估,协同跨界合作促进资源配置,创新项目资金模式,深化公众参与,提高生态保护修复可持续性与社会接受度.未来,推动生态保护修复,重点从工程技术创新、经济模型探索、社区治理强化、气候适应整合、补偿机制优化、智能监测应用、国际交流合作、政策法规完善、环保意识普及等领域展开研究,有序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朝着智能化、综合化及可持续化方向发展.

    生态保护修复创新视角自然恢复人工修复综合研究

    人工智能背景下生态修复规划发展路径探析

    李国营李瑞冬李文彦
    177-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推进人工智能在生态修复规划过程中的应用,重点从遥感技术和卫星监测、大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智能化植被恢复方案、自动化水质监测治理、生态修复智能监管、社会公众意识提升、风险评估应急响应、可持续发展策略制定等方面加以深入阐述,逐步提高生态修复效率和效果,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合理推动生态修复规划向智能、高效、科学的方向发展.未来研究有望聚焦跨学科合作、公众参与、智能监管、风险评估、策略制定、经验分享等诸多方面,从而为推动生态修复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平衡、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路径和有效参考.

    人工智能生态修复规划发展路径

    地勘行业战略转型背景下科学事业单位项目成本核算探究

    刘栋永
    181-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地勘行业的战略转型背景下,科学事业单位项目成本核算变得尤为重要.通过对科学事业单位项目成本核算的探究,重点阐述了技术投入成本、人力资源成本、数据分析成本、质量管控成本以及运营维护成本等多方面的资源优化利用措施,进而为地勘行业战略转型提供决策支持与实施基础.未来研究可以从风险管理与成本核算整合、运营维护成本优化、可持续发展成本核算、技术投入与创新协同关系以及效益分析与决策支持等方面予以进一步深入,从而为地勘行业的战略转型提供实践指导与智力支撑.

    地勘行业战略转型科学事业单位项目成本核算

    物元分析法的矿房稳定性分析

    乔烨彬
    184-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些矿种因为价值较低,一般采用房柱法开采缓倾斜薄的矿体.又由于其自身矿岩强度可能较低,带有明显的软岩特征,此时,矿房稳定性对于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考虑到矿房稳定性受矿房暴露面积、矿房顶板矿岩体质量及矿房所受地应力等多种因素影响,采用物元分析法对矿房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先确定矿房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分级标准,根据各待分析矿房的稳定性影响因素指标实际值,计算其对于各影响因素的各经典域和节域的距离,并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进而计算矿房各稳定性等级的综合关联度,进而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对矿房稳定性进行判定.实例证明:物元分析法可以对矿房稳定性进行科学分析和准确评价,进而可为矿房有针对性地采取维稳措施提供参考与依据,实现矿房经济高效维稳.

    矿房稳定性物元分析

    基于地质调查转型发展背景下创新技术应用探讨

    陈一超赵文博
    188-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地质调查行业积极转型发展背景,分析了无人机、遥感、地球物理勘探等技术应用与发展前景,提出了用于高分辨率地形测量、图像采集与遥感数据获取技术,阐释了揭示地下结构、矿体分布以及地质构造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综合阐述了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探究了可用于理解地质结构和勘探目标的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基于现有科学技术方法,创新提出"智能化与自动化发展"、"数据集成与挖掘"、"可视化与交互设计"、"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有望成为地质调查行业未来方向.

    地质调查转型发展科技创新技术应用

    非煤地下矿山灾害影响因素分析与风险管控体系研究

    王清和郑宇刘珮勋陈尚波...
    192-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煤矿山生产安全对于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非煤地下矿山生产环境较差,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很容易发生危险和灾变.根据江西省非煤地下矿山的特点,从自然灾害对于非煤地下矿山安全的影响、生产经营活动对于非煤地下矿山的影响,对非煤矿山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及灾害链进行了分析;从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培训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四个方面,提出非煤地下矿山防控机制,旨在减少和防止事故的发生.研究成果可为后期非煤地下矿山监管及治理提供参考.

    非煤矿山矿山安全风险管控防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