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李振吉

月刊

1673-7202

sjzyyzz@vip.126.com;wfcms2006zzs@163.com

010-58650023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03室

世界中医药/Journal World Chinese Medicine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世界中医药》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世界中联的国际性、专业性杂志。拟于2006年11月正式出版,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世界中医药》杂志以增进世界各国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提高兼顾普及,继承与创新并重,展现中医药界最具权威的学术成果。《世界中医药》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世界各国高质量的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又能满足各国中医药从业者提高技能的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科研成果”、“科研动态”、“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名老中医经验”、“理论研究”、“综述”、“论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中医药教学”等。另外,杂志还登载中医药在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情况,中医药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为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成国际化精品期刊,使中医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我们欢迎各界人士为本刊撰写文章或提出建议,共同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黄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及其减毒研究

    王敏韩婷李春帅徐文娟...
    3131-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大黄炮制成熟后成分的变化规律及其降低肝毒性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大黄炮制过程中鞣质、总蒽醌、游离蒽醌含量的变化情况,并采用斑马鱼急性毒性试验评价大黄炮制前后的肝毒性变化.结果:生大黄的鞣质、总蒽醌及游离蒽醌含量分别为3.59%、1.96%和1.03%,经过炮制后,熟大黄的鞣质、总蒽醌及游离蒽醌含量分别为0.33%、1.86%和1.27%,鞣质和结合蒽醌的含量显著降低,而游离蒽醌含量显著升高.3批大黄炮制前后对斑马鱼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10.15μg/mL、216.63μg/mL、248.25μg/mL、1082.12μg/mL、1200.98μg/mL和1189.27μg/mL,与生大黄比较,熟大黄水提物的LC50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生大黄呈现不同程度的肝脏变性(肝脏萎缩、卵黄囊吸收延迟、肝脏细胞肿大及组织空泡化),而相同浓度下的熟大黄给药组,仅在高浓度条件下呈现轻微的肝脏变性.结论:大黄经过炮制后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肝毒性显著降低.

    大黄肝毒性炮制减毒斑马鱼化学成分蒽醌鞣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鹿胎丹参白芍颗粒中葛根素、芍药苷及丹酚酸B含量

    朱映黎刘磊张建军吕美豫...
    3139-3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完善鹿胎丹参白芍颗粒质量标准,提高其质量控制水平.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鹿胎丹参白芍颗粒中葛根素、芍药苷及丹酚酸B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鹿胎丹参白芍颗粒工艺验证得出其出膏率为33.39%;HPLC确定了葛根素、芍药苷及丹酚酸B的液相色谱条件,其含量分别为18.94、10.15、9.25 mg/g;并对该方法的稳定性、重复性、精密度、线性及加样回收等方法学考察,其中葛根素、芍药苷及丹酚酸B的平均加样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RSD)值分别为1.63%、1.01%、1.38%.结论:本研究在现行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增加葛根素、芍药苷及丹酚酸B作为质量标准提升控制成分,运用HPLC测定其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提高了产品的可控性,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为完善和提高鹿胎丹参白芍颗粒的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鹿胎丹参白芍颗粒葛根素芍药苷丹酚酸B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质量标准

    艾烟和香烟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β-淀粉样蛋白及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

    何梦如王昊刘雅洁黄跃平...
    3143-3147,3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艾烟和香烟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β-淀粉样蛋白及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从神经炎症角度探讨艾烟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24周龄雄性APP/PS1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艾烟组、香烟组,12只相同遗传背景的C57BL/6小鼠作为空白组.艾烟组和香烟组分别采用5~15 mg/m3浓度的艾烟及香烟进行干预,空白组和模型组仅抓取固定.各组小鼠干预时间为20 min/d,6 d/周,连续干预8周.采用刚果红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海马β-淀粉样蛋白沉积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含量.结果:刚果红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和香烟组见大量β-淀粉样蛋白斑块沉积,艾烟组偶见散在β-淀粉样蛋白沉积颗粒.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TNF-α、IL-8、CRP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香烟组血清TNF-α、IL-8、SAA、CR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烟组血清IL-8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香烟组比较,艾烟组血清TNF-α、IL-8、CR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艾烟可减少APP/PS1小鼠海马Aβ沉积并减轻炎症反应,提示艾烟对AD脑内神经炎症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香烟则加剧AD脑内病变发展.

