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李振吉

月刊

1673-7202

sjzyyzz@vip.126.com;wfcms2006zzs@163.com

010-58650023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03室

世界中医药/Journal World Chinese Medicine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世界中医药》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世界中联的国际性、专业性杂志。拟于2006年11月正式出版,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世界中医药》杂志以增进世界各国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提高兼顾普及,继承与创新并重,展现中医药界最具权威的学术成果。《世界中医药》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世界各国高质量的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又能满足各国中医药从业者提高技能的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科研成果”、“科研动态”、“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名老中医经验”、“理论研究”、“综述”、“论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中医药教学”等。另外,杂志还登载中医药在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情况,中医药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为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成国际化精品期刊,使中医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我们欢迎各界人士为本刊撰写文章或提出建议,共同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张炳厚教授运用通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

    申子龙赵文景辛有清
    2017-2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逐年升高,中医治疗有一定优势."通"是机体的生理常态,"不通"则是机体病理常态,通法是中医的重要治法之一,通法的内涵包括泻通和补通,泻通指方药具有通滞功效,补通指为扶正作用而论.张炳厚教授认为慢性肾脏病病性为虚实夹杂,存在脾肾亏虚,肾络瘀阻的基本病机,主张在补肾的基础上,重视运用通法治疗慢性肾脏病,辨证使用祛风通络、搜风通络、清热化湿、活血通脉等治法.膜性肾病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较为突出,容易形成血栓,治疗应重视活血通脉治法,药物常用桃仁、红花、鬼箭羽、三棱、莪术、水蛭等.乙肝相关性肾脏病湿热较为突出,多表现为脘腹痞满,身困乏力,大便黏滞不爽,泡沫尿,治疗重视清热化湿治法,药物常用生薏米、白蔻仁、藿香、佩兰、白花蛇舌草等.IgA肾病尤易感受外邪反复发作,治疗应该从风论治,药物常用荆芥炭、防风、金银花、连翘等.张炳厚教授擅长使用全蝎、蜈蚣、僵蚕、水蛭等虫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同时注意结合辨病及分期论治.

    慢性肾脏病膜性肾病糖尿病肾脏病通法活血通脉虫类药老中医经验@张炳厚

    西黄丸联合针灸对非小细胞肺癌免疫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赵小鹏乔树斌刘璇童要志...
    2021-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西黄丸联合针灸对非小细胞肺癌免疫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西黄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疾病控制率,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FACT-L生命质量评分,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47%(P<0.05);2)观察组患者CD3+、CD4+、CD8+、自然杀伤细胞水平显然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组体液免疫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患者活动能力状况、日常生活状况、情感状况、其他因素领域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29%(P<0.05).结论:西黄丸联合针灸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可调节免疫,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西黄丸针灸非小细胞肺癌免疫功能生命质量不良反应肿瘤细胞临床疗效

    督脉穴位皮肤微循环灌注量的特点及艾灸命门穴对其影响的研究

    郭扬马亮刘沛东汪天骅...
    2026-2029,2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健康人体本态下背部督脉穴位皮肤微循环灌注量及艾灸命门后对其影响,为经络(穴)的特异性及灸法的作用原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天津中医药大学19例健康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激光散斑血流视频监测系统监测安静状态下艾灸命门30 min、灸后30 min督脉穴位皮肤微循环灌注量,探寻督脉皮肤微循环灌注量特征.结果:安静状态下健康人体督脉皮肤血流微循环灌注量高于膀胱经第一侧线穴位皮肤微循环灌注量(P<0.05);艾灸命门可使健康人督脉穴位皮肤微循环灌注量升高.结论:督脉与膀胱经穴位微循环灌注量存在差异;艾灸命门后,督脉穴位皮肤微循环灌注量可发生变化.

    督脉膀胱经命门孙络艾灸激光散斑穴位皮肤微循环灌注量

    针灸防治肿瘤相关性抑郁状态的临床实践指南研究

    王丹车文文杨静雯夏小军...
    2030-2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针灸防治肿瘤相关性抑郁状态的临床实践方案,为制定临床实践指南提供依据.方法:人工检索49本古代医籍,收集关于针灸疗法治疗抑郁的古代文献证据;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医学生物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全面收集针灸疗法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的现代文献证据;制定发放《针灸干预肿瘤相关性抑郁状态调查问卷》,收集针灸干预肿瘤相关性抑郁状态的现代专家经验.通过整合3方面证据形成针灸防治肿瘤相关性抑郁状态临床推荐方案.结果:古代医籍文献相关条目共14项;现代文献共检索到137篇文献,通过对文献进行纳入排除,最终纳入14篇现代文献,包括中文文献8篇,英文文献6篇;临床专家问卷共收回52份.综合3方面研究结果发现针灸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状态常用毫针针刺、电针、艾灸、耳穴贴压等疗法;常用穴位为神门、内关、印堂、百会、合谷、足三里、气海、三阴交、阴陵泉、太冲、肝俞、太溪、肾俞、心俞等.结论:综合3方面证据形成针灸防治肿瘤相关性抑郁状态的临床推荐应用方案,弱推荐使用毫针针刺、电针、艾灸、耳穴贴压疗法;推荐使用穴位为神门、内关、印堂、百会、合谷、足三里、气海、三阴交、阴陵泉、太冲、肝俞、太溪、肾俞、心俞等.

