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李振吉

月刊

1673-7202

sjzyyzz@vip.126.com;wfcms2006zzs@163.com

010-58650023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03室

世界中医药/Journal World Chinese Medicine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世界中医药》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世界中联的国际性、专业性杂志。拟于2006年11月正式出版,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世界中医药》杂志以增进世界各国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提高兼顾普及,继承与创新并重,展现中医药界最具权威的学术成果。《世界中医药》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世界各国高质量的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又能满足各国中医药从业者提高技能的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科研成果”、“科研动态”、“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名老中医经验”、“理论研究”、“综述”、“论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中医药教学”等。另外,杂志还登载中医药在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情况,中医药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为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成国际化精品期刊,使中医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我们欢迎各界人士为本刊撰写文章或提出建议,共同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花期追肥对川贝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新月王业邬洁冯雪...
    1789-1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研究不同肥料追施对川贝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确定优质川贝母生产的适宜施肥用量,为川贝母高产和高品质药材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以5年生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为实验材料,在初花期分别追施高、中、低剂量氮肥、磷肥和钾肥,分析肥料种类及不同剂量对川贝母叶片光合生理、荧光参数、主要农艺指标及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分别追施不同量的氮、磷、钾肥对川贝母的光合参数和荧光参数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影响趋势,磷肥和钾肥的追施显著影响叶宽.以单果重、单果种子总粒数、种子结实率、种子千粒重、鳞茎鲜重和总生物碱含量作为综合评价指标,小区实验结果显示川贝母花期最佳追肥量分别为:氮肥20 g/m2、磷肥250 g/m2、钾肥75 g/m2.在最优的施肥用量下,3种肥料的综合品质评分为钾肥>磷肥>氮肥.结论:在花期科学追肥有助于川贝母产量和品质的提升,本研究可为人工种植川贝母施肥技术的提高提供理论支撑.

    川贝母肥料光合产量品质

    竹节参种质资源及育种研究进展

    闵欣怡侯聪吴田泽郑雅芹...
    1797-1801,1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竹节参是一种传统的珍贵中药,也是一种传统的药材和食品,种植和药用历史悠久,不仅具有散瘀、止血、消肿、祛痰、止咳等作用,作为食品、保健品等,也具有较高的价值.由于过度开采,造成野生资源稀缺.为了可持续利用和充分开发竹节参药材资源,通过相关文献考证,对竹节参资源分布、种质鉴定、遗传多样性、育种研究,如育种、人工栽培和潜在资源开发利用,解决供需市场之间的矛盾提供参考.

    竹节参种质鉴定新资源遗传多样性育种

    黄芩MYB转录因子家族全基因组鉴定与分析

    王晓童向丽邬兰高冉冉...
    1802-1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黄芩中主要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已解析,但相关调控机制研究薄弱.本研究基于黄芩全基因组对SbMYB转录因子进行系统鉴定和分析,筛选可能参与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候选SbMYB家族成员.方法:通过HMMER和BLAST筛选SbMYB转录因子;采用IQ-TREE、ExPASy、GSDS、TBtools、Cytoscape等在线工具和软件对Sb-MYB家族的进化关系、基因结构、基因表达模式、蛋白调控网络等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全基因组水平上共鉴定到146个SbMYB转录因子,分为4个亚族和1个未分族成员,R2R3-MYB亚族成员最多(116个);SbMYB基因结构较为保守,随机分布在9条染色体上;同一亚族有相似的MYB保守结构域和基序组成;SbMYB在根、茎、叶中具有相似的表达模式,与花中差异较大;SbMYB与黄酮合成相关结构基因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筛选到43个SbMYB可能调控黄酮合成途径关键酶.结论:MYB转录因子调控植物次生代谢合成,本研究系统分析黄芩MYB转录因子家族并筛选可能参与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候选基因,为其调控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黄芩MYB转录因子黄酮类化合物基因调控网络

    茉莉酸甲酯对黄连生物碱含量积累的影响

    刘微刘义飞陈士林刘迪...
    1813-18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茉莉酸甲酯(MeJA)对黄连中生物碱积累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茉莉酸甲酯对黄连生物碱生物合成途径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依据.方法:用100μmol/L的茉莉酸甲酯喷施黄连幼苗叶片,于处理后0 h、24 h、48 h、72 h、96 h取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连幼苗中的药根碱、表小檗碱、黄连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茉莉酸甲酯处理48 h后的黄连幼苗中药根碱、表小檗碱、黄连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含量显著升高,增长率也最高,其中黄连碱对茉莉酸甲酯的响应性更好,处理48 h后的黄连幼苗中黄连碱含量为对照组的3.15倍;96 h茉莉酸甲酯处理后,黄连幼苗生物碱含量有下降趋势.结论:短时间内施加外源性茉莉酸甲酯可显著促进黄连幼苗中生物碱的积累.

