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李振吉

月刊

1673-7202

sjzyyzz@vip.126.com;wfcms2006zzs@163.com

010-58650023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03室

世界中医药/Journal World Chinese Medicine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世界中医药》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世界中联的国际性、专业性杂志。拟于2006年11月正式出版,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世界中医药》杂志以增进世界各国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提高兼顾普及,继承与创新并重,展现中医药界最具权威的学术成果。《世界中医药》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世界各国高质量的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又能满足各国中医药从业者提高技能的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科研成果”、“科研动态”、“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名老中医经验”、“理论研究”、“综述”、“论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中医药教学”等。另外,杂志还登载中医药在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情况,中医药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为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成国际化精品期刊,使中医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我们欢迎各界人士为本刊撰写文章或提出建议,共同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方证对应"理论的益气养阴方对高血糖大鼠的功效研究

    姜斯佳冯颖童扈觐玺刘佳琪...
    1-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方证对应"理论探讨益气养阴方对气阴两虚高血糖大鼠的功效.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48只,根据基础血糖水平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十味消渴胶囊阳性药组、益气养阴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采用甲状腺素皮下注射、连续高脂饲料喂养合并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复合因素造模.实验第1天开始给药,连续灌胃30 d.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测量体质量,检测糖脂代谢相关指标及气阴两虚证相关生物学指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及气阴两虚证候表现;空腹血糖(FBG)、血糖曲线下面积(AU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环磷酸腺苷(cAMP)、cAMP/环磷酸鸟苷(cGMP)显著升高(P<0.05,P<0.01);体质量、胰岛B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糖化血红蛋白(HbA1 c)、空腹胰岛素(FINS)、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cGMP、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抓力指数、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胃动素(MTL)、促胃液素(GAS)显著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气养阴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气阴两虚证候改善;体质量、脾脏指数、胸腺指数、FINS、HOMA-β、ISI、cGMP、MTL、GAS、IgG、IgM显著升高(P<0.05,P<0.01);FBG、AUC、HOMA-IR、T3、T4、cAMP、cAMP/cGMP显著降低(P<0.05,P<0.01);益气养阴方高剂量组抓力指数显著升高(P<0.01,P<0.05);益气养阴方低剂量组TG显著降低,HDL-Ch显著升高(P<0.05);益气养阴方高剂量组TG、TC、LDL-Ch显著降低(P<0.05).结论:益气养阴方具有改善气阴两虚型高血糖大鼠证候及糖脂代谢紊乱的功效.

    益气养阴方方证对应辨证保健病证结合气阴两虚证糖尿病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

    健脾祛湿方对脾虚湿盛型高脂血症大鼠血脂、胃肠功能、水液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赵凡姜砚馨蔡祥焜郑婷...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健脾祛湿方对脾虚湿盛型高脂血症大鼠血脂、胃肠功能、水液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8)和造模组(n=48),采用"劳倦过度+饮食不节+高脂饲料喂养"复制脾虚湿盛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造模4周后,根据总胆固醇(TC)水平将造模组随机分成6组:即模型组,血脂康组,参苓白术颗粒组,健脾祛湿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分组后开始给药,灌胃剂量为1 mL/100 g,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余组给予相应的受试物,连续给药6周.测定血脂四项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胃肠激素,即胃动素(MTL)、促胃液素(GAS)和血管活性肠肽(VIP),水液调节激素醛固酮(ALD)、抗利尿激素(ADH)和心房利尿钠肽(ANP),以及白蛋白(ALB)和总蛋白(TP),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胃、结肠组织形态,免疫荧光法检测结肠水孔蛋白(AQP)3、胃AQP4的表达位置及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肠、胃组织中闭合蛋白(Occludin)的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LDL-Ch水平升高(P<0.001),HDL-Ch水平降低(P<0.05),血清MTL、GAS水平降低(P<0.001,P<0.01),VIP升高(P<0.001),ALD、ADH升高(P<0.05,P<0.001),ANP水平显著降低(P<0.001),TP、ALB水平降低(P<0.001,P<0.05).结肠绒毛、胃黏膜出现大量脱落情况,结肠AQP3荧光强度降低,胃AQP4荧光表达增强,结肠、胃组织Occludin表达水平降低.与模型组比较,血脂康组、参苓白术颗粒组、健脾祛湿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C、TG、LDL-Ch水平呈下降趋势,HDL-C水平升高,MTL、GAS显著升高,VIP水平显著降低,ALD、ADH水平降低,ANP显著升高,结肠、胃组织形态结构有所改善.结肠AQP3荧光表达增强,胃AQP4荧光强度减弱,结肠、胃组织Occludin表达水平增强.结论:健脾祛湿方可降低脾虚湿盛型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有健脾祛湿之功,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Occludin、AQP3、AQP4的表达,保护紧密连接结构的完整性达到促进胃肠消化吸收功能,改善水液代谢障碍的作用.