    针刺艾灸肿瘤相关性抑郁状态三证合一临床实践指南临床方案证据整合与推荐

    抗肿瘤中成药上市后研究要点探讨与思考

    许博文张潇潇李杰高瑞珂...
    2036-20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肿瘤中成药是中医药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但适应证宽泛、循证证据不足,严重制约临床推广应用,势必要不断进行上市后研究,以凸显中成药治疗的疗效与优势.基于此,现提出"以评促研、以研促评"的闭环式抗肿瘤中成药上市后研究要点.首先在评价抗肿瘤中成药在临床广泛应用后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基础上,完善临床用药方案与循证评价;再基于再评价结果,挖掘并创造性地提出有价值的临床假说,进行开放式探索研究,评价与验证假说,强化抗肿瘤中成药的价值与临床定位.二者不断反馈循环,互为前提,可加速抗肿瘤中成药产品转型,致力于精准化用药和增强行业信心,进行中医药规范化、标准化和现代化研发.

    上市后肿瘤中成药再评价安全性有效性经济学药品再评价

    基于《中华医典》中医药治疗时行感冒的用药分析

    李云张誉腾李钰昕张洪春...
    2041-2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医古籍中治疗时行感冒(流感)的组方用药规律,为流感临床诊疗的处方用药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以"时行、时气、疫、瘟、温、疠"为检索词,检索收录了1156本中医古籍的《中华医典》(第五版)中的相关处方信息,根据制定的纳排标准筛选处方.对处方信息进行数据规范后,运用SPSS Modeler、Statistics等软件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211个处方信息,涉及176种中药,其中高频药物48味,频次较高的前10味中药是甘草、石膏、葛根、黄芩、麻黄、柴胡、桔梗、川芎、陈皮、前胡;药类以解表药、清热药、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化湿药、理气药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出高可信度且提升度大于3的关联规则共8条;系统聚类分析得出13组聚类方.结论:古籍中治疗时行感冒的处方蕴含了多种治法,包括解表、清热、散寒、祛风通痹、养阴清肺、益气健脾除湿、利水泄热、调和气血、宽胸理气止痛.

    数据挖掘中华医典流行性感冒时行感冒用药规律关联规则系统聚类

    真实世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管疾病人群的临床用药特征研究

    熊双高阳谢雁鸣孙粼希...
    2046-2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真实世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用药特征.方法:对来源于全国21家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系统的440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频数及关联规则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的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平均年龄67.62岁,男性居多(共2533例,占比62.95%),脑血管疾病西医诊断以脑梗死(共2501例,占比49.14%)最为常见,主要单种联合用药有乙酰水杨酸(共2479例,占比3.12%)、蛋白水解物(共1733例,占比2.18%)、阿托伐他汀(共1636例,占比2.06%),2种联合用药以银杏叶口服制剂+蛋白水解物最为常见;单种中药联合单种西药类别以活血化瘀剂+血液代用品和灌注液为主;单种中药联合2种西药类别以活血化瘀剂+心脏病治疗药+血液代用品和灌注液最常见;单种中药联合3种西药类别则以活血化瘀剂+心脏病治疗药+血液代用品和灌注液+口腔疾病治疗药最为常见.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适用人群以中老年人居多,临床上常与活血化瘀剂、血液代用品和灌注液、心脏病治疗药、口腔疾病治疗药等联合使用,药物临床使用剂量与药物说明书存在出入,临床医生应谨慎对待,本研究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临床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真实世界医院信息系统脑血管疾病临床用药特征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索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用药规律

    周珂铌
    2055-20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索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方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搜索应用中医处方治疗CAG的相关文献,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所提取的全部处方,分析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并对得到的新处方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到CAG相关处方207首,剔除重复处方和不合理处方后得到180首待分析处方,涉及中药203味,其中用药频次≥20次的中药有32味,排名前5位的药物分别为茯苓(89)、党参(85)、白术(84)、黄芪(63)、炙甘草(61);药物分类中,多使用补虚药、理气药、消食药等,用药多甘温,多归脾、胃经;排名前5位的高频药对为白术-茯苓(63)、党参-茯苓(56)、党参-白术(54)、陈皮-茯苓(47)、炙甘草-茯苓(46);得到68个3味药、14个4味药核心组合,新处方12首.结论:中医治疗CAG主要通过益气健脾、理气消食,兼顾祛湿化痰的治法,为临床发展新型处方提供了理论支撑.

    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规律用药特点组方规律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数据挖掘益气健脾理气消食祛湿化痰

    《国医有方》聚焦中医药抗疫!镜头对准张伯礼等中医药院士

    2060页

    我国岭南和华北名老中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处方规律的比较

    林彤梁彩君彭文雅彭立生...
    2061-2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我国岭南和华北地区名老中医辨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用药规律异同.方法:从数据库和书籍搜集岭南、华北地区名老中医治疗NAFLD的处方,从用药频次、类别、性味归经与配伍规律的角度分析两地医家治疗NAFLD用药习惯的异同.结果:两地有16味共同的高频药物;主要药物类别均为补益药、利水渗湿药与活血化瘀药等;共同的核心药物配伍为泽泻、山楂、郁金、丹参和柴胡.差异在于岭南地区使用归脾经药物更多(P<0.05),多用白芍、决明子、茯苓、甘草、荷叶、莱菔子与三七(P<0.05);华北地区则多用赤芍、黄芪、当归与延胡索.结论:两地名老中医均以健脾祛湿、活血理气消滞为NAFLD的基本治则,各自特色在于,岭南更侧重健脾祛湿、益气养阴、理气化痰,且用药较平和;华北更侧重疏肝活血和养肝清热.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岭南华北名老中医处方规律数据挖掘中医传承关联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