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李振吉

月刊

1673-7202

sjzyyzz@vip.126.com;wfcms2006zzs@163.com

010-58650023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03室

世界中医药/Journal World Chinese Medicine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世界中医药》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世界中联的国际性、专业性杂志。拟于2006年11月正式出版,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世界中医药》杂志以增进世界各国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提高兼顾普及,继承与创新并重,展现中医药界最具权威的学术成果。《世界中医药》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世界各国高质量的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又能满足各国中医药从业者提高技能的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科研成果”、“科研动态”、“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名老中医经验”、“理论研究”、“综述”、“论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中医药教学”等。另外,杂志还登载中医药在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情况,中医药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为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成国际化精品期刊,使中医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我们欢迎各界人士为本刊撰写文章或提出建议,共同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益气活血逐瘀法治疗脑小血管病的理论探析

    刘长英周莉董兴鲁刘博文...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脑小血管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及难点.以中医理论为依据,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探讨脑小血管病的发病机制,提出气虚血瘀为脑小血管病的基本病机之一,阐述益气活血逐瘀法为脑小血管病病情波动期的主要治法,认为根据疾病特点及其病因病机进行动态管理能及时截断病情进展,减少脑内病灶的产生,防止神经功能受损.益气扶正与活血逐瘀并举,标本兼顾,为脑小血管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脑小血管病气虚血瘀益气活血逐瘀络病病因病机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复方苍术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窦增娥姚惠青赵永祥谭烨...
    137-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复方苍术方调节肠道菌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青海省中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复方苍术方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炎性反应递质、免疫功能、肺功能、临床症状和肠道菌群变化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在CD3+、CD4+、CD4+/CD8+、CD8+、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8、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6 min步行距离(6MWD)、双岐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B/E值及临床症状积分改善较对照组患者更具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苍术方能提高调节肠道菌群、抑制炎性反应、提高肺功能和免疫功能,从而改善COPD临床症状.

    肺与大肠相表里复方苍术方肠道菌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炎性反应递质肺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症状积分

    滋肾养肝化瘀颗粒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张广业张刚
    142-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滋肾养肝化瘀颗粒治疗肝肾阴虚型乙肝肝硬化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日照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肝肾阴虚型乙肝肝硬化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服用乙肝养阴活血颗粒,观察组服用滋肾养肝化瘀颗粒,2组均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观察患者肝纤维化五项、肝脏硬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CⅢ、C-Ⅳ、H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SM检测值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滋肾养肝化瘀颗粒治疗肝肾阴虚型乙肝肝硬化具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效果.

    滋肾养肝化瘀颗粒肝肾阴虚型乙肝肝硬化肝纤维化

    阴虚体质中lnc RNA和mRNA表达谱分析及调控网络研究

    董丽丹李玲孺李博怿严云...
    148-154,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体质在疾病的形成、发展和转归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从转录组学水平首次初步揭示阴虚体质者外周血中lncRNA和mRNA的表达谱及相关作用网络.方法:运用Agilent Human lncRNA+mRNA(4×180 k)表达谱芯片,从阴虚体质(n=10)和平和体质(n=9)者的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s),采用"limma"方法筛选2组的差异基因,然后对其进行GO功能和IPA通路的显著性富集分析,并寻找lncRNA近距离调控的靶基因.结果:差异表达的lncRNAs和mRNAs均能够将阴虚体质和平和体质进行区分.阴虚体质中有显著差异表达的lncRNAs 829个(282个上调,547个下调)和mRNAs 1435个(1038个上调,397个下调).GO功能富集和IPA作用通路结果提示,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免疫调节、代谢紊乱和信号传导失常通路显著相关.例如,T细胞受体信号转导,NF-κB信号通路,L-arabinose代谢过程和I型糖尿病信号传导等.确定了7个lncRNA-mRNA相互作用对,比如,LTA-HCP5、ORAI3-AC135048.13和BCL7C-AC135048.13等.结论:阴虚体质易感干眼症、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物质基础可能与lncRNAs/mRNAs的免疫调节、代谢作用和信号传导失常相关.

    长链非编码RNA阴虚体质生物信息学中医

    养心定悸胶囊对室性早搏患者中医证候的影响

    王春亮王强
    15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养心定悸胶囊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中医证候积分、室性早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心病科心律失常存在室性早搏且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型的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51),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抗心律失常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养心定悸胶囊.观察2组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室性早搏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86%,显著性高于对照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胸闷、心悸、气短、乏力、头晕、口干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1个月2组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室性早搏发生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1个月2组室性早搏发生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心定悸胶囊可显著提高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及抑制室性早搏发生.