    阿尔茨海默病艾烟香烟神经炎症β-淀粉样蛋白炎症介质APP/PS1双转基因小鼠

    益肾疏肝汤含药血清对雷公藤多苷干预的大鼠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

    肖潇刘艳霞危一飞邢玉...
    3148-3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益肾疏肝汤含药血清对雷公藤多苷干预的大鼠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大鼠卵巢颗粒细胞,使用不同含量的肾疏肝汤含药血清以及不同浓度的雷公藤多苷含药血清处理细胞48 h后,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筛选益肾疏肝汤含药血清和雷公藤多苷含药血清剂量.并将细胞分为正常组(正常培养的细胞)、损伤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雌二醇).分别采用CCK-8法、TUNEL法、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凋亡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损伤组细胞增殖、B细胞淋巴瘤-2(Bcl-2)、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均显著受到抑制(P<0.05),而细胞凋亡率、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裂解胱天蛋白酶-3(cl-caspase-3)蛋白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与损伤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及中药低、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细胞增殖、Bcl-2、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而细胞凋亡率、Bax、cl-caspase-3蛋白水平均显著抑制(P<0.05);且中药组呈剂量依赖.结论:益肾疏肝汤含药血清可能通过激活PI3 K/AKT/mTOR通路,抑制卵巢颗粒细胞凋亡.

    益肾疏肝汤雷公藤多苷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凋亡PI3K/AKT/mTOR信号通路雌二醇

    中药补肾解毒方对辐射后孕鼠胎盘损伤的防护作用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高庆李延晖谭德慧杨云霜...
    3154-3157,3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中药补肾解毒方对辐射后孕鼠胎盘损伤的防护作用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50只雌性以及25只雄性小鼠,待雌性大鼠受孕成功后,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低剂量辐射组,中剂量辐射组,低剂量辐射+补肾解毒方组,中剂量辐射+补肾解毒方组,每组10只.低剂量辐射+补肾解毒方组和中剂量辐射+补肾解毒方组大鼠予以补肾解毒方灌胃干预,给药剂量为13.5 g/(kg·d).空白对照组,低剂量辐射组,中剂量辐射组则予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各组连续灌胃10 d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4组大鼠均予以γ射线照射,其中低剂量辐射与低剂量辐射+补肾解毒方组γ射线照射剂量为2 Gy,中剂量辐射组与中剂量辐射+补肾解毒方组γ射线照射剂量为4 Gy.比较各组孕鼠妊娠结局,仔鼠一般情况以及胎盘指数,孕鼠胎盘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结果:低剂量辐射组与中剂量辐射组孕鼠的活胎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且死胎率高于空白对照组,而低剂量辐射+补肾解毒方组、中剂量辐射+补肾解毒方组孕鼠的活胎率明显高于低剂量辐射组与中剂量辐射组,且死胎率低于死胎率低剂量辐射组与中剂量辐射组(均P<0.05).低剂量辐射组与中剂量辐射组仔鼠体质量、身长、尾长以及胎盘指数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而低剂量辐射+补肾解毒方组,中剂量辐射+补肾解毒方组仔鼠体质量、身长、尾长以及胎盘指数均明显高于低剂量辐射组与中剂量辐射组(均P<0.05).低剂量辐射组与中剂量辐射组孕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而丙二醛(MDA)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低剂量辐射+补肾解毒方与中剂量辐射+补肾解毒方组孕鼠SOD、GSH-Px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而MDA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结论:中药补肾解毒方对辐射后孕鼠胎盘损伤的防护作用显著,有利于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改善孕鼠妊娠结局.

    辐射防护补肾解毒方妊娠结局氧化应激

    补阳还五汤对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

    王稳平赵晓娟
    3158-3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对急性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0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干预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干预组建立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干预组在造模前给予补阳还五汤灌胃,连续14 d,假手术组仅进行假手术操作.评价神经行为学评分、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及基因的mRNA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增多,脑组织中BCL-2-相关X蛋白(Bax)、胱天蛋白酶-3的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B细胞淋巴瘤-2(Bcl-2)、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的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干预组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降低、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减少,脑组织中Bax、胱天蛋白酶-3的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Bcl-2、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的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结论:补阳还五汤能够减轻急性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PI3 K/AKT信号通路介导的凋亡抑制作用有关.

