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李振吉

月刊

1673-7202

sjzyyzz@vip.126.com;wfcms2006zzs@163.com

010-58650023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03室

世界中医药/Journal World Chinese Medicine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世界中医药》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世界中联的国际性、专业性杂志。拟于2006年11月正式出版,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世界中医药》杂志以增进世界各国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提高兼顾普及,继承与创新并重,展现中医药界最具权威的学术成果。《世界中医药》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世界各国高质量的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又能满足各国中医药从业者提高技能的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科研成果”、“科研动态”、“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名老中医经验”、“理论研究”、“综述”、“论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中医药教学”等。另外,杂志还登载中医药在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情况,中医药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为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成国际化精品期刊,使中医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我们欢迎各界人士为本刊撰写文章或提出建议,共同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医药治疗慢性放射性肠炎的Meta分析

    丁彤晶念家云王笑民张青...
    802-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慢性放射性肠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Cochrane Central、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简称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简称维普资讯,Chinese Citation Database,CC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简称万方数据库,China Sci-ence Periodical Database,CSPD),搜集中医药治疗慢性放射性肠炎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筛选出文献207篇,根据文献纳排标准,排除189篇,最终纳入18项临床研究,1427例患者,其中观察组724例,对照组703例.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RR=1.31,95%CI为1.25~1.39,P<0.00001)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肠镜下黏膜损伤缓解率(RR=1.33,95%CI为1.08~1.65,P=0.008)较对照组为高,观察组在减少炎症介质、提高免疫功能、缩短治疗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药组在提高生命质量水平方面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可有效缓解慢性放射性肠炎患者腹痛、腹泻、便血、乏力等相关症状,且能有效促进肠黏膜的愈合.

    中医药慢性放射性肠炎疗效系统评价文献检索偏倚评估亚组分析随机对照

    慢性肾脏病铁代谢紊乱的辨治思路

    李秀典沈萍沈晓璞李维民...
    811-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慢性肾脏病铁代谢紊乱的特点和李维民教授的临床典型病例,总结归纳慢性肾疾病(CKD)铁代谢紊乱的主要病机为脾肾精亏、肝失疏泄、湿热内蕴以及瘀血阻络.依此辨证论治,为中医药治疗铁代谢紊乱疾病和肾性贫血提供新的有效手段.

    铁代谢紊乱肾性贫血功能性缺铁慢性肾脏病@李维民

    国医大师雷忠义先生"痰瘀"理论在胸痹治疗中的运用

    郑旭锐李翠娟文颖娟卫培峰...
    815-8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医大师雷忠义先生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痰瘀致病"理论,并将此理论广泛运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作者有幸作为弟子跟师学习,总结雷老"痰瘀"理论治疗胸痹经验,与同道分享.

    雷忠义痰瘀互结气虚水停胸痹化痰宣痹活血化瘀理论探析临证运用

    针灸相关国际标准研究现状刍议

    张青颖陈波公一囡李柠岑...
    819-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针灸国际标准现状.以国际标准组织(ISO)、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WFAS)所发布的针灸相关国际标准为例,分析针灸国际标准研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针灸国际标准数量逐年增多,不同国际组织发布标准的领域各有侧重,基本涵盖了针灸学的国际发展需求.但目前还存在针灸相关国际标准制定周期长、国际标准体系不够完善、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专业人才缺口较大、国际标准获取渠道不畅、标准信息平台不完善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加强国际合作,促进最佳秩序的形成;积极进行国内标准向国际标准转化的方法学研究;加强标准人才建设与标准化学科建设;搭建信息服务平台,畅通信息获取渠道;加强标准的宣传培训工作,做到标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国际标准针灸标准国际组织针灸研究现状国际标准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鸡矢藤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王星星王重娟李仲昆
    826-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鸡矢藤Paederia scandens(Lour.)Merr.为茜草科鸡矢藤属植物,是一种常用的民间药,主要含有环烯醚萜苷、黄酮、挥发油、苯丙素等成分,具有抗炎、镇痛及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用于治疗癌症疼痛、糖尿病足及胃肠疾病等.本文以"鸡矢藤""化学成分""活性""Paederia scandens""chemical components""activity"为关键词,组合查询近年来在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鸡矢藤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进行综述,为今后该药材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鸡矢藤化学成分药理活性抗炎镇痛降尿酸降血糖抗肿瘤