    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养心定悸胶囊气阴两虚中医证候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心悸

    生活习惯对中医心、心神疾病发生的影响

    刘婷周常恩朱龙辛基梁...
    160-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生活习惯对中医心、心神的影响,为精神系统疾病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利用中医健康状态调查获得的人口社会学特征及饮食、运动、睡眠等生活习惯数据,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生活习惯对中医心、心神的影响.结果:按时起居、运动是心、心神的保护因素(按时起居OR值分别为0.274、0.208,运动OR值分别为0.679、0.772,P<0.05);喜食口味偏重多油多盐、喜甜食是心神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969、1.729,P<0.05);以肉食为主或者素食为主都是心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268、1.694,P<0.05);饮食不规律、不吃早餐、吃宵夜、抽烟、喝酒、焦虑是心、心神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434、3.796;2.724、1.826;3.290、3.328;4.133、1.715;4.506、2.061;28.926、8.469,P<0.05).结论:不良生活习惯会促进心、心神疾病的发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减少心、心神疾病的发生,有利于精神系统疾病的防治.

    生活习惯心神精神系统疾病

    基于中医传承系统探索丁治国治疗桥本氏病用药规律研究

    李心爱祁烁陈晓珩李哲...
    167-172,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处方是中医临床诊疗过程的最终体现,该文借助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丁治国教授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整理近2017年至今中药治疗单纯性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处方为数据源,筛选出符合要求的109首初诊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新处方,并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等进行数据挖掘,对核心药物及其归经、性味、组方规律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处方中涉及中药84味,处方中药物出现频次≥75次的药物得到13个,演化得到核心组合6个,新处方3个;核心药物主要归经肺、脾二经,性味分别为苦、甘.结论:对丁治国教授治疗CLT的用药规律进行探索与总结,为中医药治疗CLT开拓了新思路,对桥本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案.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用药规律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中医药

    慢性胃炎中医辨证与胃镜像相关性研究

    张乃卫程红杰安立保徐珊珊...
    173-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胃炎中医辨证与胃镜像相关性,从微观角度证实中医宏观辨证论治科学性,完善中医辨证理论体系,为慢性胃炎临床诊治提供更多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385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中医四诊(望、闻、问、切)、胃镜像表现,观察常见中医证型(肝胃气滞、肝胃郁热、脾胃湿热、脾胃气虚、脾胃虚寒、胃阴不足、胃络瘀阻)和胃镜像表现萎缩、糜烂、胆汁反流、黏膜颜色、黏膜池颜色、黏膜充血水肿、黏膜血管显露、黏膜隆起、黏膜粗糙、黏膜颗粒增生等相关性,比较不同证型在胃镜像表现比率情况.结果:脾胃虚寒证、脾胃湿热证、肝胃郁热证最常见,分别为40.52%、30.91%、12.21%,显著高于其他证型(P<0.05);病变部位以胃窦最常见,占49.92%,显著高于其他部位(P<0.05);脾胃虚寒证以40~65岁多见,表现为萎缩性胃炎,黏膜以白为主,黏膜池颜色清澈为主;脾胃湿热证以18~40岁男性居多,以非萎缩性胃炎为主,黏膜糜烂多见;肝胃郁热证男性居多,胃镜像无显著变化,和脾胃湿热证有相似处.结论:慢性胃炎中医证型和胃镜像存在一定相关性,尤其是脾胃虚寒证和脾胃湿热证,胃镜像可作为中医证型客观依据,可指导临床科学研究.

    慢性胃炎中医证型胃镜像脾胃虚寒证脾胃湿热证肝胃郁热证相关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生存期研究

    冒湘琳谌海燕郭明刘军霞...
    177-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的中位生存期,探究影响MDS患者生存期的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8年5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收治的自愿接受益髓浓煎方联合西药治疗的MDS患者5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访至死亡或观察截止,记录其中医证型及血液、骨髓等检查,分析评估生存期的影响因素.结果:57例患者中位生存期30个月,其中65周岁以下较高危组患者中位生存期30个月,长于国内报道的27个月以下.8例接受地西他滨联合中药治疗的较高危组患者中位生存期17个月,长于文献报道的单纯西药治疗的13个月.津液内停、实热的出现影响患者生存.结论:部分分组MDS患者生存期较单纯西药治疗延长,提示没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条件的MDS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在生存期上获益.中医证型与MDS危险分层存在相关性,实邪的出现提示预后不良,生存期缩短,因此,中医药参与MDS治疗不能单纯采用"补益"中药治疗,还应该根据患者的危险分层,对较高危组患者采用一定"祛邪"药物治疗.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位生存期中西医结合分层治疗益髓浓煎方预后因素中医证型益气养血活血

    征稿启事

    后插1-后插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