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李振吉

月刊

1673-7202

sjzyyzz@vip.126.com;wfcms2006zzs@163.com

010-58650023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03室

世界中医药/Journal World Chinese Medicine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世界中医药》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世界中联的国际性、专业性杂志。拟于2006年11月正式出版,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世界中医药》杂志以增进世界各国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提高兼顾普及,继承与创新并重,展现中医药界最具权威的学术成果。《世界中医药》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世界各国高质量的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又能满足各国中医药从业者提高技能的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科研成果”、“科研动态”、“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名老中医经验”、“理论研究”、“综述”、“论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中医药教学”等。另外,杂志还登载中医药在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情况,中医药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为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成国际化精品期刊,使中医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我们欢迎各界人士为本刊撰写文章或提出建议,共同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阿尔茨海默病(2019-10-11)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华中医药学会
    1181-1187页

    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焦虑症(2020-10-11)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华中医药学会
    1188-1191页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枸杞子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作用机制

    欧晨宋厚盼杨毅敬周亚莎...
    1192-1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枸杞子干预视网膜色素变性(RP)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上正式公开发表的有关中药方剂治疗RP临床疗效的文献,记录其方剂中使用的中药名称及使用频数.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枸杞子口服生物利用度≥30%和类药性≥0.18的化合物作为候选药效成分,根据TCMSP的"Related Targets"对枸杞子的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进行预测,采用Cytoscape3.6.0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通过DrugBank、DisGeNET数据库查找RP相关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通过韦恩图将枸杞子活性成分靶点与RP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枸杞子有效活性成分治疗RP的关键靶点.使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结果:筛选出了62个中药方剂,共记录中药97种.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为枸杞子,共42次.得到枸杞子有对应靶点的活性成分29个,预测作用靶点188个,RP相关基因244个,枸杞子治疗RP的关键靶点12个,靶点参与的功能主要有基因表达的调控、细胞增殖、RNA转录调控、血管生成、缺氧等,主要的作用通路为PI3K-AKT信号通路、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结论:枸杞子可能通过PI3 K-AKT信号通路、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调节视神经细胞凋亡和视网膜神经退行性病变,保护视功能,从而达到治疗RP的目的.

    枸杞子视网膜色素变性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中药靶点基因信号通路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析核心中药治疗颈椎病的作用机制

    宋庆慧朱立国杨丽平李秋月...
    1198-1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预测中药抗颈椎病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探讨其成分-靶点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近10年内服治疗颈椎病的有效中药复方,应用Access 2003数据库录入复方,应用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分析,运用软件Cytoscape建立中药配伍网络,选择网络相对中心度较高的前5味药作为核心中药,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数据库查询中药的化学成分,运用Uniprot数据库查询靶蛋白对应的Gene Name,应用Cytoscape3.6进行成分-靶标-通路的网络分析和GO分析,通过KOBAS网络富集分析.结果:共纳入复方332首,当归、葛根、黄芪、川芎和甘草构成核心中药;共得到419个疾病靶标以及包括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1、MAPK14、CCND1、EGFR、FOS、SRC等10个核心靶标在内的312个药物靶标.根据靶标对应的化学成分,从五味核心中药中筛选出包括槲皮素、大豆苷元、山柰酚、葛根素等146个成分.结论:五味核心中药很可能主要作用于MAPK14、FOS、CXCL8、CCL2、MAPK1、SRC等核心靶标及IL-17通路、MAPK通路,P1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关键通路,通过调控细胞凋亡,延缓椎间盘老化,降低炎症介质的表达,减轻疼痛,通过减少缺血性伤害治疗眩晕以及促进钙离子释放,减缓肌肉痉挛来达到治疗颈椎病的目的.

    颈椎病核心中药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靶点作用通路富集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当归六黄汤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

    杨凯晶于淼薛一涛高永贵...
    1204-1209,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当归六黄汤治疗心律失常的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方法:运用网络数据库对当归六黄汤成分靶点和心律失常靶点进行检索筛选;利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当归六黄汤治疗心律失常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经拓扑分析找出核心靶点,最后对药物-疾病交集靶点进行生物通路及富集分析.结果:共收集到当归六黄汤135个有效成分及其2714个成分靶点;心律失常疾病靶点400个;药物成分和疾病的共有靶点153个;以大于平均Degree值2倍(14.78)进行拓扑分析,最终得到关键核心靶点4个:NR3C1、NOS3、ESR1、PTGS2;GO生物过程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该方治疗心律失常主要涉及375个生物过程,34条KE GG途径,生物过程主要涉及细胞质膜、质膜部分、离子束缚、细胞内信号级联、对有机物的反应、细胞增殖的调控等生物过程;其KE GG信号通路主要通过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的可能性最大,其次是钙信号通路、心肌细胞的肾上腺素信号通路传导.结论:当归六黄汤治疗心律失常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其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主要通过对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来实现治疗作用.