    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的研究

    徐佳琪周忠焱唐靖一
    831-834,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最重要的细胞器之一,是除细胞核以外唯一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器.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线粒体或多或少会产生活性氧,而活性氧积聚过多则会导致线粒体功能紊乱,参与各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随着我国对中医药事业的大力支持与深入挖掘,发现大量中药的疗效机制或与线粒体相关.

    线粒体氧化应激中药心血管疾病钙离子稳态糖脂代谢能量代谢血管功能

    浮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思维及作用机制

    范曼琪孙健许能贵方元芝...
    835-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损伤性、无菌性炎症反应,以肩部疼痛、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主要讲述浮针医学对肩周炎的独特认识及孙健教授运用浮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思维,并从浮针治疗靶组织、治疗靶点、再灌注活动几个方面探讨分析浮针治疗肩周炎起效的可能机制.

    浮针肩周炎患肌再灌注活动肌筋膜触发点疏松结缔组织抗阻运动神经致敏

    温肾法防治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研究进展

    余本坚朱文静王名杨张强...
    840-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前列腺癌骨转移是前列腺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抗雄激素药物的耐药性和放化疗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导致现代医学在前列腺癌骨转移治疗上陷入困境,而中医药治疗作为一种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方法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中西医学者的重视.基于中医学"肾主骨""阳化气,阴成形""不荣则痛、不通则痛"等经典理论,临床医家在防治前列腺癌骨转移时多从温肾法入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前列腺癌骨转移骨代谢温肾法中医药肾主骨治法研究概况

    穴位埋线治疗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张伟健梁艺钟张维晴姜小艳...
    844-8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胃肠功能障碍是多种危重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为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发展的驱动要素之一,可归为中医"痞满""关格""便秘"等病的范畴.现代医学对于此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仍缺乏统一的认识,临床疗效亦不甚理想.大量研究表明,穴位埋线能有效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显著改善胃肠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可作为临床治疗胃肠功能障碍的潜在疗法,但目前国内外却罕有对此方面的研究报道.为进一步阐明穴位埋线治疗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及应用价值,现特对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简称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简称维普资讯,Chinese Citation Database,CCD)和Pubmed数据库近10年来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进行研究,发现穴位埋线能通过调节炎症介质、神经生长因子、神经递质、免疫细胞、胃肠平滑肌及间质细胞、胃肠激素及胃肠道微循环等途径产生抗炎、神经修复、免疫修复、强化肌肉、促胃肠蠕动、修复胃肠黏膜及维持胃肠道稳态的作用.穴位埋线疗法可以作为治疗胃肠功能障碍有效的补充疗法,针药结合治疗胃肠功能障碍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科学研究价值.

    胃肠功能障碍穴位埋线作用机制细胞因子神经递质免疫功能胃肠激素胃肠道微循环

    基于"治未病"理论的中医适宜技术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的研究进展

    唐凌孙鼎喻晓李少滨...
    849-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治未病"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医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先进理念.随着"治未病"理论的建设和发展,更广泛的临床应用,其社会意义、临床意义越来越受到关注.基于"治未病"理论基础的中医适宜技术在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多样的技术手段包括功法锻炼、中药内服、穴位贴敷、针刺、艾灸、食疗、精神调摄等,可个体化运用于患者,易于实施,收效明显,生命质量得到改善,不良反应及经济负担较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实践.

    "治未病"中医适宜技术中医肺康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综合管理现代研究慢性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