    健脾祛湿方脾虚湿盛证胃肠功能水液代谢高脂血症水孔蛋白紧密连接肠黏膜屏障

    视疲劳及其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构建策略

    黄志强张建军王淳张睿...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视疲劳已发展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临床注重对其预防和保健,可通过调整用眼模式,使用适宜物质、物理干预、休息等方式缓解症状体征.目前视疲劳主要以主观症状进行诊断,尚无准确反映该状态的客观评价指标,导致实验和临床评价方法及机制研究匮乏.建立视疲劳动物模型,并结合中医对视疲劳的认识及诊疗特色建立视疲劳相关中医证候模型,有助于深入阐释视疲劳发生发展机制,全面挖掘中医对视疲劳的预防保健优势.现总结了视疲劳动物模型研究现状,提出了视疲劳模型的构建原则及策略;结合中医临床文献调研,分析出视疲劳人群中医证型主要为肝肾阴虚型、肝郁气滞型和肝血不足型,进一步提出了视疲劳相关中医证候模型的构建原则及策略,以期为缓解视疲劳中药产品的研发提供思路,并为其辨证保健及精准应用提供指导.

    视疲劳辨证保健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合理用药肝肾阴虚肝郁气滞肝血不足

    铁皮枫斗颗粒对气阴两虚证小鼠环核苷酸-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影响

    郭琳琳刘尧陈亚文乐娜...
    2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建立气阴两虚证小鼠模型,探讨铁皮枫斗颗粒的益气养阴功效与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玉屏风颗粒组、铁皮枫斗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30 d.实验采用单日限制饮食,双日负重力竭游泳运动,结合灌胃左甲状腺素钠片构建小鼠气阴两虚证模型.动态观察小鼠一般状态,测定小鼠体质量、脏器指数、四肢抓力和力竭游泳时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小鼠血清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白细胞介素-6(IL-6)、补体成分3(C3)、皮质醇(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雌二醇(E2)和睾酮(T)相关指标,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观察下丘脑组织中蛋白激酶A(PKA)和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均可改善小鼠的一般状态,实验第30天,铁皮枫斗颗粒高、中剂量组均可增加小鼠体质量(P<0.01).铁皮枫斗颗粒高剂量组可以增大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四肢抓力,延长负重游泳力竭时间(P<0.05,P<0.01),降低血清cAMP、cAMP/cGMP、T3、E2、E2/T和IL-6水平(P<0.05,P<0.01),升高血清T、C3水平(P<0.01),降低下丘脑组织PKAmRNA表达水平(P<0.01).铁皮枫斗颗粒中剂量组可以升高血清中TSH水平(P<0.01),低剂量组可以降低下丘脑组织中CREBmRNA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铁皮枫斗颗粒可以改善气阴两虚证小鼠的一般状态,通过调节环核苷酸、内分泌和免疫系统这一网络机制,上调PKA/CREB信号通路,起到益气养阴的功效.

    铁皮枫斗颗粒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环核苷酸内分泌系统免疫功能PKA/CREB信号

