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石家庄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石家庄学院学报
石家庄学院学报

王升

双月刊

1673-1972

sszk@chinajournal.net.cn sjzxy1999@163.com

0311-5960964

050035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江大道6号

石家庄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注重学术性、理论性、探索性。来稿应有新意,论点明确,论证严谨,数据可靠,词语准确、规范,文句精练,标点正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古船》三重人格结构分析

    钟海林郑涵文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三重人格结构学说,即享乐原则的"本我"、现实原则的"自我"以及求善原则的"超我".以心理批评的视角切入《古船》,可以看到众多意蕴丰富的圆形人物.隋不召率真随性,常展现"本我"的一面;隋见素追求利益,遵循"自我"的现实规范;隋抱朴抑制欲望,是"超我"的道德模范.隋氏家族三位主要人物的人格结构在故事进程中发生着动态的变化,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相互作用,使得人物形象充满艺术的张力.同时,作家张炜的性格气质在作品人物身上也有所体现.

    人格结构学说《古船》人物形象

    历史与传说的双重变奏——"刘秀传说在石家庄"的历史演进及文化内涵

    王慧杰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间传说可以反映民众对社会历史、价值追求、民间信仰的多方面认知,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通过查阅文献和田野考察,"王莽赶刘秀"的传说在石家庄地区广为流传.该传说的流行与英雄崇拜、民众心理需求以及封建统治者提倡密切相关,是石家庄独特文化品格的集中体现.如今当地有关部门已经采取多种方式,对"刘秀传说在石家庄"这一非遗项目进行了有效的整理和合理的开发,使其不仅能够得以保护和传承,还能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刘秀传说在石家庄民间文化历史演进

    中国绘画艺术在现代室内公共文化空间中的功能研究

    任泽雨
    8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室内公共文化空间中的中国绘画艺术具有强烈的功能性意味.首先,它能够通过增强视觉美感和塑造特定的主题氛围构建空间情境,提升观者的情感体验和文化认知;其次,作为一种审美教育的途径,它具有深厚的文化与艺术价值,不仅丰富着社会大众的审美体验,也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最后,作为信息传递和情感、价值观交流的媒介,它还承担着宣传导向的功能,能够传递特定的文化信息,引导社会大众形成正向的价值观念.

    中国绘画艺术公共文化空间室内设计艺术功能

    利用红色资源塑造河北省会城市形象研究

    杨谷旸
    8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形象的设计塑造离不开城市本地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而石家庄所特有的以西柏坡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资源则是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文化源泉.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塑造石家庄城市形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城市外在视觉形象的塑造,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景观、城市标识、城市色彩,以形成与城市文化和谐统一的外部视觉形象;二是城市内部文化形象的塑造,利用以西柏坡为代表的红色文化精神塑造城市管理形象、城市服务形象和城市精神形象,以形成与人文、历史、民风相适应的内部文化形象,提高整体市民的精神思想水平和对外影响力.

    城市形象塑造红色资源利用高质量发展

    基于"两微一抖"的石家庄城市形象塑造对策研究

    赵冰田建恩李红陛
    93-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交媒体平台开辟了城市形象塑造和对外传播的新渠道,但也存在着文化折扣和社交倦怠现象.新浪微博、微信和抖音三大主流社交媒体平台对石家庄城市形象的塑造与推广具有较大影响.在塑造和传播石家庄城市形象时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其次要提高社交平台的入驻率,再次要实现协同发声,以统一的声音对外传递信息.此外,还要根据目标受众的需求定制内容,并加强对舆情的监控和管理.

    城市形象社交媒体塑造路径石家庄

    "45度青年"现象的成因及纾解路径

    杨璐
    102-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45度青年"作为一种新型青年亚文化叙事方式,根据面对现实挑战时的不同选择,可以划分为"享受当下""逃避现实"和"间歇努力"三种类型."45度青年"的出现主要源于青年对自我认知错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不稳定性以及媒体过度贩卖焦虑等原因.对此,应当筑牢青年理想信念根基、净化青年成长的社会环境、提升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青年奋斗的积极主动性,使其在奋斗中提升自我效能感与满足感.

    "45度青年"内卷躺平青年亚文化

    自主就业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个性化发展研究

    杨玉冰
    108-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主就业退役军人的就业创业过程虽然存在困境,但同样具备内外优势,并呈现出丰富多样的个性化发展.外在资源方面,该群体面临社会支持不足、政策落实不到位等困境,同时也拥有政府政策支持的优势;内在心理资源方面,该群体面临社会再适应、文化适应、身份转换等方面的困境,同时拥有高政治素养、意志品质、执行力等心理品质优势.调研发现,社会工作领域"优势视角"理论有助于激发个人内在动力.基于该理论,发展自主就业退役军人个性化就业创业路径,要搭建社会工作介入的政府与社会组织共同工作体,建立政府与自主就业退役军人群体的沟通机制,塑造优势人才队伍.

    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优势视角个性化发展

    课程思政建设视角下会计学本科专业转型路径研究

    胡海川赵佳娜曹慧
    114-118,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推进高等教育道德理念培育以及学生人格塑造的基础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仍然是新时代教育的核心目标.会计学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应顺势而为,以课程思政建设为重要抓手,积极探索专业转型发展的新方向,对人才培养理念进行创新和优化.在教育理念方面,应当充分关注经济事件的后果及影响,不断强化道德教育,提升学生政治认知高度;在教学内容方面,应将思政理念及思政要素充分融入,优化会计思政教育内容,使思政教育贯穿核心课程的始终;在授课方法方面,要充分重视线上和线下课程建设,并将两者充分融合.

    课程思政会计人才培养教学创新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赵南南贺宇涛
    119-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普通高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必修课,大学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如何搞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理念,充分挖掘思政元素,丰富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强化育人成效,优化课程教学评价,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人才.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新文科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

    彭飞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能丰富专业课程教学的内涵,还能为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提供支持.基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思政元素与专业内容融合不足、课程思政建设缺乏系统性、实践教学课程思政建设滞后等问题,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应根据本专业特点,从教师观念更新和能力提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分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推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落实,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课程思政视觉传达专业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