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李振吉

月刊

1673-7202

sjzyyzz@vip.126.com;wfcms2006zzs@163.com

010-58650023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03室

世界中医药/Journal World Chinese Medicine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世界中医药》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世界中联的国际性、专业性杂志。拟于2006年11月正式出版,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世界中医药》杂志以增进世界各国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提高兼顾普及,继承与创新并重,展现中医药界最具权威的学术成果。《世界中医药》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世界各国高质量的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又能满足各国中医药从业者提高技能的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科研成果”、“科研动态”、“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名老中医经验”、“理论研究”、“综述”、“论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中医药教学”等。另外,杂志还登载中医药在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情况,中医药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为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成国际化精品期刊,使中医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我们欢迎各界人士为本刊撰写文章或提出建议,共同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抗非小细胞性肺癌的作用机制

    杨罡赵峻邓峥袁兵...
    2957-2965,2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参芪扶正注射液的活性成分及靶点,通过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获取NSCLC与正常肺组织的差异基因,并采用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构建共同靶点可视化网络图.借助DAVID数据库实现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 Vina和PyMoL进行分子对接以验证.结果:获取参芪扶正注射液活性成分41个,NSCLC差异基因2861个,共同靶点58个.GO分析显示生物学过程主要涉及对类固醇激素、氧化应激、多种化学物理因素刺激等反应的调节;KEGG富集显示主要通过TNF、Relaxin、IL-17、P13K/AKT、Estrogen等通路发挥抗癌作用.分子对接表明药物主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结合性较好,从分子层面对参芪扶正注射液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论: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的方法证明参芪扶正注射液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对NSCLC的治疗作用,并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参芪扶正注射液非小细胞肺癌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杜仲-牛膝"药对治疗骨质疏松的分子机制

    王猛刘刚路聊东王东伟...
    2966-2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探讨"杜仲-牛膝"药对治疗骨质疏松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杜仲、牛膝含有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DisGeNET和CTD数据库收集骨质疏松(OP)相关靶点基因;采用Cytoscape 3.8.0软件和STRING数据库进行"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的构建与分析;FunRich3.1.3软件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P<0.05);运用Maestro version 11.5对主要活性成分及靶点蛋白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获得"杜仲-牛膝"药对治疗OP的活性成分共42个和133个有效靶点;获得251条GO生物过程和90条相关信号通路,涉及PI3K-AKT、TNF、Wnt、HIF-1、MAPK信号通路等.结论:"杜仲-牛膝"药对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增殖、分化与凋亡、骨代谢来治疗OP,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系统的特点,为系统阐明"杜仲-牛膝"药对主要成分治疗OP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参考.

    杜仲牛膝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骨质疏松分子机制

    艾叶挥发性成分对膝骨关节病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探讨

    王春柳万兆新周洁刘洋...
    2975-29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艾叶挥发性成分对膝骨关节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DrugBank、TTD数据库分别建立艾叶挥发性成分-靶点网络和疾病靶点网络,基于Cytoscape 3.7.0软件建立艾叶挥发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并进行网络拓扑属性分析;利用DAVID数据库对核心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构建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网络有40个有效成分、265个靶点.靶点互做分析得到的核心靶点生物功能注释分析,得到的核心BP过程包括类固醇代谢、胆汁酸和胆盐运输、氧化还原等;CC过程包括突触后膜、原生质膜组成、等离子体膜等;MF过程包括血红素结合、细胞外配体门控离子通道活性、类固醇羟化酶活性等.通路富集得到的核心KE GG通路包括神经配体受体交互作用通路、甾类激素生物合成、胆汁分泌等.网络分析得到重要的活性成分有龙脑、杜松樟脑、异泽兰黄素等.结论:艾叶挥发性成分对膝骨关节病的作用可能是基于调控神经配体受体交互作用通路、神经信号负传导Toll样受体信号等通路调理膝骨关节病.

