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李振吉

月刊

1673-7202

sjzyyzz@vip.126.com;wfcms2006zzs@163.com

010-58650023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03室

世界中医药/Journal World Chinese Medicine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世界中医药》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世界中联的国际性、专业性杂志。拟于2006年11月正式出版,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世界中医药》杂志以增进世界各国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提高兼顾普及,继承与创新并重,展现中医药界最具权威的学术成果。《世界中医药》杂志力求做到既能反映世界各国高质量的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又能满足各国中医药从业者提高技能的需要。因此,栏目设置多样,如“科研成果”、“科研动态”、“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名老中医经验”、“理论研究”、“综述”、“论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中医药教学”等。另外,杂志还登载中医药在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情况,中医药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各种进修培训信息,向读者推荐新书等。为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成国际化精品期刊,使中医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我们欢迎各界人士为本刊撰写文章或提出建议,共同把《世界中医药》杂志办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的黄芩质量标志物预测研究

    刘静李春霞何巧玉王誉程...
    1041-1046,1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概念,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2种成分的含量,同时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2种成分的潜在作用靶点进行反向筛选,从而确定黄芩药材的质量标志物.方法:采用HPLC建立10批黄芩药材的指纹图谱,并进行含量测定.结合网络药理学分析有效成分的对应靶点和途径并构建"活性成分-重要靶点-通路",探究黄芩发挥药理作用特点,预测出潜在的Q-marker.结果:建立的黄芩药材指纹图谱共标定12个共有峰,指认2个成分并确定其含量.10批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70."化合物-预测靶点"网络筛选出8个关键靶点,相关9条通路,涉及到癌症通路、炎症通路、免疫通路等.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HPLC准确、可行,筛选出2种成分可作为潜在Q-marker,以网络药理学验证黄芩主成分相关的靶点作用机制,进一步确认黄芩中黄芩苷、汉黄芩苷作为Q-marker的可行性,为黄芩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黄芩质量标志物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含量测定黄芩苷汉黄芩苷网络药理学

    功能基因组学方法筛选蟾毒灵抗肝癌细胞的潜在凋亡靶点

    林家茂张晨月部帅李振祥...
    1047-1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中药单体蟾毒灵促进人肝癌细胞凋亡的潜在分子靶点.方法:以人肝癌细胞株PLC/PRF/5为体外模型,观察中药单体蟾毒灵对人肝癌细胞凋亡以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不同浓度的蟾毒灵分别作用于PLC/PRF/5细胞24 h、48 h、72 h,检测其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通过高通量Illumina RNA测序,筛选蟾毒灵作用人肝癌细胞后基因表达的变化,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中药单体蟾毒灵可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中药单体蟾毒灵可诱导不同基因的表达;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表明,中药单体蟾毒灵可以影响细胞周期、凋亡等通路的变化;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凋亡通路表明,钙离子诱导的细胞死亡途径中的钙蛋白酶表达明显上调.结论:中药单体蟾毒灵具有明显的抗肝癌细胞凋亡作用,并可通过作用相关信号通路中的多靶点参与此过程.

    蟾毒灵肝癌增殖凋亡转录组学体外基因表达生物信息学

    清肺排毒汤对二肽基肽酶-Ⅳ的抑制作用研究

    王安琪田莉娟陈晓鹏张静...
    1052-1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自主研发的二肽基肽酶-Ⅳ(DPP-Ⅳ)特异性双光子荧光探针甘氨酰-脯氨酰-N-丁基-4-氨基-1,8-萘二甲酰亚胺(GP-BAN)为底物,人血浆为DPP-Ⅳ酶原,评价方剂清肺排毒汤及处方中中药材对DPP-Ⅳ的抑制作用,并进一步评价具有DPP-Ⅳ抑制活性中药材的成分单体化合物.方法:以建立的DPP-Ⅳ抑制剂筛选体系,分别将清肺排毒汤汤剂的喷干粉水溶液、中药颗粒水溶液、中药单体化合物与DPP-Ⅳ特异性探针GP-BAN在37℃条件下共同孵育,通过测定探针底物代谢产物BAN的荧光值来判断上述物质对DPP-Ⅳ的抑制程度.结果:清肺排毒汤具有较弱的DPP-Ⅳ活性的抑制作用,而其组分中药水溶液浓度为1000μg/mL时,麻黄、枳实、广藿香颗粒水溶液对DPP-Ⅳ的活性明显的抑制作用,酶残余活性分别为40.00%、61.05%、62.04%.橙皮素、芦丁、芹菜素、槲皮素、山柰酚、去甲基麻黄碱、川陈皮素对DPP-Ⅳ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最强的3种单体成分槲皮素、山柰酚及芹菜素对DPP-Ⅳ的IC50值分别为(75.39±6.17)μmol/L、(9.16±0.69)μmol/L和(7.91±1.09)μmol/L.结论:清肺排毒汤对DPP-Ⅳ的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存在抑制DPP-Ⅳ的成分群和单体化合物,这些发现为"清肺排毒汤"对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尤其是COVID-19合并T2DM的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参考.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2型糖尿病清肺排毒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芹菜素槲皮素山柰酚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糖尿病脑病关键基因与通路筛选及中药预测的研究