    常润茶服用方法对蒽醌类物质溶出的影响及其通便作用的相关性研究

    武洁陈彦陶然费文婷...
    27-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常润茶为例研究蒽醌类物质的加水量及浸泡次数等服用方法对有效成分溶出及通便作用的影响.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总蒽醌的含量测定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番泻苷A、番泻苷B、大黄酸的含量测定方法,考察不同浸泡次数、加水量下常润茶水浸液中有效物质的含量变化.利用洛哌丁胺复制便秘模型进行通便作用的验证并探究常润茶对肠动力及黏液分泌的影响,观察不同浸泡次数、加水量对小鼠小肠推进率、首粒排黑便时间、5h黑便粒数、粪便含水量以及结肠胃动素(MTL)、促胃液素(GAS)、生长抑素(SS)、P物质(SP)的影响.结果:加水量与蒽醌类物质的溶出正相关,加水60~100倍蒽醌类物质溶出差异不大;浸泡1次可将大部分蒽醌类物质溶出,从第2次浸泡开始,总蒽醌、番泻苷A、番泻苷B、大黄酸的含量均明显减小.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加水倍数为40倍、60倍、100倍时,常润茶均可有通便作用,未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60倍、100倍水量通便作用显著.加水100倍,反复冲泡多次通便作用不优于浸泡1次.结论:本实验为产品的精准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对于规范蒽醌类产品具有积极意义.

    常润茶通便蒽醌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番泻苷A番泻苷B大黄酸

    基于"辨证保健"理论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辨证干预策略

    冯秀芝王智民杨溢张旭...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学"治未病"思想历史悠久且始终保有科学性与先进性.辨证论治是中医学干预机体非健康状态的核心思维过程,"辨证保健"是辨证论治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具有发病隐匿、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和生命质量的临床特点.本研究从辨证保健理论出发,首次提出了以"三分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进行分期,确立亚健康判定标准,通过中医证候分类进行辨证干预,确立相应的保健法则及中药保健措施,同时结合综合性干预方法,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早发现、早干预、早获益提供思路和策略,以降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改善相关高危人群的亚健康状态,促进全民健康.

    治未病辨证保健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三分法亚健康诊断标准

    基于证效相关研究清利湿热方中医功效及降血尿酸作用机制

    刘金莲吕美豫梁唯灿邸松蕊...
    39-4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湿热内蕴证候大鼠模型,研究具有降血尿酸作用的清利湿热方的中医功效,以证测效揭示清利湿热降血尿酸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四妙丸组以及清利湿热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采用饲喂高脂高糖饲料,自由饮用蜂蜜水,并隔天灌胃猪油脂或酒,建立湿热内蕴证候大鼠模型,观察清利湿热方对大鼠一般状态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热激蛋白70(HSP7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促胃液素(GAS)、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以及血浆胃动素(MTL)、肝脏组织Na+-K+-ATP酶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肠组织水孔蛋白3(AQP3)、水孔蛋白4(AQP4)含量,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肠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p65表达量.结果:模型组体质量下降(P<0.05,P<0.01),HSP70、TNF-α、IL-1β升高(P<0.05,P<0.01,P<0.001),胃肠组织中AQP3表达量下降(P<0.05),AQP4表达量上升(P<0.01,P<0.001),GAS含量下降(P<0.01),IgM含量升高(P<0.01),结肠组织TLR4表达量增加(P<0.01).清利湿热方能增加大鼠体质量,降低HSP70、TNF-α、IL-1β含量(P<0.05,P<0.01,P<0.001),升高胃肠组织AQP3表达量(P<0.05,P<0.01,P<0.001),降低AQP4表达量(P<0.05),升高GAS、Na+-K+-ATP酶含量(P<0.05,P<0.001),降低IgM含量(P<0.05,P<0.01).结论:饲喂高脂高糖饲料,自由饮用蜂蜜水,并隔天灌胃油脂/酒,可以成功建立高尿酸血症湿热内蕴证候模型,清利湿热方可以从大鼠一般状态、体质量、热激蛋白以及炎症介质、水孔蛋白、胃肠激素、免疫等多方面改善大鼠湿热状态,发挥清利湿热功效.清利湿热方具有降血尿酸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TLR4,核因子κBp65有关.