    大脑缺血再灌注补阳还五汤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凋亡机制

    灯盏花素保护大鼠免受糖尿病肾病侵害的作用机制研究

    王静李敏何立明张志佳...
    3162-3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灯盏花素改善大鼠糖尿病肾脏侵害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n=6)、模型组(n=9)和灯盏花素干预组(n=9).通过链脲佐菌素诱导构建1型糖尿病Wistar大鼠模型.通过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液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合尿液样本中白蛋白/肌酐比值,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评估大鼠肾脏损伤情况.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肾皮质组织肾小球病理变化.使用TUNEL测定法检测肾脏细胞凋亡情况;通过蛋白质印迹法分析p-AMP活化蛋白激酶、p-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BCL-2-相关X蛋白(BAX)和裂解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灯盏花素干预组大鼠的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肾小球损伤和肾脏组织病变显著减轻(P<0.05);大鼠尿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显著升高,丙二醛水平显著降低(P<0.05);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Keap1蛋白比值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灯盏花素干预组大鼠肾皮质组织中AMP活化蛋白激酶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上调,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SREBP-2和脂肪分化相关蛋白(ADRP)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灯盏花素干预组大鼠肾脏组织细胞凋亡减少,p-GSK-3β、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灯盏花素通过降低大鼠血糖水平,激活AMPK和Nrf2信号通路抑制肾脏脂质积累和氧化应激,激活AKT信号通路抑制高血糖刺激诱导的细胞凋亡,从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灯盏花素链脲佐菌素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细胞凋亡AMPK信号通路Nrf2信号通路AKT信号通路

    血府逐瘀汤对心血管疾病炎症介质影响的Meta分析

    贾冬冬王曼曼高毅洁国倩倩...
    3168-3173,3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血府逐瘀汤对心血管疾病相关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通过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进行文献检索,应用主题词结合自由词的方式制定检索策略,获取血府逐瘀汤对心血管疾病炎症介质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Cochrane手册对纳入的RCT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整理并提取相关数据资料,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项RCT,包括227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血府逐瘀汤可显著降低炎症介质C反应蛋白(SMD=-2.04,95%CI为-2.82~-1.26,P<0.00001)、超敏C反应蛋白(SMD=-1.46,95%CI为-1.96~-0.96,P<0.00001)、肿瘤坏死因子-α(SMD=-1.25,95%CI为-1.68~-0.83,P<0.00001)和白细胞介素-6(SMD=-1.08,95%CI为-1.45~-0.70,P=0.003)的水平.结论:血府逐瘀汤可通过降低炎症介质的表达,控制炎症反应,进而改善心血管疾病症状,但该结论的准确性受到纳入文献质量的影响,有待高质量的RCT提供更加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

    血府逐瘀汤心血管疾病炎症介质C反应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Meta分析

    针灸防治乳腺癌患者潮热症状临床实践指南研究

    车文文王丹杨静雯夏小军...
    3174-3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针灸防治乳腺癌患者潮热症状的临床应用方案,为制定临床实践指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全面收集针灸疗法治疗乳腺癌患者潮热症状的现代文献证据;通过人工检索49本古代医籍,收集关于针灸疗法治疗潮热的古代文献证据;通过制定发放《针灸干预乳腺癌患者潮热症状调查问卷》,收集临床专家经验.整合3方面证据形成针灸防治乳腺癌患者潮热症状的临床推荐方案.结果:共检索到现代文献205篇,其中中文文献60篇,英文文献145篇,通过对文献进行纳排,最终纳入13篇现代文献,古代医籍文献与之相关的条目共6项,临床专家问卷共收回52份.综合3方面研究结果发现针灸治疗肿瘤患者潮热常用电针、针刺、耳穴按压等疗法;针刺推荐使用穴位:三阴交、太溪、太冲、风池、足三里、关元、肾俞、阴郄、神门、大椎;耳穴贴压推荐使用穴位:肾、肝、脾、心、神门、身心点.结论:综合3方面证据,形成针灸防治乳腺癌患者潮热症状的临床推荐应用方案,强烈推荐使用针刺、电针疗法,弱推荐使用耳穴按压疗法.

    乳腺癌针灸潮热临床实践指南临床方案证据整合与推荐

    康妇消炎栓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赵红玉熊枫刘新敏
    3180-3188,3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康妇消炎栓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Embase,Cochrane Library,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筛选出康妇消炎栓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20年10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44个随机对照试验,共5143例患者.康妇消炎栓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在提高总有效率(RR=4.84,95%CI为3.99~5.86,P<0.00001),缩短腹痛持续时间(MD=-2.61,95%CI为-3.12~-2.10,P<0.00001)、腹部坠胀时间(MD=-2.54,95%CI为-3.22~-1.85,P<0.00001)及白带异常持续时间(MD=-2.82,95%CI为-3.26~-2.39,P<0.00001)等方面优于单独使用抗生素.康妇消炎栓联合抗生素治疗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RR=0.67,95%CI为0.49~0.92,P=0.01<0.05).结论:基于现有临床证据,康妇消炎栓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优于单纯的抗生素治疗.

    康妇消炎栓抗生素慢性盆腔炎有效性安全性系统评价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