    黄连茉莉酸甲酯生物碱高效液相色谱法

    天麻种质资源及其与双菌共生分子机制研究

    张照宇孙建华陈士林董林林...
    1819-1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麻为真菌异养型草本植物,其干燥块茎为药用与保健价值兼备的中药材,生长发育过程先后需与2类真菌——萌发菌与蜜环菌共生.天麻-萌发菌共生体系通过分子调控在共生萌发前期促进种子萌发,并在共生萌发后期随着蜜环菌的侵染利用防御反应打破共生体系动态平衡,为天麻-蜜环菌共生体系的建立创造条件.天麻-蜜环菌共生时期,宿主通过调控代谢相关基因贮存营养及能量物质以保障箭麻的形成.天麻与双菌共生时期均通过建立信号转导与物质运输途径提高天麻-真菌共生效率并维持共生体系动态平衡.本文综述了天麻野生种质的分布、种类与新品种培育现状,并从全局性角度梳理了近年来利用转录组学、蛋白组学等技术对天麻-双菌共生的分子机制研究.对天麻种质资源及遗传信息进行整合,在系统利用现有遗传资源的基础上深入探究菌-麻共生体系的调控机制并有效指导品种选育与遗传改良,助力天麻产业的持续完善和发展,充分发挥其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天麻种质资源良种培育双菌共生分子机制

    防风药材多指标综合质量评价及指纹图谱研究

    陈昊李心愿刘霞张雪琼...
    1827-1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集不同产地15批防风药材,建立多指标综合质量评价及指纹图谱方法,对不同产地防风药材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含量测定法、醇溶性浸出物法、总灰分法、酸不溶性灰分法测定防风药材中升麻素苷与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浸出物及灰分含量,对测定数据进行分析,并建立综合质量评价函数.同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不同产地防风的指纹图谱,并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和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4个产地防风药材浸出物、含量、灰分等结果相对标准差(RSD)为5.01%~14.90%,综合质量评价函数计算结果显示,河南产防风质量较优.不同产地防风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926~0.990,主成分分析共有峰峰面积结果显示,河南产防风质量较优.结论:不同产地的防风质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河南产防风药材质量较优,可以作为防风药材的优质产地.

    防风综合质量评价指纹图谱SPSS22.0统计软件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川贝母不同规格鳞茎的生理指标和生物碱含量比较分析

    王业冯雪高旦谢慧敏...
    1833-1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规格川贝母鳞茎作为种茎对植株生长发育和药材品质的影响,为高品质川贝母精细化栽培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直径和外观形状对川贝母鳞茎进行分类,通过比较3种不同直径和2种不同外观形状鳞茎出苗后的生理指标、叶片光合光响应曲线以及总生物碱含量,分析不同规格鳞茎的差异对田间川贝母产量和鳞茎品质的影响.结果:川贝母大粒鳞茎生殖生长具有显著的优势,开花数量多且均可挂果,单颗果实质量和其他规格鳞茎所得果实质量没有显著性差异;小粒鳞茎总生物碱含量高于大鳞茎.扁鳞茎叶片数量和叶片宽度均显著高于尖鳞茎,光合效率较高,但出苗时间较尖鳞茎晚,二者生物碱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川贝母鳞茎表型具有多样性,相同生长年限下,直径大的鳞茎可优选用于种源繁育,较小鳞茎适宜作为商品.通过鳞茎直径及形状筛选川贝母种茎,可以同时保证其种源繁育和药材供应,为川贝母的高产优质生产提供保障.

    川贝母鳞茎生理指标光合响应曲线总生物碱

    多组学技术在葛根品质提升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胡心怡吴田泽侯聪郑雅芹...
    1840-1845,1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葛根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兼具很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在中国具有很长的药用历史和栽培史.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飞速发展,组学研究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逐渐广泛,葛根的多组学研究逐渐发展,为葛根的品质提升提供了指导和方法.现综述了近年来对葛根资源分布、质量控制、多组学研究、栽培育种和品质提升等方面的研究,以期能够利用多组学研究手段,对葛根的品质提升提供参考.

    葛根多组学技术栽培育种品质提升

    虎乳灵芝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朱玥彤高绪卿李一冰安百强...
    1846-1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虎乳灵芝[Lignosus rhinocerus(Cooke)Ryv]是一种兼有子实体和菌核的食药用真菌,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等热带地区,在中国栽培较少.目前,对虎乳灵芝生理活性物质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较为深入且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人工培养虎乳灵芝的技术依然很滞后,生产规模远不能达到社会需求.为了增加对虎乳灵芝的开发及利用,现综述虎乳灵芝现阶段生长栽培、营养成分、活性物质和药理作用及基因组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虎乳灵芝的应用意义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虎乳灵芝生物活性药理作用培养方式

    防己黄芪汤抗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及靶标分析

    曹玲华肖光旭贺爽朱彦...
    1852-1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经典名方防己黄芪汤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的可能药效和作用靶点.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和RT-qPCR方法评价给药后H9c2细胞对去氧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肥大和慢性心力衰竭标志物心房利尿钠肽(ANP)和脑利尿钠肽(BNP)表达的影响.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及文献调研收集防己黄芪汤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从GeneCards等数据库获取慢性心力衰竭主要靶点,将疾病靶点和药物靶点取交集,利用STRING平台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相互作用分析,构建网络,采用DAVID以及ClusterProfiler包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并使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网络图.结果:防己黄芪汤可缓解去氧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细胞增大,减低ANP和BNP基因的表达.防己黄芪汤成分和慢性心力衰竭交集的166个潜在作用靶点主要富集于493个生物过程和171个信号通路上.结论:防己黄芪汤具有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的体外药效,主要通过槲皮素、芒柄花黄素、粉防己碱、黄芪甲苷等活性成分作用于缺氧、炎症和代谢相关信号通路,达到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的目的.

    网络药理学防己黄芪汤慢性心力衰竭心肌肥大信号通路复方中药活性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