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李振吉

月刊

1673-7202

sjzyyzz@vip.126.com;wfcms2006zzs@163.com

010-58650023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03室

世界中医药/Journal World Chinese Medicine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世界中医药》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世界中联的国际性、专业性杂志。拟于2006年11月正式出版,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世界中医药》杂志以增进世界各国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提高兼顾普及,继承与创新并重,展现中医药界最具权威的学术成果。《世界中医药》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世界各国高质量的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又能满足各国中医药从业者提高技能的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科研成果”、“科研动态”、“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名老中医经验”、“理论研究”、“综述”、“论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中医药教学”等。另外,杂志还登载中医药在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情况,中医药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为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成国际化精品期刊,使中医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我们欢迎各界人士为本刊撰写文章或提出建议,共同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黄连-黄柏药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张立宏张声生谭海成常雄飞...
    147-151,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技术研究黄连-黄柏药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活性成分,预测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建立"药对-活性成分-疾病-作用靶点"网络,探讨黄连-黄柏药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黄连-黄柏药对的化学成分,借助人类基因数据库获取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靶点基因,将药物作用靶点及疾病相关靶标基因取交集,使用STRING数据库对关键作用靶点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Cytoscape软件将结果可视化,借助DAVID数据库对"黄连-黄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相关靶基因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经过筛选出黄连-黄柏药对主要关键靶点蛋白34个和分子信号通路30个,包含PTGS2、IL6、CXCL8等关键基因及T细胞受体、核因子κB、NOD样受体、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结论:黄连-黄柏药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是多靶点、多个信号通路共同调节的复杂过程,预测其潜在作用机制为深入研究清热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黄连-黄柏药对网络药理学溃疡性结肠炎信号通路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研究益气养阴清热方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

    胡洲映李双蕾陈远瑾覃海恋...
    152-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预测益气养阴清热方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BATMAN-TCM数据库获取益气养阴清热方6味中药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治疗2型糖尿病相关靶点;利用R软件获取有效成分与疾病相关靶点之交集;利用Cytoscape v3.8.0中CytoHubba插件筛选出核心靶点,利用ClueGo插件对核心靶标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借助AutoDockTool、Vina、Pymol软件,将进行预处理及分子对接.结果:本研究共获取养阴清热方相关有效成分70个,活性成分所涉及的相关靶点222个,有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汉黄芩素、芒柄花黄素等;对13个核心靶点进行GO生物过程、KEGG富集分析分别得到36条和47条结果,主要与对脂多糖的反应,对缺氧的反应,对氧化应激的反应相关,涉及IL-17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JUN、AKT1、MAPK1、TP53、IL6、MAPK14、ESR1、CXCL8对接良好.结论:益气养阴清热方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多通道影响调节糖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肝糖异生、降低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改善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调节免疫反应等途径治疗2型糖尿病.

    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益气养阴清热方2型糖尿病

    整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三药三方"核心药组防治COVID-19的分子机制研究

    郭鹏飞张永斌许律捷张宝月...
    158-166,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三药三方"核心药组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中药特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借助《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三药三方"核心药组进行中药四气五味归经毒性的分析.基于TCMATCOV平台进行药效分析,挖掘用药规律.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数据库预测核心药组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PubChem、DisGeNET和UniProt数据库和文献挖掘方法,获取COVID-19靶点.在此基础上,利用网络构建软件Cytoscape进行化学成分-中药-四气五味归经毒性网络的构建,并通过韦恩图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筛选核心药组的候选靶标.然后,通过DAVID平台、Metascape和FunRich数据库对靶点进行富集分析.最后,应用CB-Dock分子对接软件对候选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计算和验证.结果:"三药三方"共包含中药48味,药物四气多属温、平、寒,五味多属辛、甘、平,主要归属肺、胃、脾经,最后得到"三药三方"的核心药组为麻黄、广藿香、苦杏仁、甘草和石膏.核心药组共预测得到100个化学成分和449个靶点.通过韦恩图和PPI网络分析筛选得到77个候选靶标作用于COVID-19.富集分析得到361个GO生物学过程条目和120条KE GG通路.通过对信号通路的归类,发现核心药组参与人体的感染性疾病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多条信号通路起到治疗COVID-19的作用.结论: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和技术,探讨了"三药三方"治疗新冠肺炎的药性归经、潜在活性成分、作用靶标及其生物学过程和通路,为三药三方的临床应用提供重要信息依据,并为新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重要信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三药三方"核心药组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人参-三七药对改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作用机制

