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李振吉

月刊

1673-7202

sjzyyzz@vip.126.com;wfcms2006zzs@163.com

010-58650023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03室

世界中医药/Journal World Chinese Medicine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世界中医药》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世界中联的国际性、专业性杂志。拟于2006年11月正式出版,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世界中医药》杂志以增进世界各国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提高兼顾普及,继承与创新并重,展现中医药界最具权威的学术成果。《世界中医药》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世界各国高质量的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又能满足各国中医药从业者提高技能的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科研成果”、“科研动态”、“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名老中医经验”、“理论研究”、“综述”、“论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中医药教学”等。另外,杂志还登载中医药在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情况,中医药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为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成国际化精品期刊,使中医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我们欢迎各界人士为本刊撰写文章或提出建议,共同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柴胡龙骨牡蛎汤下调星形胶质细胞环氧合酶-2/前列腺素E2的表达

    单萍张继龙笱玉兰罗利俊...
    3343-3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柴胡龙骨牡蛎汤对戊四氮(PTZ)诱导的小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环氧合酶-2(COX-2)/前列腺素E2(PGE2)表达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小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免疫荧光鉴定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PTZ组、PTZ+柴胡龙骨牡蛎汤低剂量(PTZ+CLMD 10 mg/L)组、PTZ+柴胡龙骨牡蛎汤高剂量(PTZ+CLMD 20 mg/L)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培养液中COX-2和PGE2的浓度;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内COX-2、PGE2受体(PTGER2)表达水平.结果:免疫荧光显示星形胶质细胞呈现GFAP阳性表达.与对照组比较,PTZ组COX-2和PTGER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COX-2和PGE2浓度显著升高(P<0.01);与PTZ组比较,PTZ+CLMD 10 mg/L组和PTZ+CLMD 20 mg/L组COX-2和PTGER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COX-2和PGE2浓度也显著下降(P<0.01).且高剂量的柴胡龙骨牡蛎汤效果更明显(P<0.01).结论:柴胡龙骨牡蛎汤可抑制PTZ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内COX-2/PGE2炎症反应通路.

    柴胡龙骨牡蛎汤戊四氮星形胶质细胞环氧合酶-2前列腺素E2炎症反应癫痫

    化瘀散结灌肠液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痛大鼠的影响实验研究

    宗春晓徐信刘小丽谢伟...
    3347-3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化瘀散结灌肠液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盆腔痛模型大鼠核因子 κB通路、炎症介质及氧化应激因子的影响,探讨化瘀散结灌肠液治疗EMT盆腔痛的机制.方法:40只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6只为假手术组,其余大鼠通过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法联合雌激素加缩宫素注射建立EMT盆腔痛大鼠模型,选取30只造模成功的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化瘀散结灌肠液低剂量灌肠组、化瘀散结灌肠液中剂量灌肠组、化瘀散结灌肠液高剂量灌肠组,每组6只.灌肠给药4周后,观察扭体反应,并进行病理观察,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表达及异位病灶组织核因子κB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化瘀散结灌肠液低剂量灌肠组、化瘀散结灌肠液中剂量灌肠组、化瘀散结灌肠液高剂量灌肠组大鼠扭体次数显著减少(P<0.05),血清中IL-1β、TNF-α、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SOD含量显著增高(P<0.05),异位病灶组织中核因子κB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化瘀散结灌肠液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抑制核因子κB通路的激活,从而减少炎症介质释放,缓解EMT盆腔痛.