    清利湿热方湿热内蕴证候模型高尿酸血症

    川芎对衰老大鼠脑保护作用及对PI3K/AKT/HIF-1α通路的影响

    刘尧张建军李振皓朱映黎...
    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构建衰老合并血瘀大鼠模型,探讨川芎小剂量久服对于延缓衰老脑保护的药效及作用机制,为川芎的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66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维生素E组、川芎2 g组、川芎4 g组、川芎配伍人参2 g组,每组11只.除空白组外各组腹腔注射D-半乳糖(300 mg/kg)连续42 d,同时继续造模并给药14 d,第15天冰水浴20 min,连续14 d,最后1 d注射0.1%肾上腺素0.8 mg/kg.WST-1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比色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TBA法检测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蛋白质羰基(PC)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脑组织一氧化氮(NO)、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血栓素B2(TXB2)、内皮素(ET)-1含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测定检测脑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蛋白激酶B(AKT)蛋白、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体质量下降(P<0.001),血清SOD、GSH-PX、T-AOC含量降低(P<0.001,P<0.01,P<0.01),MDA、PC含量升高(P<0.001),脑组织NO、TXB2、ET-1含量升高(P<0.001,P<0.05,P<0.001),eNOS含量降低(P<0.01),HIF-1α表达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川芎2 g及4 g能升高血清GSH-Px含量,增加T-AOC,降低脑组织NO、TXB2、ET-1含量,升高eNOS(P<0.01),川芎4 g可以增加HIF-1α蛋白表达量(P<0.01).川芎1 g与人参1 g配伍后进一步升高血清SOD、GSH-Px含量,降低血清MDA、PC含量,降低脑组织NO、TXB2、ET-1含量(P<0.001,P<0.05,P<0.001),升高eNOS(P<0.001),增加HIF-1α蛋白表达量(P<0.01).结论:对衰老合并血瘀大鼠模型,川芎小剂量久服即可改善内皮功能,抑制氧化应激,发挥抗氧化作用;川芎剂量减少并与人参配伍后可以起到协同增效作用,可能通过HIF-1α通路对脑起到保护作用.

    川芎久服剂量衰老活血化瘀抗氧化

    苍耳子炮制前后急性毒性及毒效成分含量差异研究

    张静刘倩范雪梅韩福国...
    52-5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苍耳子炮制前后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及主要毒性成分、药效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急性毒性实验采用小鼠灌胃给药测定其半数致死量(LD50)和最大耐受量(MTD),并通过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其对小鼠肝、肾等脏器的损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苍耳子炮制前后2种水溶性苷类毒性成分和4种酚酸类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结果:苍耳子的水煎剂和水煎剂醇沉沉淀,以及炒苍耳子的水煎剂和水煎剂醇沉沉淀的MTD分别为291.73 g生药/kg、405.75 g生药/kg、318.64 g生药/kg和480.77 g生药/kg.炮制前后苍耳子水煎剂醇沉上清的LD50分别为468.18 g生药/kg和573.48 g生药/kg.组织病理结果显示死亡小鼠多数脏器出现不同程度的充血,以肝、肺、胃和小肠最为明显.苍耳子炮制后,水煎剂和水煎剂醇沉上清液中的羧基苍术苷含量均显著降低(均P<0.01);炒苍耳子中咖啡酸和异绿原酸C的含量显著升高(均P<0.01).结论:苍耳子炮制后毒性可显著降低,有效成分溶出增加.水煎剂醇沉上清液取自苍耳子的主要毒性部位.

    苍耳子炮制水煎剂醇沉急性毒性酚酸类成分水溶性苷类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法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药理实验验证探讨仙鹤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李麟赖俐伶刘华宝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仙鹤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多种规则筛选仙鹤草化学成分,预测获得靶基因,与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相关的靶点进行比对获得仙鹤草抗肝纤维化的可能作用靶点.通过生物学信息注释库DAVID对关联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构建仙鹤草化合物-靶点-信号通路相互作用网络图.进一步采用实验验证仙鹤草对大鼠肝星状细胞-T6(HSC-T6)肝纤维化指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胶原1型α1(COL1 A1)及蛋白激酶B(AKT)蛋白磷酸化的影响.结果:关键靶点主要为AKT1、STAT3、Caspase-3、Jun、ESR1等,主要参与调控肿瘤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肿瘤蛋白聚糖、胰岛素抵抗和FoxO信号通路等.仙鹤草提取物可抑制HSC-T6中α-SMA、COL1 A1蛋白的表达,升高AKT的磷酸化水平,验证了网络药理学分析的部分预测结果.结论:仙鹤草可通过作用于PI3 K/AKT信号通路等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仙鹤草肝纤维化网络药理学PI3K/AKT信号通路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