    艾叶网络药理学挥发油膝骨关节病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缓衰方对慢性肾脏病心肾保护作用的机制

    刘童童王宇阳王倩冒慧敏...
    2980-2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缓衰方对慢性肾脏病(CKD)心肾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缓衰方中5味中药的有效活性成分并获得相应的预测靶点;通过GEO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和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检索与CKD和心血管疾病(CVD)相关的靶点,并对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进行映射取交集作为缓衰方对CKD患者心肾保护作用的关键靶点.基于String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并通过拓扑分析得到缓衰方对CKD患者心肾保护作用的核心靶点,基于autodock软件对缓衰方的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作分子对接,分析成分和靶点的结合能力.并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得到缓衰方有效活性成分105种,预测靶点135个,得到CKD疾病相关靶点1436个,CVD疾病相关靶点744个.共得到缓衰方对CKD心肾保护作用的关键靶点53个,拓扑分析得到核心靶点18个,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缓衰方的11个活性成分和10个核心靶点平均最低结合能为-6.58 kcal/mol,其中豆甾醇、槲皮素与PTGS2靶点蛋白结合能最高.共得到对氧含量的反应、细胞对药物的反应、循环系统中的血管过程等1275个GO富集结果和低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等76条KEGG信号通路.结论:缓衰方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信号通路途径实现对CKD的心肾保护作用.

    网络药理学缓衰方慢性肾脏病心血管疾病活性成分靶点信号通路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析补中益气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

    戚媛媛韩秀丽王旗旗杨祺...
    2987-2991,29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析补中益气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得到补中益气汤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同时利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得与变应性鼻炎治疗相关的靶基因,利用Cytoscape3.7.1软件将所获得数据进行"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可视化模型构建,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共有靶基因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最后采用R软件以P<0.05、Q<0.05进行关键靶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功能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补中益气汤有效活性成分172个,其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制可能与IL6、VEGFA、JUN、MMP9、MMP2等核心靶蛋白密切相关,推测其主要通过参与IL-17、TNF、HIF-1、Toll样受体、PI3K-AKT、核因子κB、MAPK、Th1和Th2细胞分化、JAK-STAT等信号通路干预调控变应性鼻炎.结论:本研究揭示了补中益气汤治疗变应性鼻炎多基因、多靶点、多通路的网络调节机制,从整体角度阐述了中医药有效的作用机制,为下一步实验研究提供分子层面的思路.

    补中益气汤变应性鼻炎网络药理学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可视化模型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通路富集分析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丹参治疗慢性肝炎的作用机制

    霍苏崔鹤蓉顾昱昊戴子琦...
    2992-29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丹参治疗慢性肝炎的主要活性成分、靶点及信号通路,探究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丹参的有效成分;输入Pharm Mapper数据库获得相应基因;检索GeneCards数据库获得慢性肝炎的靶点基因;利用R语言3.6.3截取交集网络获得潜在靶点;使用Cytoscape3.7.2将"中药-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可视化处理;在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对候选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注释.结果:获得丹参中65个活性化合物、109个不重复的靶标信息、89个慢性肝炎治疗靶点.GO功能富集得到GO条目48个(P<0.05),其中生物过程(BP)条目1796个,细胞组分(CC)条目73个,分子功能(MF)条目130个;KEGG通路富集得到88条信号通路(P<0.05).结论:丹参中的有效成分异隐丹参酮(Isocryptotanshi-none)、1,2,5,6-tetrahydrotanshinone、丹参醌新酮Ⅰ(MiltiononeⅠ)、二氢丹参内酯(Dihydrotanshinlactone)、4-methylenemiltirone、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木犀草素等可能作用于ADRB2、OPRM1、PTGS1、CA2、PTGS2等关键靶点通过调控Hepatitis B、IL-17 signaling pathway、Hepatitis C、T cell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等干预了活性氧代谢过程、循环系统血管功能、氧化应激反应、凋亡,从而发挥治疗慢性肝炎的作用.

    网络药理学丹参慢性肝炎药物作用机制靶点信号通路生物功能

    大黄防治前列腺癌的质量标志物研究及分子对接验证

    朱闽彭杰蒋越买鹏宇...
    2999-30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整合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大黄防治前列腺癌可能的质量标志物.方法:通过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网络计算研究平台V2.0(TCMIP V2.0),将大黄化学信息进行靶标预测,与前列腺癌疾病靶标信息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从而开展药物干预疾病的关键靶标富集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大黄的化学成分、关键靶标、疾病通路的多维网络,绘制中药"成分-靶标-通路-疾病"网络图,解析获得作用于这些关键靶标的主要成分,然后依据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五原则"结合已知相关文献对大黄防治前列腺癌的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最后,应用AutoDock Vina分子对接软件对候选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计算和验证.结果:筛选得到大黄防治前列腺癌的活性成分14个,关键核心靶标21个,涉及11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表明雄激素受体(AR)与大黄蒽醌类中8个均入最佳药物油水分配系数范围的成分有较好的结合性.结论:通过TCMIP V2.0及前期文献研究基础上,分析并获得大黄防治前列腺癌可能的质量标志物为大黄蒽醌类化合物,具体成分包括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对药物和疾病的共同靶标AR产生药理作用.