    子宫内膜异位症化瘀散结灌肠液盆腔痛炎症氧化应激信号通路大鼠

    辣椒素改善实验小鼠急性肺损伤氧化应激的研究

    李利玲刘欢廖慧敏胡金鑫...
    3352-3355,3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辣椒素对内毒素所致实验小鼠急性肺损伤氧化应激的改善作用.方法:将白化的家鼠亚系(BALB/c)小鼠12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30)、辣椒素对照组(n=30)、内毒素组(n=30)、辣椒素+内毒素干预组(n=30),分别于2 h、4 h、6 h时点麻醉后处死,留取肺组织样本.化学比色法检测小鼠丙二醛(MDA)水平变化;一氧化氮(NO)还原酶法测定氮氧化合物(NOX)水平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小鼠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变化,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内毒素组小鼠肺组织MDA、NOX、TNF-α、IL-1β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辣椒素对照组则变化不明显(P>0.05),与内毒素组比较,辣椒素+内毒素干预组小鼠肺组织MDA、NOX、TNF-α、IL-1β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光镜下,内毒素组4h、6h较对照组肺组织损伤明显,辣椒素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辣椒素+内毒素干预组肺损伤程度较内毒素组轻.结论:氧化应激是内毒素血症小鼠急性肺损伤发生的重要环节,辣椒素可通过降低SOD和NOX水平,并通过降低TNF-α和IL-1β表达水平从而减轻急性肺损伤小鼠氧化应激损伤.

    辣椒素内毒素急性肺损伤氧化应激改善超氧化物歧化酶氮氧化合物

    罗布麻茶改善睡眠功能实验研究

    何伟王莉刘磊黄景凤...
    3356-3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罗布麻茶改善睡眠功效.方法:通过小鼠经口连续灌胃给予高剂量、中剂量和低剂量3种不同剂量的罗布麻茶30 d,然后对给药后小鼠的戊巴比妥钠直接睡眠的实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的催眠实验、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实验对罗布麻茶功效进行评价.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时间罗布麻茶高剂量组显著延长(P<0.01),睡眠潜伏期明显减短(P<0.01);罗布麻茶中剂量组小鼠睡眠时间延长(P<0.05);直接睡眠实验入睡动物个数、睡眠时间及戊巴比妥钠入睡发生率罗布麻茶高剂量组、罗布麻茶中剂量组、罗布麻茶低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实验小鼠体质量罗布麻茶高剂量组、罗布麻茶中剂量组、罗布麻茶低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布麻茶具有改善睡眠的功效.

    罗布麻茶小鼠戊巴比妥钠巴比妥钠催眠实验潜伏期功效评价改善睡眠

    近3年针刺治疗抑郁症临床试验结局指标报告情况调查

    程诺王瑞婷崔灵珺曹卉娟...
    3360-3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目前针对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中普遍使用汉密尔顿量表(HAMD)评价抑郁程度.本研究旨在调查该评分细节报告的完整性,尤其是研究者对研究结果解释中临床意义的重视程度.方法:检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发表于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临床试验注册系统(ChiCTR)、PUBMED、Cochrane、EMBASE、Web of Science、PROQUEST共9个数据库的以"针刺治疗抑郁症"为主题并报告HAMD结果的RCT.2名研究者独立提取了各研究对HAMD评分的报告细节以及对结果临床意义的报告和解释.结果:共检索到符合标准的RCT91项,超过95%的文献报道了均值、标准差及P值,但仅有3.3%的文献报道95%置信区间.93.4%的文献直接或间接地报道了HAMD值所代表的意义,73.6%报道了HAMD量表类型,19.8%文献报道HAMD的总分,34.1%的文献报道了HAMD具体的评价方法.统计学意义的报道在75%以上,纳入文献均报道了临床意义,但临床意义的解读仅基于统计学意义,并未结合临床实际有效值来判定.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学位论文各项报道的百分比均高于普通文献.国外研究报道的完整性普遍高于国内文献.结论:针刺治疗抑郁症随机对照试验的中文文献HAMD评分报道尚且不够完整.建议研究者在试验报告中参考高质量RCT结果,更详细地描述评分类指标的细节、合理解读其临床意义,以提高结局指标报道的质量.

    针刺抑郁症临床试验汉密尔顿量表横断面研究

    抑郁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的Me ta分析

    伍紫炫蔡旻捷黄培冬陈嘉韵...
    3366-3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Meta分析研究抑郁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情况,为抑郁的中医药防治提供更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纳入符合要求的抑郁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病例对照文献,提取原始文献资料并评价研究的质量.用Revman 5.3将所纳入的抑郁中医体质类型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并以95%置信区间表达效应值.结果:共纳入20项病例对照研究,抑郁患者总计4612例,非抑郁患者总计7614例.分布频率气郁质(22.87%)>气虚质(22.06%)>阳虚质(17.42%)>阴虚质(13.25%).其他5种体质在抑郁人群的分布及占有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纳入的20项研究中6项中风后抑郁与2项糖尿病后抑郁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学质量相对较高,8项单纯抑郁病与4项其他疾病后抑郁的方法学质量较低,总体存在一定的偏倚风险.结论:抑郁发生、发展与气郁和气虚体质的关系最为密切,而阳虚与阴虚体质关系程度略小.纳入原始文献数量和质量所限,存在一定的偏倚风险,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抑郁中医体质类型系统评价Meta分析气郁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