    石崯力王旭
    1057-1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糖尿病脑病(DE)的关键基因进行初步筛选,探索与其相关的潜在靶点、生物过程及通路,进而预测治疗DE的潜在中药.方法:运用GEO数据库筛选出基因芯片原始数据集GSE161355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基于R Studio软件的质量评估和差异分析筛选差异基因,应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进行关键靶点筛选及关键功能模块构建、可视化.通过将关键靶点与Coremine Medical数据库相互映射,筛选治疗DE的潜在中药.结果:通过对GSE161355基因原始数据集的预处理,从DE患者中筛选出326个显著性差异基因,差异基因主要参与学习、记忆、神经元突触传递、细胞分裂、蛋白质分泌、血管生成调节等生物过程,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信号通路、细胞周期通路等存在关联.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显示MCHR2、CXCR2、GNAI1、P2RY13、NPY1R、C3、LPAR4、OXTR、CHRM5、CDC7、ORC5、ORC4、CCNA1可作为治疗DE的潜在靶点,多方位、多维度、多层面参与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内质网应激、血管生成等生物过程.通过中药预测筛选发现人参、熟地黄、西红花、银杏叶、黄连、郁金等可作为潜在来源.结论:通过对显著性差异基因和潜在核心靶点的分析促进了对DE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理解和探索,为今后治疗和评估提供了新的方向和临床依据.

    生物信息学糖尿病脑病糖尿病脑病差异基因作用机制中医治疗中药预测

    芍药甘草汤治疗葡萄膜炎的网络药理学研究与实验验证

    邹陶媛宁云红郭承伟
    1064-10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芍药甘草汤主要活性成分治疗葡萄膜炎的作用机制,并选择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所介导T细胞转化后的效应分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0进行验证.方法: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药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库(BATMAN-TCM),筛选芍药甘草汤成分、靶点和葡萄膜炎靶点.使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成分疾病靶点网络、靶点相互作用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关键靶点后使用软件插件ClueGO进行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采用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混合完全弗氏佐剂及结核杆菌皮下注射复制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大鼠模型,HE染色检测视网膜炎症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FN-γ、IL-10含量.结果:芍药甘草汤中47种候选成分(白芍35种、炙甘草12种),涉及治疗葡萄膜炎作用靶点164个,拓扑分析关键靶点33个.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芍药甘草汤治疗葡萄膜炎可能与细胞对活性氧的反应、多种细胞增殖与分化、一氧化氮与神经递质等分子的代谢调节、IL-6的细胞反应等生物过程有关,涉及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途径、Th17细胞分化、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芍药甘草汤可缓解大鼠视网膜炎症,降低炎症评分(P<0.01),减少IFN-γ和增加IL-10的含量(均P<0.01).结论:芍药甘草汤治疗葡萄膜炎过程涉及多个重要炎症与免疫通路,这将成为研究其作用机制的重要参考.

    芍药甘草汤葡萄膜炎网络药理学炎症免疫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大鼠模型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10

    复方黄柏液对糖基化内皮细胞增殖迁移成管的影响

    陈润铭杜玉青李友山谢存香...
    1071-1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复方黄柏液对糖基化内皮细胞增殖迁移成管的影响,寻找复方黄柏液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依据.方法:为说明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诱发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重要受体,本研究设置了RT-PCR实验沉默了RAGE,结果发现沉默RAGE后,经AGEs处理内皮细胞,检测其内皮细胞增殖迁移成管作用出现上升,因此检测RAGE表达水平的变化能作为后续评价复方黄柏液改善内皮细胞功能的重要指标.如果RAGE水平出现下降,就证明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得到了修复,复方黄柏液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是有效的.为了评估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设置CCK-8实验;用划痕实验检查内皮细胞的迁移水平变化;通过成管实验来测试内皮细胞的成管作用;利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RAGE蛋白表达水平.结果:RAGE-3 siRNA沉默效率最好,可用于后续实验.与空白组比较,AGEs处理后内皮细胞增殖活性、迁移水平、成管作用都下降,RAGE蛋白表达水平上升.与AGEs-BSA处理组比较,沉默RAGE或加入复方黄柏液后均较AGEs处理后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成管作用有了提高,RAGE蛋白的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可能通过改善AGEs诱发的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即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迁移成管来实现对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

    复方黄柏液内皮细胞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糖尿病足溃疡增殖迁移成管

    基于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炎症小体探讨天麻钩藤颗粒对肝阳上亢证肾损害的作用机制