    大黄前列腺癌质量标志物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网络计算研究平台2.0分子对接中药

    蛋黄馏油纳米类成分治疗湿疹的药效评价及机制研究

    钟琪赵金莉李伟洋寇秘榔...
    3007-3011,3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蛋黄馏油中纳米类成分治疗湿疹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蛋黄馏油经过水萃取,得到富含纳米类成分的蛋黄馏油水溶液(EYO-CDs).利用2,4-二硝基氯苯乙醇溶液建立小鼠慢性湿疹模型,以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为阳性对照,评价EYO-CDs治疗湿疹的作用及机制.结果:EYO-CDs能减轻慢性湿疹小鼠耳肿胀度,降低血清及组织中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IL-17)及升高γ干扰素(INF-γ)水平.HE染色结果显示,给药后耳组织表皮角化、水肿、淋巴细胞浸润、真皮血管扩张充血等病理现象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治疗效果与给药浓度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蛋黄馏油中的EYO-CDs对小鼠慢性湿疹具有治疗作用,主要通过抑制炎症介质,调节免疫因子起效,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蛋黄馏油炭点蛋黄馏油水溶液表征湿疹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7γ干扰素

    毛蚶抗癌蛋白主要组分的分离纯化及作用研究

    梁桓熙王子依李晶哲马琰岩...
    3012-3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毛蚶抗癌蛋白(ASAP)进行了分离纯化,并研究分离后毛蚶抗癌蛋白主要组分的抗癌作用.方法:依次利用阴离子交换层析、疏水作用层析、凝胶过滤层析对ASAP进行分离;联合p53基因表达激活及CCK-8细胞活力测定检测分离组分的抗癌活性;CCK-8细胞活力测定法检测毛蚶抗癌蛋白主要组分对人结直肠癌Colo205、HT-29、人肺癌A549、人慢性髓性白血病K562细胞活力的影响;Annexin-V/PI双染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Mcl-1、Bcl-2、Bax、pro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从ASAP中分离得到的毛蚶抗癌活性蛋白主要组分C6在24~72 h内对Colo205、HT-29、A549、K562的细胞活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Colo205细胞的抑制作用最明显,作用72 h时IC50为5.7μg/mL;C6可以诱导Colo205细胞凋亡且呈一定剂量依赖性;C6可以抑制抗凋亡蛋白Mcl-1和Bcl-2的表达,上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引起凋亡蛋白caspase-3前体procaspase-3下降.结论:毛蚶抗癌蛋白主要组分C6对人多种癌细胞活力具有抑制作用,可诱导人结直肠癌Colo205细胞发生caspase通路依赖的细胞凋亡.

    毛蚶抗癌蛋白主要组分C6层析分离Colo205HT-29A549K562细胞凋亡Caspase

    通络益肾方对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肾纤维化及肾上腺髓质素表达的影响

    李冰韩琳韩佳丽高誉珊...
    3018-3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通络益肾方对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及肾上腺髓质素(ADM)表达的影响,并探究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通络益肾方组、缬沙坦组、ADM观察组,每组10只.分别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的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肾脏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ADM水平;ELISA检测大鼠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肾组织ADM水平,并对肾组织ADM和E-cadherin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DM、PCⅢ水平明显升高(P<0.01),肾组织E-cadherin、ADM水平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通络益肾方组和缬沙坦组血清ADM、PCⅢ水平降低(P<0.01、P<0.05),肾组织E-cadherin、ADM水平升高(P<0.01、P<0.05);ADM观察组血清PCⅢ水平降低(P<0.05),血清ADM、肾组织E-cadherin、ADM水平升高(P<0.05).其中肾组织ADM与E-cadherin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2,P<0.01).结论:通络益肾方能够改善肾间质纤维化模型(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抑制纤维化指标PCⅢ的表达,上调E-cadherin的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肾脏局部ADM蛋白表达而实现的.

    通络益肾方肾间质纤维化单侧输尿管梗阻肾上腺髓质素血清PCⅢE-钙黏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