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李振吉

月刊

1673-7202

sjzyyzz@vip.126.com;wfcms2006zzs@163.com

010-58650023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03室

世界中医药/Journal World Chinese Medicine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世界中医药》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世界中联的国际性、专业性杂志。拟于2006年11月正式出版,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世界中医药》杂志以增进世界各国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提高兼顾普及,继承与创新并重,展现中医药界最具权威的学术成果。《世界中医药》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世界各国高质量的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又能满足各国中医药从业者提高技能的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科研成果”、“科研动态”、“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名老中医经验”、“理论研究”、“综述”、“论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中医药教学”等。另外,杂志还登载中医药在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情况,中医药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为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成国际化精品期刊,使中医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我们欢迎各界人士为本刊撰写文章或提出建议,共同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二仙汤加减方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

    李二亮晏荣保闫康赵宁侠...
    2529-25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等方法探讨二仙汤加减方治疗脊髓损伤(SCI)的有效性及相关机制.方法:在动物层面验证方剂的有效性,然后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进行化合物、靶点预测和网络分析,根据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UniProt数据库选择方剂的化学成分和靶标,并从GeneCard和Drugbank数据库中收集SCI的治疗靶标.使用String数据库分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然后利用Cytoscape_v3.7.1构建网络,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结果:动物实验显示二仙汤加减可明显缓解脊髓损伤,增加大鼠后肢行为学评分.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二仙汤加减方剂中18味中药共检索到5353个基因,去重筛选后共获得319个基因,共检索到SCI靶基因3237个基因,去重后共获得2638个基因,二者共表达基因216个.方剂中的川芎、当归、丹参、香附、延胡索、淫羊藿、郁金等关键活性成分可能通过AKT1、MAPK3、NFKBIA、FOS、PIK3CG等关键基因介导cAMP、PI3K/AKT、MAPK、TNF等信号通路,起到治疗SCI的作用.结论:二仙汤加减对SCI治疗效果显著,网络药理学研究表明了多靶点、多组分二仙汤加减可能通过cAMP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治疗SCI的作用.

    脊髓损伤二仙汤加减网络药理学中药富集分析PI3K/AKT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

    白花蛇舌草抗炎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分析及实验研究

    李曼张露蓉金顺琪侯文跃...
    2535-2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及实验研究验证探究白花蛇舌草潜在的抗炎靶点.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符合条件的活性成分及相关作用靶点,并取得成分靶点和抗炎靶点的交集,构建靶点间的PPI网络图,Metascape平台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AutoDock软件对关键成分及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通过小鼠耳缘肿胀和扭体实验模型,进行药效学观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网络药理学涉及部分关键靶点.结果:共筛得相关活性成分6个,匹配到相关靶点信息173个,获得成分和疾病交集靶点99个,潜在治疗靶点有AKT1、IL-6、TNF、VEGFA、PTGS2等,主要参与TNF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β-谷甾醇,Poriferasterol、2-methoxy-3-methyl-9,10-anthraquinone、豆甾醇与靶点结合性较强.动物实验验证了白花蛇舌草干预后可减轻小鼠耳肿胀度和减少扭体次数,降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因子水平.结论:白花蛇舌草具有抗炎效应,主要与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等因子有关,网络药理学结果还显示白花蛇舌草中β-谷甾醇、Poriferasterol、2-methoxy-3-methyl-9,10-anthraquinone和豆甾醇等成分可能通过AKT1、IL-6、TNF、VEGFA等关键靶点作用于TNF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

    白花蛇舌草抗炎网络药理学靶点作用机制分子对接动物实验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参芪五味子片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何玉瑶刘晓庆杨艳平董云芳...
    2541-2547,2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参芪五味子片治疗失眠的生物活性成分和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收集参芪五味子片组方中药物的活性成分及靶点;使用Uniprot数据库预测并标准化活性成分的蛋白靶点,绘制出参芪五味子片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分析其核心成分;从Drugbank、OMIM以及Dis-GeNET疾病数据库中挖掘出失眠相关疾病靶点;将获得的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取交集后,筛选出参芪五味子片治疗失眠的潜在作用靶点,然后利用收集到的靶点数据分别构建药物和疾病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取其交集作为药物-疾病相互作用网络,运用网络拓扑学方法筛选出其核心靶点;最后,使用Metascape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63个药物活性成分、232个药物相关靶点及160个疾病靶点,其中有13个靶点是药物与疾病的共有靶点.将药物活性成分和疾病的交集PPI网络经过网络拓扑学分析得到55个核心靶点,将核心靶点进行富集分析后共得到779种GO功能条目和30条KEGG信号通路.结论:参芪五味子片可能通过抗炎、抗氧化、调节神经递质代谢、调节细胞周期等作用治疗失眠.