    孙治琪刘晨笑孟玥赵永烈...
    1077-1080,1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大鼠血压、血清炎症介质及肾脏病理学切片的检测,探讨天麻钩藤颗粒对高血压大鼠肝阳上亢证肾损害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取32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天麻钩藤颗粒组(中药组)、尼莫地平组(西药组),每组8只,其中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给予附子汤灌服进行肝阳上亢证造模,再分别给予蒸馏水、天麻钩藤颗粒、尼莫地平灌服14 d.6只正常SD大鼠作为空白组,空白组、对照组给予蒸馏水灌服42 d.干预前后分别测量血压,干预后进行血清炎症介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胱天蛋白酶(Caspase)-1及肾脏病理学切片检测.结果:西药组干预后收缩压明显降低(P<0.05),余干预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与正常组比较,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大鼠血清中NLRP3、ASC、Caspase-1水平均升高,中药组较对照组、模型组较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均出现肾小球缺血性表现,肾小球固缩,部分肾小球纤维化和玻璃样变,肾小管萎缩、消失,其中中药组、西药组较对照组、模型组2组病变有所减轻.结论:天麻钩藤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肝阳上亢证肾损害具有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炎症小体合成有关.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肝阳上亢证肾损害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炎症小体天麻钩藤颗粒平肝潜阳作用机制

    金芪降糖片治疗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时正媛李京峰宝丽杨春静...
    1081-1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技术,探讨了金芪降糖片(JQJT)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T2DM模型,检测大鼠体质量、血糖等指标.利用UPLC-Q-TOF-MS/MS分析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正常给中药组、模型给中药组大鼠的血清样品代谢谱.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差异代谢物进行筛选和鉴别.结果:从血清中筛选出15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并利用Met PA构建了1条相关的代谢通路,即甘油磷脂代谢通路.在2型糖尿病(T2DM)大鼠血清中,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C)(18:0)和LysoPC(16:1)等9种代谢物下调,LysoPC(18:1)和LysoPC(20:0)等6种代谢物上调.结论:金芪降糖片给药组能使这15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有良好的回调趋势,推测金芪降糖片可能通过调节脂代谢紊乱而缓解T2 DM的进程.

    金芪降糖片2型糖尿病代谢组学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血清中药甘油磷脂代谢生物标志物

    凉血解毒法治疗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疗效的Meta分析

    朱冰冰陈宇高方媛王宪波...
    1086-1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凉血解毒法治疗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2010年1月至2020年5月公开发表的以中医凉血解毒法为干预手段治疗HBV-ACLF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依照纳排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质量风险评估和资料提取,通过RevMan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0项随机对照试验,共181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凉血解毒法可以改善临床总有效率(OR=2.61,95%CI为1.93~3.52,Z=6.24,P<0.00001);降低临床死亡率(OR=0.39,95%CI为0.29~0.53,Z=6.14,P<0.00001),降低GPT(MD=-20.86,95%CI为-29.91~-11.80,Z=4.51,P<0.00001)、GOT(MD-4.99,95%CI为-8.05~-1.92,Z=3.19,P=0.001)、TBil(MD=-40.47,95%CI为-45.69~-35.25,Z=15.19,P<0.00001)、MELD(MD=1.19,95%CI为0.29~2.09,Z=2.90,P=0.01),提高白蛋白(MD=2.57,95%CI为1.95~3.19,Z=8.13,P<0.00001)、胆碱酯酶(MD=1.15,95%CI为0.37~1.92,Z=2.90,P=0.004)、凝血酶原活性(MD=11.2、46,95%CI为9.32~13.60,Z=10.50,P<0.00001)水平,改善中医证候(MD=-3.65,95%CI为-4.63~-2.67,Z=7.92,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4项临床研究报告了应用凉血解毒法治疗HBV-ACLF的不良反应,并显示其不良反应可自行缓解.结论:凉血解毒法可提高HBV-ACLF患者的临床有效率,降低临床死亡率、改善肝功、凝血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慢加急性肝衰竭乙型病毒性肝炎凉血解毒法随机对照试验治疗安全性系统评价Meta分析

    补阳还五汤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卢文文郭闫葵
    1095-1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补阳还五汤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PubMed等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20年5月20日期间发表的补阳还五汤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过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4篇,含患者1151例,其中观察组595例,对照组55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在临床有效率方面,1个月内、2个月、3个月及以上疗程,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2)在改善简易精神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单用补阳还五汤或联合西药均优于单用西药;3)在改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上,单用补阳还五汤或联用促智类西药效果优于单用西药,联用改善脑供血类西药与单用西药效果相当.4项研究报告不良事件,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有效且安全性良好.但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较低,需要开展高质量临床试验进一步补充证据.

    补阳还五汤血管性认知障碍随机对照益气活血通络临床疗效安全性系统评价Meta分析