    网络药理学当归六黄汤心律失常机制研究

    中药破壁饮片与传统饮片对比研究

    李飞鹤裴妙荣苏静杰陈强...
    1210-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传统饮片煎煮服用和破壁饮片冲泡服用的模式,从水分、浸出物、有效成分溶出率、指纹图谱和稳定性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为破壁饮片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5种传统中药饮片(天麻、当归、罗汉果、党参、三七)与相应破壁饮片按照药典方法进行水分、浸出物、有效成分溶出率、指纹图谱及破壁饮片稳定性研究,在各自最优溶出方法下比较各主要成分的溶出差异.结果:传统饮片的水分含量均大于破壁饮片;浸出物含量基本一致;壁破饮片的溶出量为传统饮片的55%~200%;指纹图谱结果显示溶出成分未见明显差异;12个月的常规稳定性实验表明除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不稳定以外,其他基本稳定.结论:中药破壁饮片在水分含量上有各自新的限度;破壁不影响饮片浸出物含量;破壁饮片冲泡的有效成分溶出量基本低于饮片煎煮溶出量;破壁不会改变原饮片物质组成;稳定性除含特殊成分的饮片外,12个月内基本稳定,从服用便捷全草入药综合考虑仍有较大优势.

    破壁饮片传统饮片水分浸出物含量指纹图谱稳定性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肾衰饮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

    宫成军马晓燕
    1214-1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根据网络药理学方法对肾衰饮治疗糖尿病肾病(DKD)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利用中药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对肾衰饮中有效成分进行筛选及靶点预测,检索GeneCards、TTD、DisGeNET数据库筛选DKD靶点,利用韦恩图在线平台筛选肾衰饮治疗DKD交集靶点,借助网络拓扑分析插件CytoNCA筛选五苓散治疗DKD核心靶点,使用Cytoscape 3.7.1建立化合物-疾病-靶点调控网络,基于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基于BATMAN-TCM、TCMSP得到肾衰饮的178个有效成分和280个潜在靶点,筛选获得与DKD疾病发生、发展相关的靶点2699个,借助网络拓扑分析插件Cy-toNCA筛选肾衰饮治疗DKD核心靶点31个,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条目346个,其中生物过程条目278个、分子功能条目44个、细胞组成条目24个,主要包括氧化应激、脂质反应、生长因子受体结合、细胞因子受体结合、转录因子结合、血小板α颗粒等功能途径;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得出条目101个,主要包括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通路途径.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初步探讨并验证了肾衰饮治疗DKD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整体调节作用特点,预测了肾衰饮治疗DKD的潜在作用机制,以期为其活性成分研究与实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网络药理学肾衰饮糖尿病肾病信号通路靶点生物信息技术中药药理作用机制

    扶正解毒方药调控T790M及c-Met改善吉非替尼获得性耐药

    刘浩方素萍张潇潇
    1221-1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扶正解毒方药改善吉非替尼获得性耐药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肺癌干细胞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吉非替尼组、扶正解毒方药联合吉非替尼组、扶正中药联合吉非替尼组、解毒中药联合吉非替尼组,测定荷瘤小鼠抑瘤率,应用ARMS法检测肿瘤组织T790M突变,RT-PCR法检测肿瘤组织c-Met基因扩增.结果:吉非替尼单药对肺癌干细胞荷瘤小鼠抑瘤率为31.02%;解毒中药联合吉非替尼组为33.43%;扶正中药联合吉非替尼组为37.51%;扶正解毒方药联合吉非替尼组为45.11%.上述各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扶正解毒方联合吉非替尼组与吉非替尼单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吉非替尼单药组T790M基因突变和c-Met基因扩增显著增加,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扶正解毒方药联合吉非替尼组能够降低T790M基因突变和c-Met基因扩增,与吉非替尼单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解毒方药能够改善吉非替尼获得性耐药,其作用机制与降低T790M突变及抑制c-Met扩增有关.

    吉非替尼获得性耐药T790M突变c-Met基因扶正解毒方药肺癌分子靶向治疗中医药

    电针百会和四神聪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高邈凌波覃旭
    1226-1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电针百会穴、四神聪穴对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0)、造模组(n=60),造模组大鼠接受改良线栓法制备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其中成模的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及抑制剂(LY294002)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仅接受模拟抓取,1次/d,电针组及抑制剂组大鼠接受电针百会穴、四神聪穴,1次/d,30 min/次,连续干预14 d,用Morris水迷宫测大鼠学习记忆行为学能力改变,用2,3,5-氯化三苯四唑(TTC)染色法观察大鼠脑梗死体积变化,Tunel检测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用Western Bloting检测PI3K、AKT、p-AKT水平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大鼠外周血清Bcl-2、Bax的水平变化.结果:电针四神聪可明显改善MCAO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减少脑梗死体积及神经元的凋亡率,降低Bax水平,上调PI3K、p-AKT、Bcl-2水平,上述作用可被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削弱.结论:电针百会穴、四神聪穴可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学习记忆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PI3 K-AKT信号通路实现.

    缺血再灌注损伤大脑中动脉闭塞百会四神聪电针学习记忆凋亡PI3K-AKT通路

    蒲地蓝口服液联合西药治疗手足口病的系统评价

    王诗恒秦培洁刘剑锋高博...
    1231-1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蒲地蓝口服液联合西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SinoMed、PubMed和Cochrane Library中的蒲地蓝口服液联合西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由2名研究者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和数据资料提取,再使用RevMan 5.3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估,对符合Meta分析标准的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出271篇文献,最终纳入63篇文献,选取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3个结局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单用蒲地蓝口服液或者联合西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优于单用西药治疗,但蒲地蓝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用利巴韦林.结论:蒲地蓝口服液或者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优于西药治疗,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不高,具有较大异质性,其结果不能作为临床参考证据,还需更多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RCTs去获取更多证据.

    蒲地蓝口服液西药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效性安全性系统评价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