    网络药理学参芪五味子片失眠生物信息技术作用机制炎症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研究三七总皂苷治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龚铭炯白俊其徐文宫璐...
    2548-2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利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预测三七总皂苷入血成分的抗纤维化作用机制,探讨其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途径.方法:检测并确定三七总皂苷的主要入血成分为潜在活性成分,采用PharmMapper系统,结合CooLGeN及GeneCards服务器筛选成分的潜在靶点;通过DAVID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绘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及"入血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入血成分与潜在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确认三七总皂苷入血成分20个,得到入血成分治疗肾纤维化的潜在靶点31个,涉及细胞内信号转导、凋亡、增殖、基质分解等生物过程和PI3 K-AKT、Rap1、HIF-1、FoxO等8个显著相关信号通路.网络分析表明,AKT1、SRC、CASP3、NOS2、EGFR等是抗肾纤维化的关键靶点.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入血成分人参皂苷Rh2、丙二酰人参皂苷Rb 1、人参皂苷Rb 1、人参皂苷Rg2、人参皂苷Rb3、人参皂苷Rb2、人参皂苷Rg3等与主要靶点AKT1、SRC、CASP3、NOS2的结合活性较强.结论:初步揭示三七总皂苷治疗肾纤维化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为后续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开发提供新思路和科学依据.

    三七总皂苷入血成分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肾纤维化作用机制信号通路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补肾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

    姚璇时晶王旭倪敬年...
    2556-2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补肾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中药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检索补肾方的化学成分、作用靶点,运用Uniprot数据库查询靶点对应基因,利用GeneCards数据库收集阿尔茨海默病作用靶点,使用Ven-ny 2.1将补肾方作用靶点与阿尔茨海默病作用靶点取交集,通过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采用Metascape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通过Cytoscape 3.7.1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从补肾方4味中药材中筛选获得45个化合物和相应靶点397个.将补肾方主要活性成分调控靶点与阿尔茨海默病的靶点取交集共获得48个关键靶点.共得到1077生物过程(P<0.01),128条信号通路(P<0.01).结论:补肾方作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核心靶点有AKT1、IL-6、CASP3、TNF、TP53.这些靶点共同参与IL-17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硬化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血清素能突触通路、胰岛素抵抗通路发挥下调神经炎症反应、改善血管神经功能障碍、防止蛋白质错误折叠、影响神经递质、调节细胞代谢及线粒体功能等作用,并可以在疾病早期、通路上游进行干预,可能是补肾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在机制.

    阿尔茨海默病补肾方网络药理学痴呆靶点通路机制研究

    一贯煎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调控RhoA/ROCK1通路抑制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李汶航张睿崔欣怡唐佐青...
    2563-2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一贯煎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肝纤维化过程中对RhoA/ROCK1通路的作用.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秋水仙碱组、一贯煎高剂量组、一贯煎中剂量组、一贯煎低剂量组、干细胞组、一贯煎+干细胞组;四氯化碳腹腔注射6周制备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干预4周后取材.记录大鼠阴虚表征情况;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含量;HE、Masson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实时PCR、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组织中RhoA、Rho相关激酶1(ROCK1)、α-SMA和COL-1 mRNA及蛋白表达;IHC检测α-SMA、COL-1阳性面积.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具有明显阴虚表征,肝脏出现明显炎症浸润和纤维增生,肝组织RhoA、ROCK1、α-SMA、胶原蛋白-1(COL-1)mRNA与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α-SMA、COL-1阳性面积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一贯煎高剂量组、一贯煎中剂量组、一贯煎低剂量组、骨髓干细胞、一贯煎+干细胞组大鼠的阴虚表征、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减轻,RhoA、ROCK1、α-SMA和COL-1 mRNA与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α-SMA、COL-1阳性面积显著减少(P<0.05),其中一贯煎+干细胞组较一贯煎中剂量组、干细胞组效果更优(P<0.05).结论:一贯煎与骨髓干细胞可通过调控RhoA/ROCK1通路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从而发挥抗纤维化的作用,二者协同作用效果优于各自单独作用效果.

    一贯煎肝纤维化骨髓干细胞冻干粉大鼠阴虚行为学RhoA/ROCK1信号通路

    定坤丹对宫腔粘连大鼠血管生成及PI3K/AKT/Mtor通路的影响研究

    刘超萍李姣
    2569-2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定坤丹对宫腔粘连(IUA)大鼠的防治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组、定坤丹低剂量组、定坤丹中剂量组、定坤丹高剂量组等6组,每组10只.采用机械刮宫+脂多糖(LPS)感染双重损伤法制备IUA模型,戊酸雌二醇组给予0.3 mg/kg灌胃,定坤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给予不同剂量灌胃治疗,1次/d,持续28 d.HE染色观察大鼠子宫组织形态变化,Masson染色观察子宫内膜纤维化面积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及反转录PCR检测子宫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通路的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定坤丹能有效促进IUA大鼠损伤子宫的愈合,减少子宫组织纤维化面积,降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IL-6和IL-8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定坤丹各剂量治疗后,大鼠子宫内膜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子宫组织中PI3 K、p-AKT、p-mTOR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结论:定坤丹对IUA大鼠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I3K/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抑制血管增生及炎症介质的分泌相关.