    梁慧慧张世亮
    167-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研究人参-三七药对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以"人参""三七"为检索词获取药物成分及作用靶点,运用UniProt对基因靶点标准化处理,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图;以GeneCards平台挖掘SMI作用靶点;使用韦恩图得到药物-疾病交集靶点.基于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进行可视化分析,筛选核心靶点.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及微生信在线绘图平台对药物-疾病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共得到22个活性成分,4个共有成分,125个作用靶点,1242个SMI相关靶点,94个交集靶点,39个核心靶点.主要的活性成分包括山柰酚、槲皮素、β-谷固醇等,后二者为药对共有成分;核心靶点包括IL6、VEGFA、TNF、TP53等.GO富集分析发现积极调控细胞迁移、细胞对脂质的反应、肌肉细胞增殖、活性氧代谢过程、细胞对氧化应激的反应等生物过程;KGEE通路分析得到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癌症的途径、IL-17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松弛素信号通路等通路.结论:本研究表明人参-三七药对可通过参与上述生物过程调控信号通路发挥抗炎、抗细胞凋亡、改善血管通透性等作用,进一步说明了人参-三七治疗SMI的通路较多,机制较复杂.

    人参三七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网络药理学活性成分信号通路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寻β-谷甾醇的作用机制

    王旭红刘改霞李耀辉李哲...
    172-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探寻β-谷甾醇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利用PubChem数据库下载β-谷甾醇的2D结构,利用PharmMapper数据库预测靶标信息,再将结果中输入UniProt数据库提取靶标的基因名,然后利用TTD数据库查询到靶标对应的疾病信息,STRING数据库构建基因功能关联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PharmMapper共得到靶标223个,从TTD数据库得到疾病信息86个,基因功能关联网络度值较高的基因有RAC1、B2M、ESR1、GTF2F2、AR和KDR,GO富集分析中具有显著意义的4个条目有RN A聚合酶Ⅱ启动子的转录起始、类固醇激素受体、类固醇激素介导的信号通路和肽基酪氨酸自磷酸化,通路富集分析中有显著意义的通路11条,分别为Rho-GTPase循环、NRAGE通过JNK发出死亡信号、神经营养素信号通路、基础转录因子、MyD88缺陷(TLR2/4)、IRAK4缺乏症(TLR2/4)、DAP12信号、β-丙氨酸代谢、卵母细胞减数分裂、Rap1信号通路和MyD88:MAL(TIRAP)在质膜上启动的级联反应.结论:β-谷甾醇可以通过多靶点,多通路作用于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感染性疾病及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

    β-谷甾醇植物甾醇胆固醇网络药理学炎症肿瘤中医作用机制

    赤芍总苷对肺癌大鼠肺组织的作用机制

    辜正策邓小婧李璐池
    177-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赤芍总苷对肺癌大鼠肺组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赤芍总苷组,观察3组大鼠体质量的变化情况,比较3组大鼠肺指数和肺组织形态变化,及大鼠肺组织中存活素(Survivin)、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表达及mRNA的表达.结果:在同一时间点,3组大鼠的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3组大鼠的体质量增长幅度比较,赤芍总苷组大鼠显著高于模型组,并且赤芍总苷组大鼠的末期体质量也显著重于模型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大鼠肺指数比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同时肺组织出现了明显的恶化;与模型组比较,赤芍总苷组大鼠的肺指数显著降低(P<0.05),并且肺组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P<0.05).3组大鼠的Sur-vivin和Kras比较,模型组阳性表达显著增多,mRNA表达也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赤芍总苷组大鼠的阳性表达和mRNA表达都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赤芍总苷可有效抑制肺癌大鼠肺组织中Survivin和KRAS基因的表达,同时抑制微血管的生成.

    赤芍总苷肺癌肺组织肺指数存活素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微血管生成阳性表达

    姜黄素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杨坤孟捷高霞王婷玉...
    182-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姜黄素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姜黄素组、阿托伐他汀组和联合组,每组8只.除对照组小鼠外,其余小鼠使用5%DS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造模第1天开始灌胃给药,姜黄素组灌胃60 mg/kg姜黄素悬液,阿托伐他汀组灌胃10 mg/kg阿托伐他汀混悬液;联合组灌胃60 mg/kg姜黄素悬液和10 mg/kg阿托伐他汀混悬液,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 d.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DAI评分,比较结肠长度;ELISA法检测炎症介质水平和氧化应激水平;透射电镜观察结肠组织中自噬体;WB检测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和单独用药组比较,联合组小鼠DAI评分明显降低,结肠长度明显增加;血清中TNF-α、IL-1β、IL-6含量明显降低,IL-10含量明显升高;结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水平明显降低,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Px)水平明显升高;可以观察到的自噬体的数量增加,p6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Beclin1蛋白水平和LC3Ⅱ/LC3Ⅰ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姜黄素联合阿托伐他汀可以通过调控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控制氧化应激水平,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起到治疗和保护作用.