    王庆国教授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不寐经验

    张晓乐闫军堂程发峰刘姝伶...
    3373-3375,3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寐病因繁杂,王庆国教授精研仲景学术,善于以营卫失调、阳不入阴为本,调枢机治疗不寐.因枢机与肝的功能密切相关,针对肝失疏泄、气机逆乱所致"郁"者,或兼见肝不藏血、神失所养所致"虚"者,重视"和"法的运用,和阴阳,和营卫,以和心神,治郁为主,兼顾治虚,临证选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不寐,效果显著.

    不寐名医经验经方治疗调枢机和阴阳疏肝调枢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病案

    李佩文教授从肺肾相生治疗晚期肺癌的临证经验

    褚雪镭贾博慧毛昀苏毅馨...
    3376-3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晚期肺癌证候表现多样,病机复杂,总属本虚标实,论其本虚多指肺肾亏虚.李佩文教授对从肺肾相生论治晚期肺癌有深入的见解,认为晚期肺癌的核心病机为肺肾两虚、邪毒内聚,中医治疗上重视协调肺肾相生,调补阴阳,根据西医治疗、调养的不同特点进行调整,分辨晚期肺癌的整体和局部征象,配合肺肾的生理特性用药.现总结李佩文教授从肺肾相生论治晚期肺癌的学术思想,对其分阶段、辨部位辨证论治的治疗思路以及临床遣方用药的经验进行探析.

    晚期肺癌肺肾相生名医经验分阶段论治辨部位论治用药特点

    林洪生教授诊治内分泌治疗耐药的乳腺癌经验

    吕丽媛张英刘杰郑佳彬...
    3380-3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分泌治疗(ET)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环节,ET中出现的原发性、继发性耐药是影响激素受体(HR)阳性腺癌患者预后及生存的关键因素,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中医药在逆转多药耐药,预防肿瘤转移,改善生命质量,进而延长患者生存期限方面有着较好效果.现结合验案,对林洪生教授治疗该病学术经验及用药方法进行探索分析.

    内分泌治疗耐药性乳腺癌逆转多药耐药中医药@林洪生经验

    经典名方实脾散古今应用研究

    华姞安高学敏孟靓贾岚...
    3384-3389,3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经典名方实脾散方剂组成与应用,为其中医临床应用提供文献证据支撑,复方制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实脾散"及别名"实脾饮"为关键词,古籍文献通过中华医典数据库(V5.0)进行检索,现代研究文献通过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进行检索,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0年2月.并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结果:收集了相关古籍数据89条,涉及中医古籍26本,其中宋代1本、元代1本、明代16本、清代8本;方剂组成与原文一致的共有19条,即由厚朴、白术、茯苓、木瓜、木香、干姜、附子、大腹子、草果及甘草10味药组成,记载散煎煮方法与原文一致的有20条,即煎煮时以姜枣为药引;共26本中医古籍中记载实脾散功效主治,其记载多数与原文一致,即"治阴水,先实脾土".现代研究文献共筛选文献168篇,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最终所得37篇文献,均为实脾散临床应用研究,目前暂未有关于实脾散的药理药效学研究,实脾散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现代临床可用于治疗腹水、心力衰竭、腹泻、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慢性肾炎、结节性红斑、失代偿肝硬变、小儿维生素B1缺乏症、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等病.结论:历代医家在使用实脾散时多遵照原方,治疗"阴水"疗效突出,现代临床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但病症总与"水、湿、痰"有关.实脾散作用机制尚处于空白状态,建议可在网络药理学预测的基础上,开展基础实验研究,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实脾散历史沿革中华医典数据库方义分析现代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