    宫颈粘连定坤丹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炎症PI3K/AKT/mTOR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

    鱼藤素通过AKT/FoxO1信号通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李黎孙川刘莉邓洁...
    2575-2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鱼藤素(De)诱导SGC-7901胃癌细胞凋亡的其作用机制.方法:运用CCK-8细胞活力检测法考察不同浓度(10、20、40、60、80、100 mol/L)鱼藤素作用24、48 h对SGC-7901胃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将SGC-7901胃癌细胞分为对照组及20、40 mol/L鱼藤素药物组,给药作用24 h后,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AKTThr308、叉头框蛋白O1(FoxO1)、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等蛋白的表达水平;运用蛋白激酶B(AKT)基因转染使SGC-7901胃癌细胞中AKT过表达,然后给予20、40 mol/L鱼藤素给药作用24 h,以未用AKT基因转染的SGC-7901胃癌细胞作为对照组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AKTThr308、FoxO1、Bcl-2等蛋白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FoxO1、Bcl-2、Bax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的鱼藤素对SGC-7901胃癌细胞均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20、40 mol/L鱼藤素给药作用24 h能够显著降低SGC-7901胃癌细胞中p-AKTThr308、Bcl-2等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FoxO1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AKT基因转染后,SGC-7901胃癌细胞中p-AKTThr308、Bcl-2等蛋白表达水平升高,FoxO1蛋白表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20、40 mol/L鱼藤素给药作用后能够降低p-AKTThr308、Bcl-2等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Bcl-2 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FoxO1及Bax的表达水平.结论:鱼藤素能够通过作用于AKT/FoxO1信号通路诱导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

    鱼藤素胃癌蛋白激酶叉头框蛋白O1凋亡B淋巴细胞瘤-2基因B淋巴细胞瘤-2基因相关X蛋白基因转染

    针灸对帕金森病小鼠黑质白细胞介素-17受体A/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高岭陈王璐陈奕奕张潇文...
    2580-2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针灸对帕金森病(PD)小鼠中脑黑质部白细胞介素-17受体A/核因子 κB(IL-17RA/NF-κB)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改善PD症状的可能机制.方法:无特定病原体(SPF)级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针刺艾灸组和雷沙吉兰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腹腔注射建立PD动物模型,模型组不治疗,仅作抓取固定;针刺组针刺百会、阳陵泉穴;针刺艾灸组在针刺组基础上艾灸关元穴;雷沙吉兰组给予雷沙吉兰溶液灌胃.观测各组小鼠总体转棒评分(ORP),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各组小鼠中脑黑质部酪氨酸羟化酶(TH)和α-突触核蛋白表达,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黑质致密部白细胞介素-17(IL-17)受体A及下游分子表达状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ORP评分和TH表达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针刺艾灸组ORP评分和TH表达量均显著升高(均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黑质α-突触核蛋白荧光强度显著增高(P<0.05);模型组小鼠黑质p-核因子κB抑制剂α(IκBα)表达和p-IκBα/IκBα比值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针刺艾灸组与雷沙吉兰组α-突触核蛋白免疫荧光强度明显降低(P<0.05);针刺艾灸组小鼠黑质IL-17受体A表达显著降低(P<0.05);针刺组、针刺艾灸组与雷沙吉兰组p-IκBα表达和p-IκBα/IκBα比值显著下调.结论:针刺组和针刺艾灸组均可改善PD模型小鼠转棒活动能力,可保护黑质TH阳性神经元,抑制α-突触核蛋白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调节IL-17受体通路,尤其是IκBα的磷酸化有关.

    针刺艾灸帕金森病小鼠IL-17受体A/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黑质

    12种口服中成药联合多奈哌齐治疗痴呆的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

    任甫卿陈路程苗苗郝慧霏...
    2587-2594,26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12种口服中成药联合多奈哌齐治疗痴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在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主流数据库中进行了系统搜索,并查询ClinicalTri-als.gov临床注册系统,检索起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9月.所有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均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进行质量评估.采用Stata 16.0、ADDIS1.16.8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6个RCT,涉及12种口服中成药,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临床有效率方面,多奈哌齐联合复方海蛇胶囊排序最高;在改善认知功能方面,多奈哌齐联合灯盏生脉胶囊排序最高.结论:在多奈哌齐治疗基础上,加用中成药可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建议今后进行中成药之间直接比较的高质量RCT,以提供更强有力的证据.

    中成药多奈哌齐痴呆临床有效率网状Meta分析系统评价ADDIS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