    姜黄素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自噬自噬相关蛋白溃疡性结肠炎

    穿心莲内酯对胰腺癌细胞顺铂敏感性的作用机制研究

    张铃枝王楠杨丽芳李廷荃...
    187-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穿心莲内酯对胰腺癌细胞顺铂敏感性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将人胰腺癌细胞SW1990分成对照组、穿心莲内酯组(穿心莲内酯处理)、顺铂组(顺铂处理)、穿心莲内酯+顺铂组(穿心莲内酯、顺铂处理)、穿心莲内酯+顺铂+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组(穿心莲内酯、顺铂、TGF-β1处理)、TGF-β1组(TGF-β1处理),Western Blotting检测TGF-β1、p-Smad2/Smad2、p-Smad3/Smad3蛋白表达,MTT检测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Transwell小室检测侵袭和迁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穿心莲内酯组胰腺癌细胞TGF-β1、p-Smad2/Smad2、p-Smad3/Smad3蛋白表达量减少(P<0.05),TGF-β1组胰腺癌细胞p-Smad2/Smad2、p-Smad3/Smad3蛋白表达量增多(P<0.05).与对照组比较,穿心莲内酯组、顺铂组、穿心莲内酯+顺铂组胰腺癌细胞增殖活性减少,凋亡率增多,细胞侵袭和迁移数目降低(P<0.05).与穿心莲内酯组、顺铂组比较,穿心莲内酯+顺铂组胰腺癌细胞增殖活性减少,凋亡率增多,细胞侵袭和迁移数目降低(P<0.05).与穿心莲内酯+顺铂组比较,穿心莲内酯+顺铂+TGF-β1组胰腺癌细胞增殖活性增多,凋亡率减少,细胞侵袭和迁移数目增多(P<0.05).结论:穿心莲内酯通过抑制TGF-β1/Smad2/3信号通路提高胰腺癌细胞对顺铂敏感性.

    穿心莲内酯胰腺癌顺铂TGF-β1/Smad2/3信号侵袭迁移凋亡增殖

    徐长卿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贺海辉沈洪
    192-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从炎症反应探讨徐长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徐长卿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5组大鼠均以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造模.灌肠24 h后,徐长卿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每天给予徐长卿0.4 g/kg、0.8 g/kg、1.6 g/kg体质量灌胃,柳氮磺吡啶组给予柳氮磺吡啶0.6 g/kg体质量灌胃,连续10 d.给药结束后,检测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磷酸化核因子κB抑制蛋白(p-IκBα)、胞质核因子κB(NF-κB)、胞核核因子κB蛋白水平.结果:徐长卿组较模型组MPO、iNOS活性显著降低(P<0.01),且随徐长卿剂量升高MPO、iNOS活性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徐长卿组与模型组比较p-IκBα、胞核核因子水平显著降低(P<0.01),且随徐长卿剂量升高p-IκBα、胞核核因子κB水平有降低趋势(P>0.05).徐长卿组与模型组比较胞质核因子κB水平显著升高(P<0.01),且随徐长卿剂量升高胞质核因子κB水平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徐长卿通过抑制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减少炎症介质的生成,是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可能机制.

    徐长卿2,4,6-三硝基苯磺酸溃疡性结肠炎炎症反应核因子κB核因子κB抑制蛋白髓过氧化物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针灸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Meta分析

    李红培翟炎冰邢佳王嘉麟...
    196-207,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PubMed、Co-chrane数据库中"针灸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区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5月1日.由2位独立研究者进行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以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估,以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5篇文献(31组随机对照数据),共1963例样本量.Meta分析结果显示: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3.30,95%CI为1.97~5.52,Z=4.54,P<0.00001;2)治疗后观察组改良的Ashworth评分(MAS)低于对照组:SMD=-0.50,95%CI为-0.90~-0.11,Z=2.49,P=0.01;3)治疗后观察组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高于对照组:SMD=1.28,95%CI为0.89~1.67,Z=6.40,P<0.00001;4)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BI)高于对照组:SMD=1.12,95%CI为0.74~1.49,Z=5.87,P<0.00001;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低于对照组:WMD=-3.97,95%CI为-6.22~-1.72,Z=3.46,P=0.0005;6)治疗后观察组Brunnstrom评分高于对照组:SMD=0.91,95%CI为0.53~1.29,Z=4.71,P<0.00001;7)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痉挛指数(CSI)低于对照组:SMD=-1.36,95%CI为-2.76~0.03,Z=1.92,P=0.05.结论:针灸能够有效改善中风后上肢偏瘫痉挛状态,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患者依从性.

    针灸中风上肢痉挛性偏瘫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